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猩红热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11-16孙艾芝
孙艾芝
【关键词】优质护理;猩红热;临床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212-01
猩红热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好发于儿童,患儿在发病后会表现出急性咽炎、皮疹、扁桃体炎、感冒发热症状。该疾病属于我国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具有不利影响,一旦无法及时获得有效的治疗,则有诱发患儿出现心肌炎、败血症性关节炎、风湿病等风险。随着临床对于猩红热患儿治疗、护理的研究发现,在猩红热患儿接受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为其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对于促进疾病的改善和转归大有裨益。鉴于此,我科室對猩红热患儿实施了优质护理干预,收效甚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室治疗的猩红热患儿68例,入选时间为2019年4月—2020年3月,随机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组间资料分布平衡,具有可比性,P>0.05。具体如下:观察组34例患儿,包括男17例、女17例;年龄5-10岁,平均年龄(7.5±1.6)岁;体重19.13-26.45kg,平均体重(22.12±3.08)kg。对照组34例患儿,包括男18例、女16例;年龄5-11岁,平均年龄(7.6±1.4)岁;体重19.04-26.76kg,平均体重(22.31±312)kg。
1.2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儿治疗期间辅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优质护理,实施如下:①密切关注患儿的生命体征、精神状态,着重关注患儿是否出现存在血尿、关节肿痛、浮肿等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则需立即与主治医师沟通,并进行妥善处理。②对患儿用药前,要询问患儿家长患儿是否存在用药过敏史,用药开始10-15min加强用药监测,观察其是否出现不良反应。根据患儿的年龄,合理调节静脉滴注速度。③对于体温低于38.5℃的患儿,需积极进行物理降温,并叮嘱患儿家长多给患儿饮水,促进毒素排出体外。对于体温超过38.5℃的患儿,在在物理降温的基础上,给予药物降温。④根据患儿的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饮食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为主,对于咽痛症状严重的患儿给予流食或半流食,待患儿进行疾病恢复期,则需加强应用,提高患儿的机体抵抗力。⑤待患儿出疹时,则要叮嘱患儿家长禁止患儿抓挠皮肤,也不可使用香皂等擦拭皮肤。叮嘱患儿家长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勤换衣物,选择纯棉质地的内衣。⑥叮嘱患儿家长每日使用生理盐水帮助患儿漱口,并密切关注患儿的口腔黏膜情况,对于出现溃疡的患儿,需在溃疡处涂抹1%的龙胆紫或口腔糊剂。⑦积极地向患儿家长介绍猩红热疾病知识,包括发病原因、流行特征、临床症状、预防措施及日常保健事项等。⑧保持病房内空气流通,每日至少通风3次,每次15min,每日都要对床单、被褥、门把手进行消毒处理。
1.3统计学处理
分析软件为SPSS21.0,患儿l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用(x±s)和t检验,(%)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行X2检验,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比较
2.2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73.53%),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3讨论
优质护理是临床的一种重要的护理干预模式,该护理服务在护理实施过程中,遵循以患儿为中心的原则,强调护理人员需认真学习优质护理理论知识,强化自身护理操作技术水平,设身处地为患儿着想,依据先进的理论管理知识,科学管理等建立其完善的具备决策、监督及执行、反馈功能的管理程序,从而最大程度上提高患儿的护理服务质量。本次研究中实施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环境护理等的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小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儿,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充分说明对腥红热患儿实施优质护理有利于患儿病情的康复,并获得了患儿家长的高度认可。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缩短猩红热患儿的康复时间,从而显著提高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