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村落旅游扶贫中社区参与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2020-11-16冯玲玲刘佩金龙华

乡村科技 2020年27期
关键词:社区参与旅游扶贫古村落

冯玲玲 刘佩金 龙华

[摘 要] 社区参与是促进古村落旅游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通过对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高椅古村旅游扶贫现状的调查,分析社区居民的感知与态度,研究社区参与方式和获益情况,并对居民在参与旅游扶贫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正面感知、提升居民素质、构建合理机制等建议。

[关键词] 社区参与;旅游扶贫;古村落

[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27-51-4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拥有丰富旅游资源却又相对贫困的地区选择依靠发展旅游业实现脱贫,古村落旅游就是其代表之一。在我国,许多古村落在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方面异常丰富,但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随着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提出,为实现2020年我国全面脱贫目标,发展旅游是古村落居民实现脱贫的一条重要途径。然而,在古村落旅游扶贫过程中,过度追求地区经济发展而忽视扶贫主体利益的现象层出不穷,许多古村落旅游中社区参与状况堪忧。

作为地方旅游发展的直接利益相关者,居民对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和态度直接影响居民对旅游者及旅游开发行为的态度,进而影响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和建设以及当地政府和旅游开发者的意愿和决策。因此,对居民旅游扶贫效应感知和态度的调查是旅游目的地进行旅游规划的依据,也是引发旅游扶贫中弱势群体被社会关注的手段,更是实现旅游目的地建设和旅游扶贫发展双赢的保证。关于社区参与,学者姚云浩在对四川曾家山进行研究时发现,贫困人口之所以未能参与旅游扶贫,主要是因为自身资本匮乏[1]。卡茜燕指出,旅游扶貧的过程不仅要考虑单个贫困人口的脱贫,而且要考虑整个社区的利益[2]。因此,为揭示和破解古村落旅游中社区参与存在的问题与困境,找到促进社区参与的途径与对策,实现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本文选取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高椅古村为调研地,进行实地调研。

1 样本村基本情况

1.1 旅游资源状况

高椅古村,是湖南省迄今发现的一处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明清时期古民族建筑村落,被专家誉为“江南第一村”和“民俗博物馆”。2002年5月,高椅古村被正式批准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6月,其被列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省历史文化名村。高椅古村现保存有明洪武十三年到清光绪七年(1380—1881年)连续500年间的古民建筑104栋,总建筑面积19 416 m2;现有住户594户2 347人,其中85%的本地村民为杨姓,侗族,系南宋诰封“威远侯”杨再思的后裔。高椅文化积淀深厚,蕴涵着非常丰富的古建文化、侗文化、民俗文化、巫傩文化、宗教文化和耕读文化,文化内涵极其丰富。

1.2 旅游开发现状

自2000年1月开始,高椅古村旅游区正式营业。经过多年来的开发、经营,高椅古村旅游区现已成为AAA级景区,各方面的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旅游综合管理:高椅古村旅游区已成立了隶属于会同县旅游局的管理机构——高椅古村管理处,并根据国家旅游局对星级景区经营管理的具体要求,制定了系统的AAA级旅游景区经营管理规章制度等。②旅游设施建设:随着旅游的开发,高椅古村旅游区各类旅游设施建设均有所发展,例如,旅游交通设施、餐饮住宿设施、环境卫生设施、通信设施等。③旅游活动的开展及宣传:近年来,高椅古村通过采取报刊、网络、举办画展、开展姑娘节等方式进行宣传,极大地提高了知名度。

1.3 社区居民扶贫现状

高椅古村现有住户594户2 347人,其中132户420人为贫困居民。近年来,高椅村的脱贫方式主要包括产业发展、异地搬迁、危房改造、医疗救助、教育助学、社会兜底及生态补偿等。为实现高椅村居民全面脱贫,扶贫组村干部组织村民们成立了一系列合作社,例如,会同县黑九妹乌饭树种植专业合作社、高椅村弘孝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等,本着为贫困家庭谋福利的宗旨,为决战脱贫攻坚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自2000年高椅古村正式发展旅游业以来,旅游在扶贫中的作用日益增强。随着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为许多收入有限的贫困居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提高了他们的收入。政府积极鼓励居民开发民宿、小餐馆、小卖部等旅游设施,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的同时有效提高了当地居民收入。近年来,扶贫组与旅游组村干部共同经营的旅游扶贫项目中,最重要的就是高椅村与三原色公司一起打造的特色民宿——高椅青年旅馆,其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居民参与旅游扶贫项目,为实现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

2 调查内容与方法

为更好地了解高椅古村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的情况,本文重点选择了社区居民的感知、参与态度、参与方式以及参与效果4个方面进行调查,围绕这4个方面设计了一系列问题。从居民对旅游扶贫效应感知入手,采用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等调研方法,探究居民感知和参与态度是怎样影响社区居民参与方式及参与效果的,并对居民感知、参与行为以及旅游扶贫效应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高椅古村,地处湖南武陵源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重点县最多的怀化市,位于“最美侗乡”旅游长廊,其旅游开发较为完善。本文选择以观察、访谈为主,辅之以问卷调查的方式,重点对村委会、专业合作社、景区管理人员、典型农户等进行访谈。同时,发放问卷156份,回收有效问卷144份,有效率达92.3%。

3 调查结果及分析

3.1 居民感知

关于古村落居民对旅游扶贫效应感知的调查,主要从旅游扶贫政策对当地居民的正面感知与负面感知2个方面入手,通过访谈与发放问卷2种形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保护与开发方面,78.72%的当地居民对于旅游扶贫可以促进本地文化遗产的保护表示同意;97.87%的当地居民认为旅游扶贫可以改善村里的道路、水利等设施。此外,部分居民认为旅游扶贫对当地的发展会起到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如在生态环境方面,问卷数据表明,16.66%的当地居民认为开展旅游扶贫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在访谈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当地水电站的开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地的用电问题,但是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破坏,例如,水质变差、鱼虾变少、汛期易涨水等。在居民关系方面,40.42%的居民认为旅游扶贫会导致贫富差距增大;16.67%的当地居民认为旅游扶贫后村民之间的关系会由淳朴转向注重利益,致使居民关系恶化。问卷调查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2 参与态度

关于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扶贫的态度的调查,本文主要围绕社区居民是否应该参与旅游扶贫、社区居民是否愿意参与旅游扶贫、社区居民是否准备参与旅游扶贫3大问题展开调查,主要以访谈形式进行。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居民认为有必要参与旅游扶贫,并表现出了强烈的参与意愿。他们认为参与古村落的旅游开发建设,一是可以增加个人收入,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二是有义务参与村落建设,想为古村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也有一部分人表示不愿意参与,其中一些人认为自己不懂相关知识,不知道该不该参与,或者是认为自己的条件、能力不够,不敢参与。在问及“是否准备参与旅游扶贫”时,有大概超过1/2的居民表示会积极参与古村落的旅游扶贫项目,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坚持政府的引导。因此,从整体上看,大部分居民在对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后,对参与旅游扶贫开发表现出较强的意愿,参与态度较好。

3.3 参与方式

关于社区居民参与方式的调查,本文主要通过访谈的形式进行,分别走访了高椅古村村委会、景区管理处、扶贫组负责人、相关合作社负责人,以及一些旅游个体经营户和部分贫困户等。通过访谈发现,高椅古村的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扶贫的方式存在个人、家庭、团体等多种形式,具体表现为政府主导型和居民自发型2种参与模式。首先,在当地政府引导下,高椅古村开始发展旅游业,以打造美丽乡村来实现扶贫,在此期间,高椅古村的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道路、水、电等设施得到了大大改善,增强了当地居民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幸福感。在此基础上,当地政府为实现古村全面脱贫,支持鼓励许多非政府力量参与旅游扶贫项目,例如,三原色公司与当地深度贫困村、户联合建设的帮扶项目——青年旅馆,由北京绿十字文化传播中心指导创建的高椅村弘孝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及会同县黑九妹乌饭树种植专业合作社等。这些扶贫项目和合作社的成立,对当地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扶贫提供了方向,使居民以团体的形式间接参与。此外,当地居民自主参与旅游扶贫表现为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家乐形式,例如,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旅游特色产品等。在个人方面,许多居民为宣传当地的民俗文化,增强旅游吸引力,自发地参与各种民俗表演节目,为高椅古村的旅游贡献力量。

3.4 参与效果

为准确地反映高椅古村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的效果,本文通过重点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查结果显示,问及“通过旅游扶贫,希望从哪些方面获益”时,56.25%的居民认为是直接的经济收入(见图1)。同时,数据显示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扶贫的效果可能会在改善居住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得到体现。通过查阅高椅古村的扶贫年度报表和重点访谈村委会负责人得知,居民的参与效果在近几年来愈发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见图2)。一是居民收入明显增加。无论是个人、家庭还是团体形式参与旅游扶贫项目的居民,其收入较前几年有了大大的提高。据资料显示,近3年来,高椅乡已有439人实现脱贫。二是古村的面貌和基础、公共服务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善。高椅古村以打造美丽乡村为口号,动员全村居民积极参与,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与引导下,完成了古村落房屋修缮、路网建设、通信覆盖等多项工程,改善了古村的环境和基础设施。据了解,高椅古村在政府投资下开展的沿河公路建设项目在2019年下半年竣工,打通了高椅与洪江之间的联系,大大提高了高椅的旅游交通通达性,为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三是居民就业机会增多。通过访谈,了解到之前高椅古村鼓励居民外出务工,自从发展旅游以来,每年返乡就业、创业的居民比例逐年增加,例如,当地居民“网红”黄新良利用现代新兴技术来宣传自己的民宿,以增加经济收入。

4 思考与建议

走访调查发现高椅古村社区参与旅游扶贫存在一系列问题,突出体现在直接参与者、间接参与者与非参与者之间在古村落公共资源占有、使用上的矛盾,餐馆、民宿经营者之间在争抢客源上的矛盾,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居民在参与旅游扶贫项目后利益分配等方面的矛盾。为保障和促进高椅古村社区居民更好地参与旅游扶贫,本文就调查现象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4.1 正确对待居民的负面感知,不断强化正面感知效应

社区居民对旅游扶贫效应的正面感知越强,其居民参与态度越积极,参与意识越强;负面感知越强,则居民参与态度越消极。高椅古村旅游业发展已有十多年的基础,具有一定发展规模,因此,以旅游实现古村的全面脱贫具有一定的可实现性。调查发现,依靠村民自身素质而自觉形成参与意识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当地政府应主动对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进行教育培养,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村委会干部应积极走访当地居民,体察民情,就居民对旅游扶贫的参与态度有一个大致了解;二是村委会干部应定期召开村民大会、宣讲会等,宣传旅游扶贫相关知识,鼓励并支持居民参与旅游扶贫;三是应明确当地居民的主要诉求,正确对待居民的负面感知,激发居民的参与积极性,化负面感知为正面感知。

4.2 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

在古村落旅游扶贫发展过程中,存在当地为追求地区经济发展而忽视扶贫主体利益的现象,这极大地降低了社区居民的参与性,因此,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以保障社区居民合法权利和正当收益。社区参与旅游开发是指在旅游的决策、开发、规划、管理和监督等旅游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社区的意见和需要,并将其作为开发、受益和参与主体,以保证旅游业和社区发展的可持续性[3]。就高椅古村的调查而言,直接参与者、间接参与者与非参与者之间在古村落公共资源占有、使用上的矛盾以及餐馆、民宿经营者之间在争抢客源上的矛盾日益激化,导致了当地居民利益受损、社区参与困难、居民关系恶化等。在此情况下,处理好当地政府、居民以及各开发商之间的利益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在古村落进行旅游扶贫项目前,村委会应组织社区居民举行表决大会,共同决定旅游扶贫项目中的利益分配问题,如公共资源的使用权等,在有其他开发商参与的情况下,由村委会相关负责人出面进行协商;二是在分配公共资源或公共产品通过旅游开发获得的收益时,应公平公正公开地按照一定的比例让全体村民共享;三是村委会应协调并处理好居民纠纷问题,与社区居民一起打造一套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4.3 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以绿色发展为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据问卷调查数据显示,高椅古村社区居民在负面的社会文化效应中,感知最明显的是旅游扶贫发展过程中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当地居民需协调好生态环境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兼顾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4.4 提高居民素质,加强专业技能培训

通过调查得知,高椅古村居民参与旅游扶贫主要集中在旅游经营与服务、入股专业合作社等方面,参与范围较小,参与层次较低。据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参与旅游扶贫的居民文化程度均不高,70%的受访者只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具有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人较少。社区居民有限的知识和技能,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参与旅游扶贫的程度和效果。因此,全面提高居民素质,培养其专业技能,是保证和促进社区参与的重要因素。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通过组织专家讲座、培训班等形式,向村小组和有志参与旅游扶贫的部分思想先进、能力较高的村民传授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营理念;二是根据古村落的旅游发展需要,定期组织一些村民到外地进行考察、培训,或者根据个人发展需要,鼓励并支持村民外出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三是向外地引进相关专业技术人才或团队,通过招商引资,共同开发古村落,并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在实践中培养当地居民。

参考文献

[1]姚云浩.旅游扶贫中贫困人口受益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10):46.

[2]卡茜燕.精准扶贫视野下的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研究:基于大理双廊村的调查[J].旅游研究,2017(1):74-82.

[3]保继刚,孙九霞.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中西差异[J].地理学报,2006(4):401-413.

猜你喜欢

社区参与旅游扶贫古村落
基于文化符号理论的旅游古村落景观设计研究
福建周宁:古村落保护助力乡村振兴
基于社区参与的海南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研究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旅游扶贫发展战略研究
关于加强旅游文化建设助力平山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广西各地区旅游全要素生产率时间演变分析
社区参与下遗产地保护和旅游发展研究
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现实困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