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PC模式下在建核电项目设计质量管理分析

2020-11-16袁众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20年15期
关键词:EPC模式质量管理

袁众

摘要:核电项目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在核电项目开展的过程中,设计、采购、安装、调试等环节的质量好坏能够直接对核安全和稳定运行产生影响。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考虑到在建核电项目开展时各个阶段不同的特点,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了EPC模式下项目设计管理工作的侧重点,并且根据期间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创新建议。

关键词:EPC模式;核电项目;质量管理

1.概述

某核电公司计划建设6台1000MW的核电机组,作为其运营单位,公司要对该项目的质量、施工进度以及投资这三个方面负责,而承建商要负责该核电项目的设计、采购、建造以及后续的调试工作。承建商在该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全程受到该核电公司的监管。

如何在项目设计、制造、机械安装以及一系列调试活动的共同运行之下保证项目设备的质量管理水平和项目设计质量,就需要从项目本身的特点出发,不断开展技术、管理水平和项目设计上的创新工作。在项目建设和设计的不同阶段,总结出了EPC模式总包模式下不同阶段项目设计和设备管理活动的侧重点,并且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2.在核电设备相关单位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核电项目设计质量和质量管理的基础,就是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该体系一定要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这样才能够以法律的手段对整个核电建设过程进行严格监督和控制。核电工程建设项目体系要业主和各个参与单位一同参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核电项目质量保证文件体系;(2)核电项目质量保证组织机构体系;(3)核电项目分级质量保证体系。

2.1核电项目质量保证文件体系

质量保证文件体系主要包括了质量保证大纲的概述,还有一系列的建设技术性文件,比如项目设计方案、项目计划、项目进度管理条例等等。

在建核电厂项目质量管理的首要目标就是要确保业务和各个参与单位都能够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划清工作责任,各个单位都需要根据自身具体的建设情况来建立和自身工作情况相符合质量保证大纲,这样能够通过相关文件来规范在核电项目建设中的施工行为,保证其建设活动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关要求,让整个建设工程保质保量的完成。要建立健全的项目管理体系,对资源、监督、测量等方法都要进行明确规定,不断完善质量控制体系,从根本上做好“一切建设活动的开展都以法律为依据;都能够按照规章制度来完成;责任层层落实,谁出事谁负责”。

在工程建设各个阶段质量保证大纲中都规定了核电工程的质量目标、方针和建设原则,在执行的过程中严格履行质保大纲上的内容,不仅仅是对国家核安全局做出承诺,更是对所有参与核电建设活动相关人员提出的必然要求。而承建商要按照相应的质量保障大纲来开展具体的工作,在开展实际工作之前,需要经过业主的批准。

2.2质量保证组织机构体系

为了能够加大质量保证文件对建设工作的规范力度,业主还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质量保证机构来促进一切工作的开展。就目前情况来看,总承包合同和各级分包合同一并决定了质量保证组织的机构体系。质量保证机构体系和核电工程项目是一致的,受到业主和承包商的共同管理。总承包商建立了核电工程项目组织机构;其他参与该核电项目的各级分包商都根据合同中的相关要求建立了相应的项目组织机构。

2.3质量保证分级体系

核电项目都需要建立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的分级体系,比如第一级质保设备供应商质保部门、第二级质控总承包商质控部门等等,不同级别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部门都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来进行工作,对自己的工作内容严格负责,提升管理能力。见图1,图2。

3.設备设计、采购活动的质量管理重点

根据设备设计以及采购阶段的不同特点,可以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控制。

3.1供方的选择和评价

业主和各级承包商都需要按照具体的实际情况来明确供方评价流程。根据总包合同中的相关规定,业主需要保证核电项目中的设备以及服务分供方的资格符合相应的资质要求,供方需要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还需要能够提供服务的证据。

3.2采购文件的审查

作为该核电项目的总承包商,对采购文件需要进行严格审查,采购文件包括安全管理需求、安全管理标准等等。业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明确采购文件审核流程,与此同时还需要明确各方的职责,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上让采购文件符合各个承包商的实际建设需要,让采购文件具有适用性。通过对核电项目招标文件的相关审查,就能够让业主的权利得到延伸,以合同的形式来对各级分包商进行管理,提升了管理的效率,也能加快核电项目的开展。

3.3监查监督

在核电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建设设备,工程公司和核动力院作为核电项目设备的采购方,业主需要对这两个单位进行质量保证监查工作,以此来验证业主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性。

根据设备的重要性,业主可以在采购方的厂内进行设备建造的全过程监督,如果说设备的生产环节复杂、需要材料较多、生产时间长,业主可以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长期驻厂检查,能够从每一个环节保证核电项目建设设备的质量。

4.设备制造、安装、调试活动的质量管理

4.1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和培训授权

在设备制造、安装、调试的各个阶段的内外部借口比较多,安装、测试和建造、运行还存在着一部分的功能重叠,这就需要各个单位出台明确的规定,不断明确其职责和权限等级。还可以通过编制程序来让质量保证大纲中的各项要求得到落实。这些条款在经过业主的同意之后就可以得到执行。

想要确保核电项目设计和相关建设设备的质量,还可以从人员培训的角度出发,全面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确保各级单位都制定了人员培训和授权计划,增强计划的执行力度。各类质量检测人员应该按照相应的分级制度来授权上岗。与此同时,相关单位还需要对特殊工艺人员(核级焊工、核级无损检验人员)以及电工作业人员、高处作业人员进行特别关注。对这些工作带有一定特殊性质的人员,需要按照国家规定的要求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在开展自身工作的时候,确保自己的安全,同时也要保障其他人员的安全,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不能带有随意性。

4.2检查和试验控制

在对设备进行制造、安装和调试活动时,需要对设备的质量进行不断检查和试验,应该不断加强设备检查和试验的控制。总承包商和相关监管公司需要就设备的检查和试验控制方面制定出相应的管理程序,对试验设备的状态进行实时监督,确保设备符合核电项目的要求。

4.3质量计划管理

制造、安装、调试的各个阶段都应该制定详细的质量控制计划,要确保质量计划的实施符合相关部门规定的标准。应该从核电项目工程的特点、质量要求、施工工艺等各个方面出发,对以上各个环节进行全面分析,然后再选择质量控制点。不同的质量计划需要经过业主的审查和批准,得到同意之后才能投入使用。在核电项目日常生产和建设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质量计划的实施情况。

4.4设计控制

在核电项目建设时,还要不断进行项目设计控制。这个阶段的设计控制主要是对建设过程中的细节进行修改,在经过修改之后,需要把修改的方案提交给业主,经过业主的审批之后才能实施。从设计控制方面的角度出发,对设计活动的监督重点就需要放在设计输入、设计评审、设计接口控制等几个方面,从最开始的初级阶段就对项目设计进行严格管理,以此来提升项目设计的质量,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对于已经得到批准的设计图纸和文件,相关项目建设人员需要仔细思考项目出现变更的原因,与此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变更之后所产生的的技术方面的改变是否会对其他方面造成影响。对于项目安全性方面的设计变更,就需要对实际的施工环境进行考察和分析,用文件的形式来记录核电项目设计变更的过程,在施工之前进行设计交底和施工方案审查。

4.5特殊工艺控制

核电项目设备的制造、安装、缺陷处理的特殊工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缺陷处的焊接工作、无损检验、设备表面的处理以及化学清洗等。

特殊工艺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1)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在进行工艺试验和工艺评定的时候,需要做好相关记录,把记录下来的评价阐述在工艺过程控制文件中;(2)核电项目的建设设备一定要符合相关规定,接受各部门的鉴定,保证设备的参数、生产程序等各方面达到了技术规格书的要求;(3)工艺过程中,相关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都要符合相关要求。

负责实施工艺过程单位的质量保证部门对工艺试验和工艺评定工作的实施进行监督和管理。特殊工艺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相关单位的质检人员需要对其进行严格检查,承建方质检人员也必须对特殊工艺过程进行见证,保证这些工艺能够按照国家规定的法律、使用合格的设备来完成,比如说工艺过程控制的相关管理程序,需要经过技术部门的仔细调查,还要进行详细的书面记录,保证工艺过程符合标准。如果出现了工艺质量超过现有标准,则需要相关单位对人员资格、设备的鉴定等方面做出新规定,或者制定新的标准。

4.6不符合项控制

保证核电质量的最本质要求就是要对不符合项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特别是要分析出不符合项出现的原因,针对不符合项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制定预防措施避免不符合项再次发生。核电项目的不同层次需要根据实际的建设需求来制定出统一的不符合项控制程序,业主和各级承包商都需要对不符合项控制体系进行审批,这样才能够让不符合项得到合理控制,让业主对不可控因素有明确把握。

4.7检查监督

对于核电项目建设设备的制造活动,主要就是通过承建方组织对其分供方的质量保证检查和监督的方式,如果有必要,还需要对分供方进行独立的质量保证监督。

核电项目设备的安装、调试阶段的质量监督管理活动可以分为专项监督和QC监督这两种方式。专项监督的主要对象是重要的安装和调试项目,通过设置专门的组织机构,对相关文件和结果进行监督,最大程度上保证设备安装和设备调试的有效性。QC见证主要就是对试验项目进行计划审查。

质量保证检查活动的开展,主要是根据调试阶段的不同特点来进行的,从组织机构、核电项目人员的配备、管理程序、项目设备的缺陷处理、调试等各工作进行监督和审查,检查的频率应该保持在一年一次或者一年多次,这样就更容易找出工作中存在问题的环节,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质量保证监督就是对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进行检查,质保监督可以分为两种:计划内监督和随机监督。这两种监督方式都比较好理解,每年年初,需要根据安装和调试的设备,对重点项目进行监督,制定详细的监督计划,还需要根据不同项目调试的实际情况,及时的做出计划上的调整和改变,确保工程调试工作的质量受到业主和各级分包商的管理。

在项目建设设备完工之后,业主就可以进行验收,保证设备的各项参数和功能都符合合同上规定的条款。验收活动包括出厂验收、到货验收等几个环节。在验收设备硬件的时候,也要時刻关注设备的相关文件,确保文件的完整和准确。在验收环节不要出现任何问题。

5.核电项目质量管理建议

5.1不断加强质量文化和核安全文化建设

在现如今很多核电站中,都缺乏相应的设备设计和设备制造的经验,忽视了核电的安全要求,不重视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也无法保证质量体系的执行力,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和理念。不重视核电项目设备设计、制造、安装等各个阶段的监督控制。与此同时,出现了质量方面的问题也很少会去思考出现问题的原因,不能及时解决问题。建议定期开展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保证质量经验反馈渠道畅通,让“质量第一”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成为各个阶级工作人员的行动指南。确保在实际工作中,每一个环节都受到规章制度的约束,在规章制度的引导下进行,不断提升人员管理、设备管理的水平,从根源上提升核电项目中各项工作开展的安全性。

5.2重视不符合项管理

当承包商遇到不符合项时,往往会担心不符合项对整个工程造成消极影响,会出现不愿意开启不符合项的情况,这会是组织质量文化和核安全文化程度不高的体现,与此同时,还容易出现严重的工程质量问题,并且问题拖延的时间越长,其导致的后果就会越严重,到最后会给相关单位来带巨大的处理成本。因此,各单位应该及时发现不符合项,对其进行跟踪记录,及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不符合项管理的体系基础;想要赢的国家监管单位的新人,就必须要保证不符合项的透明度。如果物项变得无法控制,相关单位就应该及时开启不符合项,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再次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管理能力就会慢慢提升。

5.3防人因失误管理的应用

通过对项目设备制造、安装等各个阶段发生的不符合项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有70%的情况是因为人员失误和工艺过程失控而导致的。因此,各单位应该根据设备安装和调试的特点,通过PDCA循环管理方式,减少人为出现的失误,减少人员伤亡的几率,从而提升管理质量。

结语:

根据相关法规和项目的特点,总结了EPC总包模式下质量管理工作的创新建议。在核电项目工程开展的过程当中,需要不断提升质量管理能力,提升质量管理水平,这样才能够保证核电厂的稳定运行,在营运单位和各个分包商的共同努力之下,EPC承包项目的管理水平会得到质的飞跃,为我国核电项目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董正落. 基于EPC模式下的SNPEC公司核电项目成本管理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6.

[2]康广利.EPC模式下在建核电项目设备质量管理研究[J].质量探索,2016,13(03):96-97.

[3]王晶.EPC模式下在建核电项目设备质量管理研究[J].华东电力,2014,42(08):1702-1706.

[4]马中帅. 核电项目建设管理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

[5]谢铷鸿. 基于EPC模式下的核电建设项目进度管理机制研究[D].南华大学,2011.

[6]周海. “EPC”模式下核电工程项目管理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

[7]邹德麟. 中核集团核电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新模式探索及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

[8]孙国忠. 中核集团工程公司核电设备采购策略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9.

猜你喜欢

EPC模式质量管理
EPC模式下国际工程风险管理收益率的研究
工程总承包(EPC)模式下光伏电站建设应关注的重点
EPC模式下管理工时统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试论EPC模式下工程总承包项目的费用控制
浅谈EPC模式下如何有效开展安全管理工作
油田EPC模式下总承包工程结算的重点分析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浅谈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
入厂抽样检验规程的编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