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典舞的渊源与发展

2020-11-16席淑琳

牡丹 2020年18期
关键词:古典舞戏曲舞蹈

中国古典舞诞生至今,已经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纵观我国舞蹈发展历程的特殊性和文化流变的相对复杂性可知,自宋以后,传统的宫廷雅乐舞蹈已经渐渐融入戏曲而失去其独立品格,这就注定我国古典舞从诞生之日起便与戏曲结下不解之缘。值得一提的是,此处所说的古典舞并不是指我国古代的传统舞蹈,而是现代人对中国传统古典舞蹈的复兴与再造。

中国古典舞作为一个新舞种,无疑是舞蹈界又一醒目的存在。我国舞蹈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从未停止,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流变。现今,人们所说的古典舞特指1950年由戏曲大师欧阳予倩命名的“中国古典舞”。当时,它是指京剧和昆曲中的舞蹈,如今是指在我国传统戏曲舞蹈的基础上,结合西方芭蕾训练体系逐渐发展而来的一个新舞种。

一、中国古典舞的概念

谈及中国古典舞的诞生,人们众说纷纭,即便如此,对其产生的认识都不可避免地停留到戏曲上。也就是说,不论是谁,都不可否认中国古典舞是以戏曲为母体而产生的。经过资料搜集,笔者了解到,要论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就必须提及它经历的三个名称,即戏曲舞蹈、中国古典舞、“学院派”中国古典舞。显然,“学院派”中国古典舞建構在前二者的基础上,它是依托于二者而产生的更系统、更完整的一种适合课堂的舞蹈体系。

当前,人们需要明确中国古典舞与我国古代舞蹈存在怎样的联系与区别,以便些许参透中国古典舞的概念。通过查阅资料可知,中国古典舞是从我国传统的古代舞蹈中遴选出来的,经过世代传承和改编流传至今,并且能够继续流传下去的舞蹈,古代舞蹈是古典舞的前提。但它仅仅是指古代舞蹈吗?显然不是,时至今日,经过许多优秀的编导、舞者的创作,它被蒙上一层新含义,这里暂且称之为当代人创作的,具有古风、古韵的舞蹈。

梳理于此,人们或许可以对中国古典舞的概念有所认知。车延芬的《中国古典舞之发生研究》认为,它泛指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具有典范性的舞蹈和当代人创造的具有古朴、典雅风格的古舞,是发端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一种新兴的舞蹈学科。有关中国古典舞的概念较为全面准确。

二、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典舞源远流长,目前已经形成以戏曲舞蹈为母体、借鉴西方芭蕾训练方法的独立舞蹈体系。自建立至今,中国古典舞已经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走过四个发展阶段,才得以相对完善。

(一)第一阶段(1954—1966年)

1950年,“中国古典舞”被正式命名。1954年,北京舞蹈学校建校时首次建立中国古典舞课,这一阶段,中国古典舞经历了一个从初建、初具规模到初步形成的过程。其间,基于训练队伍中出现的三种做法,以叶宁为组长的中国古典舞小组根据当时的情况写了一份调查报告,认为对于民族舞蹈演员的训练,纯用芭蕾或者纯用戏曲都是不合适的,理想的训练应当以戏曲为基础,同时借鉴芭蕾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舞蹈前辈整理出我国第一部中国古典舞教材“大绿本”,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初见成果,标志着中国古典舞这门课初步形成系统。

(二)第二阶段(1973—1976年)

这一阶段只有三年,但是受时代背景影响,舞蹈实践教训极深。这三年期间,在普及“样板戏”的冲击下,此前古典舞初见的成果完全被推翻,它变成以芭蕾为基础,加进民族舞的个别动作和技巧,结果是强调政治化,取消了表现力。这一阶段,古典舞的特点荡然无存,对舞蹈艺术的破坏性极大。

(三)第三阶段(1978—1990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古典舞迎来新生时期,准确地说,这是在它被中断、被破坏的废墟上的重建,不是简单的走回头路,而是在新的实践和认识的基础上的新起点。这一阶段明确了中国古典舞的属性和教育任务,深化了对传承与借鉴的认识。

(四)第四阶段(1990年至今)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古典舞的创作从理念到实践都有非常大的变化。古典舞创作者在过去成功的经验中寻求多样化的编创方法,寻求自我的创新精神,其基于传统,立足生活,把握当代人的审美品位,探索多元化的表现形式。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古典舞”这一名称,叶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在舞蹈领域内,古典舞是与民间舞区别而言的,它是指在民间的基础上,经过历代艺术家的提炼、集中和创造,逐渐形成的一套规范性的技术和表现方法,有它独立的风格和精湛的技术。古典舞这个名称不是中国独有的,是世界各国通用的,所以很容易将其和文学上的古典主义、古典作品等概念相混淆。在欧洲,古典文学是指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学,古典主义是指17-18世纪流行在欧洲的文艺思潮,但从舞蹈的发展来看,它的意义已经和古典主义不尽相同。我国借用古典这个名称,就像中国画、民族音乐的名称一样,它具有广义性,这里是指民族传统的舞蹈技术。人们可以称之为“民族舞蹈”,不过我国民族较多,所以用“古典舞”来与之区别。

三、中国古典舞的传承发展

中国古典舞发展至今,已作为一门独立且成熟的学科进入高校课堂。它保存和发展了中国舞蹈的优良传统,经过历代优秀艺人的整理、加工、创造,已经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成为具有典范性的舞台艺术。它既与戏曲有别,又能适应舞蹈专业特性的要求。舞蹈是人类创造的文化之一,归根结底,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中国古典舞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韵味、表演形式、风格特征等为中国舞蹈艺术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奠定自身地位的同时,也成为传扬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依托。现如今涌现出沈培艺、黄豆豆等舞蹈表演艺术家,出现了《扇舞丹青》《春江花月夜》等一大批具有时代风貌和民族精神的中国古典舞作品。中国古典舞必将在保持自身本色的基础上继续开拓进取,取得更加傲人的成绩,成为舞蹈史上的一朵奇葩。

四、中国古典舞面临的困境及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古典舞蕴含丰富的艺术审美价值和深厚的民族文化,但是中国古典舞的发展面临诸多困境,有些西方国家甚至不承认中国古典舞,那么如何摆脱困境,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才是中国古典舞所应追求的目标。

(一)国内舞蹈的整体学习环境差

国人对于舞蹈生的第一印象就是“学习差”“青春饭”“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舞蹈生的出路渺茫,人才流失严重。

(二)外来文化对中国古典舞文化的影响与冲击

芭蕾舞、现代舞和流行舞充斥在国际舞台上,使得中国古典舞很难有立足之地。

(三)本土舞蹈文化的缺失

国人对于流行、嘻哈元素的追捧,使得中国古典舞很难融入国际舞蹈之林。

(四)优秀舞蹈作品的缺乏

进入21世纪,中国古典舞得到一定的发展,这一阶段虽然涌现出《扇舞丹青》《十面埋伏》等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国古典舞,但是处于迷茫期的古典舞剧目逐渐匮乏。

(五)国人与古典舞艺术间的文化脱节

由于传统舞蹈与普通观众之间的文化脱节,优秀的舞蹈作品往往游走于舞蹈圈内人,这意味着中国古典舞在普通观众中的影响力较弱,很难形成广泛的群众基础。

中国古典舞在跌宕起伏中走到现在,已经经历无数风雨,在举步维艰的进程中焕发了勃勃生机,然而,想要长久地走下去,中国古典舞就必须一次次打破自身瓶颈,跟随时代发展的浪潮,不断完善自身,不断向主流靠近,才能在百花争艳中拥有一席之地。要坚守,守住我国传统舞蹈文化的根,避免其在世界文化的各种浪潮中失去自我,也要创新,坚持推陈出新,将我国优秀的舞蹈文化与新时代新文化相结合,将中国古典舞推出国门,推向世界。

(太原师范学院)

作者简介:席淑琳(1994-),女,山西襄汾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舞蹈表演。

猜你喜欢

古典舞戏曲舞蹈
承古之韵的当代“古典舞”
高校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培养策略研究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论古典舞气息在古典基训课堂的重要性
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的身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