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2020-11-14于斌
于 斌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中医蒙医医院,内蒙古 赤峰 024200)
股骨粗隆间骨折好发于高龄老年人群体中,此类患者年龄较高,同时身体状况较差,在骨折后若未能给予及时妥善治疗进一步影响患者骨折康复[1],同时也对其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以下将分析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治疗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8年2月~2019年11月本院6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方案分组,即观察组:30例,男/女:17/13;年龄71~89岁,均值为(78.5±0.3)岁;Evans骨折分型:Ⅲ型患者13例,Ⅳ型患者12例,Ⅴ型患者5例。对照组:30例,男/女:16/14;年龄70~89岁,均值为(78.3±0.4)岁;Evans骨折分型:Ⅲ型患者13例,Ⅳ型患者10例,Ⅴ型患者7例。2组临床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PFNA术治疗,术中为仰卧位,于C臂X线下观察骨折复位情况,在患者股骨大粗隆的顶点上侧做一5.0 cm长度切口,放置导针,以扩髓器实施逐级扩髓。顺导针放置PFNA主钉,之后股骨颈一侧放置导针,于透视辅助下对方向和位置进行妥善调整,明确导针放置长度,应用螺旋刀片并将其放置于股骨下关节面适当处,效果满意后即可进行锁定。股骨远端做2.0 cm长度切口,放置远端锁定,并常规引流,之后逐层缝合手术切口;观察组患者采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术中为后外侧入路,对于关节囊进行切开,实施股骨颈截骨并缓慢取出骨头。应用髓腔锉进行扩髓,放置加长股骨柄,之后将股骨柄假体作为操作中髓腔内分支,对大小粗隆间骨折断端进行复位,以钢丝张力带妥善固定,同时股骨矩缺损情况严重者还需实施骨水泥重建。之后选择适宜加长人工双动股骨头,明确髋关节复位效果满意后可进行创面冲洗以及放置负压引流管,最后缝合切口。2组患者均在手术后进行抗感染、抗凝以及抗骨质疏松等治疗,同时进行踝泵练习指导和功能训练指导。
1.3 评价标准
(1)统计2组患者的手术用时、失血量、术后离床负重活动时间、引流量以及术后随访6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2)统计2组患者术后发生的尿路感染、假体松动以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涉及数据以SPSS 19.0分析,数据标准差以(±s)描述,组间数据t、x2检验,P<0.05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围术期指标比较
2组的手术用时比较中P>0.05;2组失血量、术后离床负重活动时间、引流量以及术后随访6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比较中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2组围术期指标比较(±s)
表1 2组围术期指标比较(±s)
分组 n 手术用时(min) 失血量(ml) 离床负重活动时间(d) 引流量(ml) Harris评分(分)观察组 30 97.59±6.82 121.35±22.65 7.15±2.05 71.62±8.95 79.89±5.62对照组 30 100.26±3.19 35.62±31.79 31.26±4.38 181.06±21.06 70.05±3.65 t值 2.096 22.624 10.521 19.601 5.304 P值 0.319 0.000 0.000 0.000 0.001
2.2 术后并发症率对比
观察组术后尿路感染1例,未见假体松动以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并发症率为3.33%;对照组术后尿路感染2例,内固定松动1例,以及切口感染1例,术后并发症率为13.33%。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且P<0.05。
3 讨 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在高龄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多是间接暴力所诱发,同时此类患者存在着骨质流失以及骨质疏松等情况,使骨折后的治疗难度较高,且临床中多以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为主。PFNA手术应用中髓内固定更加符合人体骨生物力学特征,同时具有可持续性设计,有利于降低由于局部应力集中而造成的骨干应力骨折情况,然而该手术的缺陷在于患者术后的卧床时间相对较长,也导致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率相对较高。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都可以有效弥补PFNA手术的应用缺陷,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术后卧床时间,同时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进行离床负重活动练习,因此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率,并改善关节功能恢复效果[2]。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同时术后随访中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应用,更有利于提升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价值。
综上所述,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中,运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治疗价值优于PFNA手术,前者更有利于缩短患者的术后卧床时间并降低并发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