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2020-11-16岳俊霞
岳俊霞
【关键词】剖宫产;产后出血;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054-01
产后出血是剖宫产产妇十分严重的产后并发症,同时也是造成育龄期女性发生死亡的重要原因,造成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相关病因较多,如产道裂伤、无张力子宫、胎盘残留以及凝血异常等。由于失血量过多将对产妇生命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情况严重时可能由于止血失败而需要实施子宫切除术,导致产妇终生丧失生育功能。传统治疗方法多运用填塞纱布法来实现压迫止血的治疗目的,然而总体来看止血效果并不满意。为了进一步提升疗效,以下将探究运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中的治疗价值。
1资料以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2018年8月~2020年2月本院74例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依据止血治疗方案分组,即观察组:37例,年龄23~39岁,均值为(28.6±0.3)岁;孕周37~41周,均值(39.2±0.4)周。对照组:37例,年龄22~41岁,均值为(29.2±0.2)岁;孕周37~41周,均值(39.5±0.2)周。2组临床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止血治疗方法,即以纱布条对官腔进行填塞,确保各个出血点均紧贴和压迫,并给予宫缩素行静脉注射,观察出血点并实施八字法缝合;同期观察组则运用子宫背带缝合术治疗,子宫经由切口脱出腹腔,充分显露于视野下,清除积血后应用1.0可吸收缝线,首先由产妇子宫右侧约3.0cm处以及切口上端约2.0cm处的官腔内进行进针,并由子宫前壁出针,之后前壁的切口上缘超宫底一侧保持垂直方向进行褥式缝合月3针,深至肌层,并未穿透患者粘膜,缝线在子宫浆肌层处进行固定。后壁宫底处朝产妇宫颈一侧保持垂直进行缝合约3针,并和前壁进针点的对应位置处后壁作为进针点,由官腔内出针,之后再以1.0号可吸收缝线采用同样方法对左侧部位进行缝合。助手在进行加压的基础上,需要拉紧缝线并轻压子宫,观察子宫无出血现象后,则可将子宫再次回纳至固有位置,最后对肌肉筋膜皮肤进行逐层缝合。
1.3评价标准
(1)评估并对比2组的止血治疗效果,显效:即子宫收缩恢复正常,血压值正常,且阴道出血现象停止;有效:血压值恢复平稳,阴道出血量<50ml/h;无效:出血现象未改善。(2)统计患者的子宫切除、失血性休克以及产褥感染等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涉及数据以SPSS19.0分析,数据标准差以(x±s)描述,组间数据t、X2检验,P<0.05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止血治疗效果对比
觀察组总有效率97.30%,对照组83.78%,且P<0.05。
表1 2组疗效对比[n(%)]
2.2并发症率对比
观察组产妇的并发症率为2.70%,对照组为13.51%,且P<0.05。
表2 2组并发症率对比[n(%)]
3讨论
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发病率相对较高,该疾病对于产妇生命健康具有严重威胁,同时也是造成育龄期女性死亡的重要原因,还需选择安全且有效的止血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以往对于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进行治疗主要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如子宫按摩以及宫腔填塞法,然而子宫动脉存在着十分丰富的血供网络,同时交通支数量较多,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且无法达到预期的止血效果。同时传统治疗方法应用时容易出现止血不及时以及止血程度不足等情况,从而诱发产妇失血性休克,将对其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在短期无法充分有效止血则需要考虑进行子宫切除术治疗,然而该手术的运用也将对产妇生理功能形成终身性的影响,使产妇丧失再次生育能力,因此该治疗方案存在着应用局限性。
综上所述,对于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可取得满意的止血治疗效果,并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