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金课”研究之回顾与展望
——基于CNKI数据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2020-11-16何香霖郭嫚嫚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水课金课框架

高 芬,何香霖,郭嫚嫚

(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一、研究背景

“金课”,是以课堂为核心,同时涉及师生角色、课堂内外、课程始终、考核评价的高质量课程的统称。其基本特征可分为三个方面:师生交流互动、关注教学过程、严格评分要求[1]。2018年 6 月,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成都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中正式提出“金课”概念并指出:要实现“水课”向深度、难度、挑战度共存的“金课”的转换。此后,“水课”“金课”的相关话题激增。 “金”与“水” 其实是产生于教学过程中的相对概念,当“含水量”大到一定程度,课程就成了“水课”。而当“含金量”足够大时,课程也就成了“金课”。由此可见,“水课”的特点为:教学内容低阶、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封闭、学生重知轻行、重学轻思。相反,“金课”的特点为:教学内容高阶、对话式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开放、学生知行合一、学思结合[2]。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本文从年发文量总体趋势、关键词、研究内容和研究不足四个方面,采用可视化分析方法,对国内公开发表的“金课”相关文献(2018—2020年)进行分析整理,通过梳理研究近况,揭示研究存在的不足,并预测和把握其未来研究动向。

(二)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分为定量研究样本和定性研究样本。用于定量研究样本的文献主要是来源于中国知网文献库,运用高级搜索功能,检索式为:主题 = “金课”(精确匹配),数据来源为全部期刊,文献查询时间始于2018年1月1日截止到2020 年2月 26日,搜索到与“金课”相关的文献共计788 篇,数据筛选后得到730篇有效文献。定性研究样本限定文献来源为从定量研究样本中筛选出的核心期刊、 CSSCI 期刊及学术研究论文,最终得到期刊文献71篇。

(三)研究工具

研究过程使用 CNKI E-learning 进行文献管理,使用 CNKI 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功能进行相关图表的生成。同时运用CiteSpace软件5.6 R5 版本对相关文献做共现分析。CiteSpace参数设置中,时间区间为2018—2020年,时间切片(Year Per Slice)为1,主题词来源(term source)为默认全选,阈值为20。

三、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年发文量总体趋势

我国“金课”研究主要集中于2018年之后,其中2018年处于探索阶段,仅17篇文章公开发表,而2019年公开发表文章数量飞速增长至590篇,并且在知网文献发表年度趋势中2020年的预测值达到了1163篇,这些文章主要聚焦于“金课”理论的实质以及在中国的具体应用。图1采用CNKI计量可视化功能具体呈现了2018—2020年有关“金课”的788篇文献的年度发表分布情况。从图1的发表年度趋势可以看出,年发文量逐年增多,呈快速上升趋势,其中2020年为CNKI的预测值。

最早与“金课”相关的论文为2018年5月发表的《以评促建视角下打造新时代民办高校“金课”课堂》。该文章主要聚焦于民办高校的“金课”打造,通过“金课”评估标准的制定来促进“金课”的建设,作者从五个不同的角度对课堂的全过程进行评价,通过制定更加完善有效的评价标准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好地打造“金课”课堂[3]。这篇文章作为研究“金课”的第一篇文章,并不仅仅局限于探求“金课”本身的概念意义,而是具体地研究“金课”的评、促、建在民办高校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实践意义,为今后的“金课”研究提供了评、促、建三个重要角度,指明了研究视角可以聚焦于“金课”在具体课堂上的应用。

图1 “金课”相关文献年度发表分布情况

(二)关键词共现图谱

本文运用 CiteSpace 软件对730篇期刊文献进行词频统计,生成节点(N)为222、连接数(E)为270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图2)以及高频词与高中心性(即重要性)的排序表(表1)。

从图2和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金课”本身作为关键词出现了362次,排名第一。此外,高频关键词中排名前5的依次为:教学改革(53次)、课程建设(29次)、混合式教学(26次)、慕课(23次)。在排名前15的高频关键词和高中心性关键词中,既是高频又是高中心性的关键词为:混合式教学(26次,0.46)、慕课(23次,0.82)、水课(22次,0.44)、翻转课堂(22次,0.44)、“金课”建设(20次,0.62)。由以上数据分析可见,目前国内对于“金课”的研究大多还是集中于三个方向:“金课”与“水课”的概念对比,基于“金课”的教学改革,以及不同学科的“金课”建设和“金课”的线上线下课程构建。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构建“金课”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三)研究内容

本文在仔细研读和深入分析检索到的文献后,发现有关“金课”领域的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关于金课的理论研究,二是关于金课的实践探索。

1.“金课”的理论研究

从2018年到2019年上半年,国内对于“金课”的研究大部分都集中于对“金课”理论的诠释,而对于理论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图2 金课关键词共现图谱(2018—2020年)

表1 高频关键词与高中心性关键词表(排名前15)

第一个层面是关于“金课”的概念阐述与特征归纳。陆国栋[1]和李志义[2]通过对比“金课”与“水课”的区别,对“金课”的概念进行了深入阐述。陆国栋通过分析目前高校的课堂环境与教育现状,找出了高校课堂相对于基础教育课堂而言含“水”量更多的原因在于高校的毕业率过高,淘“金”的效果不够明显。他为高校“金课”的构建提出了一些建议,如“金课”应以学生、学习和专业为中心,专注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李志义强调了课堂的“金”集中体现在知识内容的高阶性、课堂模式的交流性、课堂环境的开放性、以及学生学习的实践性与思考性。基于这些“金”的属性,他提出了要明确教学本质、教学理念与教学原则,并且要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完善教学评价,以此为课堂去“水分”,提高课堂的“含金量”。除了“水课”与“金课”的对比,吴岩[4]在《建设中国“金课”》中更为详细地阐明了为什么要打造“金课”,打造怎样的“金课”,以及如何保障“金课”的打造。他提出了打造五大类型的“金课”,包括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以及社会实践。这一研究更加细化了“金课”的分类,明确了“金课”构建过程中需要的各项保障,提供了“金课”开展的不同形式,为今后“金课”在线上、线下不同平台上的实践探索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第二个层面是关于“金课”的教学设计。现有的关于“金课”教学设计的研究主要将关注点放在教学原则和教学内容两个方面。马凤岐[5]具体关注了通识教育课堂下的“金课”应该如何打造这一问题。通识教育下的课堂大多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内容不够具体,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所以转变课堂主体、规范教学内容、严格管理制度成为了打造通识教育“金课”的重要方法。而崔佳与宋耀武[6]更加明确了打造“金课”应遵循的原则:第一,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第二,明确课堂学习内容,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第三,创新“金课”教学方法,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这两项研究完善了“金课”教学的细节内容,从学习者、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三方面为“金课”构建提供了原则与方法,涉及线上、线下以及混合式教学各个方面,为教师具体的课堂教学提供了规范和指导,有利于今后在具体学科中的合理应用。

第三个层面是关于“金课”的课程评估体系。基于“金课”建立的课程评估体系主要是根据“金课”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决定的。陈翔等[7]分析了传统高校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反思了问题出现的根源,指出传统高校课堂效果不佳的原因在于评价体系过于关注定量评价。他们提出,新的评价体系应该符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并设计了一套全新的高校课程评价体系,从系统的总体设计、全面的实施过程、科学的计算方法和有效的评价结果等多个方面进行定量与定性的有机结合。这一评价体系明确了“金课”构建应符合哪些规范,满足哪些条件,为未来教学的“金课”设计提供了准则。

综上,“金课”的理论研究主要涉及概念界定与特征描述、教学设计和“金课”课程评估体系三个层面。它们明确了“水课”与“金课”的不同,划分了线上线下等五种不同的教学方式,指明了传统高校教学的不足,建构了系统有效的高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之后的实践探索奠定了基础、明确了方向并提供了支撑。

2.“金课”的实践探索

“金课”的实践探索在2018—2019年间经历了一个不断细化和具体深入的过程,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整体运用框架的构建、具体学科应用框架的构建和学科应用框架的填充。

第一阶段是整体运用框架的构建。首先,在整体运用框架的构建阶段中,周海燕[8]讨论了高校“水课”存在的原因,具体可分为:大学生对课程意义认识不足导致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激励机制不强导致的教师教学投入不足;以及缺乏有效训练导致的教师教学能力不强。在此基础上,周海燕进一步指出了我国高校摆脱“水课”、建设“金课”的困境:一是课程体系落后;二是评价竞争机制轻教学;三是教学人力资源长期匮乏;四是教学管理模式有待改善。在指出困境的同时,周海燕还从科学管理、质量评价、立德树人三方面提出了摆脱“水课”,建设“金课”的建议。但因为该文章更偏向理论层面,所以其中所提建议大多流于表面,不够具体。

之后,薄蓉蓉、冷明祥[9]从高校、教师、学生、社会这四个方面将高校“金课”建设的现实困境进一步细分为四类(即高校“金课”建设理念分散、教师“金课”建设动力流失、学生“金课”建设意识淡薄、社会“金课”建设氛围不足),并且针对这四类困境对高校提出了更为详细的实施路径:整合教育教学主体信念;满足教师主体发展需求;联系学生日常学习实际;汇集课程建设优质资源。于此,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一个粗略的整体框架,虽然“金课”建设的问题和建议已被细化到学校、教师、学生、社会这四个方面,但仍停留在简单描述的阶段,缺乏关于具体学科如何解决问题、实施建议等方面的详细说明,不能为具体学科下的“金课”建设提供明确的指导。

第二阶段聚焦于具体学科应用框架的构建。基于前人搭建的“金课”整体框架,笔者发现近两年高校具体学科的应用框架建设如火如荼,如集中于思政、化工、外语和生物类专业课程。谢首军、陈庆庆[10]详细讨论了高等院校思政“金课”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三大标准。该研究虽设计了更为具体的“金课”框架,但实际操作步骤仍不明晰。同样,王石[11]对高校“思政金课”建设的路径也做出了细致的划分: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旧观念,构建教学新模式;其次,学校要竭力提升教师水平,完善教学管理。不过王石所提出的建议只涉及到了学校和教师两个方面,并未提及如何从学生和社会的角度讨论建设“金课”以及不同类型的“金课”的不同建设路径。

化工类专业课程方面“金课”的类型再一次被细分,许多研究开始关注学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夏淑倩[12]对高校化工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化工类专业中各类 “金课”的特点及建设焦点。在最后提出的四条建议中,每一条均从学生出发,如:“金课”应重视学生体验、帮助学生成长等。该篇文章所搭建的框架与思政课框架相似,但仍未提及关于建设“金课”的社会方面的建议;关于学生方面的建议也只是点出了“金课”应该达到的标准及对教师的需求,并未详细说明具体的操作步骤。

覃军[13]通过调查梳理了我国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基本情况,其中重点分析了外语类“金课”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且从设计原则、应用方式、考核体系等方面提出了较为详细的建议,但仍留下两项空白:高校应建设怎样的评价体系并且如何建设,以及“精品课程”与“金课”的异同。陈冬纯和武敏[14]的文章填补了第一项空白。该篇文章指出,构建“金课”质量标准和评价标准,对确保“金课”建设举足轻重。同时,该文章还构建了大学英语“金课”及其质量评价标准体系,为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了参考。此外,文秋芳[15]的《外语“金课”与“金牌外语教师团队”》一文填补了第二项空白,提出了更为详细的建设“金课”中教师方面的建议。该篇文章指出“金课”和“精品课程”虽然互相衔接、相互联系,但仍存在差异。如“精品课程”只是“线上金课”的一种,且“金课”明确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

第三阶段涉及学科应用框架的填充。在对学科应用框架的填充阶段中,王强[16]以创新型高校为主体的金课建设为重点,从教学目标、内容、技术及模式等方面出发,阐述了对使用融合创新策略打造标准“金课”的认识,并且针对高校“金课”难以全面达到标准的问题提出了建议。该篇文章创新性地提出应联合校外教学研究机构、教育研发和服务部门等力量共同建设“金课”。

最后,杨勇和林旭[17]结合人工智能具体探讨了“金课”建设“如何创新”。他们通过对职业教育课程中优缺点的分析,指出了“水课”的三重特征和“金课”的理想状态,为“金课”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因而,“人工智能+教育”视域下的职业教育应从深化课程意蕴、充分运用“智适应学习”的“五星”联动系统、培养 “双师型数字教师”这三个维度入手建设“金课”。虽然杨勇、林旭对“金课”建设“如何创新”提出了诸多建议,遗憾的是,以上建议仍限于表面、留于理论,未能深入到理论在实践上的具体运用。

(四)研究的不足

经过这三年的发展,国内基于“金课”的研究已成为众多高校教学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涌现了许多关于“金课”的不同见解与声音,在许多方面都有一定进展,然而,现有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金课”理论研究虽有很大进步,但大多过于空泛,细致具体化的理论研究较少;陆国栋[1]和李志义[2]的研究涉及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的针对性改革,但并未给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方案来改进高校课堂;吴岩[4]将“金课”划分为了五大类型,但未对五大类型的教学进行针对性设计。总的来说,研究大多浮于理论表层,缺乏深入的数据调查、整理与分析。

实践的探究虽不断细化,但总体上仍然停留在浅层次、低水准、泛设计的探究层面。大多实践研究仍然倾向于理论层面的探讨,缺乏实际的课程运用,且所探索的学科不够丰富,多局限于思政、化工、外语、生物类学科,模式缺乏创新。谢首军、陈庆庆[10]虽研究了构建高校思政课应该遵循的三大标准,但并未明确具体的实践操作步骤。夏淑倩[12]分析了高校化工类专业“金课”的构建,而具体课程应遵循的操作方案并未明确提出。在外语类“金课”的研究中,虽然从新的角度提出了建议,但研究仍多为理论上的阐述,缺乏实际应用的案例。从覃军[13]到陈冬纯和武敏[14]再到文秋芳[15],研究聚焦于外语类“金课”构建的具体操作原则与评价准则以及“金课”与“精品课堂”的联系,但缺乏具体的实践案例予以支撑。

四、 结语

从时间上看,国内基于“金课”的研究始于2018年,侧重于理论的分析与整理,在2019年数量有了迅猛增长,并开始有了一定程度的基于理论的实践探索。“金课”的研究不仅可以化解迫在眉睫的问题,还可以加速中国网课适应期的过渡,创建更多的国家精品在线课堂,进而将中国的网课教学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纵观全局,“金课”的研究正处于一个由理论化向实践化转型的关键期,大多实践研究粗、广、泛地集中于整体运用框架的构建、具体学科应用框架的构建和学科应用框架的填充等三个方面。目前基于具体课程的“金课”探索上仍存在明显不足,丰富性、全面性等都亟待提升。且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线上课堂的应用在我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其所存在的弊端也随之日益突出。于此,“金课”的研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或将更多地聚焦于打造全新的线上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金课”模式。同时,其理论研究应更加深入,针对五大类型的教学并结合不同的教学科目,进行深入的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为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金课”打造提供可操作的改革方案;其实践研究应超越理论层次的探讨,深入探究理论在不同学科、不同层面的实际运用以及实践创新,进一步推出涉及更多学科类型的深层次、高水准、精设计的运用案例。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研究,为未来不同学科五大类型的“金课”提供方向指导,构建具体框架,规范评估体系。

猜你喜欢

水课金课框架
框架
以本为本“金课”打造之精讲精练与发散思维在微积分中的应用举例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基于“金课”标准的《管理会计》课程改革思考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探讨如何打造“金课”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上的实施
治理“水课”打造“金课”
高校公共体育课“水课”现象分析
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水课”现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