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搭支架 让朗读教学化繁为简
2020-11-16曾崇州
曾崇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阶段都应该重视学生的朗读。朗读是文字进入灵魂的最好方式。王荣生教授指出,评价课堂最有效的一条标准是“学生不感兴趣的,让他感兴趣;学生读不好的,让他读好;学生读不懂的,让他读懂。”可见,朗读是开展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师开展教学的基本方法。为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探索了利用支架帮助学生迅速感知语言、体会情感、入情入境的有效策略。
一、文本语言变式处理,化“平面”为“立体
语言运用与建构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要求关注文本语言形式,让学生习得语言运用的创意方法。哲学家认为语言是思想的外壳,语言是“存在”的家。课本选文是作者、编者思想情感和意图的集中体现,承载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普遍价值,由于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和生活经验的隔膜,深度读懂文本就需要让文本语言的价值最大效应作用于读者的思维和心理。而语言变式处理就是让语言灵动、活泼起来,帮助学生理解文意的有效方法。
学生往往在似乎一看就会的地方产生一无所知的困惑,这就是教学的重点。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提到长妈妈讲鬼故事,生动形象,趣味盎然,体现了鲁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但是叙述性的语言未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只记得长妈妈讲了一个故事,却没有体会到少年鲁迅听故事的入神入迷。如果把叙述性语言变为对话性语言,并增加神态描写,并由学生互读,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对主题的理解也更加容易。如教师将原文“到半夜,果然来了……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改为对话体,设计了长妈妈和“我”一问一答的对话情景,鼓励学生通过模拟人物的神态,读出这段文字的趣味。
这样的变式处理增加了语言的形象性,使学生在朗读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语言的张力。同样,在教学统编版七年级下《植树的牧羊人》一文时,教师将叙述性语言变为对话形式,引导学生关注植树人的语言标点,并让学生反复朗读,感悟植树人一心一意、不计回报的高贵品质。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受到,植树人的专注、无私、执着、坚定就藏在这些朴素的文字里。
此外,还有将反问句变成陈述句,将看似无关紧要的标点符号去掉,将修辞句变成平实句,将同类信息整合,将对比语言放在一起,将陈述句变成现代诗等。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在语言的变换中,丰富语言认知,感受语言魅力,并认识到语言形式对文章人物形象塑造与主题表达的重要作用。
二、借助肢体语言,变“乏力”为“张力”
肢体语言是指运用手势、姿势、眼神和表情来表达某种意思的一种无声语言。教师在课堂上的准确肢体语言能够帮助学生克服语言隔阂,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领会语境含义,读出语言的情味。
例如,教师在执教《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时,组织学生找出描写主人公心情紧张害怕的字词。学生陆续发现了侧面反映主人公心理状态的动作描写,如“蹲”和“伏”,两个词语一前一后。教师顺势而问“这两个词能不能互换”,学生回答不出。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当我们读不明白的时候,不妨把自己放进那个场景中,你的姿态就是最好的理解途径。”通过这一點拨,学生瞬间意识到“伏”比“蹲”的心理更紧张。这一过程中,教师用肢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了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借助直观体验完成了对语言的深度感知。
此外,教师也要善于运用肢体语言搭建学生理解和朗读之间的桥梁。例如,在小说《骆驼祥子》的名著导读教学中,学生由于缺少相应的经历,很难读出“凭什么把人欺侮到这个地步呢?凭什么?凭什么?他喊了出来”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情感。于是,教师巧妙地运用肢体语言破解了朗读难题。教师向学生展示了两种读法:抬高音量,用手狠捶黑板,歇斯底里地喊出这句话,三个“凭什么”音量越来越高,给人强烈的震撼,活化出被欺侮后的怒不可遏;带着哭腔喊出“凭什么把人欺侮到这个地步呢?”这句话后,瞬间仰头倒地,手握拳头,不断啜泣着“凭什么?凭什么”,声音越来越低,表现出被伤害被侮辱后的无可奈何的极度痛苦。学生很快明白,这句简单的质问里面藏着祥子最悲苦最无奈的宿命,是最无助最无力的反抗,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无情。
三、区分语言平仄,化平淡为起伏
诗词讲究平仄韵律,节奏感明显。如果在教读诗词的过程中,能明确诗词的平仄(仄声急而重,用“|”表示;平声缓而轻,用“—”表示),学生就能在轻重缓急中读出诗词的韵味。
如“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样区分后,再让学生反复朗读,感受苏轼的淡定从容,以及执着坚毅、豁达乐观的情感。
四、联系生活语境,化隔膜为亲密
经典文本与学生生活存在理解上的隔膜,如将对语言的理解置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可帮助学生迅速揭开语言的面纱,感受文字的生活气息,读出语言背后的人物具象。
如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的《富贵不能淫》是一篇驳论文,塑造了孟子所赞美的大丈夫的伟岸形象,饱蘸孟子的深厚情感。但是孟子说理的方式很独特,学生很费解,更别说读出情感了。例如“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妾妇之道也。”学生不理解这里突然提到的“男子行冠礼、女子出嫁”故事的用意。于是笔者顺势用生活中的事例进行类比,学生瞬间明白这里的故事是起鄙夷讽刺作用的。那么,怎样才能读出鄙夷讽刺的意味呢?笔者引用了自己的例子:“我每次说自己很帅时,全班同学都会高度一致地发出一个声音,还自带表情包。”学生立即明白是“咦”这个“加长版”语气词,再联系生活实际,就能快速找到语感,理解孟子压抑的情感和独特的说理方式,进而读出孟子对景春的讽刺和鄙夷。总之,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用生活经历打通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障碍,可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字所表达的内容。
此外,借助音乐、视频、图片等支架,采取对读、齐诵、角色读、层叠读等方式都能帮助学生把握语言特质,体验语言形式的独特美感,明晰语言风格,真正学会读书。肖培东老师说:“语文不是告诉,而是表现。”朗读是最好的表现形式之一,而不脱离文本的语言支架设计,是提高朗读教学效率的最佳途径。
(责任编辑 姚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