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标教学在数学启蒙教育阶段中的实现与体会

2020-11-16谭德中

新课程·上旬 2020年16期
关键词:学科思维目标教学

谭德中

摘 要:数学启蒙教育对于个人的学习习惯和学科思维方式的形成的影响是深远的。其教学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一直以来都是小学教学改革和创新所强调的重点内容。结合多年的施教经验,就如何实现数学启蒙教育阶段的教学目标浅谈一些感悟和见解。

关键词:目标教学;数学启蒙;学科思维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而数学的基础则是从小学开始。小学学生处于启蒙教育阶段,注意力难集中,理解能力有限,又因学科的抽象与枯燥,学习过程往往表现得非常被动,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科思维,促发学习自觉性,是小学数学教育的目标所在,也是始终要探讨的问题。笔者从事小学教育多年,对此有自己深刻的感悟和心得,现将其奉献出来,与大家共勉并探讨,并希望对其他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老师有所帮助。

一、目标教学在数学启蒙教育阶段中的意义

1.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启蒙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还如同未沾染上颜料的画布,他们的接受能力很强,充满了可塑造性[1]。这个阶段的学生天性活泼,对陌生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合适的引导会得到学生足够的关注度,从而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平淡无味的运算抓不住学生的心思,教师可以用他们熟悉的并且感兴趣的注意点为例代入数学问题,学生就会对这个问题运算的教学有了兴趣,兴趣产生了,注意力也就会集中在课堂上。久而久之,学生会发现数学中蕴含的乐趣,对数学学科产生了兴趣。对数学的兴趣会让学生拥有努力学好数学的自觉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也就提升了学习质量。

2.学生学科思维的培养

学科思维的形成是从无到有的过程,也是一个漫长、复杂且抽象的过程,影响着学生今后对一系列数学问题的求解能力[2]。如果不能形成科学的学科思维能力,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因思维僵化而容易失去方向。教师应充分利用每节课的课堂时间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仅局限于课本,虽然教材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教育资源的主要载体,但是在处于启蒙阶段学生的眼里,数学课本除了一点文字,就是数字和字母,还有一些简单枯燥的线条,而对学科及其应用的认识不足将会持续很长时间。教师应对课本内容进行深度挖掘,最好的方法是通过对一系列典型例题的透析来突出知识点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举一反三,拓宽视野,强化认识,进而产生科学的学科思维,提高解题能力[3]。为此教师应当科学制订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来制订教学计划,有效生动地组织课堂,并把自己的教学效果、心得总结记录下来,通过对教学的反思来制订更为科学的教学计划,不断地扬弃与提升。

3.实施目标时要严格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

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来说,主体部分就是实施目标,同时这也是使学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的一大环节。一般情况下,学生有两条途径可以获取新知识,第一种是由感性至理性,第二种是由已知至未知。由此可见,在实施目标这一环节中,教师需要将其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同时还需要结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对教学步骤进行系统的规划与组织。通常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进行,首先为导入阶段:导入阶段首先可以以旧知识为引入点将新知识导入,也可以通过导入练习题来引入新知识,借助直观教具直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与分析,或者通过平均分的概念等来导入新知识;其次为形成阶段:由于之前的导入阶段仅是对新知识产生一种粗糙且表面的感性认识,因此通过形成阶段就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晰、完整地对知识进行理解,从而进一步掌握与理解,形成阶段可以通过概念教学、定律、性质教学、计算教学以及公式教学等进行,通过这些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脑海中对基础知识逐渐形成更加概念和系统性的认识和了解;最后为知识的巩固阶段,对于巩固阶段来说,练习是最主要的手段之一,通过练习能够使学生对基础知识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渐将基础知识转化为自身的推理及判断能力。

4.学习自觉意识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基本上采用被动“填塞式”,在不断的题海式强化中取得优异成绩。这种教学方式是对孩子天性的泯灭,严重影响着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违背教育的目标[4]。而正确的教学方式是注重学生对学习的自觉性,并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自觉性的培养应该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在讲授的过程中应注重解惑,当然这里所说的解惑并非仅指解决数学问题,还应当包括让学生深刻明白学习的目的、目标及學习的方式方法、兴趣的激发和信心的树立等等[5]。师生间交流是教师为学生解惑的重要途径,每个教师都应该要重视。学生素质、性格和成绩是各种各样的,差别很大。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对其使用不同形式的沟通方式,亲近他们,鼓励他们,热爱他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和接纳学生。老师与学生真诚交流,学生更加亲近老师,学生对老师教学的接受程度也会提高。与学生的交流,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进了与学生的交流和感情。与学生在情感和思想层面上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消除隔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进而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5.教学目标的实现与教师自身能力的提升

在谈到那么多外在因素后,还有教师自身这个重要因素。作为学生第一批导师,对学生的影响是空前而长远的,教师的自身素养同样是影响教学的关键点[6]。教师应具备相当水平的知识储备与教学能力。身为教师知道的东西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教的东西多一百倍。而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学生可以获取的信息又远远超过了以往,知识的获取是无尽的,教师也应该更加重视自己的知识储备。在这之后,教师对教学的责任心也会影响教学品质。严格要求学生,同时也严格要求自己。在认真教学的过程中言传身教,不仅认真教学,也对学生潜移默化地培养优秀的品质。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才能更好地履行教师应尽的义务,实现教学目标。

二、如何在数学启蒙教育阶段实施目标教学

1.目标的认定

在正式进行授课前,教师可利用多媒体、黑板等教学工具,将本课的教学目标以直观的形式传达给学生,如此学生便可有了学习的定向控制。

2.学法目标

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教师需要以精练的语言将学法指导为学生进行讲解,单纯掌握教学内容不足以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还需要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试验操作。

3.目标测评

教师需要对本节课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进行相关的评价,通过问问题、做练习题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测评。

4.目标补救

在教学过后,教师需要依据测评结果的反馈情况,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补救,使学生能够多掌握一点知识,不至于掉队。

5.目标巩固

为了让学生牢记所学知识,教师需要课下针对性布置一些练习题或者练习课,使学生对该部分知识进行巩固。例如在学习除法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巩固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式,同时逐渐提升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

万丈高楼平地起。总之,数学的启蒙教学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乃至其他学科的学习至关重要。而教师通过对教学方法的创新,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良好的习惯和健康的学习情绪,即是这一阶段的教学目标之所在,也只有实现这一目标才能为学生接下来实现更高层次的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六一,刘晓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要素分析与界定反思[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5):57-60.

[2]韩秀芳.试析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35):129-130.

[3]王燁晖,辛涛.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之关键问题[J].人民教育,2017(3):37-40.

[4]林崇德.对未来基础教育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6(3):3-10.

[5]彭亮,徐文彬.课堂话语的“存在”之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9):51-54.

[6]韩云桥.论数学学习的经验性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15(5):51-54.

猜你喜欢

学科思维目标教学
高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记忆策略训练的实践研究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开展目标教学
语文教学应培养怎样的学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