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络熄风汤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对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2020-11-16江淑婷
江淑婷
【关键词】脑梗死急性期;通络熄风汤;西医基础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046-01
脑梗死因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致死率,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近年来中医在脑梗死治疗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且安全性良好。以下将分析通络熄风汤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在脑梗死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1资料以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64例脑梗死急性发作期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组,即观察组:32例,男,女:17/15;年龄54~80岁,均值为(69.5±0.3)岁;脑卒中病程1~72h,均值(5 4±0.3)h。对照組:32例,男,女:18/14;年龄53~80岁,均值为(69.3±0.4)岁;脑卒中病程1~72h,均值(5.3±0.5)h。2组临床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基础治疗,如纠正机体水电解质紊乱、应用脑保护剂及控制颅内压等。给予口服药物:阿司匹林肠溶片0.1g/晚,阿托伐他汀钙片0.02g/晚;依达拉奉注射液0.3 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观察组在西医基础治疗上予通络熄风汤口服,组方如下:天麻、白蒺藜各lOg,鸡血藤20g,水蛭、丹参、怀牛膝各15g,三七粉3g,胆南星、甘草各6g;以上中药加水煎煮,约取汁300毫升,每日一剂,分2次于早晚餐后1小时温服。2组均治疗2周后评价疗效。
1.3评价标准
(1)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效:生命体征恢复平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下降>80%;有效:生命体征指标改善并趋于平稳,NIHSS评分下降30~80%;无效:生命体征仍波动,NIHSS评分下降不足30%。(2)应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对患者的自理能力恢复情况进行评估;(3)观察2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以SPSS19.0分析,数据标准差以(x±s)描述,组间数据t、X2检验,P<0.05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81.25%,且P<0.05。
表1 2组疗效对比[n(%)]
2.2 NIHSS、ADL量表评分对比
2组人组时NIHSS、ADL量表评分比较中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且P<0.05。
表2 2组NIHSS、ADL量表评分对比(x±s,分)
2.3安全性比较
观察组:一过性高血压1例(3.13%),恶心2例(6.25%),不良反应率为9.38似3/32);对照组:皮疹1例(3.13%),恶心1例(3.13%),不良反应率为6.25%(2/32)。2组的不良反应率比较中P>0.05。
3讨论
脑梗死近年来发病率逐步上升,其属于祖国医学“中风”范畴,常以镇肝熄风、通络活血为治疗原则,本研究在常规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予通络熄风汤口服取得较满意疗效。方中水蛭有清热、通络之功效;丹参可促进通络化瘀;而怀牛膝可助补益肝肾及活血通络;天麻则可促进祛瘀通络,并具有平肝熄风之功效;应用鸡血藤有利于通络舒筋;白蒺藜则可促进祛风平肝;应用三七粉能够帮助定痛活血,且具有止血化瘀的治疗功效;胆南星有利于化痰清热;加用甘草则可调和诸方。同时现代药理研究中发现,水蛭中的有效成分可有效抑制血栓形成,帮助解除脑水肿等;丹参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有利于调节血液循环;鸡血藤则可促进血管扩张并调节机体血液循环;而三七粉则可发挥调节免疫、抗炎以及扩张血管等功效。因此通络熄风汤可发挥熄风镇肝、通络活血的功效,改善脑内代谢,从而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研究中观察组总体疗效较对照组显著提升,并且在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率均较低。
综上所述,通络熄风汤在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治疗,且安全性较高,但本研究病例数有限,需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其作用机理及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