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2020-11-16郑丽媛

装饰装修天地 2020年21期
关键词:给排水设计海绵城市市政工程

郑丽媛

摘    要:在新时期的社会背景下,城市化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并且发展趋势不断深入,在此背景下市政工程面临全新的挑战,尤其是在给排水设计方面提出全新要求。在进行系统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市政单位需要考虑环保、节能理念的贯彻需求,积极践行海绵城市建设思想,使整个城市呈现出全新的生态面貌,实现深入的发展。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工程;给排水设计

1  引言

在市政体系中,道路工程占据重要地位,是决定运输功能有效发挥的重要载体。在市政道路内部结构中,给排水设计作为重要的系统模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道路结构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因此,市政单位需要积极践行全新的设计理念,遵循海绵城市的设计原则对给排水的内部结构和系统功能进行优化设计,从而实现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建设,全面提升城市整体发展进程。

2  海绵城市理念的基本内涵

海绵有两个特征,分别为力学特征和水分特征。其力学特征是指海绵本身在受力过程中的回弹、压缩、恢复等性质;水分特征是指海绵与水作用时的吸水、保水、释水等性质。所謂“海绵城市”是借用“海绵”的特征来比喻城市吸附功能的一种形象表达。海绵城市在面对外界的不利环境影响时会表现出良好的弹性,在丰水期,海绵城市可以及时吸收多余的水分,并将其存储;待枯水期,海绵城市则将之前存储的水释放实现再利用。从城市雨水管理角度来看,海绵城市与传统的“以排为主”的理念不同,它是一种可持续的城市建设模式,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生态化手段,使整个城市更加容易适应新的环境。

3  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存在的问题

3.1  城市环境气象比较复杂

在城市化视域内,市政道路是重点工程项目,而给排水是支撑道路结构稳定性和保障使用寿命的重要载体。然而,在实际开展工程设计时,因为气象环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给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为恶劣自然条件的影响,造成降雨量增加或者发生洪涝灾害,而严重阻碍排水功能正常发挥。同时,在具体开展系统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未能做好周边环境的检测工作,导致所设计的工程方案与实际标准之间存在着明显差距。

3.2  降水利用率低

在给排水系统设计中,雨水资源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不仅影响排水功能,同时也是给水资源储备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开展给排水系统实际设计工作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对雨水资源开发缺乏重视,未能规范设计循环生态系统,在雨水净化、储蓄方面的系统开发不到位,导致水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因此,针对目前在水资源系统给排水功能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市政单位需要加强重视度,积极开发全新的设计理念。

4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实践运用

4.1  人行道设计

市政工程道路建设中,人行道是其中较为重要的组成之一。人行道的作用在于更方便人们的日常出行,因而也是发展市政工程城市功能的体现。市政工程在过去很长时间内,经常使用不透水的人行道进行建设,因此雨天就会出现严重的积水或湿滑状况,从而影响行人的安全。根据海绵城市理论,铺路建设时应该要使用能够透水的材料,目的在于出现下雨的时候,能够通过这些功能性材料引导雨水渗入地下,路面将及时调整湿度和温度,不会引起积水,并且可更好地补充地下水源。如果由于当地的实际情况,市政工程不能确保所在地区的土壤环境的透水性较差,则选择在基层设置排水管,控制纵向坡度小于2.5%,横向坡度保持在1%到2%范围内,可以有效地保证道路良好的排水。

4.2  车行道设计

在开展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做好车行道的排水设计工作。目前,许多城市的市政工程在过去很长时间内,经常使用不透水材料来建设车行道,因此雨天会出现严重的积水状况,并且这也会严重阻碍地下水的供应并引起热岛效应。将海绵城市的概念纳入道路设计中,并且在建设中使用具有一定渗透性的材料来建设车行道路面,进而能更好地减少径流,并且有效补充地下水。在开展车行道的排水设计施工过程中,选择可渗透的沥青混凝土在路面的上层铺设,并在下层和中层尽量使用不透水的材料,以防止雨水冲刷侵袭路基,会严重导致工程的破坏。铺设透水路面和其他不透水材料后,能够使得雨水和路面在接触的过程中顺着横坡进入道路盲沟,然后流进相应的检查井或绿化带,这样可以有效地利用并回收雨水。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应注意在设置坡度时,坡度的纵向必须保证的范围为0.3%~6%,水平方向的坡度范围为1%~1.5%。

4.3  绿化带的设计

运用我国城市渗透水的特点是雨季的时候降雨量大,因此需要针对性地设计好渗漏过滤系统,让雨水可以得到充分地过滤和运用。实现雨水二次运用的同时,还可以清洁城市雨水。对于绿化带的设计,可以在指定位置铺设植物来收集雨水、过滤雨水,同样需要选择具备良好渗透水性能的材料,引导雨水的流向,让其流动到绿化地带。在绿化带建设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来设计倒流设备,保证雨水流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让城市在雨季的时候具备良好的“吸水”功能,同时在干旱的季节调节空气,实现水源的补给运用。

4.4  海水生态敏感区的设计

河流、湖泊和湿地等水生态敏感区很容易受到城市的污染,在市政过程简述的过程中,很容易忽视对水域的规划和设计。所以在市政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将水生态敏感区域纳入到非建设用地,将其设计为禁建区域范围内之后,规划城市蓝线。水生态敏感区的规划设计需要与城市雨水系统、城市雨水管渠系统、雨水超标管理系统联系在一起,将其联系在一起形成径流排放系统。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合理确定城市空间增长边界,合理规划城市的建设规模,防止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无休止蔓延,提倡节约型开发建设模式保证市政建设的过程中,城市具备良好的呼吸功能。在海绵城市理念运用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城市的地形和汇水区域的特点,合理确定雨水的排水区域、排水出路;还需要主义保护自然径流通道,修复自然径流通道。适当延长汇流路径,优先选择利用雨水花园、湿地等影响开发设施的场合控制径流流向。

4.5  绿地衔接部位设计

绿地衔接区域也是给排水设计的重点区域,同时也是影响城市生态建设的重点因素。在此环节开展设计工作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积极更新工作理念,将海绵城市理念有效地渗透到工作当中。通过多种方式对排水功能进行优化设置,如雨水分流,或者设置下沉式绿地等方式。不仅如此,设计人员还需要在衔接部位设置雨水花园,实现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避免水资源的浪费,促进整个城市实现持续性的发展。

5  结束语

海绵城市是新时期社会背景下城市建设的全新理念,在环保、节能等方面所呈现的支撑功能比较突出。在市政道路工程领域,给排水是重要的系统,为保证其功能发挥正常,增强道路整体稳定性,市政单位需要积极转变设计理念,践行海绵城市理念,针对人、车行道、路基、绿化带等设施进行优化设计。同时,在今后的市政给排水设计发展领域,市政单位需要在海绵城市的思想支撑下,加强设计工作的深入研究,积极落实创新举措,从而保证系统设计更加规范、合理,全面提高城市整体生态功能。

参考文献:

[1] 郑飞.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研究[J].居舍,2020(13):87.

[2] 陈梓君.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12):104.

[3] 王海.海绵城市理念在山地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20(3):42~61.

[4] 孙琪.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7):112~113.

猜你喜欢

给排水设计海绵城市市政工程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研究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设计中的节水优化措施分析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环保问题
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分析
“海绵城市”理念下,构建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的研究综述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
基坑施工对原有市政工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