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对降低胆结石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2020-11-16仲爱莲隋承敏
仲爱莲 隋承敏
【关键词】胆结石;预见性护理;术后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57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171-01
胆结石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一般采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但因为治疗过程较长,患者对疾病知之甚少,再加上手术带来的一些应激反应,会对患者身心造成一定负面影响,进而影响术后康复效果。根据临床实践证明,对患者采取针对性有效预见性护理措施,可以积极减少术后并发症概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但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我们以胆结石患者为例,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降低胆结石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32例胆结石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其中观察组男9例,女7例,年龄24~65岁,平均(44.5±20.5)岁,对照组男10例,女6例,年龄25~67岁,平均(46.1±21.3)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如生活饮食和治疗护理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定期对患者的病房进行环境维护工作。2)以愉快的聊天方式分散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简单介绍胆结石发生原因和治疗方法过程等,还要及时解答患者疑虑,对成功案例进行举例,提高患者信心和依从性。3)对患者进行各项护理操作保证干净无菌环境,随时查看伤口状况和定时护理。4)帮助患者去的舒适题为和安静环境,保证睡眠充足。因患者腹部伤口位置,应引导其正确地咳嗽或咳痰,尽量避免腹部增压影响伤口,并按时帮助翻身注意其身上导管不要弯折扭曲。术后初期辅助患者适当上肢运动。待情况平稳后,辅助患者适当下床运动。严格定制食谱,保证患者摄入营养均衡,提高免疫力。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如继发感染、胆漏或其他症状,总发生率=(继发感染+胆漏+其他)例数/总例数,发生率越低说明护理效果越好。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X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x±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后并发症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25%远低于对照组12.50%,两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l。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胆结石在临床上有明确分别,按照成分分为胆固醇、胆色素和混合性三种结石类型。现今主要发病原因有家族遺传、运动较少、肥胖、不吃早餐等。手术治疗可以有效将结石清除,但若是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体质较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会随之上涨。预见性护理是指护理人员针对患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得知治疗或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是提前采取对症有效的护理方法来预防其发生危险的一种护理模式。本研究中,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25%远低于对照组12.50%,两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对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后,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于胆结石患者,能够起到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