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农村水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策略

2020-11-16雷小宝付尧

乡村科技 2020年27期
关键词:污染治理水环境农村

雷小宝 付尧

[摘 要] 随着水资源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农村水环境现状不容乐观。对于这一环境问题,应明确其主要原因,根据农村水环境实际情况对症下药,采取建立水环境保护机制、拓展水污染控制途径、强化水污染处理、完善水环境网络信息系统的策略,切实加强农村水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关键词] 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

[中图分类号] X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27-109-2

目前,农村水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大部分水源中重金属、氨氮、总磷、化学耗氧量、大肠杆菌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等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农村水环境污染呈现出污染物种类多、污染范围广、保护与治理难度大等现状。对此,推进污水综合化治理和資源化利用是关键所在,因地制宜加大农村水环境保护力度,适度处理污水,对于改善农村水环境、促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农村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1.1 农业生产污染

现阶段,农业生产依旧会用到农药和化肥等,以提高农作物产量,生物农药、有机化肥的使用量占比较小[1]。而且农药和化肥的利用率在30%~35%,残留的农药和化肥等污染物通过地表径流、农田排水等方式进入地表水体,并逐渐渗入地下水,对水质产生严重影响。另外,农村畜禽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力度不够大,粪便的收集和处理效率不高,导致畜禽粪便成为农村水环境的重要污染源。

1.2 农民生活污染

农民是保护及治理农村水环境的重要主体,但其文化水平及素质不高,对危害环境的源头及程度往往缺乏认识,忽略潜在环境危害。很多农民缺少集中处理生活垃圾与废水的意识,各村管理体系不健全,乱丢乱扔垃圾的现象屡禁不止。加之人们的生活垃圾数量庞大,但处理和利用效率较低,其在占用可耕土地的同时有可能传播细菌、病毒,其渗漏液直接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加剧农村水环境恶化。

1.3 乡镇企业污染

改革开放促进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复苏。但随着城市污染控制力度越来越大,造纸、化工、电镀等重污染工业企业呈现出转向乡村的趋势,成为农村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2]。如今乡镇企业排放的固体废弃物和废水等在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中占比约为50%。乡镇企业技术落后、设备陈旧,尤其是造纸、印染、纺织、化工、煤炭、电镀和食品加工等在生产环节产生的废水未经处理排向河流、水库、农田,工业固体废物对水资源造成二次污染。当下,农村工业污染已导致全国约20万km2耕地遭到严重破坏,污染农村水环境。

1.4 污水处理力度不足

虽然农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是其生活方式尚未发生根本性改变,生活污水随处泼洒、直排等问题依旧存在。而且农民居住相对分散,难以统一处理生活污水,对农村水环境的污染呈加剧趋势。农村经济发展本就较为滞后,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缺少充足的资金支持,垃圾就近流入沟渠、河道等,污水直接排进水体,污染水环境。

2 加强农村水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有效策略

2.1 建立激励机制,加强水环境保护

参与农村水环境保护的主体主要有农民、村委会、企业和政府,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调动多元主体保护水环境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其有效合作。第一,地方政府要加强自身主导作用的发挥,建立法制化水环境保护体系。作为公共物品提供者、公共资源管理者,政府是管理农村水环境保护与治理的主体,要从发展经济、保护环境、提高绩效等方面妥善解决水环境保护问题[3]。第二,企业要加强规划,科学安排布局,针对污染物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处理污水,而且政府要将这些策略与调整乡镇企业的区域布局、产业结构等结合在一起,统一规划、科学布局、综合保护。第三,村委会是保护农村水环境的执行者、反馈者,还是企业整治污染的监督者,可利用选票、监督等手段参与水环境保护。第四,农民要增强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通过多元主体主动合作,建立奖惩机制,奖励促进农村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绿色发展的组织、个人,惩罚破坏水环境的组织、个人。

2.2 拓展工作途径,控制水环境污染

首先,要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推广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对农作物病虫害采取绿色防控技术进行统防统治;推广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加强对精准施肥技术、机具的推广和使用;加快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开发整理等规范、标准的完善,明确环境保护要求;在敏感区域、大中型灌区要借助现有沟、塘等强化水生植物群落配置,配备透水坝、格栅等,打造生态沟渠和污水净化塘,蓄积地表径流,净化农田排水。其次,鼓励发展生态健康养殖,在重点流域划好限制养殖区,对有条件的渔业企业要鼓励其实施集约化养殖;推进水产养殖池塘、养殖网箱等的标准化改造,推广使用人工配合饲料;强化养殖投入品管理,根据法律规范限制化学药品的使用。再次,加强对水环境的治理以及就地生物修复,基于生态工程学、生态平衡学、物质循环等原理、技术和方法,防止河道水环境继续恶化,让受损生态系统尽快回复到初始状态。可以在农村建造人工湿地、生态堤岸、生态河道等,结合植物和动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生态廊道、河外湿地修复和河内生态修复等,根据自然界的规律恢复其本来面貌,发挥自然界的净化功能,治理受污染的水环境,持续改善水质。

2.3 确立处理模式,强化水污染处理

针对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营可建立官建民营模式,由政府出资建立设施,根据环保企业拥有的技术优势实现第三方管理运营;或者建立合作模式,政府部门出让污水处理厂的经营权、收益权,有效吸引投资,投资者负责建设和运营。农村污水处理主要包括分散处理、集中处理、接入市政管网进行统一处理等模式,要因地制宜优选处理模式[4]。在农村布局较为集中、规模大、人口多、经济条件好的区域,适合使用集中处理模式;如果村庄靠近城镇,则优先选择收集污水,直接排向市政管网,通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对于远离城镇的独立村庄,适合选择分散处理模式[5]。特别是要科学选择污水处理技术及规范,确定污水处理工艺时要优先考虑污泥产量少、无动力或者微动力处理工艺;针对中水处理规模,则要按照用水定额、需求来定,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2.4 实行网络治理,完善水环境系统

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中,传统由权力支配资源的模式逐渐转变为由信息支配,在构建农村水环境保护与治理体系时,应在各合作主体之间构建水环境网络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及时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多元主体的协作力度[6]。具体可依托信息网络建立农村水环境保护与治理系统,实行数字化联结,促进信息实时互动。政府在其中扮演系统管理者和维护者的角色,及时收集、整理各方传递的信息,促进交流合作;村委会、乡镇企业、养殖户、农民等向系统及时反馈需求;服务商则及时向系统传递水环境治理成效;社会其他公益组织向系统传递自己的治污理念、技术以及所搜集的数据等。由此实现信息共享,增进合作主体之间的信任,稳定合作关系,提高系统运作效率,进而提升农村水环境保护与治理效果[7]。

3 结语

水环境是大自然中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保障,农村水环境既对农业生产效率及质量有极大的影响,又对干旱、洪涝等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在当前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要加强农村水环境保护,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通过多种途径控制水环境污染,同时处理好水污染问题,改善农村水环境。

参考文献

[1]刘越.浅谈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J].绿色环保建材,2019(1):54-55.

[2]黄宝泉.农村水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其保护治理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10):35.

[3]罗建红.农村水环境保护及治理对策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7):128-130.

[4]王亦宁.对健全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机制的思考和建议[J].水利发展研究,2020(2):21-29,39.

[5]杨静.农村生态水环境治理的对策分析[J].智能城市,2020(12):156-157.

[6]薛宇.农村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分析[J].节能与环保,2020(6):42-43.

[7]漆磊.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措施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10):267-268.

猜你喜欢

污染治理水环境农村
试论如何提高水质检测的准确性及稳定性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关于藻类在水环境保护中的利用分析
工业氧化钼生产工艺及污染治理分析
实施天顶湖水环境容量总量控制必要性的分析
正阳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状况分析与研究
环境经济学视角下养殖业负外部性分析及治理
对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的治理及其控制分析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