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凉市崆峒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0-11-16郑永刚王旭东

乡村科技 2020年27期
关键词:平凉市设施蔬菜

郑永刚 王旭东

[摘 要] 蔬菜产业是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的主导产业之一,本文根据崆峒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总结蔬菜产业发展的经验做法,分析其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蔬菜产业发展的主要举措和工作建议,旨在促进蔬菜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蔬菜产业

[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27-49-2

崆峒区属甘肃省平凉市辖区,地处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东麓,黄河流域泾河水系,属半干旱、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海拔1 089~2 246 m,年平均气温9.6~10.0 ℃,大于等于10℃积温2 320 ℃,年降雨量511.2~616.7mm,无霜期145~165 d,年日照时间2 120~2 378.6 h。崆峒区土地总面积1936 km2,全区辖17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大景区,有252个村、19个城市社区,总人口53.48万。

1 平凉市崆峒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平凉市崆峒区立足资源禀赋,把蔬菜作为富民兴区的主导产业,按照“提质、扩量、创牌、增效”的基本思路,引主体、建链条、活机制、强后劲,全力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发展设施蔬菜。崆峒区年均蔬菜种植面积0.6万hm2,产量15万t,露地蔬菜每667 m2收益0.5万~0.8万元;设施蔬菜每667 m2收益1.2万~3.0万元,重点产区蔬菜纯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20%以上。崆峒区建设了一批试验示范基地,筛选出适合崆峒区种植的新优品种,实现了品种改良和储备目标,使蔬菜品种从单一的茄果类、叶菜类、根菜类向西(甜)瓜、食用菌、特色菜等多元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崆峒区建成标准化设施蔬菜生产示范基地11个,申报认证无公害蔬菜产品11个;注册登记蔬菜专业合作社16家,申请注册了“福霖鲜菜”“龙根山药”“麒麟西瓜”“趙铺蔬菜”等果蔬品牌,以及“崆峒山药”和“崆峒辣椒”2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现有新阳光1个蔬菜专业批发市场,占地面积19.3 hm2,每天交易500~600 t,全年交易量21.6万t左右,占崆峒区全年交易量的72%;蔬菜销售超市4个,年销售量约2 500 t;便民蔬菜市场16处81个,农村集贸市场21个,农副产品直销店9个。

2 平凉市崆峒区蔬菜产业发展的经验做法

一是政府强力推动,把做好规划定准目标作为蔬菜产业发展的根本基础。当地政府紧密结合崆峒区自然条件优势和传统种植优势,采取自下而上调查摸底和自上而下评议审定的办法,成立了蔬菜产业转型升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平凉市崆峒区加快蔬菜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把崆峒区蔬菜总体规划布局为“一园两区两带”,即泾河南岸设施蔬菜高新科技示范园(核心区)、泾河西川设施蔬菜种植区、泾河东川设施蔬菜融合区、北部塬区高原夏菜种植带、南部山区特色蔬菜种植带。同时,领导小组提出了构建“六大产业体系”的基本思路,出台了政策扶持措施和奖补标准,明确了近3年来崆峒区的发展目标,并制定下发了《甘肃省蔬菜产业精准扶贫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加大了对贫困户发展蔬菜产业的扶持力度。

二是乡镇主动作为,把建设基地扩大规模作为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各乡镇积极主动,招商引资,引进企业,依托蔬菜产业发展建设奖补办法,努力扩大蔬菜种植规模,不断夯实蔬菜产业发展基础。乡镇在积极培育发展天源农业科技公司、丰源农业科技公司等原有企业的同时,想方设法引进了平凉绿康源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等10家蔬菜生产、加工企业。与此同时,当地乡镇积极引领扶持经营主体,在泾河川区集中连片建设日光温室示范基地,在南北二塬新发展高原夏菜基地。

三是企业积极参与,把转换机制对接市场作为蔬菜产业发展的根本途径。政府积极引进培育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实行项目化管理、市场化运作、自主化经营,直接投资蔬菜产业,扶持壮大蔬菜生产大户,建立蔬菜专业合作社。同时,引进海升集团建设平凉超越现代农业设施蔬菜项目,开展集约化育苗、订单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

四是部门通力协作,把狠抓质量创优品牌作为蔬菜产业发展的核心环节。各级业务部门及经营主体通力协作,全力配合,紧扣中心,突出重点,抓好全区蔬菜生产建设的各个环节。业务部门统一步调,形成蔬菜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区技术服务部门配强技术服务力量,强化田间地头服务指导,做好产前信息收集、产中技术指导、产后销售衔接,开展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应用以及无公害产品的认证;各经营主体依托传统优势品牌,积极开展品牌注册、做强蔬菜产业品牌。

3 平凉市崆峒区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基础设施跟不上,稳产高产突破难

崆峒区大多数蔬菜基地均实施粮菜插花种植,水利设施差,排灌设施少,沟、渠、路不配套,有效灌溉面积小,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长期以来形成重用轻养,耕地肥力逐渐衰退;田间耕作道路不畅通,乡村道路、通信、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与现代化农业要求相距甚远,严重制约了蔬菜产业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

3.2 种田技能跟不上,科技成果转化难

乡村青年大量外出打工,村中有技术、有能力的人员较少,大多是老年人在家务农。务农人员技术水平跟不上,竞争意识校低,新技术、新思想接受较慢,加之农技人员无法满足每户的需求,同时受工作经费等因素影响,推广职能未得到充分发挥,致使科技成果转化难度加大,制约了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发展。其突出表现为部分农户接受新技术的热情不高、种植记录未填写、技术要点未掌握、效益高低不考虑等。

3.3 产业链接跟不上,产销市场对接难

现阶段,农产品的生产产业链不够完善,生产的产品较少,所占市场份额较小。生产基地建设成本过高,企业前期投入资金较多,导致企业积极性不高。水果和蔬菜加工企业逐渐减少,未按产品类型对生产的果蔬产品进行分级、包装等商品化处理,存贮方法不当想,导致产品价格持续处于较低水平,严重制约了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同时,农户获得市场信息较少,很难准确把握市场变化、掌握供销动态。

3.4 服务体系不健全,企业融资难

一是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面向“三农”服务严重缺位;二是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健全,支持农民增收效果不佳。

4 加强平凉市崆峒区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

4.1 加大资金投入,加快设施蔬菜产业发展

相关部门应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建立农村金融扶持体系,扩大融资总额;要立足泾河川区设施蔬菜适宜区全覆盖,坚持西川重点发展日光温室,保障本地蔬菜供应,东川重点以大拱棚为主,配套日光温室重点用于育苗,打造泾河沿岸万顷设施农业绿色走廊。同时,要以标准化园区为方向,加快“三通”(通水、通电、通路)、“三化”(机械化、节水化、无害化)、“三有”(有批发市场、有试验示范项目、有农民合作组织)设施农业规模示范园建设;要培育种植大户划片承包,突出“五化”(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产业化经营和品牌化销售)标准,重点在设施设备、产业链条、管理模式、品牌创建、销售体系及专业化服务等方面规范提升、集中突破。

4.2 建立激励机制,实施重点扶持

首先,要对积极发展绿色有机蔬菜的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实施资金扶持;对创建国家级、省级、市级标准园的设施蔬菜(农业)园区给予一定补贴。同时,要鼓励农民积极投保,对温室、大棚投保户给予保费补贴。其次,区财政每年要拿出资金对实施科技创新、勇于探索、积极开展新技术研发的科技带头人和创新型科技园区实施奖励;按照“企业+基地+种植户”“合作社+种植户”“能人大户+种植户”等模式,打破农民、市民以及村与村的界限,采取边建设、边发动、边认购的方式,将日光节能温室和大棚落实到种植单位和个人,确保温室大棚建得起、能运行、有效益。

4.3 依托本地優势,做精品牌产品

要突出“优”字,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特”,把蔬菜特色产业品牌做大做优,用品牌开拓市场,靠品牌引领发展,通过品牌提高市场占有份额;要牢固树立市场意识、品牌意识、绿色食品意识,积极培育和发展骨干产业、优质名牌产品、绿色产品,全面提升崆峒区农产品的整体质量。

4.4 加大监管力度,构建绿色蔬菜产业

相关工作人员要加大监管力度,做好质量把关,如此才能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出售。农产品的产地周边环境要把好关,环境好,才能生产出产品;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均要做到全程监控,做到生产全过程均有记录;农产品贮存要以类型区分,做到有序存放、按国家标准存储;农产品运输和销售,要严把质量关,杜绝一切不符合规定的农产品流入市场。

猜你喜欢

平凉市设施蔬菜
马瑜婕作品
马瑜婕作品
蔬菜
甘肃省平凉市检察院依法对魏兴刚决定逮捕
平凉市回族武术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蔬菜也“疯狂”
蔬菜的哀诉
设施农业文摘
同步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