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2020-11-16张睿
张睿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和广大群众从温饱型生活向小康型生活的过渡,群众性的文体娱乐活动日趋活跃,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文化馆工作面临的重点和难點,同时也是一项需要长期抓实抓好的工作。但由于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都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我们必须认清当前的新格局、新态势,开展组织好群众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精神文化的需求。
关键词:新时期;新时代;群众文化
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9.133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9-0196-02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群众文化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增长和变化,人们也已不再仅满足于传统的业余活动,因此在新时期下,群众文化建设进入了全新发展阶段,加大群众文化建设力度不仅仅是口号,更是实践道路建设与拓宽的重要指导。探索如何创新群众文化服务,并结合文化馆自身的文化特点创建多样性活动,激发群众的热情,鼓励群众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打造群众文化品牌,应该成为新时期下文化服务机构各项工作的重点。
一、群众文化活动的定义
群众文化并不是“群众”与“文化”两个名词的简单组合,而是一个特殊的文化象征,具有特定的含义。群众文化,是指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第一,群众文化概括了主体为群众,客体为活动;第二,群众文化内容广泛,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第三,群众文化包含了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群众文化事业、群众文化队伍。群众文化的本质特征是群众性、自娱性、倾向性、承传性。群众性是显著特征、自娱性是外在特征(最直接目的)、倾向性是内在特征。
二、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和内涵
群众文化活动是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的一种文化。群众文化活动是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构成部分,其根植于广大群众,极大地丰富群众的精神世界,有效提升群众的满足感。群众文化涉及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它的社会性集中体现在活动参与的全民性、活动地域的广阔性、活动内容的普及性上。“自我娱乐”是人们的一种基本精神需求,也是群众文化的一种基本动力。“自我开发”是人们自我参与群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目的,它使人们在思想素养、文化水平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让群众文化呈现不息的活力。
群众文化的开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们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同时对人们的思想发展有重要影响。开展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可以使人民群众的思想和党保持高度一致。此外,科学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还能够助力社会管理工作,在持续提高社会管理工作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各项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实现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双赢。
三、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必要性
(一)群众文化活动是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群众文化活动是社会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现阶段我国的群文活动方式多种多样,地域特征显著,群众文化健康的发展对当地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大有裨益。所以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都和我国传统文化有着直接关系,本质都是传承和红阳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群众文化活动是多元文化发展的必备条件
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化的文化消费给群众文化带来了一定冲击。人们现在的文化消费拥有更多的选择项,由于大多数的文化消费都有灵活的形式,所以很快赢得了人们的亲睐,而作为传统群众文化,由于单一枯燥,难以满足人们新的要求,因此,群众文化工作必须在发展中开展。
(三)群众文化活动是加强社会凝聚力的必要策略
由于市场经济带来竞争、等价交换等原则的渗透,改革开放带来环境变化和人口流动,社会分化而形成的利益群体和利益诉求的增加等等,过去相对封闭的环境所产生的群众对权威和体制的依赖性、依附性已经减弱,独立性、民主性、多元性开始凸现,所以社会需要整合。这种整合的过程就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而文化的功能正是一个群体或社会所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
四、文化馆有效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途径
(一)注重融合,彰显资源优势
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立足文旅融合,文化馆可依托各级各类公共设施和主要景区景点,突出地域特点,以更加独特的宣传视角和方式,将活动中蕴含的特色文化、地域风情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宣传出去。
(二)创新思路,坚持品牌引领
群众文化活动注重内容品质和形式创新,挖掘高质量、高水准作品,培养本土化文艺队伍,打造地方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将分散的各级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本土化、有序化、规模化、品牌化。挖掘乡土文化能人艺人,培养一批基层文化带头人,变“办文化”为“种文化”,真正做到了“有特色、有声势、有成效”。
(三)积极争取领导支持和群众参与
作为做好群众文化活动工作的两个关键因素,领导支持与群众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缺乏政府的支持,群众文化活动所需要的一切资源就失去了物质基础,也无法开展大型的高质量的文化活动;而领导支持后,群众的参与度低,文化活动脱离生活实际,也不能很好的来开展,因此此二者是缺一不可的。文化馆等文化单位要积极充当群众贴心人的角色,与民间活动团队和一些文艺积极分析多沟通,多交流。在吸收中青年文化活动人员的同时,也要着重吸收老年人,让老年人也能够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来。
五、文化馆创新群众文化服务,丰富群文活动形式的路径
创新群众文化服务,丰富群文活动形式,需要做好准备工作,考察群众兴趣爱好,发挥地域的魅力,保持独特的地域特征,同时加大群文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基层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不断提升群众文化活动实效性和影响力,实现全民参与群众文化活动建设。
一是考察调研群众兴趣爱好,打造有影响力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把握新时期社会公众所喜好与认可的文化活动形式类型,以及此项群众文化活动能否真正实现对社会公众精神层次的提高。
二是发挥地域的魅力,挖掘当地独特文化。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在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时候,我们应该挖掘当地的文化,并且对当地文化精华进行一个提炼,使所组织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当地的风格特征,有利于促使群众文化品牌的进一步建设,打造独特的文化品牌。
三是加大群文宣传力度,实现全民参与群众文化活动建设。目前,群众对于文化活动的参与意识越来越强烈,参与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涨。当地文化馆等群众文化服务机构应该不断地扩大宣传范围,加大群众文化的宣传力度,更广泛地召集人民群众,号召人民群众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建设中来,并且让人民群众为活动建设提出自己的意见,进一步发挥出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使所建设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集中民智,能够使群众文化更有层次感和独特性,更贴近老百姓。
六、文化馆加强群众文化辅导、加大基层文化建设投入的策略
(一)加强群众文化辅导的途径和必要性
各级文化馆作为群众开展社会文化活动的基地,是宣传群众文化,丰富群众精神世界的重要场所,对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很大的引导和推动性作用,同时也是文化馆群众文化工作的基本职责,是满足群众自身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因此,文化馆对群众公共文化權益要提供足够的保障,群文辅导工作要结合各层次群体的发展需求,明确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把握好群众文化建设的大方向,再开展有针对性的文化辅导。开展专业、系统的培训与辅导,确保各项群众文化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
(二)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占据重要的作用,基层文化建设工作要根据群众的需求,建设和完善文化活动设施,如图书馆、主题公园、文化馆以及各类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场馆(所),丰富文化活动的形式。同时,加大人才引进,制定相关政策,提高工作待遇,留住有能力的人才,并能够吸引更多有能力、有想法的人才加入到基层群众文化建设队伍中,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活动开展的质量和效率,继而推动群众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推进我国文化事业的良性发展。
七、总结
新时代下,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文化活动越来越繁荣,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成为了广大人民的迫在需求,因此群众文化活动应该基于群众文化需求,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与时俱进。另外,文化馆作为区域群众文化活动最基层、最前沿的重要战地,应不断创新服务模式,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其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服务职能,通过扩大群众文化活动的传播途径与传播范围、优化与创新各项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提升群众文化工作者队伍的综合素质等等很多方面的努力来真正地提升文化单位活动的档次和质量,进一步创新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形式和服务方式,满足基层群众的多元化个性化文化和精神需求,为广大群众奉献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推动我国文化事业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永红.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及其发展对策[J].戏剧之家,2018,(28):292.
[2]郑丽清.群众文化发展与广场舞[J].黄河之声,2018,(3):504.
[3]姜红梅,鲍春有.群众文化活动创新的重要性[J].当代音乐,2018,7(21).
[4]张莲祖.社区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必要性及其意义[J].大众文艺,2014(14):20.
[5]魏志勇.试析新形势下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J].大众文艺,2014(14):22.
[6]王学.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与管理研究[J].国际公关,2020(07):241-242.
[7]范明辉.探究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与管理创新[J].戏剧之家,2020(07):230.
[8]张艳燕.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探析[J].戏剧丛刊,2012(03):118.
[9]黎国志.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建设之我见[J].大众文艺,2015(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