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肿瘤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中细节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2020-11-16吴华
吴华
【关键词】胃肠道肿瘤;腹腔热灌注化疗;细节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171-02
胃癌和肠癌具有一定的发病率,并且致死率位列癌症前五。我国为胃肠癌高发地,很多患者确诊胃肠癌后已经处于中期、晚期。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e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是一种应用于胃肠肿瘤术后的治疗方法,其主要作用为防止腹腔恶性肿瘤出现转移或复发。胃肠癌患者术后早期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能够有效降低局部肿瘤复发和远处肿瘤转移,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但是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可能会使患者感到不适,并且腹腔感染风险较大,化疗药物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产生较大影响,不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因此,强化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基于此,本文以某院2018.10-2019.10月院接受胃肠肿瘤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和研究胃肠肿瘤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中细节护理的应用效果。现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某院2018.10-2019.10月接受胃肠肿瘤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的80例患者,使用随机数将这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其中对照组男、女例数分别为21例和19例,最低年龄37岁,虽高年龄68岁,平均年龄(48.21±10.25)岁。病症分类:14例患者为胃癌,17例患者为结肠癌,9例患者为直肠癌,均经手术检查明确诊断。Dukes分期:A3期2例,B期4例,C期6例,D期28例。观察组男、女例数分别为22例和18例,最低年龄38岁,虽高年龄67岁,平均年龄(48.15±10.46)岁。病症分类:13例患者为胃癌,19例患者为结肠癌,8例患者为直肠癌,均经手术检查明确诊断。Dukes分期:A3期2例,B期3例,C期5例,D期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用于对比分析。纳入标准:(1)全部患者KPS评分≥50分;(2)全部患者均为知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具有腹腔感染疾病患者;(2)具有血液性疾病患者;(2)具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1.2方法
热灌注化疗方法完成胃肠肿瘤手术后对全部患者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将左上腹、右上腹、盆腔分别置入四根专用导管,循环灌注时间为1h。在术后1-2d对两组患者进行循环式腹腔热灌注化疗,正式进行治疗前30min对全部患者肌肉注射杜冷丁、盐酸异丙嗪,剂量分别为50mg和25mg。对全部患者静脉滴注拉司琼氯化钠注射液,剂量为100ml。参数设置:循环管路灌注液40℃,将灌注流速维持在200-600ml/min,待至患者腹腔充盈后通过储液袋放入5-氟尿嘧啶及顺铂。5min内将灌注温度提高到43℃,灌注时间为1h,这一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心慌、面色发白、胸闷等不良反应,应立即进行相应处理。完成关注后将1000ml液体存留至腹腔,注射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帮助患者保持平卧体位,每15min分钟更换一次体位,分别为头低位、头高位、左侧卧、右侧卧,2h后将腹腔液体放出。每日进行1次灌注治疗,治疗周期为4日。
对照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为患者营造良好住院环境,保持病房温度、湿度适宜,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及健康宣教,提高患者面对治疗的信心,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发现不良反应及时上报至主治医师。
观察组护理方法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采取细节护理.主要内容包括:(1)确保病房环境整洁、湿度、温度适宜。患者多存在恐惧、焦虑、不安等消极情绪,并且不了解腹腔热灌注化疗方法及化疗效果,所以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为患者耐心、详细地讲解腹腔热灌注化疗的相关知识,如化疗方法、作用及相关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可能會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耐心、清晰地解答患者的疑问,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提高其面对化疗的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2)指导患者术后翻身及咳嗽,缓解患者疼痛,可以使用高举平台的方法将腹腔灌注化疗管道固定,并将引流管固定在床边,将J临近部位“S”型引流管固定在床单上,确保其长度适宜,为患者翻身提供方便,防止管道牵拉导致患者产生疼痛。每天对引流管进行1-3次的挤压,如果引流不通畅应及时对其进行调整,降低肠梗阻和肠粘连发生率。灌注化疗完成后使用生理盐水对引流管进行清洗,防止其出现堵塞等不良情况。(3)腹腔热灌注化疗过程中帮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使患者能够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因为化疗过程中需要诸多液体机械灌洗并且局部热量较高,化疗药物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所以患者可能会出现腹胀、腹痛等不良反应,建立关注循环后可渐渐适应。因此要认真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灌注液温度和引流状况,查看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反应,帮助其擦汗,适量饮水以提高补液含量,发生不良反应时应立即放缓灌注流速,如果症状严重应立即停止灌注并上报至主治医师。完成化疗后严密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呼吸困难、腹痛、发热、恶心等不良反应。(4)腹腔灌注化疗的过程中对患者24h出入量、引流液颜色、引流液性质进行详细记录,及时为患者更换敷料,如果导管滑落应及时进行处理。帮助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加强对患者饮食及口腔的护理,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
1.3观察指标
经过护理干预后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以及腹腔热灌注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治疗依从性共包括完全依从(严格按照医嘱,规范治疗)、一般依从(基本按照医嘱,不规范行为较少)和不依从(很少或几乎不遵照医嘱,无法坚持治疗)三项评估指标。治疗依从率=(完全依从+一般依从)/总例数×100%。使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满分为100分,共包括满意(分数>80分)、一般满意(分数为60-79分)、不满意(分数<60分)三项指标。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发热、腹胀等。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2.0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使用%表示计数资料,使用x2进行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组间对比差别较大,统计学意义明显。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依从率分别为95.00%(38/40)和77.50%(31/4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别较大,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比[n(%)]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2.50%(37/40)和75.00%(30/4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别较大,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2140),1例患者出现腹痛。1例患者出现恶心;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6/40),2例患者出现发热,1例患者出现腹痛,3例患者出现腹胀。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明显(x2=8.032,P<0.05).
3讨论
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胃肠道癌症发病率及发病数量越来越高。导致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死亡的主要因素为肿瘤复发和转移,所以将残留癌细胞有效清除能够提高患者生存率,临床上预防肿瘤转移的常用方法为腹腔热灌注化疗方法。但是化疗药物浓度较高,发生作用时间较长,可将脱落癌细胞和残留微小癌灶直接消除,通过热作用提高肿瘤细胞对铂类药物的获取,通过淋巴管和静脉吸收入門静脉后能够防止肝转移,降低肿瘤复发率。但是通过治疗后,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及MDA水平会明显升高,导致患者发生一系列炎症反应。将43℃化疗液体灌注至腹腔会导致患者体温的持续升高,进而导致腹胀、疼痛、发热等不良症状,对患者的治疗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细节护理的核心理念为护理细节的优化,并且要以患者为中心,尽可能满足患者护理需求。细节护理通过健康宣教、心理干预、体位调整等方法有效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并且在操作过程中强化管道管理,确保灌注液能在腹腔内畅通循环,降低温度因素对患者产生的影响和干扰。如果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补液,及时给予吸氧,放缓灌注速率,帮助医生进行对症处理,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也表明细节护理具有一定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将细节护理应用于胃肠肿瘤术后腹腔热关注化疗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