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外科手术中长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研究

2020-11-16李任重陈晖段连永

健康之友 2020年10期

李任重 陈晖 段连永

【关键词】骨外科;长骨骨折;骨不连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057-01

骨不连又称骨折不愈合,是骨折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约为5%~10%,影响整体治疗效果,多数患者需再次手术治疗,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生理,精神痛苦,增加疾病治疗负担。骨不连一直是骨科治疗的一大难题,其诊断,治疗标准尚未完善,且有关的医疗行为极易引起道德风险。本次研究系统性分析骨不连原因,提出预防对策,评价本院骨不连的治疗效果,总结治疗经验。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9月~2020年1月,我院骨外科共收治术后长骨骨不连患者60例,其中其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3~67岁,平均(41.9±4.1)岁。骨折类型:尺挠骨骨折11例,挠骨高位,尺骨低位骨折9例,尺骨高位,挠骨低位7例,挠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例,胫骨骨折22例,肱骨骨折8例。骨折类型:单纯骨折12例,多段骨折11例,粉碎性骨折34例。初始内固定治疗:髓内钉32例,钢板+吸收螺钉19例,外支架固定2例,克氏针2例,其中术后辅助石膏固定4例。影像学检查诊断为缺血性骨不连41例,萎缩性16例,合并有局部骨质缺损2例。诊断为骨不连据初始内固定治疗时间2~10个月。

1.2方法

1.2.1诊断 据症状表现,给予x线正侧位拍摄,观察骨折端愈合情况,骨痂形成情况,必要时结合CT成像技术,评估骨痂形成,骨小梁情况。

1.2.2治疗 均采用手术治疗,采用自体骨髓复合人工骨联合骼骨骨膜移植治疗39例,采用带髓髓内钉治疗11例,采用外支架固定术治疗7例。(1)外支架固定术:①硬膜外麻醉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②固定前操作与带锁髓内钉治疗固定基本相同,彻底清除坏死病灶,死骨,必要时行开窗减压;③骨折端牵引复位,支架固定,植入人工骨,自体骨髓,移植骨膜,吻合血管。(2)带锁髓内钉治疗固定:①据骨干全长正,侧位X线片,测量骨长及髓腔最狭窄处直径,寻找最狭窄处入路,同时评估骨折端硬化,髓腔闭锁情况;②全麻下取出内固定物,切除嵌入骨折端,挖去瘢痕组织;③凿下骨不连接处骨干皮质骨片,保留皮质血运,打通硬化髓腔;④采用髓内钉扩髓,最后1次扩髓应见到新鲜骨泥,导针下引导植入髓内钉,以瞄准器拧入锁钉;⑤地塞米松生理盐水浸泡人工骨,骼后上棘穿刺抽取骨髓弃,离心取上清,与复合人工骨组织混合,填平骨缺损,离断骨膜血管,吻合血供区血管。(3)骨髓复合人工骨联合骼骨骨膜移植术:据彩色多普勒超声,X线等影像学检查,从血液供应已被破坏的区域人路,以减少骨不连血供破坏。

1.2.3术后处理 按照新鲜骨折处理,给予常规抗感染,康复训练。术后加强随访,评价骨折愈合情况。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以SPSS20.0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住院时间5~11d,平均(6.5±1.8)d。随访11~23个月,平均(15.1±3.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11个月,平均(6.4±1.9)个月。术后1个月患肢骨密度(0.76±0.11)g/cm2,术后12个月(1.00±0.12)g/c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肢功能术前(35.4±3.1)分,末次随访(86.8±11.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患者骨折愈合效果仍较差,再次发生骨不连。

3讨论

骨不连是骨折后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可理解为长病程,长时间骨折不愈合。骨不连病因尚不明确,可能影响因素包括全身性病理与生理环境,如代谢,营养,合并症,活动量,局部因素如高能损伤,初始治疗质量,术后患肢并发症等。从此角度来看,骨不连多见于营养状况欠佳,代谢紊乱,初始治疗疗效欠佳,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骨质破坏严重者。骨不连诊断并不困难,据病历资料,影像学检查技术,可明确诊断。本组患者经x线等影像学检查,均较清楚的再现了骨折断端骨愈合情况,骨痂生长情况,骨折块有无新发移位,髓腔分布,骨折断端周围血供,为治疗奠定了基础。骨不连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生物疗法,物理治疗等,约有80%的患者可经手术治疗,手术可有效解除形态学病理变化,处理感染,髓内炎等并发症,纠正骨畸形,解除髓腔骨性闭塞,纤维化与接触骨软化,最终重塑骨折愈合生理过程。手术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组织移植,硬化骨切除,内固定,假体置换等,本组患者采用目前评价较高的自体骨髓复合人工骨联合骼骨骨膜移植治疗患者较多,少部分病情相对较强,骨折移位不强,非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带髓髓内钉,外支架固定术治疗,疗效较好。

综上所述,骨不连是骨外科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影响因素较多,借此希望提高人们对骨不连的认识,并且在后续的治疗以及康复过程中,結合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