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创型”人才培养的“互联网+教育”变革研究
2020-11-16刘晓波祝悦红杨淼周德坤
刘晓波 祝悦红 杨淼 周德坤
摘要:当前社会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教育”已成为教育前沿的发展战略。 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包括“互联网+教育”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变化,“互联网+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改善措施, 希望通过探索和研究地方工科院校的“互联网+教育”改革问题,探索“双创型”人才的教学与培养模式,为进一步提高地方工科院校的高等教育教学水平做出贡献。
关键词:“双创型”人才培养;地方工科院校;“互联网+教育”变革;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引起了高等教育的许多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融合了先进的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从而产生了许多新型的教育,例如,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SPOC(小型私人在线课程)、教育APP、微型课堂、电子书、云服务和翻转课堂等。在中国,自从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后,教育界随之相应,启动了“互联网+教育”发展计划,即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不限时间和地点,共享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并积极发展基于网络的信息教育(包括小学、中学、大学及成人教育等)。在这种情况下,毫无疑问,“互联网+教育”为地方工科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和环境,更有利于他们的自我完善,从而促进其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双创型”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另一方面,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讲,具有创新思想的“双创型”人才也是“互联网+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互联网+教育”和“双创型”人才要有机结合,互相促进。但是,高校“互联网+教育”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教育体系,要达到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层次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当前形势下,“互联网+教育”变革研究是我国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双热点。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互联网+教育”带来的改变,“互联网+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对其进行改进。这些研究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完善高等教育领域“双创型”人才培养的相关理论、模型、方法和机制。
1 “互聯网+教育”带来的改变
1.1思想观念的变化
传统的教育理念是教师教书育人,学校和教师是主体,是主动方,而“互联网+教育”则更着重于让学生成为主体和主动方,自己本身则退居第二位,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这意味着后者不是简单地学习理论知识,而是全面提升学生学习、分析、综合、创新、交流、应用和合作的能力。
1.2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互联网+教育”阐明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呈现了全方位的内容和知识,强调了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和教师服务功能。
1.3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互联网上有大量的教育资源信息。一方面,大学师生可以利用互联网和相关信息技术找到他们感兴趣的材料和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终端不受限制地随时随地学习,学习更加自由和个性化。
1.4教学方法和手段与时俱进
已有多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应运而生,例如微课程、翻转教室、慕课、虚拟现实、“弹幕教学”模式等,以及许多用于教师和学生的实时交流平台,例如电子学习教育平台和互联网咖啡厅,从而可以有效地连接和促进在线和离线教育。
1.5教学环境从教室转换到网络
“互联网 +教育”基于先进和多样的信息技术教学平台,该平台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强大的教学工具和丰富多样的教学软件,学生不再局限于一个简单的教室。
1.6学生的自主能力提升
在“互联网+教育”的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拥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化,因此,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激发,认知、选择、修养和自我控制等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2 “互联网+教育”面临的挑战
2.1互联网拥有大量的信息、广泛的知识来源和多种呈现方式。我们很难判断所学知识的准确性。对于学生来说,没有老师或专业人员的合理指导,很难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2.2学习内容始终在线,尽管很方便,但是由于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碎片化,因此不利于建立良好的知识体系。
2.3“互联网+教育”对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他们可以使用计算机独立学习。此外,学习场所还需要合适的计算机。这两个条件对于学生和学校,尤其是在一些贫困地区,都是挑战。
2.4道德和美德教育面临挑战。相比传统的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的结果可能导致人与人之间,包括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知识交流和情感交流。学生无法当场感知老师的语言,情感和行为,结果导致教师对学生品德的影响将被大大削弱甚至消失。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情感缺失和不足,并最终导致对社会和他人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下降。
3 “互联网+教育”改善的措施
3.1严格筛选网络资源,加强教师合理指导
除完成传统教学外,教师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网络资源筛选,严格检查并及时消除不良信息,并在已建立的交流平台上共享过滤后的资源供学生下载和学习。同时,还需要指导学生如何更有效和独立地学习。目前在线教学平台种类繁多,各有特色,针对自身的特点专门开发相应的学习系统(如黑板)等,将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更多便利。综上,对于教师来说,“互联网 +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和勉励自己以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3.2做好教学设计工作
传统教学不能被抛弃和削弱。相反,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它,并且做到与时俱进。当前教师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弥补教材的不足,并根据课堂上学生的表现设计和调整教学等。同时,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各自的优势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指导。教师要合理有效地利用互联网教学技术平台,让它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全方位服务而不仅仅是把技术平台作为简单的教学工具。例如,理论知识结合各种多媒体形式(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灵活运用,可以采用插入于PPT课件的形式,也可以超链接网页,模拟真实教学环境,使教学生动有趣,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得到激发,视野开阔,从而更好地掌握和提高各种能力(浏览、选择、学习、理解、分析、掌握和运用),得到更佳的学习效果。同时,辅助应用比较成熟的教学平台,例如钉钉、雨课堂、超星等,进行教学内容的预习,课件上传,直播及录播,发布、上传和批改作业和试卷等,使教学更加灵活多样。当然,除了自己设计教学以外,也可以推荐好的大学慕课,鼓励学生多学多看,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3.3推进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互联网+教育”环境
目前由于互联网环境良莠不齐,“互联网+教育”存在着不公平性。有的学院拥有良好而充足的基础设施,例如计算机、免费的互联网环境和互联网访问等,而有的学院则无法提供这样的网络条件。改善这种不公平的情况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效的做法是一方面加强自身建设资金的投入,另一方面吸收和引入外部资金,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资金,想尽一切办法积极推进基础建设。
3.4强化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学相长
尽管“互联网+教育”的特点使得教师的作用有可能被逐渐削弱,并成为辅助作用,但无论教学模式如如何多样,何日新月异,教师的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此种环境下,我们应当寻求更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作用,提升教师自身的能力,与时俱进,与“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相呼应。高校方面,应积极开展师资培训和继续教育,例如为教师提供出国访问和国内培训的机会和资金;社会方面,配合高校进行师资培训,例如培养既具有理论知识又具有企业经验的教师、技能名师等;教师自身方面,着力开阔自身视野、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教中学,教与学互相促进。例如,多参与高校和社会组织的在线教学培训和学习,例如高校教师网络培训,熟练掌握和使用一些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学习,提高教学应用能力。有能力的教师也可以自学掌握相关的教学软件和教学平台。同时,关注知识更新,关注专业和学科发展动向,不断调整和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跟随现代教育形式的发展和变化,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和素质,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3.5促进交流和沟通,提高学生的道德和情感
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有很多互动和交流的方式,例如论坛,QQ,电子邮件,微博,微信等。还可以在互联网社区中建立模块来进行学习资料共享交流,专题讨论会和其他活动,为师生创造一个学习环境和氛围,使他们能够共同努力,共同进步。此外,建立学习小组也是有效沟通的一种方式。学生在学习和讨论过程相互交流,促进了解。
3.6鼓励和支持学生在“互联网+教育”下进行创新创业
“双创型”人才培养是高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之一。网络为其提供便捷的途径和新颖的方式。一方面,高校开辟教室建立创客空间,使学生线下和线上相融合。另一方面,学生独立创新和创业,例如线上工作室和微店,參与各类创新比赛和“互联网+”大赛,增加实战能力,学校同时给予创新学分予以鼓励。
4 结论
“互联网+教育”问题是当代研究的热门话题。这也是培养具有创新和企业家精神的“双创型”人才的新途径。进行“互联网+教育”的相关研究和探索,合理有效地运用它,不仅可以满足互联网经济时代和社会发展中的人才需求,而且可以为其他地方高等院校提供理论借鉴和指导。
参考文献
[1]黄美娇.“互联网+教育”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变化与挑战[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1): 42-46.
[2]毛凌琳,罗杰思.“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调查与预测》教学改革探索[J].当代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8): 173-174.
[3]董文瀚,解武杰,孙秀霞,朱家海.“互联网+传统教育”模式在工程类高等教育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5(24):45-47.
基金项目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地方工科院校“互联网+教育”变革研究》(ZD17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