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浅花枝相并时

2020-11-16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0年26期
关键词:论据论点议论文

逻辑思维是人们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逻辑思维是议论文写作的灵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篇文章如果缺少逻辑性,立意虽好,却表述不清;布局虽好,却不够连贯;文采虽好,却含混不清,不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所以,我们在作文时要多注意逻辑思维,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作文光鲜照人,吸引人。具体讲,议论文的逻辑思维更多地体现在论点与论据之间、总论点与分论点之间、各分论点之间以及材料与材料之间,只有逻辑性加强了,议论才能言之成理。

一、论点与论据之间

论点与论据的关系,是议论文写作中最为重要的关系。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论据必须真实、确凿,足以证明论点;论据必须典型、充分、全面,论点与论据之间必须有逻辑关系,即有必然的、内在的、合理的联系,如果论据不充分、不全面,证明不了论点,那么论点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仅论据如此,对论据的分析也应如此。否则,论点就不能得到充分、有力的证明。

如下面这一文段:

那么如何寻找“中国味”呢?有人认为“中国味”要從过年吃饺子、清明扫墓、端午节吃粽子等文化习俗里寻找。这种看法固然没错,但太片面了。从辛丰年老先生的原话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寻找“中国味”,需要把中华文化的优点和异域文化的优点结合起来,这才是寻找“中国味”的最佳方式。

我在很多中国电影中能够寻到“中国味”。不久前上映的电影《流浪地球》,除了酷炫的电影特效,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影片传达的中国人对家园不离不弃的情感。这部影片让我明白,科幻电影不是好莱坞的专属,中国电影人一样可以拍出独具中国特色的科幻片,这种中国特色正是“中国味”的体现。

我们不仅可以在中国人自己拍的电影中寻到“中国味”,还能在越来越多的外国电影中寻到“中国味”,例如得第91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的动画片《包宝宝》。该影片虽然是由外国电影公司制作的,但是讲述的是关于中国亲子关系的故事,用的是中国题材,其中传递出的浓厚亲情,西方观众一样可以感同身受。

中国元素与西方元素的融合,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限可能,给中国和世界带来更精彩的碰撞。

(节选自作文《我眼中的“中国味”》)

文章围绕“什么是真正的中国味”这一论点,以典型论据进行推理、演绎。一开始从“面”上总述“我在很多中国电影中能够寻到‘中国味”,然后从“点”上列举《流浪地球》中的“中国味”元素,接着又从“面”上总述“还能在越来越多的外国电影中寻到‘中国味”,然后又从“点”上列举《包宝宝》中的“中国味”元素,这样,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出了“中国味”存在的普遍性和广泛性,逻辑思维非常严密。

二、总论点与分论点之间

议论文确定好中心论点固然重要,但设置好分论点进行深入论证更加重要。这是因为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证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一篇文章如果不设置分论点,或者分论点立得不好,中心论点就得不到证明或论证无力。总论点和分论点之间要有合理的联系,一个总论点可以分解为几个分论点,它统率着分论点,同时,各个分论点共同支撑总论点。总论点和几个分论点之间必须要有严密的逻辑联系。我们要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去设置分论点。

如下面这一文段:

浙江大地,哺育了无数的杰出人物,也孕育了闻名遐迩的浙江精神。作为土生土长的浙江人,我伴随着浙江的变化与发展,不断成长,也深刻感悟到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

浙江精神,“干在实处”是根本。……

浙江精神,“走在前列”是方向。……

浙江精神,“勇立潮头”是风采。……

浙江,一片神奇的土地,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完美地诠释着“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作为新一代的我们,有责任也有信心继承浙江精神,并将它发扬光大。

(节选自作文《浙江精神永相传》)

这篇文章按“总—分—总”的思路写作,开篇确立总论点,然后,在下面三个主体段落中,以三个分论点的形式分别阐述。这三个分论点是建立在总论点的基础之上,是对总论点的有机分解,分别从三个不同的侧面论证了总论点,使得总论点显得无懈可击,体现出严谨的逻辑思维。

三、各分论点之间

分论点是从总论点切分而出的,但分论点之间并非油水分离,而是有着非常紧密的逻辑联系。无论是采用并列式结构还是采用层进式结构,各分论点之间都必须有合理的联系,不能是同一关系,也不能相互交叉,相互包含,更不能相互矛盾,要有一定的统一性。

如下面这一文段:

勤劳可以磨炼意志。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在辛勤劳动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或大或小的困难,但克服困难的辛苦让人充实,也磨炼了我们的意志。当你克服了巨大的困难后,你的内心会变得更加强大。这些都是劳动带给我们的益处。

勤劳可以不断地提升自我的能力。生而为人,勤字当先,只有手脚勤快起来,脑子转动起来,做事才会有效率。当手头的事情完成之后,勤劳的人会迅速寻找下一个目标。由此形成了良性循环,而我们的能力自然会在这个良性循环中得到不断提升。

勤劳是成功的关键。正所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成功绝非是偶然的,最重要的是付出辛勤的劳动。演员孙俪是《甄嬛传》和《芈月传》两部大型古装历史剧的女主角。在拍摄《芈月传》时,《甄嬛传》已经广受好评,她因此感到压力巨大。在《芈月传》开拍前孙俪专门找台词老师给自己上训练课,还到复旦大学请历史系的教授讲解先秦历史。孙俪的每一部作品都在述说着勤劳与成功的紧密关系。

(节选自作文《生而为人,勤字当先》)

这篇文章的三个分论点之间不是常规的并列关系,而是呈现出思维层次的递进关系——从“勤劳可以磨炼意志”到“勤劳可以不断地提升自我的能力”,再到“勤劳是成功的关键”,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多角度、多层次地证明了“生而为人,勤字当先”的中心论点,条分缕析,逻辑思维严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

四、材料与材料之间

议论文所用的材料不是随意的堆积,而是精心的组合。所使用的各论据材料之间必须要有合理的逻辑联系。材料使用的顺序,材料的分析,材料和材料间的过渡,其因和果之间,其类比的相似点之间,其正和反的对比之间,等等,都必须有合理的联系,不能重复,不能互相矛盾,不能此材料包含彼材料,各材料必须统一在中心论点之下。

如下面这一文段:

着眼当下,有德有识之人在劳动中定义人生。改革开放四十一年,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飞跃。中国人民能从温饱不足到富裕小康,正是千千万万劳动者以汗水换取的骄人成果。袁隆平手中饱满的杂交水稻,让饥荒与贫困与我们渐行渐远;景海鹏乘坐的载人航天飞船,在浩瀚的宇宙中留下了中国人的身影……他们在劳动中编织人生的辉煌。“天眼之父”南仁东十年扎根大山深处,为国造望远镜;科学家林俊德生命的最后一天仍坚持工作;还有“三十二年驻守,三代人无言付出”的守岛英雄王继才,他们用自己的人生对劳动精神做了最美的诠释。

放眼未来,新一代青年人在劳动中放飞梦想。港珠澳大桥成为“海上长城”;国产大飞机“三兄弟”蓝天聚首;“神舟九号”与“蛟龙号”实现了“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中国建设者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劳动精神使中国梦不再遥远。当代青年就应学习这种劳动精神,在时代大潮中追逐梦想,展现青年风采。

(节选自作文《让劳动精神照亮逐梦征程》)

在上述文字中,作者紧扣“在劳动中奉献、逐梦”这一主旨,在材料的运用上体现出很强的逻辑思维。先从点上具体列举老一代劳动者风采,突出老一辈打下的坚实基础。再从面上概述新一代青年人在劳动中放飞梦想的情景,两个材料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不但富有典型性和针对性,更凸显一种承继性,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逻辑性强。

猜你喜欢

论据论点议论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论点:议论文的灵魂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高考议论文需细分分论点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
议论文如何分解分论点
论据选择“四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