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急诊科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方法与临床效果
2020-11-16刘庆美
刘庆美
【关键词】急性酒精中毒;方法;疗效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032-01
前言:急性酒精中毒在急诊科十分常见,主要是由于饮酒过量导致机体异常,从而对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脏造成损伤,令其由兴奋状态逐渐转向抑制状态,若不及时治疗,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急性酒精中毒一般分为最初的兴奋期、中间的失调期和最后的昏迷期三个阶段,若酒精浓度在3000mg/L以上,患者会出现昏迷、沉睡等症状。患者发生急性酒精中毒后应当及时接受治疗以恢复意识和神经功能,避免更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临床上常采用纳洛酮、醒脑静等药物进行治疗,本文选取到本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酒精中毒患者进行研究,深入分析急诊科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方法和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到本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12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21-52岁,平均年龄(39.54±7.21)岁,处于兴奋期患者18例,失调期患者25例,昏迷期17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21-53岁,平均年龄(39.55±7.46)岁,处于兴奋期患者17例,失调期患者27例,昏迷期16例。对照两组患者间的一般资料,结果p值>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给予利尿、补液、保暖等措施缓解症状,并静脉推注5μg/kg的纳洛酮,15分钟后再肌肉注射纳洛酮10μg/kg。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醒脑静药物治疗,进行肌肉注射2-4mL,每天注射2次。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若患者呕吐恶心症状完全消失,意识完全清醒,兴奋和失调症状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为显效;若患者呕吐恶心、兴奋和失调症状有所缓解,意识有所恢复为有效效;若患者呕吐恶心、兴奋、失调症状和意识无任何改变为无效。
观察记录患者的恢复情况,包括苏醒和住院的时间,并进行对比。
1.4统计学
报告中的数据分析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用P<0.05表示对比数据的差别显著。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急诊效果
观察组的急诊总有效率96.67%远高于对照组75.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体数据详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急诊效果比较[n(%)]
注:2组对比结果,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1.47±0.31)h明显比对照组的苏醒时间短,且住院时间(5.20±0.51)d也少于对照组(8.62±0.63)d,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3讨论
急性酒精中毒大多是由于饮用过量的酒精增加了肝脏的负担,由于肝脏受损不能及时将酒精排泄出去而蓄积在体内,并释放阿片样物质而引起的酒精中毒,患者表现为短暂的兴奋之后进入抑制状态,严重的患者還会出现呼吸衰竭甚至死亡。临床上对急性酒精中毒进行治疗时尽快排泄酒精是关键,通常采取的措施有利尿、补液、应用纳洛酮等。纳洛酮可以释放儿茶酚胺和前列腺物质,静脉注射后可以在短时间内起效,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缓解呼吸抑制症状,从而促进患者苏醒,是急性酒精中毒治疗首选的药物。但是单纯的纳洛酮治疗效果毕竟有限,很容易令患者出现其他毒性反应,在纳洛酮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治疗,醒脑静属于中药,内含冰片、栀子、麝香等中药成分,麝香开窍醒脑,栀子和冰片凉血清热,用醒脑静治疗可以直接影响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起到镇静的作用。此外,醒脑静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氧自由基含量,以提高中枢神经耐受缺氧的功能,利于患者脑部循环,从而降低患者体内酒精含量。纳洛酮和醒脑静的联合使用,药物叠加,令患者最终能够恢复意识和神经功能。
本文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醒脑静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急诊总有效率96.67%远高于对照组75.00%,且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住院时间也少于对照组,可见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急诊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急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