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科学解释的话语语境模型

2020-11-16殷杰孟辉

社会观察 2020年8期
关键词:规范性社会科学话语

文/殷杰 孟辉

社会科学解释是否是真正的科学解释,一直是关乎社会科学合法性的核心问题。以普遍定律作为判断标准的方法最终只能得到一种二选一的对立结果:一种是社会科学可能沦落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另外一种是社会科学解释不是真正的科学解释,社会科学因无法达到自然科学的标准而失去合法性。

目前,在社会科学领域应用较广的科学解释模型有功能模型、概率统计模型、介入模型以及机制模型等。这些模型大部分都在某种程度上承诺了“世界的不变性”,而没有展现出关于人的行动的意义空间,人的行动意义似乎不再是社会科学解释中的一个必备要素,社会科学的规范性问题也将被排除在社会科学解释之外,这点显然有悖于社会科学的初衷。把这些主要源于自然科学的科学解释模型直接拓展到社会科学,只能是方法论层面的延伸而不能作为认识论层面的延伸。

本文融合了语境主义的语境本体论和范戴克话语与语境关系理论两种观点,提出了不依赖主体性的话语语境。以此为基础,我们重新审视了理论、现象和外在世界三者之间的关系,把理论和现象都视为可交流的话语,这些话语的集合构成了话语语境,我们面对的不再是主体和世界的二元关系,而是话语、语境和世界的三元关系。此框架下,无需假定主体认知不变或者外在世界恒定,我们就可以构建一个社会科学解释的话语语境模型。由此,我们就可以对社会现象不可重复、主体认知不稳定、社会科学的规范性以及社会科学解释力的来源等问题提供一种合理解释。

话语语境:对“主体-世界”关系的重构

在已有的语境主义中,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并没有被抹去,而是被颠倒了:客观对象在语境意义下变成了浮动的主观对象,而影响认知主体的语境变成了一种客观。以主体为基础的语境正是一般语境主义诸多问题的症结所在,如果将语境分析的对象从主体言说的命题转向不依赖主体的话语集合,即把特定话语的集合视为一种话语语境,就可能化解语境主义存在的问题。

(一)话语语境对主体性依赖的消解

话语语境的出发点首先是为了摆脱语境对主体的依赖,将其从主体中解脱出来。话语是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其具体形式既可以是口语和文字,也可以是有交流意义的行为动作,还包括说话者的身份等与交流相关的隐含信息等。在交流的过程中,话语实质上组成了一种特殊的话语集合,这种集合对话语有重大影响,我们把这种话语集合定义为话语语境:话语di的集合。话语di可以是一个命题或者陈述,也可以是一个词项等。

话语语境真正赋予了语境一种本体论的地位。话语语境具有四个基本特征:第一,话语语境是动态变化的;第二,话语语境中的话语分为触发话语和应答话语两类;第三,话语语境控制话语的产生和理解;第四,解释是话语语境演化和保持稳定的动力。一旦话语语境完成了解释,解释活动也就结束了,这样就避免了以主体为中心的解释所带来的“无限回溯”问题。

(二)话语语境的同一性与演化

科学理论对现象的解释类似于话语语境当中触发话语和应答话语的关系,新出现的待解释现象就是需要应答的触发话语,而理论就是能够提供解释的应答话语。科学理论和现象作为一种科学话语共同构成了科学的话语语境。

假设新的理论话语成功解释了原有话语语境中的现象,那么理论和现象组成的话语集合就和已有话语语境一起形成了新的话语语境。当变化前后的话语语境都承认同一个现象时,我们就认为是同一话语语境的变化,此即为话语语境的同一性条件。反之,这两种话语语境就是不同的。

话语语境既是产生知识的场域,也是呈现知识的主要形态,主体只有在话语语境中才能获得、理解和运用知识。

(三)话语语境与外在世界的规范性关联

虽然话语语境不再依赖主体,但是在话语语境和世界相互作用过程中,主体既是话语的承载者,也是话语语境和世界相互作用的界面。世界进入话语语境的方式仍然是主体的经验,只不过这种经验不是直接所予的经验,而是话语语境“探照”外在世界的结果。话语语境与外在世界的关系表明:仅仅是概念无法作用于外在世界,只有通过话语语境所赋予的某种规范性要求,才能被主体所接受并直接作用于外在世界。

因此,规范性不是对某个对象或者行为的指称,其本身并不具备特定的内容,而是话语语境中的概念作用于外在世界的一种前提和要求,概念需要通过一种规范形式才能影响外在世界,没有规范指引的概念也不具备任何的实践意义。由此,经验既不是主体被动接受的,也不是主体自发性的随意发挥,经验实质上是话语语境对外在世界“探照”的结果,探照的对象正是主体经验的世界。

话语语境直接形成了话语交流和推理的空间,成为意义和推理的基本范畴,话语语境的稳定性以及向外在世界输出的规范性即可作为一种关于话语实践的评价标准,一个非合理性的规范会对话语语境产生负面作用,并可能导致话语语境的解体和湮灭。不同的话语语境包含了不同的意义和推理模式,话语语境之间的接口正是共同的观察话语和现象话语,话语语境蕴含了主体认识世界的新范式。

社会科学解释的话语语境结构

话语语境并不假定主体认知的稳定性,也没有假定外在世界的不变性,同时话语语境又通过规范性与世界发生关联,这些优势恰好可以作为分析社会科学解释的理想基质。按照话语语境的定义,我们可以把社会科学理论和待解释的社会现象视为社会科学话语,这些话语的集合就构成了社会科学的话语语境。

(一)观察话语和现象话语

我们把社会科学话语语境中的触发话语称为观察话语,而观察话语并不都具备可进行解释的形式和资质,我们把观察话语中可以进行解释的观察话语称为现象话语,也就是社会现象,而对现象话语进行解释的应答话语称为理论话语,也就是社会科学理论。

在社会科学的话语语境当中,观察话语和现象话语具有同样的结构性要素,同时现象话语还包含了可计算变量集。结构性要素和可计算变量集可以使得社会现象摆脱不可重复性等问题。

关于观察视角的问题。孤立的观察事件会在话语语境的变化中湮灭,保留下的观察事件,其视角本身就体现了话语语境的观察方向。关于情境无法完整再现的问题。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不同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而社会结构性要素和可计算变量集确保了社会现象在话语语境中的稳定,这种稳定不受个体记忆和人员更迭的影响。因此,社会现象的本质是一种话语,其存在方式是社会科学话语语境下需要解释的现象话语,社会科学的话语语境同样遵循话语语境中理论解释现象的演化方式。

(二)语境化行动与社会科学解释

人的行为属于外在于话语语境的世界,没有话语语境,人的行为无法形成具有意义的行动。正是话语语境的存在,确保了行动的可理解性。无论行动的具体意义是什么,必须在话语语境中才能得以显现,正是行动引起了话语语境下的观察和现象。因此,在社会科学中,人的行动是依赖于话语语境的,是一种语境化的行动。

社会现象是包含语境化行动的话语,而不是包含行为的话语。行为的集合只代表了外在世界,并不代表社会世界。话语语境限定了所有的可能行动,实践中的人以及人的所有行为被拆解并折射为各种话语语境下的行动集。

社会科学解释不仅要包含人的语境化行动,而且还确定了代表语境化行动的变量集合,我们把这种变量集合称为可计算行动变量集。至此,我们可以构建一个社会科学解释的话语语境模型,其要点如下:

(1)社会科学理论和社会现象(包含观察话语)构成了社会科学的话语语境,二者都是该话语语境中的话语;(2)同话语语境中应答话语和触发话语关系一样,社会科学解释是理论话语对社会现象的“应答”;(3)表征后的观察话语才能成为具备解释资质的现象话语;(4)社会科学理论包含可计算行动变量集;(5)社会科学解释的过程是,社会科学理论以社会结构性要素、可计算变量集和可计算行动变量集三个作为输入变量,对社会现象进行可计算重构,确立社会结构性要素和可计算行动变量集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也论证了可计算行动变量在该话语语境下的合理性;(6)新的理论和社会现象作为话语进入到社会科学的话语语境中,社会结构性要素和可计算变量集进行更新,话语语境完成演化。

话语语境对社会世界的规范性作用

主体只能在接受具有规范性特征的话语条件下才能形成有效的行动,主体社会实践的规范性来源于话语语境的规范性,话语语境和社会世界以主体具有规范性的行动实现了关联。而社会科学解释把科学规范性与社会规范性相结合,不仅对理论事实进行确证,同时也通过解释将理论概念绑定在“规范性之船”之上,向社会世界输出了规范性,这点正是社会科学解释力的来源所在。

(一)社会科学解释的规范性特征

社会科学解释中的结构性要素是社会科学话语之间关系的基础。观察话语必须具备和社会科学话语语境相同的结构性要素,只有满足这种规范性的话语才能进入社会科学的话语语境。在话语语境中,科学表征将观察话语转化为符合科学解释规范的现象话语,为理论对现象的解释重构提供了可计算变量,是对观察话语的一种规范化。

社会结构性要素代表了社会科学解释的社会规范因素,可计算变量集则代表了社会科学解释的科学规范因素,两类因素确保了观察话语、现象话语到理论话语始终处于同一规范性的话语语境空间中,社会现象由此获得了社会科学解释的“资格”。可计算行动变量集则体现了特定话语语境下行动的规范性,社会科学解释重建了主体可计算行动变量集与可计算变量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就建立了规范性和描述性之间的关系。我们无法脱离规范性来描述社会现象,社会现象是社会科学话语语境规范性的条件反射,包含了一种潜在的规范性。社会科学解释揭示了社会现象规范性的来源,社会科学理论对社会现象的解释,或者说社会现象对社会科学理论的确证实质上是一种包含规范性特征的确证。

(二)话语语境的规范性输出与社会科学解释力

社会世界的组成是人,社会世界的运行是基于人的具有规范性的行动的总体。指导主体行动的不是规律,而是话语语境所形成的规范性,只有通过规范性,主体才能获得行动所需要的概念并将其转化为社会实践。社会科学解释形成的是具有合理性的行动规范,这种规范性不是一种强制性的规则,而是一种获得理解的规范。

一个具有好的解释力的社会科学解释不仅要满足科学规范,更重要的是向社会世界输出有效的规范,为人的行动提供一种可理解性。社会科学解释的地方性特征并不能作为否定其科学解释地位的问题,关键是看这些地方性的解释是否蕴含了一般意义上的规范。规范的普遍性不能证明规范的合理性,否则规范的普遍性要求会导致规范意义的无限扩大和规范类型的减少。社会科学解释并只不是像对自然现象的确证一样寻找关于规范性的一种最大范围的普遍性,而是确证这种规范性的存在性和合理性。

因此,社会科学解释涉及的是社会科学话语语境和社会世界的双向联系,理论对社会现象的解释确证了现象背后规范性的合理性,体现了社会世界对话语语境的规范性作用,完成解释的话语语境则将新的行动规范输出到社会世界,体现了话语语境对社会世界的规范性作用。社会科学的解释力本质体现在解释社会现象的同时向社会世界输出了合理的规范性。

话语语境模型的意义

话语语境模型首先解决的是话语语境和外在世界的关系问题,而后解决作为界面的主体是如何完成话语语境和世界之间关联的问题。认识的过程即是话语语境下的观察和解释过程,主体的认识必定是依赖于话语语境的。通过话语语境模型,我们能够重新审视社会科学哲学的一些重要问题。

1.关于社会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之争。话语语境模型表明,社会科学理论中的词项离开话语语境就不再有任何指称意义,真正不变的是随话语语境演化不断产生的社会现象,这些获得解释的现象集合构成关于社会世界的拼图。

2.关于真理符合论和真理融贯论之争。对于真理符合论而言,我们不能简单地用符合论来界定社会科学理论的对错,而真理融贯论本身只是体现了自然科学的一种要求,并不能涵盖社会科学。话语语境模型中,理论的融贯性并不是社会科学的根本问题,各类理论所提供的规范性在社会科学的话语语境中是可以共存的。这些理论促进了社会科学话语语境的演化和稳定,也向社会世界输出了规范,这本身即体现了社会科学理论的真理性。

3.关于个体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个体所指向的意义必须在话语语境中才可能表达,而话语语境本身是话语的集合,并不需要假定公共属性,这样就可能为解释意义是私有的还是共有的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同时,社会世界能否还原为个体这个问题本质上是一个伪问题,因为与社会世界直接发生关系的是话语语境而不是个体,社会世界只有通过话语语境才能影响个体的行动,这即是话语语境对社会塑造个体还是个体形成社会这个核心争论的回答。

4.关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问题。面对外在世界,不同的话语语境会折射出不同的话语体系,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一样都是一种话语语境。虽然二者存在差异,但是社会科学的话语语境结构以及演化过程和自然科学是相似的,二者都具有“理论-现象”解释结构。不仅如此,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一样都是通过话语语境来实现对外在世界的介入,虽然二者在介入世界的方式上存在差异,但社会科学同样是我们科学认识社会世界的方式和结果。

5.关于科学预测与社会科学理论地位的问题。精确预测的前提是外在世界的恒定性,如果自然科学理论预测成功,那么这个理论就具有了解释现象的优先地位。如果原有理论和已然预测成功的新理论不相容,就会形成新的问题和现象。社会科学与此不同,社会科学理论成功解释过去并不代表也能成功预测未来,这种解释背后体现了存在的规范性。社会科学也并不是处于任意发展的状态,虽然理论可以出现冲突,但是同一个话语语境下的理论之间仍然会表现出连续性和对偶性。

6.关于社会科学解释和阐释的关系问题。阐释的话语同样构成了一种话语语境,体现了阐释的公共属性。主体在阐释中可以发现新的意义,也能在阐释的话语语境中获得新的理解。如果没有阐释,理性计算就可能成为指导和评价人类行动的唯一标准。因此,阐释不仅体现了作为话语语境和世界关联主体的能动性,给社会科学解释提供了更多合理性选项,而且也促进了社会科学以及社会世界不断发展进步。

猜你喜欢

规范性社会科学话语
画与理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Education with a Heart that Embraces the World, from the Fertile Cultural Land of the “Eternal City”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国家电影局公布规范性文件目录,同时废止一批规范性文件
政府规范性文件清理及其制度完善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
两年清理废止322件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教育部关于废止和宣布失效一批规范性文件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