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音乐专业学生课外活动现状分析及对策

2020-11-16王佳颖

关键词:现状对策

王佳颖

摘 要:高校是一个特殊群体,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地方,课外音乐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助于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的品牌和知名度,实现育人的教育功能。文章主要通过对高等院校非音乐专业学生开展课外音乐活动的重要性、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效对策,以提高大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非音乐专业学生;课外音乐活动;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0)10-0106-04

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随着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和不断完善,大学生们除了具备本专业领域中相应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多方面的音乐修养和音乐鉴赏能力。因此对高校非音乐专业学生开展课外音乐实践活动,不仅能培养大学生的音乐兴趣和艺术素养,而且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课外音乐活动的实施是在高等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的教学及相关部门应加大对非音乐专业学生课外音乐活动的支持和投入,增添大学生音乐活动的热情,满足广大学生对音乐的需求。

一、高等院校开展课外音乐活动的重要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影响年轻人心灵的手段中,音乐占据着重要地位,音乐是思维有力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作曲家冼星海也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戴维·艾里奥特认为,音乐是有目的的行为,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学者对音乐产生的意义都有不同的理解,同时可看出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对于高校音乐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今大学生站在时代的最前沿,学习的知识也是最先进的,但对于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来说,这是陌生而新鲜的校园环境,需要融入大学时代的交际圈,展现自我,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强烈得到大家的吸引和关注,这时课外音乐活动的开展便为大学生们提供了機会和舞台,实现他们的音乐需求。众所周知,音乐借助声音的效果表达音乐的情感,通过音乐活动满足大学生们的心理需求。当大学生们遇到困难或与同学间出现矛盾时,或家庭因素给大学生们造成心理压力过大时,往往情绪会比较低落、伤感,心理刺激较严重的,超出自己心理承受范围内的时候,可造成学生轻生的想法。他们需要一个机会,一个能发泄内心不满情绪的渠道,这时可通过课外音乐活动的实施和开展,缓解压力,调节情绪,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激发大学生们对音乐活动的热爱与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丰富课外业余生活,通过课外音乐活动的实践演出给大学生们提供一个能展现自我的舞台。

课外音乐活动是高校进行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氛围,提升大学生审美素质,提高大学生音乐素养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强化其社会地位。

二、高等院校开展课外音乐活动现状分析

(一)课外音乐活动社团管理不规范

高校为了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在学校内部可组建音乐社团,为有音乐梦想或音乐爱好者提供机会,不但锻炼大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而且在不断地课外音乐实践活动中找到自信,得到肯定,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获得集体的荣誉感。但通过调查发现,音乐社团是由各个二级院系的音乐爱好者组成的,随意性比较大,想参加就参加,不想参加就不配合社团的排练流程,影响节目的编排,甚至对参加人员心理上造成松懈、不积极、不主动因素的出现,直接影响到节目排练的进度与质量。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学校音乐社团管理不到位,没有制定音乐社团的管理章程、管理制度。所以,只有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才能使学校的音乐社团顺利开展。

(二)课外音乐实践活动宣传力度不够

课外音乐实践活动宣传力度如何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参与性,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的课外音乐活动的参与主要是通过学校的校园平台,学校班级的微信群或张贴的海报来接收活动的信息,有时不能及时地接收到信息,错过了观看演出活动的时间,或延迟了音乐活动的排练时间,对活动的参与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降低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怎样让学生们第一时间获得信息,拓宽宣传渠道,转变宣传方式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活动形式、内容单一,课外音乐演出次数少

高等院校的二级院系比较多,有文科生、理科生、音体美专业大学生等,大多数学生以自身专业领域内的主科学习为主,忽略对课外音乐活动的参与,觉得与自己不相干。据调查了解音体美专业的大学生课外音乐活动还比较丰富,参与性较强,创新思维丰富,节目比较新颖,如:音乐专业的大学生参与的音乐活动是最丰富的,有声乐类,合唱类,舞蹈类,马头琴合奏,民乐类,管乐类等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舞台经验丰富,具有专业的水准,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美术专业的大学生活动也比较新颖,加入绘画色彩,人文文化,体现出美术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水平,比较戏剧性,充分展现了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活泼好动,韵律较强,参与的节目在音乐的基础上,加入了运动的元素,如:踢足球、打篮球的技巧,武术的元素融进欢快的音乐中,形成鲜明的对比,形式新颖、独特,有创新,体现了新一代年轻人的精神风貌。一看就是在用心排练,用心演出,珍惜演出的机会。而部分理科生和文科的大学生参与性不强,以大合唱为例,有的学生歌词还没有背下来,唱歌不张嘴,没有声音或与音乐的节奏没跟上,甚至不听音乐,相对来说音乐乐感较差,大多数的合唱都以齐唱为主,完成学校的任务即可,还有的加了点领唱,形式比较单一,精神面貌不积极,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就是二级院系的不重视,缺少音乐活动带头人,缺乏音乐素养的培养,造成学生的不积极参与,活动演出自然就减少。

(四)缺少专业教师对课外活动的指导

高校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课外音乐活动多数是学生自发排练,专业性不强,演出效果不佳,据调查发现他们的课外音乐活动缺少专业教师的指导和培训,也非常期待有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学习,以合唱为例,不能识谱练唱,只能听音乐来学唱,节奏把握不准,吐字和咬字不清晰,不知道何时跟着音乐演唱,演唱时声音比较生硬、苍白,音色不美,声音不统一,作品演唱缺乏感情,面无表情,特别严肃等。合唱指挥也是从本班级选的相对于其他学生乐感强一些的学生,有时在学校举行的合唱演出中会出现指挥者把拍子打反了,甚至打乱了,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直接影响到合唱演出的质量和效果。所以,需要引起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老师们的关注。加强对非音乐专业大学生课外音乐活动的重视,安排专业教师对学校课外音乐活动的指导和训练,让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们得到专业的音乐知识了解和辅导,不仅能增进知识交流,促进相互学习,而且大大增加了大学生们对音乐的需求、热情和信心。

(五)参与课外音乐实践演出活动较少

可以说,高校的校园文化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但对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来说,课外音乐活动是匮乏的。据了解像音、体、美专业和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专业大学生来说,课外实践活动会相对的多些,会经常组织课外音乐活动参加演出,比如迎新晚会,毕业晚会,校园文化节,合唱比赛,综艺类的活动或演出比赛等,音乐爱好者会比较多,同时也会积极地参加,会提前组织大家排练、租服装、备道具、舞台化妆等,做好上台前的准备工作,并能取得很好的演出效果和成绩。而其他专业的大学生的课外音乐实践演出就较少,有的就取消了或不参加了。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是二级院校的师生本身就不积极,音乐活动的氛围不强,缺乏艺术的熏陶和艺术感染,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没有音乐细胞,有时也是迫不得已必须参加的,可想而知,节目质量一般都不高。

(六)院校领导和有关教师认识不足

高校注重专业领域的知识讲授和传授,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这种课堂上的讲授根深蒂固在人们的心里,课堂上教师尽职尽责,生动有趣,严谨教学,但对于课外音乐活动缺少热心和关注,缺乏对课外音乐活动的认识。

三、高等院校开展课外音乐活动有效对策

(一)制定音乐社团管理制度

课外音乐活动能顺利开展,必须建立良好的组织管理机制,社团不是一个人的,而是针对每一个人制定的制度,包括制度的流程,制度的管理,社团主要负责人必须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发挥领导人的影响力。节目排练的时间、地点,人员分配情况,职位级别等,分工要明确。规范的社团制度是开展课外音乐活动最有力的保障,才能使音乐活动有序进行,不能无组织、无纪律,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必须有音乐社团制度来约束每一位大学生,提高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升音乐社团组织的凝聚力。

(二)加大音乐活动宣传力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课外音乐活动的实施离不开活动宣传,应面向全校大学生,鼓励他们参与进来,据调查,单一的发放传单、张贴海报、班干部或团支书等内部通知等方式,这些传统的宣传模式已不能广泛地让大学生获得信息,必须拓宽宣传渠道,如:利用网络的模式进行宣传,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多数的大学生都会利用网络平台来获得信息,与音乐时代的最前沿接轨,以校活动为例,校部会将社团举办的音乐活动利用图片或制作视频的方式进行宣传,可发到校园网的公告平台、朋友圈、微信群、QQ群、官方公众号或微博进行大力宣传,并及时更新音乐活动的实时动态,刺激大学生们的眼球,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添大学生的青春活力。

(三)引起院校有关部门和相关教师的关注,邀请专职教师指导排练,提高音乐活动质量

高等院校的课外音乐活动常常被忽视,应引起学校和老师们的重视,加强课外校园音乐文化的建设,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能力有待于提高,需要专职的教师给予讲解和指导训练。

1.举行音乐知识讲座。对于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来说,音乐知识的加强很重要,学生对作品掌握、理解的怎么样直接影响学生的水平发挥,以合唱为例,包括音准,节奏,如果音不准或五音不全,在训练过程中会吃力,在演出中,音不准的人直接会影响到整个合唱的团队演出效果。合唱要求就是音要准,音色要统一,不要有额外的音色跑出来。音乐是有节奏的,如四二拍的,节奏是强—弱,强—弱进行的,四三拍的节奏是强—弱—弱,强—弱—弱进行的,四四拍的音乐节奏是强—弱—次强—弱,强—弱—次强—弱进行的,还有混合拍,八六拍,八九拍等等形式,这是基本的知識。音准把握后就是咬字、吐字,咬字和吐字要清晰,张开嘴巴,即打开喉咙的方式,不能含糊不清,一带而过,要学会字要归韵,气息要下沉,吸在丹田中保持住,歌唱时再慢慢地吐出来,一句是一句的,学会掌握作品的背景,表达作品的情感等,这些都需要慢慢地跟学生们讲清楚,分析他们问题的所在,帮助学生们解决真实的问题。

2.进行音乐作品欣赏。音乐作品的欣赏能直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音乐作品的审美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据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都不会欣赏,比如在听到一首器乐作品时,不知道是什么乐器,表达的什么意思,这时就需要有专业教师定期举办这样的讲座来讲解,比如:在听一首乐器作品时,萨克斯是什么音响,旋律什么样的,长笛是从哪开始演奏的,是什么音色的,黑管、大提琴、小提琴、古筝……等等,这些乐器的音色,产生的音响效果,表达的意境都需要做个了解。多听作品,像一些高雅的艺术作品,钢琴、歌剧、传统的民乐形式等,都会大大提高大学生们的音乐欣赏水平和欣赏能力。

3.节目的训练。以合唱训练为例,要有正确的歌唱姿势,苏联声乐专家捷米采娃说的好:“姿势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声音的源泉。”歌唱发声时,保持正确的姿势,才能获得呼吸的有力支持,歌唱的艺术效果与身体的姿势也有很大关系,在歌唱时,歌唱者要始终保持全身自然放松,积极向上的歌唱状态,不能僵硬,达到“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的歌唱状态。双肩与胳膊自然放松,表情面带微笑,目视前方,面部肌肉不紧张,歌唱时肩膀要放松,不能向上抬肩,头部、下巴、下颚等各部分的肌肉、牙关、舌根等要处于非常放松的“懒洋洋”的状态。站立演唱时,两脚前后略为分开,一脚在前,一脚在后,身体的重心在前脚上,收腹提臀,脊柱要挺拔,寻找深呼吸的有力支持。上台演出时,不要随意走动,抬手等小动作,保持好演唱的精神面貌。

呼吸的训练:像打哈欠的感觉,张开嘴巴,打开喉咙,让各个腔体随着吸气的进入逐渐打开,软腭抬起,吸入的气息逐渐向腰的两侧扩张,有膨胀的状态,把气息吸入丹田保持住,随着歌唱再缓缓地将气息呼出。这里注意的是:肩膀是放松的,平的,不能向上耸肩,如果出现向上耸肩,说明没有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歌唱的气息不会运用,气息没有吸到丹田中。

声音的训练:学习哼鸣的发声方法,用哼鸣的一点力量,找到发声的正确位置,不要用嗓子,用气息支持声音,帶动声音的流动。把每个人的声音都要发出来,不断地进行发声练习,运用到歌唱中。声乐的演唱学习非一日之功,需要经过长期训练积累而成的。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分钟。”不要急于求成,从声音训练的基础学习,像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也应得到学习和提升,像胸腔共鸣,鼻腔共鸣,头腔共鸣,不一定像音乐专业的学生那么专业,但要用音乐专业学生的训练方法,做好基础的发声训练,学会运用气息,用气不用力的原则,吐字咬字要清晰准确,情感表达要丰富,达到合唱作品音色的统一,声音的柔美。让全校的大学生都能得到专业化音乐学习。

(四)面向全校所有学生,组织多元化的课外音乐活动

高校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大学生们也是来自全国各地,多才多艺,音乐爱好者也有许多,开展课外音乐活动的形式也会各种各样,丰富多彩。

1.以班级为单位,在业余时间组织一些课外音乐活动,比如:合唱比赛、自由组合的小合唱形式、独唱、舞蹈、各种乐器等形式,组织音乐形式的比赛或实践演出活动都可以,至少保证让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参与,给予鼓励加油,同时也给大学生提供一个让他们在舞台上展现自我的机会,促进同学间的友情,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

2.以院系为单位,宣传和组织音乐活动。各个班级可至少出一个团体合唱,一个团体舞蹈,一个团体朗诵,团体音乐剧形式等等,进行活动演出或比赛,形式可以多彩多样,也可以独唱,独舞,独奏的演出活动或比赛,发挥大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激发大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发挥他们的音乐创新的潜能,增添艺术气息,活跃音乐气氛。

3.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引进地方特色音乐活动。内蒙古有着少数民族鲜明的民族特色,课外音乐活动种类和形式很多,具有蒙古族特点的大学生也很多,并具有自己的民族音乐风格,这样,课外音乐活动可组织一场具有蒙族特色的专场音乐实践活动,包括蒙古族歌曲的合唱类,蒙古族舞蹈类,马头琴的齐奏,蒙古歌曲的独唱或独奏等,都是很好的形式,吸引更多外省来的大学生了解蒙古族的风采,蒙古族的习性和生活,丰富大学生多元化的音乐活动形式,让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活跃于高校的校园,传承和保护民族遗留下来的作品和风格。

(五)参与校外音乐实践活动,与校外活动接触

我们高等院校的课外音乐活动还处于发展阶段,像国外许多的音乐活动是比较丰富的,像:交响乐团、管弦乐团、室内乐、合唱团、歌剧等等形式,大多数的乐团都是面向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的,可以看出国外的一些学校已经为大学生的课外音乐活动提供了很优越的条件和环境。而我们学校也应与国际接轨,紧跟时代潮流,满足学生们的需求。在学校的带领下,要求大学生走出校门,多多参与公益活动,慈善演出活动,地方部队演出活动,市级文化节等等,了解社会的实际情况,传递爱心,帮助他人,校团队可参加省级或国家级的各类参赛活动或演出活动,多多积累经验,增强实力,争取与世界接轨。

(六)引起院校领导和有关教师认识

提高非音乐专业大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需提高有关校领导和教师对课外音乐活动足够的认识,让他们懂得开展课外音乐活动的重要性和在高校中进行课外音乐活动起到的作用。在校方的支持和关注下,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外音乐活动,举行音乐活动演出、比赛,晚会等等形式,把舞台交给他们,让他们在各种各样的音乐活动中体验演出带来的成就,失败与成功,总结演出经验,提升大学生们的实践能力。

总之,高校的音乐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音乐教学改革和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课外音乐实践活动为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充足的精神空间,丰富了业余生活,同时课外音乐活动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的知名度扩大了影响,提高了知名度。课外音乐活动的开展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产生了积极影响,塑造了大学生的人格魅力,约束了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高校帮助大学生树立了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了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为国家培养了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音乐教育教学模式在于改革创新,只有创新和改革,才能体现出音乐教育的多样性,才能落实教育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刘芯羽.普通高校课外音乐活动的个案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2〕高赟,林田.浅谈高校音乐活动的理论意义和主要实践途径[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3〕崔琳.济南市高校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4〕李静.积极锻炼自我——高校课外艺术活动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0).

〔5〕余娜玮.关于高等院校非音乐专业开展音乐课的调查与分析[J].大舞台,2011(11).

(责任编辑 徐阳)

Analysi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of

Non-music Majors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WANG Ja-ying

(Chifeng University, Chifeng 024000, China)

Abstrac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a special group, which is a place for cultivating talents for the country.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extra-curricular music activities is helpful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enhance the brand and popularit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realize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educating peo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non-music majors'extracurricular music activiti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ir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ability.

Keywords: Non-music Majors; Extra-curricular Music Activities;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猜你喜欢

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