“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之子回忆父亲一辈子低调、一丝不苟
2020-11-17
历经一年多的巡展,“光辉典范永耀苍穹——朱光亚生平事迹展”11 月1 日在上海科技馆开启全国巡展的最后一站,将持续至12月30 日,向公众讲述中国“两弹一星”元勋、核科技事业的重要开拓者、第一颗原子弹氢弹攻关技术总负责人、国防科技领域的卓越组织领导者朱光亚的生平事迹。
写信唤学子归国
当天,朱光亚之子朱明远在上海念起70年前父亲联合其他51 位留美同学起草的《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同学们,听吧!祖国在向我们召唤……让我们回去把我们的血汗洒在祖国的土地上灌溉出灿烂的花朵……”“我们还犹豫什么?彷徨什么?我们该马上回去了。”1950 年在美留学的朱光亚牵头起草了《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刊登在《留美学生通讯》第三卷第八期上,在留学生当中引起强烈反响,后来密执安大学大部分中国留学生回到了新中国。
朱明远说,父亲一辈子低调,甚至和他们也很少讲他自己的故事。他所从事的事业又属高度保密。因此,每一次写他的书,讲他的故事,办他的展览,都是一次深度的挖掘、深刻的领悟、深情的怀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朱明远说,父亲是一个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的人,“批改文件像批改学生作业一样仔细,标点符号、错别字他都要改。”
朱明远把父亲的认真比喻成“科学研究的童子功”,“从小养成习惯,一旦养成,受益终身”。他说,“如果每个人做事情都像父亲那么仔细,那么尽管你可能做的是很平凡的事,但也能把这个事做得非常伟大。”
他的梦想被拒 投身核物理
1945 年7 月,美国新墨西哥州,原子之火冲天而起,人类进入核时代。当时国民党政府也想搞原子弹,他们派出吴大猷、曾昭抡、华罗庚三位科学家赴美考察,并要求每人推荐两名助手去深造,其中吴大猷推荐了朱光亚。1946年8 月,一行人怀揣梦想赴美,不料美国根本不向任何人开放原子能技术。现实让朱光亚认识到,作为中国人一定要发展自己。他选择进入密执安大学,从此与核物理结下不解之缘。1964 年10 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看着升腾的蘑菇云,一向刚强内敛的朱光亚不禁潸然泪下。
低调捐百万元不声张
1996 年10 月,朱光亚荣获了“何梁何利科学技术成就奖”,奖金为100 万元港币。他捐出全部奖金,作为中国工程科技奖助基金,并反复叮嘱周围的人,这件事千万不要张扬出去。他自己撰写的文章中,总是能读到一大串名字,淡泊名利是他的一贯主张,“事情是大家做的,我个人只是他们中的一员;或者这是我应该做的,这是大家的智慧等等。”1998 年朱光亚离开中国工程院领导岗位时,又再三叮嘱秘书等身边工作人员:办公室里所有用公费购买的书籍、资料,一册也不许带走,一定要一件一件整理登记后交上去。
板门店谈判练吐烟圈
其实,沉默寡言的朱光亚,也有幽默的一面。有一次,在核武器研究院开会,休会时他抽空点燃一根烟,吐出一连串又圆又大的烟圈。身边同事十分好奇,朱光亚幽默地说,能吐出如此“高难度”的烟圈,这要归功于板门店谈判。抗美援朝时期,他在板门店停战谈判上担任代表团的外文秘书和高级译员。由于谈判陷入僵持阶段,双方保持沉默,一言不发,中方看着美国人一支接一支吸香烟、一口接一口吐烟圈,于是也相互递烟。朱光亚就在这时学会了抽烟和吐烟圈。
饭桌上传递清凉
在没有空调的年月,电风扇也不普及的时候,夏天全家人吃饭,围坐一桌,只要朱光亚在家,他都会亲自为大家摆好家中的台式电风扇。当电风扇转起来的时,他还要观察一下它摆头时是否能吹到大家,因为这样全桌人才会都感受到清凉。要是电风扇只往一个方向吹,他就会放下碗筷去调整角度,而且是不厌其烦。
这次展览搜集了朱光亚从学生时代开始到成为中国国防科技事业和中国科技事业的领导者各个历史时期所留存的历史文件和实物,有上世纪40 年代他大学时期的作业本,研究生时期的学习笔记,上世纪50 年代他在大学任教时的讲义,上世纪60 和70 年代他组织和领导中国核武器研制时期起草和批阅的文件,还有他当年在家用过的旧办公桌,他在办公室穿过的旧军装等等。其中,很多物件是第一次同公众见面。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示的内容中有不少珍贵物件,包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证书,朱光亚与钱学森在《无核国家会议》相关文件的签字、朱光亚与好友李政道的往来书信等。
朱明远说,尽管几年来,新闻媒体陆续有过一些有关朱光亚事迹的宣传和报道,但在许多年轻人的脑海中,“朱光亚是谁”还是一个大大的问号。这次展览是对这个问题的一次很好的解答。本次展览先后在北京、武汉、成都、绵阳、重庆、吉林等地举行,通过众多珍贵实物展品、图片资料、办公场景复原、多媒体视频等形式,展示以朱光亚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群体光辉事迹。其中,上海站巡展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指导,中国科学技术馆、上海朱光亚战略科技研究院、上海科技馆和上海科学院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