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童年
2020-11-16刘二囍
刘二囍
2014年,我决定在广州开一家24小时书店。
在那之前,我在六运小区开了两家咖啡馆,运气不错,很快就过上了伪文青们理想的日子:白天看书写字晒太阳,晚上抽烟喝酒瞎扯淡。偶尔想起之前在建筑设计院里通宵画图的经历,我觉得就像做梦。梦醒,心中竟有一丝窃喜。
狐朋狗友们听说我要开书店,顿时炸了锅:
开书店?!昨晚喝高了吧?你读过几本书啊?
一个长得像混夜店的人,开书店?
总之,2014年7月份,夜店,啊不,书店开张了。至于为什么要开书店,至于为什么24小时不打烊,至于为什么起名1200bookshop,又是另一个很长的故事。
当然,开张之后,也一度惶恐:万一晚上真没人来,岂不是打脸?我以后还怎么在夜店圈混?
不过好在,之后深夜来访的客人数量远远超出了我的预计。原来每天还真有几十号人,跑来这里待一整夜。
他们有的拖着行李箱,“赶早班机,来这儿坐着便宜”。满眼真诚。
有的干脆带着换洗衣服来。比如一个老头,每天坐在书店的免费阅读区,研究一堆砖头一样厚的语言工具书:法语词典、俄语词典、西班牙语词典……配上他一头银发,活脱脱一个中国版马克思,光看着就让人肃然起敬。然而,在他像马克思一样把地板坐穿之前,他遭到了周围读者的举报,原来“马克思”还会偷吃邻桌人的方便面。
还有躲在角落里忧伤的年轻女孩儿,此种情景应当赶紧过去搭讪。她跟男朋友吵架,分了手。因为刚来这个城市,无处可去,只好来这里过夜。“还好有你们在。”她流着眼泪说道。我一边忙不迭地安慰,一边心想,也还好有你在。
当然,在有着一千多万人口的城市广州,白天车水马龙,夜晚光怪陆离,这不过是惊鸿一瞥。一千万人中的每一个人,都如川剧“變脸”一般,处在不停的角色扮演之中。也许只有到了深夜,那个叫作“自己”的角色才有机会走上舞台。
能成为为数不多的观众之一,也算一种荣幸。
能观看许多真假参半、异彩纷呈的剧情,我开始意识到,魔幻现实主义,并不仅仅存在于小说中。
我得以领悟到仓央嘉措的诗: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
书店,尤其在深夜,更像是一个江湖。萍水相逢,不问出处。我很高兴和很多人相遇,知道他们的故事,并与他们同行几个夜晚。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我很明白这个道理。
不过,我依然有两个问题想问:
都坐免费区,还让不让人活了?
在书店一住就大半年的,究竟是搞什么事情?
两项全占的开山鼻祖,就是杨东。书店刚开业不久,我就在人来人往的顾客中注意到他。
他只有十来岁,苹果一样圆圆的脸庞上有着一双细小狭长的眼睛。眉毛很淡,鼻子很大,头发和鼻梁一样塌。总之,看起来温顺乖巧,人畜无害。很多顾客见到他都要撸一把他的头发:
哎哟,小姑娘长得真好看,今年多大啦?
我在一旁听到,喝进去的一口水差点喷出来。然而杨东压根不辩解自己其实性别男,笑嘻嘻地回答:“今年12岁啦。姐姐,你长得也很好看呀。”
我赶紧瞟了一眼那位姐姐,我的妈呀,什么姐姐,简直真的能当“我的妈”了好吗?就在我感叹的工夫,这小鬼头已经哄着那位“姐姐”带他出去吃牛杂了。
我原以为他是某位顾客带来的孩子,然而夜深人静后,他依旧坐在免费区看书。这就难免有点奇怪了,我过去问他:“小鬼,你怎么不回家?”
“老鬼,我有名字,我叫杨东。”
“……好吧,杨东,这么晚了,你爸妈呢?”
“爸妈这段时间不在家。”
第二天白天,我再次来到书店。杨东依然坐在那里,这一次,他正在玩手机,旁边桌上放着一碗牛肉面。手机,是哄着其他顾客给他玩的。而牛肉面,是早上帮“店长哥哥”倒垃圾,赚来的。
我一边感叹他的高情商,一边试探着问:“学校放暑假了吧?”
他全神贯注地玩着游戏,心不在焉地点点头。
“作业写完了吗?”
他摇摇头,又点点头。
“我要告诉你爸妈你都不做作业,只知道玩。”
“爸妈在家打麻将,他们让我来书店玩的。”
说完,他似乎想起了什么,放下手机,眯起本来就小的眼睛,吐了吐舌头。
我说:“喂,都是男人,直接一点不行吗?说吧,你是不是无家可归?”
他马上抗议:“我有家,只是不想回,也不能回。”
不能回的原因,他再也不肯说了。也罢,既然书店24小时营业,那么就应该平等接纳每一位前来的客人,无论老幼,多数时间,他都在看书,并没惹是生非。我想,只要看书,我们都应该给予尊重。
所以,我没有再问下去,只是跟他约法三章:晚上可以躺在消费区的沙发上睡觉,但上午11点要起床。不许睡觉的时候把书压在脸下,把口水流到书上。不许多日不洗澡不洗衣,以防异味过重影响其他读者。最重要一点,不许偷偷拆开《男人装》杂志看!
就这样,杨东带着他的秘密,在书店驻扎了下来。从那以后,他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书店,很快,他的粉丝已经超越了我。有女生会在第二天他尚未睡醒时,悄悄把早餐放到他身边的桌上;有情侣会带他出去吃小吃;甚至有人愿意带他回家洗澡。
他也跟店员混得很熟。这边梦娜姐姐给他买了双鞋,那边阿伊姐姐竞赛似的给他买了身衣服。然后转身,就来找我报销,理由是:没想到小孩儿衣服这么贵,我发誓我这辈子一定不生小孩了!
我气愤地找到杨东:“我说,杨男神,传授一下秘诀呗。万一哪天被你搞破产了,我也能像你一样衣食无忧哇!”
他大度地表示不吝赐教,带着我体验他在书店以外的生存技巧。
于是,我知道了岗顶的国美电器里,有免费的手机和电脑游戏玩;百佳超市和永旺卖场里,有各种免费试吃可以填饱肚子。正佳商场负一层,有个女店主心很好,曾经送给他一身夏装。
天河城6楼的游乐场,很多工作人员都是老相识。去了报他的名字,这个谁那个谁会请吃饭……
讲完,他伸出手:“2块钱,买个泡面。”
我掏出了5块钱。然而他翻了翻口袋,掏出一张卷得皱巴巴的毛票:“这是找你的,但只有2块了。欠你一块,先记账上。”
他一溜烟跑到门口,忽然又折返回来,刷地朝我弯腰鞠了一躬:“谢谢老板,我会还你的!”
(摘自花城出版社《书店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