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布歌舞
2020-11-16梁嘉欣
梁嘉欣
摘 要:工布地区包括现今行政区的林芝县、米林县、工布江达县一带,是以藏族为主要族群的多民族集聚地。林芝古称“工布”,藏语的意为“太阳的宝座”“娘氏家族的宝座”,是太阳每天升起的地方。林芝地区历史悠久,早在4000-5000年之前就已有人类生存的痕迹,根据《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记载:赞普时期在雅砻王系之外,还有十二小邦,工布即十二小邦之一。“工布哲那之地,以杰噶波为王。”[1]记载了赞普时期工布王的历史。西藏射箭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远古时期;工布地区因林区生活特点,在民俗射箭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响箭文化,诞生了具有地区特点的工布箭歌这一音乐舞蹈形式,除此之外还有“波”、扎年弹唱、米那羌姆等组成了富有林区特色的歌舞艺术。
关键词:工布藏族;射箭;箭歌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7-000-03
一、工布响箭文化
西藏射箭活动:
响箭起源于射箭活动,射箭这一民俗活动在西藏流传已久,最早是作为狩猎工具来使用,后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逐渐演变成一项民俗运动。
在工布地区,工布响箭是一种独具地区色彩的民俗活动形式,“响箭”藏语称“碧秀”,意为“尖啸”。工布人对箭有着严格的要求,箭头是铁镞,箭尾是鹰的羽毛,做弓的竹子来自墨脱和米林,因此箭具有强劲的韧性。而在民俗比赛中的箭多为响箭,响箭区别于一般的弓箭,在箭头的部分做了改造,将原本尖锐的箭头变为木质圆锥体,在箭头处钻4歌个小洞,箭在离弦后,遇到空气,发出尖利的啸声,因此称为“响箭”。响箭历史久远,在《史记·匈奴列传》中有关于匈奴人发明了“鸣镝”即为“响箭”。响箭在工布作为民俗庆典活动活跃在各大节庆日中。在2007年,林芝工布响箭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工布响箭约有1500多年的历史。《“工布响箭”的文化变迁与传承保护》中写道:“工布响箭的起源主要是和工布王阿吉杰布有关,为了纪念工布王。每逢藏历十月初一过工布年时,人们总是要佩戴响箭,比试射艺,流传至今成为一种传统。”[2]由此可得出工布响箭文化历史悠久。响箭运动也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程序化,成了工布人民节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娱乐项目之一。据丹增次仁《西藏民间歌舞概说》中写道“这种射箭比赛也传入了拉萨的西藏地方政府中,在每年夏季的“孜仲林卡”和“仲吉林卡”时都会举办射箭比赛。”
二、工布箭歌的产生
工布箭歌又称“达鲁”、“达谐”,“达”即箭,谐为“歌舞”“鲁”为歌,意为箭歌或箭舞,是工布地区的独有的民间歌舞种类。丹增次仁《西藏民间歌舞概说》中记录达鲁创建者是丹巴玛登桑珠,除“达鲁”外他还创建了“波”“米那羌姆”等歌舞,因此,丹巴玛登桑珠在林芝地区负有盛名,受到人民世世代代的尊重。由于工布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工布人民喜爱骑马、射箭这类运动,早期在射箭狩猎时即兴哼唱的歌曲,后随着社会的进步,演变成了在射箭场合为射箭手加油助威的歌曲,因此诞生了工布箭歌这一艺术形式。“达鲁”在曲调上继承和发展了“波”的风格和艺术特点,是从“波”中派生而来的一种歌舞艺术形式。早期是在射箭比赛中加入了歌与舞,其目的是为了给射手加油助威,每当射手射中靶子时,靶心会自然脱落,这是就会有达鲁表演者端着青稞酒为射手献上哈达,射手饮完酒之后达鲁表演者便开始表演。
工布地区射箭文化悠久,在各種传统节日中,均有射箭比赛,每年藏历十月一日的工布节中,当地人民在经过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后,开始射箭比赛,在比赛前和比赛中,以妇女为代表的群体会在射箭过程中穿插着工布箭歌的歌舞表演。由于射箭比赛在工布极为常见,所以这种歌舞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3]
三、工布箭歌的“歌”与“舞”
(一)箭“歌”
“箭歌”顾名思义是射箭时演唱的歌曲。原本是猎人狩猎时即兴唱的歌,歌曲曲调优美,旋律简单,具有浓厚的林区色彩和乡土气息,其中大多数歌曲采用切分节奏,使歌曲显得生动活泼。后期随着生活习惯的更改,箭歌成了一种艺术形式,在工布新年和各种庆典中均会表演。工布箭歌曲调变化相对单一,但歌词特别丰富,既有旧传也有新编。在对唱中还可以进行即兴发挥。传统工布箭歌的曲调和歌词没有文字记载,只有口口相传。
工布箭歌与西藏其他地区的歌舞音乐相比,具有明显的地域色彩;在音乐节奏上采用切分节奏,使音乐听起来具有跳动性,配合箭舞中的射箭动作,更加展示出工布林区射箭狩猎的喜悦感。箭歌的音乐形式大多数较为简单,只有几个音符组成,在音乐的内容表现上,多为歌颂赞美射箭狩猎生活和射手的英勇身姿。
《箭歌》[4](如图1)这首民歌作为工布地区的代表歌曲,在旋律上采用八分音符加附点音符的节奏型,使音乐更加具有乐感和节奏感,乐曲通过六小节的引子后进入主题乐段,在音乐组成上采用了同头不同尾的乐段组合,尾声与引子的旋律相同,形成了交相呼应之感。《箭歌》使用大量的附点音符突出了音乐的节奏感,使音乐听起来具有跳跃、轻松地音响效果。
歌曲《米林箭歌》[5](如图2),这首箭歌在歌词内容上仅由三个字“射出箭”表达歌曲的主要含义,歌曲采用的是民族五声调式,仅用两个乐句,十个小节组成,前六个小节为主要音乐构成,在音的组成上使用了角和徵两个音阶,在四小节上出现了经过音商音,在歌曲中并无作用。后四小节为伴舞的呼喊声,充分表现了箭歌是集歌舞为一体的音乐表现形式。
箭歌的歌词与射箭息息相关的,箭歌即以歌,唱出了射箭手射箭时的英勇身姿,对射箭百发百中的期望,有些歌曲中还会描述弓箭的来源、构造和功能,工布地区对于弓箭的材料和制作有着自己特殊的工艺,以此保证了弓箭的质量,形成独具特色的响箭文化。箭歌通过歌词表达出了工布人民对射箭的喜爱,因此形成了工布箭歌这一独具地区特色的艺术形式。
(二)箭歌的“舞”
工布箭歌的舞蹈动作是由“恰巴波”中引申出来的,“恰巴波”即“波”,“波”即藏语“卓”的发音,外地人称为“阿达霞布卓”(阿达是对工布地区男子的称呼)。
箭歌的表演队形不固定,分为一排式、自由式、站队式或圆圈形四种类型,人数不限;在表演的演员选择上没有明确标准,只要会唱会跳箭歌的男女均可参加,来去自由。箭歌在表演的过程中没有乐器伴奏,演员一排或自由站立,面向射手,射手射中靶心时,一人举酒杯,另一人举哈达,原地边唱边跳或左右移动。圆圈队形时,舞者以射手为中心围着射手边唱边跳,向顺时针方向移动,射手也可以一起唱跳。
舞蹈分为两个部分,快板和半满。先跳慢板,慢板以唱为主,舞蹈较少;后跳快板,快板以舞为主,边唱边跳,舞蹈富有较强的即兴性,随着音乐歌词的长短而变动,词终舞毕。
舞蹈的基本动作有“一步一蹲”“跨腿跺步”。“抬腿跳步”“围腰手”“拉弓手”“双甩手”等,其中最具有工布特色的舞蹈动作“拉弓手”吸取了射箭时拉弓的动作而产生的。箭歌的舞蹈动作奔放、热情、具有浓厚的狩猎生活气息。歌曲曲调优美动听,歌词内容多为夸赞射箭和射击动作。
箭歌既是一一种歌舞娱乐活动,又是一种体育健身运动,所以观众的参与度极高。他们既是观众又是演员,射箭完毕,差不多太阳也快落山了,这时所有人欢聚在一起,表演当地的民间舞蹈“恰巴波”。人们尽情歌舞,通宵达旦,直到迎来拂晓黎明,最后带着幸福和满足边唱边舞离去。[6]
四、工布箭歌艺术特点
工布箭歌是林芝工布地区特有的艺术形式,其曲调和舞蹈动作虽然是“波”中发展而来的,但因林芝地区山高水急,林木苍翠,海拔平均3000米左右。而低处只有152米,低于西藏其他地区。因为有大面积的森林资源,使得这里自古就有射箭的传统,从而孕育出和自然环境相匹配的狩猎工具——射箭,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狩猎已经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但射箭这一民俗运动却依然保留至今。人们在射箭的时候加入了歌与舞,形成了具有浓厚林区色彩的箭歌。箭歌在音乐上多采用附点音符,音乐的演唱方式采用了一种“整固”技巧,“整固”是藏戏和民歌演唱中使用的一种跳音技巧,[7]这种演唱形式使得箭歌的歌与舞之间连接性更为亲密,箭舞中的射箭动作和演唱箭歌时的切分节奏,丰富了箭歌的歌舞艺术形式,对大众欣赏箭歌表演时更加准确地理解箭歌所传达出的工布人民抒发勇敢、夸赞射箭技艺高超的民族情感。
箭歌是随着工布射箭文化发展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不仅具有艺术性、还具有健身性,在射箭运动的同时增加音乐舞蹈,形成了一种独有的运动,成了工布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文化艺术形式,随着历史的发展成了工布地区的一种特色。
五、结束语
箭歌,这一与响箭民俗活动相生相伴的艺术表演形式,至今仍然持续焕发着活力并被搬上舞台,随着林芝地区旅游业的推广,这种歌舞艺术形式也广为人知,渐渐发展为林芝特色歌舞表演,成为当地藏族百姓和各地游客喜闻乐见的文艺娱乐活动。在时代的发展中,工布箭歌也不断更新,在创新的同时仍保持着传统的曲调和舞步,保持着林区独有的艺术色彩。如今,无论是响箭还是箭歌都活跃在工布的土地上,散发着属于自己的民族魅力。
参考文献:
[1]王尧,陈践,译注.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0.
[2]谷枫,韦晓康,于浩等.“工布响箭”的文化变迁与传承保护[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89-93.
[3]丹增次仁.西藏民间歌舞概说[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4.
[4]多吉次仁,丹增达娃,拉巴次仁.藏族传统民歌精选[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
[5]边多.西藏音乐史话[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
[6]丹增次仁.達谐[J],西藏艺术研究,2004(04):10.
[7]常留柱.西藏民歌及其演唱技巧[J].音乐艺术,1988(03):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