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上的渔王
2020-11-16李婕昕郭磊
李婕昕 郭磊
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是英美诗歌的先驱诗人,1888年9月26日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他的父亲是一名商人。艾略特的母亲也是一名作家,撰写过不少作品,而这其中,艾略特曾经协同母亲一起编辑过部分作品。艾略特一家在17世纪从英国搬到新英格兰,1906年,艾略特到了上大学的年纪,哈佛大学的校长正是他的远房亲戚查理·威廉姆·艾略特,艾略特也就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哈佛大学,开启了自己的诗人时代。在进入哈佛大学后,艾略特的兴趣得以广泛扩展,除了哲学以外,他还选学了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中世纪历史、比较文学,甚至还有东方哲学与宗教。大学时期,他师从著名的新人文主义者欧文·白璧德和美学家乔治·桑塔亚娜。1910-1911年,艾略特去了法国巴黎大学学习哲学与文学。回到哈佛大学后,他认真研读了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赫伯特·布莱德利的作品,开始攻读哲学博士学位。1914年,艾略特去德国研习,随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艾略特提前回到英国,在英国花了一年的时间学习哲学。1916年,艾略特完成了关于布莱德利的哲学博士论文。论文完成后,因为战争的原因,艾略特没有回到美国参加论文答辩,从而失去了博士学位。在攻读哲学博士学位的岁月里,艾略特仍然一直进行着诗歌创作。早在1908年,艾略特就阅读了法国象征主义诗人的作品,并从中领悟到如何将诗歌语言应用到现实生活。《杰·阿尔弗莱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艾略特的早期代表作,人们从中可以明显看出法国象征主义对艾略特的影响。
1920年,艾略特的第一部文学评论集《圣林》出版,其中包括《传统与个人才能》一篇,艾略特的非个人化诗学自此便登上舞台。1922年,艾略特出任《标准》杂志主编,他在该杂志的第一期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长诗《荒原》。《荒原》一诗最初由800多行构成,然后在艾略特好友庞德的删减下,变成了现在读者看到的版本。《荒原》是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反映了战后西方世界一代人的幻灭与绝望。这首诗共五章,涉及六门语言,并大量引用西方文学的典故和名句。在诗歌的一开始,诗人便在注释中写道:“这首诗不仅题目,甚至它的规划和有时采用的象征手法也绝大部分受到两本书的启发,一本是魏士登女士的《从仪式到神话》,另外一本是弗雷泽的《金枝》。”《金枝》的中心话题是繁殖礼节和仪式,《从仪式到神话》受《金枝》的启发而写成,其中心议题仍然是繁殖仪式。繁殖仪式通常围绕主人公的身体展开,因此主人公的身體健康与否便成了繁殖是否顺利的关键。在《荒原》一诗中,诗人确实刻画了一位繁殖神渔王。在诗歌189行,渔王“正在一条沉闷的运河里钓鱼”,沉闷的运河暗示着渔王在那里不可能钓到鱼,也就意味着渔王不能进行任何繁殖。渔王在钓鱼的同时还“沉思着国王兄弟的沉船”,很显然,此处沉船造成了国王兄弟身体的受伤,“白白的躯体裸露在低低的湿地上,白骨扔弃在一小间低而干的阁楼里”。渔王的第二次现身在诗歌的424行:“我坐在岸上钓鱼,背后一片荒芜的平原,我是否至少将我的田地收拾好?”诗人在该处的注释中写道“见《从仪式到神话》中有关渔王的一章”。魏士登女士在《从仪式到神话》中确实有一章专门论述渔王的来历与象征意义,在该书的第九章,魏士登女士谈到东西方文化中鱼的不同象征含义,并对圣杯文学中不同版本的渔王形象进行了解读。但无论是在哪个版本中,渔王的身体要么是极度年老,要么是受到致命伤害。
在《荒原》中,年老却欲死不能的渔王形象不止一位,在诗歌的题记部分,先知西比尔吊在一只瓶子里,当孩子们问她想要什么的时候,这位先知的回答是“我要死”。在古希腊神话中,日神阿波罗爱上了女先知西比尔,西比尔被赋予了预言的能力,阿波罗答应她,只要西比尔的手中有尘土,她就能永生,然而,西比尔忘记向阿波罗要永恒的青春,所以当她日渐衰老,最后几乎缩成了一具空壳,依然求死不得。在《荒原》的“火的布道”部分,受伤的渔王形象再次出现,这次的载体变成了铁瑞西斯。艾略特的原注记载,铁瑞西斯虽然只是个旁观者,而非一个真正的人物,却是诗歌中最重要的一个角色。和渔王一样,铁瑞西斯的身体同样遭到了重创。根据奥维德的《变形记》描述,铁瑞西斯打散了两条正在交配的蛇,因此被变为一个女人,八年之后,铁瑞西斯又见到这两条交配的蛇,打了它们一下,被变回一个男人。因为他的特殊经历,天神宙斯与天后朱诺让其评论究竟男人与女人谁能在性爱中获得更多的乐趣。铁瑞西斯的回答是女人享受更多,他的回答激怒了朱诺,她使他成为瞎子。宙斯为了安慰他的痛苦,赋予他语言的能力。在艾略特的笔下,铁瑞西斯不仅眼睛失明,而且是“有着皱纹的女性乳房的老男人”,残损的身体暗示着铁瑞西斯似乎丧失了预言的能力,并指涉着被阉割的渔王,因为从繁殖角度看,失去繁殖功能的铁瑞西斯与渔王是相似的。
纵观《荒原》一诗,受伤的渔王形象被多次展现,无论是古希腊的先知还是现代办公室里的女打字员,抑或是被强暴的翡洛眉拉,都遭遇了身体的残损与迫害。究其原因,受伤的渔王形象与诗人艾略特的个人经历及特殊时代不无关联。艾略特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身体自幼羸弱多病,加上与妻子的婚姻并不幸福,这些因素一起促成了《荒原》的诞生,并让受伤的渔王形象成为荒原人的共同特征。
荒原的主题在现代都市中表现更为明显。在《大风夜狂想曲》中,一位年轻人在午夜时分走过都市的红灯区,细心观察着妓女和其他夜晚出来活动的动物,都市变成了“融去了记忆的地面”。20世纪初,堕落的都市是一个常见的主题,在影响艾略特非常大的《西方的没落》一书中,德国历史学家斯宾格勒把城市归结为“一个点”:它聚集能量,吸收它周围的一切,并且这个点与其他有机物一样,会没落并死亡。当历史学家试图用概念系统解释都市的堕落时,作家们却借助想象系统。《荒原》对现代都市的描绘与斯宾格勒的观点极为相似,都关注当城市失去活力时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在诗人的荒原上,只有“虚无连接着虚无”,荒原人被卷入类似于自我毁灭的都市进程,艾略特的都市就是现代版的但丁的地狱。
其实,在艾略特之前,已有其他都市作家运用“荒原”景象。在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中,堕落的都市也是其中主要的主题,从闲逛者经常出没的巴黎拱廊街到其他商业中心,无不强调都市的“忧郁”和其中人群的破碎感。在“群众”篇里,他强调诗人的滋养来源是都市里的游魂:“人群,孤独,对于勤勉而多产的诗人,是两个相等而可以对调的字眼。不懂得把自己的孤独跟群众结合的人,也不会懂得在忙碌的群众之中保持自己的孤独。”
艾略特的灵感来源同样是都市中的游魂——行尸走肉。人们走在荒芜的废墟之上,为荒原最后的降临做着准备。
(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