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地理标志看茶叶品牌的保护和建设

2020-11-16张福林

现代农业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生产者标志茶叶

张福林

【摘   要】 茶叶是中国的特产,在很多地方是重要的产业。同时我国拥有众多的知名茶叶品牌,茶叶品牌自身拥有地域性、品牌垄断性、高附加值性的特征,其保护和建设不断推进。地理标志作为商标法的法律制度,能够与茶叶品牌的保护和建设紧密契合,发挥其独特作用,但面临权属不清、管理不周、品牌意识不足等问题。

【关键词】 商标法;地理标志;商标;茶叶品牌

中图分类号:F323.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1073(2020)11-0032-33

[Abstract] Tea is a specialty of China and an important industry in many places. At the same time, China has many well-known tea brands, tea brands own regional, brand monopoly, high value-added characteristics, its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ntinues to advance. As the legal system of trademark law,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can closely fit with the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ea brand and play its unique role, but it is faced with the problems of unclear ownership, poor management and insufficient brand awareness.

[Key words]  trademark law; geographic indication; trademark; tea Brand

茶作为中国的特产,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延伸出的茶文化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时至今日,喝茶已然是中国人特有的良好日常习惯之一,茶艺文化亦多种多样,而且我国的茶叶种类丰富多样,这是世界任何国家无可比拟的。日常的茶叶消费也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的力量不容小觑,如何善用法律保护和建设茶叶品牌?商标法中的地理标志正是路径之一。

1  我国茶叶品牌概述

人们日益重视茶叶品牌的建设, 深挖附加价值[1]。各地政府大力支持本地茶叶品牌的建设,争相申报本地区的茶叶品牌为地理标志,加大宣传力度。以普洱茶为例,云南省制定了《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规范普洱茶地理标志的使用,采用市场准入和奖惩措施推动普洱茶的品牌建设。茶叶产业的从业者日益认识到茶叶品牌的重要性,在茶叶的生产销售中注重自身的品牌建设能力。但是茶叶品牌市场较为鱼龙混杂。茶叶品牌本应有产品产地的区分功能,但是由于茶叶地理标志的权属不清,品牌使用者维权欲望不高,进而导致执法和司法对于茶叶品牌保护较为不足,以至于众多劣质茶叶取代知名优质茶叶充斥市场,不仅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而且对于茶叶品牌的建设危害极大。

最后,茶叶品牌的外贸能力较为不足。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和出口国。茶叶作为中国的一张名片走向世界。但是对于茶,人们更加广泛知晓的是斯里兰卡的红茶等,在世界市场上较为缺乏茶叶的高端品牌。以红茶为例,滇红、川红具有一定知名度,却缺乏知名品牌,制约产业发展]。因此,加强中国各地的茶叶品牌建设,对于茶叶产业极其重要。利用地理标志能更好推动产业品牌的保护和建设,以增强茶叶品牌竞争力。

2  地理标志与茶叶品牌

地理标志是商标法的一个概念,表明产品来源于某一地区,进而显示商品的特定品质、信誉或其他重要特征。[ ]经历长时期的实践,地理标志已经成为我国保护和建设茶叶品牌的重要法律制度,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问题急需解决。

地理标志在保护和建设茶叶品牌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其一是标识产地,防止混淆。如上所述,产地直接影响着茶叶的销售,同时也进一步影响茶叶品牌的建设。从消费者角度出发,通过地理标志,茶叶的消费者能够知晓茶叶的产地,趋向于购买能够形成地理标志的优质茶叶。进而拥有地理标志的茶叶生产者可以提升在茶叶市场的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同时防范其他非本地茶叶特别是劣质茶叶使用该地理标志作为产地,防止给消费者造成混淆,进而防范给茶叶品牌带来不利的影响。其二是防范侵权,维护品牌。一方面,通过对地理标志申报注冊条件的限制,防范非本地区的茶叶生产者抢先注册本地区的地理标志,同时也防范本地区个别茶叶生产者将地理标志据为己有造成市场垄断。另一方面,在本地区申报地理标志成功后,可以防范非本地茶叶生产者使用该地理标志,在他人使用时提起商标侵权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其三是品质保障,扩大宣传。国家工商总局、农业部或者国家质检总局的地理标志认证,都蕴含着该地理标志所附属茶叶产品质量上乘的保证功能,此功能推动茶叶产品在市场上更加为消费者认可。同时其他非本地生产者无法使用,也对茶叶品质保障多了一层防护。另外地理标志伴随着产品销售,如同商业广告一般,宣传效果也是其他方式不能比拟的。其四是建设品牌,扩大市场。一方面,本地区茶叶生产者更加乐意在自身产品上附属地理标志,以进行质量保证和市场宣传,使用者的日益增多也扩大了品牌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消费者更加认定具有地理标志的茶叶产品,而减少非地理标志茶叶产品消费,市场需求倒推生产者进行地理标志申报和品牌建设。最后,随着地理标志所集中的生产和消费全体的扩张,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在市场竞争中更能保持优势,扩大国内消费和国外出口的市场。

地理标志在保护和建设茶叶品牌方面发挥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足之处,阻碍了茶叶品牌的保护和建设,甚至影响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

首先,权属不清,维权不足。毫无疑问,茶叶地理标志作为商标应当是私权,归属于享有该地理标志的地区生产者。但是应当注意的是茶叶地理标志不是为一个或者几个人所独有,而是本地区很多生产者所享有。因此在面对侵权时,由于维权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所以会出现推诿现象的存在,皆想“搭便车”的心理导致制止侵权不及时和不彻底。其次,地理标志使用混乱,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在拥有地理标志之后,由于缺乏管理部门和使用茶葉地理标志的准入和退出的管理机制,本地区生产者不论是否达到使用该地理标志的标准,均在自身产品上予以标识,造成茶叶地理标志附属产品的质量不一,影响品牌保护和建设。最后,品牌建设意识不足,合力难以形成。围绕本地区的茶叶地理标志,众多生产者在没有统一组织的情况下,较为缺乏品牌建设意识,难以形成合力建设茶叶品牌,进而难以扩大品牌影响力。

3  地理标志保护和建设茶叶品牌的几点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相应问题,结合茶叶品牌自身的特殊性和地理标志的法律制度,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期推动保护和建设茶叶品牌。

3.1  统一认证体系,完善认证机制

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和农业部三轨认证机制下,申报认证体系较为复杂,同时消费者对此也难以形成消费趋向共识,难以发挥茶叶地理标志在市场竞争中的积极作用。鉴于茶叶偏向初级农产品的性质,且农业部拥有更加专业的人员,对于茶叶产业有着更为深刻的了解和成熟的管理经验,因此三轨合并至农业部统一认证,由农业部根据地理标志的法律制度出台相关申报认证的法律规范,进一步完善申报认证机制。

3.2  建立管理机制,保障品牌质量

《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第六条要求各地农业部门在申报和和利用地区农产品地理方面积极履行政府职能,同时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因此各茶叶产地的农业部门要积极发挥作用。一方面,努力申报茶叶地理标志,保护和建设本地区茶叶品牌。结合自身优势,整合资源,[ ]积极利用地区优质茶叶资源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助力解决地区广大茶农的脱贫致富问题。另一方面,建立本地区茶叶地理标志的管理机制,建立使用地理标志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充分发挥农业部门的优质,建立专业团队,规范本地区生产者对茶叶地理标志的使用。对于符合质量要求的允许使用,而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及时予以退出,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及时通报不合格的生产者,采取质量一票否决制等[ ]。最后,积极发挥本地区的社会力量,茶叶产区一般均拥有自己茶叶产业的相关协会,积极发挥茶叶协会在质量监督检验、茶叶地理标志使用、以及品牌维护、宣传和建设的作用。

3.3  理清权属,及时维权

地理标志的申请人一般为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指定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机构、人民政府认定的协会和企业或者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其一,注册人负有监督茶叶地理标志使用者的义务和职能,应当积极予以发挥。其二,相关组织享有注册人的地位,而使用者是与其相关的生产者,其代理使用者而拥有茶叶地理标志的所有权,应当负有制止侵权的义务,在面临自身地理标志被侵权的情况时,相关组织有义务及时采取民事诉讼等司法措施,维护茶叶地理标志所有者和使用者的权益。

参考文献:

[1] 彭华东,周艳婷.我国茶叶行业品牌形象建设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9:120-122.

(编辑:李晓琳)

猜你喜欢

生产者标志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多功能标志杆的使用
1月巴西生产者价格指数上涨3.92%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认标志
2019德国IF设计大奖
香喷喷的茶叶
家禽福利的未来:生产者能期待什么?
医改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便携式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