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2020-11-16赵莹

职业 2020年9期
关键词:做学教合一技能

赵莹

摘 要:本文在分析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理论的基础上,引用“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该模式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职业教育的优化模式。当前职业教育中普遍存在理实分离、学用割裂、学生厌学、老师怕教的问题等。笔者所在学校幼儿教育专业在践行“做学教合一”的教学模式中,以“做”引领学生的“学”与老师的“教”,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幼儿教育专业的有效教学。本文主要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的课改实际,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阐述。

关键词:“做学教合一” 教改实践 先做后学 技能

一些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且缺乏学习兴趣。“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将职业教育最缺失的“做”作为模式之首,主张“做”字当头、“学”贯始终、择机而“教”,通过“做”来缩短“教”与“学”之间的距离,实现教学模式的根本翻转。一些中职学生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学习的兴趣不浓厚。他们很乐于动手,实践能力很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很强,并且能够较快地接受新理念、新事物等。中职院校的教师应该准确把握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摈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操作能力,通过“做学教合一”的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一、“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

(一)“做”字当头

职业教育是基于“做”的教育,先“做”是符合职业成长规律的课程顺序,传统的工匠培育皆是从“做”入手的。一方面,在“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中,“做”在该模式中起到核心作用。一切“学”与“教”都来源于“做”。由实践的“做”切入,使学生尽快进入职业角色,获得职业体验,学习的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另一方面,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自己主动发现不足之处。这样反而促进学生更加自主地学习、探究,有利于知识的建构和学习效果的提高。

以笔者所在学校幼儿教育专业手工课程为例,该课程内容包含各种手工制作,学生对于其中的内容略懂一二。如果只是单纯地进行教学,学生极易产生厌学情绪。《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要求职业院校进行真实应用驱动教学改革,并依据生产服务的真实业务流程设计教学空间和课程模块。在这样的大前提下,教师带着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进到幼儿园现场参观幼儿教室环境布置,就手工布置等问题与园区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让学生明白手工课程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在了解具体的操作步骤后,学生主动走进幼教情景实训室“做”,由浅入深,先“做”后“学”,边“做”边“教”“做”就是“学”“学”就是“做”,理实无缝对接,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二)“学”贯始终

先“做”是基础,后“学”是在先“做”的基础上而引发的继续学习;先“学”是没有目标的,并且知识的内容不具有针对性。而后“学”则是在一定的“做”的基础上进行的主动性学习。在“做”的過程中发现问题,让学生感知到知识缺口,以及目前需要学习的知识对职业的必要性。此举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使学生产生爱“学”,而且永不满足的感觉,积极主动地建立自我的知识体系,通过各种路径去寻求理论知识的帮助。

以幼儿体育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为例,幼儿体育活动的理论枯涩难懂,并且属于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花力气教,学生死记硬背,很是费力,效果反而不理想。现在,通过课程改革,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知识卡”“能力卡”及“情景再现”等栏目后,课程内容就变得灵活、生动起来。对于一些简单的知识点,学生在自我练习的时候就能掌握;对于有一定难度的知识点,教师稍加指导,学生也能很快掌握;对于那些重点、难点内容,学生也都能很快掌握了。教师不再需要把课本从头讲到尾,面面俱到,而是根据实践项目的需要把有用的、相关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且适时融入新方法、新手段到教学内容中。在这样情景交融,“做”后再“学”的基础上,学生变得更加愿意主动学习了。

(三)择机而“教”

“做学教合一”的教学模式不是不需要教师的“教”,而是需要教师提供更好的“教”,即“做中学”“做中教”,即一是教师要在解读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教学内容;二是在学生“做”的过程中,教师要从方法上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新的模式会导致教学过程中“预设”的问题越来越少,而“生成”的问题越来越多,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其次,后“学”而再“教”,也是最能体现教师主导性的环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仅是教学的设计者、授课的主要执行人,他们本身也是学习帮扶者,更是能时刻与学生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的,共同成长的伙伴。因此,新模式下的教师的“教”变得更有价值且有必要。

其实,“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也能促进中职院校教师职业技能的提高。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们知道“做”的目标、怎样“做”并把它“做”好,还要思考怎样把“做”的过程与方法言传身教给学生。这样通过学生“学”的方法来修正自己“教”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总而言之,中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不仅要具备教师的基本能力,还应该具备作为一名心灵工程师的职业素养。

二、“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一)有效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中职院校的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学习兴趣。究其原因,无非是“学”“做”分离。在“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相较于其他教学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师生互动性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可以打开学生的思想之门,发散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爱学的意识。这时,学生在学习上是主动的,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愉快地“学”,是学习的主动参与者。这也体现了新课改的主要内容。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更倾向于是学生的合作伙伴,他们同时也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还是重要的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能根据实时课堂反馈,及时把握学生对该节课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更主动、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点拨。学生也会对教师建立起更多的信任感,这样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与此同时,学生也由以前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彼此了解与信任。

(三)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恰好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实践”本质。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联结了理论与实操,避免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倾向于理论,从而避免了与工作相脱节的现象。学生认真学习了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也能更好地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小结

“做”是目的。只要当下在“做”,教学就不会流于形式,而“做”,本身也是迈向成功的开端。“学”是途径,理论学习在“做”之后,必然是查缺补漏,十分及时的。这样的学习是深入的、有效的。“教”是提升,是画龙点睛。总而言之,“做学教合一”教模式强调两条腿走路,一是以“学”为主,以“教”为辅,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二是通过“教”,更要“学”,意味着教师要更加提高自我,对学生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而对于幼儿教育专业来说,“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远远不够,改革永远在路上。

参考文献:

[1]张健.论“做学教合一”课程模式的整合[J].职教论坛,2014(3).

[2]张劲松.职业教育“做学教合一”:思考与行动[J].江苏教育研究,2017(18).

[3]耿一波,董晓.促进学生体验的真正发生:做学教合一的校本化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17(18).

[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一、二、三、四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作者单位:无锡宏源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做学教合一技能
技能强国 创新有我
秣马厉兵强技能
促使学生体验的真正发生:做学教合一的校本化实践
职业教育“做学教合一”:思考与行动
基于“做学教合一”的中职《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究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医院院长必备十大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