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胃养阴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和患者不良反应评价
2020-11-16沈莉
沈莉
【关键词】益胃养阴汤;消化性溃疡;疗效;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149-01
消化性溃疡具体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其发病率高,主要受饮食、环境、感染、药物等影响造成消化道黏膜的防御屏障受损,最终导致胃酸腐蚀胃黏膜而形成炎症性溃疡,诱发此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因此临床要合理选择药物治疗,减轻炎症对消化道的损害程度。鉴于此,下文将以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展开调查,重点分析益胃养阴汤在临床中的治疗效果及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研究取2018年3月~2020年2月前来我院就诊的22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调查主体,以随机数表法为分组依据,对照组114例,男性:女性=63:51,年龄范围42~75(52.96±5.33)岁,胃溃疡46例,十二指肠溃疡40例,复合性溃疡28例;观察组114例,男性:女性=60:54,年龄范围43~76(53.21±5.44)岁,胃溃疡45例,十二指肠溃疡42例,复合性溃疡27例。2组资料对比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均衡对比性。
纳入标准:经临床病症及胃镜检查确诊;病程>2个月;符合胃阴不足证的中医诊断标准;患者知情并已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胃穿孔、消化道出血疾病;恶性肿瘤;脏器功能障碍者;药物过敏史;精神异常等。
1.2方法
对照组:西医治疗,指导患者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次,1次/d)、阿莫西林(0.5g/次,3次/d)以及克拉霉素(0.25g/次,2次/d)治疗,持续用药治疗两周。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服用益胃养阴汤治疗,具体中医配方是:黄芪45g、白芍30g、生地黄、沙参各20g、当归、茯苓、麦门冬各15g、檀香、黄连、黄芩各12g、甘草9g,以上药剂加水煎煮,取汁300ml,每天服用一剂,分早晚温服,持续服用2周。
1.3观察指标
疗效评价: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恢复正常;胃镜检查病灶完全消失,Hp结果为阴性;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明显,胃镜检查病灶消失50%,Hp结果为阴性;无效:Hp结果为阳性,胃镜显示病灶消失不足30%。统计观察其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如腹泻、恶心呕吐及头晕等。
1.4统计学方法
用软件SPSS23.0统计,定性资料(%)的检验用X2,定量资料(x±s)行t检验,统计有意义为P<0.05。
2结果
观察组用药后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其不良反应率比对照组低,统计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疗效及不良反应对比(n,%)
3讨论
消化性溃疡在中医学中属于“胃痞、吞酸”范畴,主要因胃气阻滞、脏器功能失调、细菌病毒感染、饮食不节等导致湿热伤胃阴、阴虚火旺后发病,因此治疗此病要采取辨证施治原则。
消化性溃疡患者表现为脾胃虚弱症候,故采取益胃养阴汤治疗,药方中的生地黄、白芍有滋阴养血功效,黄芪能益气养阴,麦冬能生津清热,黄连和黄芩有清热解毒之效,当归能活血养血,茯苓可健脾祛濕,檀香有和胃理气止痛等作用,最后搭配甘草调和用药,可协同发挥益气养胃、滋阴活血、止痛祛邪等作用。中医用药治疗的副作用小,相比西药治疗的作用更显著,可标本兼治,促进溃疡面积愈合,改善患者的脾胃功能。如研究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统计有意义。
综合上述,选用益胃养阴汤对缓解消化性溃疡病症具有极大作用,值得临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