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纪录片听点设计
——以《浩劫》为例
2020-11-14
在影视创作的过程中,创作者会为观众选择一个倾听故事的位置,就如创作者会给画面找一个角度代替观众的眼睛一样,创作者也会寻找一个听点的位置,这一位置就是传声器拾取声音的位置。从技术的角度上讲,听点由传声器的位置决定,但从艺术的角度上讲,听点的位置由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决定。它可能是以完全客观的位置存在,与视点和画面相匹配,也可能融入更多的主观因素,存在于画外,传递特殊的感知方式,给观众以不一样的艺术感受。以是否存在于叙事时空内为判断标准进行分类,听点可以分为叙事时空内的听点和非叙事时空的听点。
听点的设计分析
《浩劫》是一部探讨二战期间纳粹屠杀欧洲犹太人的纪录片,近十个小时的采访、碰撞与衔接,详尽描述着过去的历史。其中的声音部分以其真实的记录情况,在影片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听点的变换使得观众更容易进入了纪录片的情绪。
存在于叙事时空内的听点。叙事时空即影片中的时空,是由视、听等各元素构成的一个“真实的”的虚拟时空。在叙事时空内,听点的设计往往与视点相一致,即使是像人物内心独白这样的声音,也存在于叙事时空内,因为其与叙事内容有着直接联系。纪录片的最大特点就是真实,在叙事时空内的听点,通常根据影片中主要或次要人物的视角来确定,话筒大多时候与摄像机的位置是一样的,无论是采用小蜜蜂或者枪式话筒拾音,听点始终处于叙事时空内,这样可以增加纪录片的真实性。
纪录片近距离的对话中,更多时候以采访者的视角来决定听点的位置。在纪录片《浩劫》中,每一次采访者在画外采访,摄像机的镜头都为采访者视角,此时的听点位置与视点一致。当采访者与受访者一起在墓地行走,谈及如何在尸体中找出妻女时,镜头面向墓地,此时通过采访者的视角确定听点的位置。这里的听点不存在变化,虽然镜头是由多个场景连接的,但是听点始终在叙事时空内,给人以连贯真实的感觉。
存在于非叙事时空的听点。非叙事时空即在叙事时空外的时空。非叙事时空的听点可能有源,也可能无源。例如,一个故事中与当前银幕所表现的声音处于相同的时空内,则是有源的听点;而不在该时空的听点,如背景音乐、旁白和表现化音响等,就属于无源的听点。
《浩劫》作为一个完全通过口述采访完成的纪录片,全片并没有使用背景音乐,在开头的简介部分也没有使用旁白,而是选择了字幕播放,通过文字解释制片方如何找到集中营的经历者,片中的音乐仅是受访者所演唱的民谣歌曲。《浩劫》此类型的记录片不采用非叙事时空的听点设计,是为了最大程度追求影片的真实性。
听点的设计依据
如同纪录片作品的画面可以拆解成不同的镜头、场景、脚本一样,纪录片作品的听点也可以拆分为背景声、动效声、对白等各种元素,这些元素共同组成了纪录片声音的织体。听点有时随着视点的变化而变化,但与视点不一样的是,听点的改变不受画框的限制,其本质上是由画内和画外两部分构成的,画面外的声音是否能够在画框内得以体现,主要取决于以下几点原因。
影片场景。场景是影片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件发生的地点。场景的构成与声音和画面两方面有关,叙事时空中既包含画面,也包含声音。录制环境中的声音元素往往十分繁杂,有的声音是影片的必需元素,有的可以舍弃,有的额外添加会对影片叙事产生意想不到的加成效果。对各种声音元素的取舍既是艺术的需要,也是对技术的考验。听点的设计是为了还原真实,这一点在纪录片中尤为明显。在《浩劫》的采访片段中,受访者坐于喧闹的窗边,被问到自己当时看到了什么,突然有一辆摩托车经过,吵闹的摩托车声打乱了采访的进度和受访者的情绪,当喧闹的声音逐渐消失、环境再次回归安静时,受访者的表情由平静逐渐转变为眼含泪光,他哽咽着说他看到了他的妻子和孩子死去了。这一富有巧合性的环境声保留使得纪录片人物的情绪更加饱满,受访者的状态显得更加真实。这本不在计划内的声音使得纪录片这一采访片段变得更加触动人心,喧闹后的寂寞格外容易触动人内心柔软脆弱的部分。
由此可见,听点虽然由画面内的场景决定,但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完成听点设计时,创作者不应该受制于画面,而是应该大胆想象、大胆设计。当画面外有临时出现的、不在计划范围内的声音时,也应分析该声音的特质与影片情绪是否契合,在最大程度保证声音完整性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影片镜头。不同景别的听点设计不尽相同。通常来讲,全景中出现人物时,人物的声音也应当由远处传来,与视点位置相契合。在中景和近景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设计,但纪录片中存在大量不可控因素,为照顾受访者的情绪,应对现场的突发情况,有时也并不完全依据景别来设计听点。
以纪录片《浩劫》为例,为了保障纪录片的真实性,同时保留影片中受访者最真实的情绪体现,有时候在听点设计上不得不做出一些让步。如果受访者的状态非常封闭且紧张,周遭环境过于繁杂,比如话筒杆吊在头顶可能会使受访者感到非常不自在,由此影响受访者的心态,不利于导演通过采访得到有效的信息。这个时候的声音拾取方式就不得不选取小蜜蜂而放弃使用吊在头顶的枪式话筒,虽然在声音的立体性和环境的拾取上有一些欠缺,无法收录到更具有空间感的素材,但是保留了受访者更加自然的声音状态和情绪表达,也是一种可取的方式。在《浩劫》中,采访者、受访者和翻译三人一起走在森林中,虽然景别上是一个大全景,但声音的来源是非常近的,为了照顾受访者的情绪,采访者和翻译二人选择了一边在林中散步,一边与受访者进行聊天的采访形式,受访者的情绪看起来较为轻松,状态比较自然,有问有答,过程比较顺利。虽然没有吊杆从上方拾取声音,但也不失为一种保留受访者真实状态的选择。
影片情节。影片情节与听点设计息息相关。例如,在《浩劫》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受访者作为一位曾经的歌手,在船上唱起了悠扬的歌曲。这首民谣非常好听,但它实际上是这位歌手曾经经历过的一段非常痛苦的回忆,此时听点由远处转换至近处,引领着观众走近这一段与屠杀相关的残酷过往。
由此可见,根据影片的情节设计听点是一个需要思考和钻研的过程。导演要与录音师和后期人员互相讨论,制定出最适合的设计方案。如果导演是一个对视听之间的对应关系要求比较严格的人,那么在该导演的影片情节的设计中可能较少会出现听点与视点关系不一致的情况。这样的影片中的声音素材的录制较为严格,会在不同的景别录制不同的声音素材以备后期制作时选用,对声音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如果导演对于声画关系有着特别的看法,认为不拘泥于声音与画面之间严格的关系可以营造出影片情节不一样的气氛,比如在大全景时,听点设计近一点更能体现采访者与受访者贴近的情绪,那么在该导演的作品中,听点与视点之间的会出现较多不一致的情况,有些可能是刻意为之,有些则被导演认为是无需太在意。
听点与视点的关系
听点与视点在影片中大多数情况相一致,但一定情况下,听点也会与视点不一致。这或许是创作者别出心裁的设计,或许是因为拍摄过程中不可控因素的影响。
视听一致。听点与视点的关系通常一致。在《浩劫》中的受访片段中,几乎每一部分的采访都是这样,唱着歌声的船只由远及近,听点随着视点的变化由远方转变至近处。
视听不一致。听点和视点不一致的情况,能够给影片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在《浩劫》中,一名幸存者在讲述自己的回忆,最开始听点与视点一致,摄像机面对着幸存者。之后,视点发生变化,一辆车开向了别处,此时幸存者的讲述就成为了旁白,一致贯穿着这个故事直至结束。此处的设计非常巧妙,引导着观众感受口述的历史。可见,听点的设计对于引导影片的情节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时,听点的设计也可以适当补充影片的情节。在《浩劫》中的受访片段中,翻译的声音时常出现,有时因为聊天节奏的问题略显突兀,此时听点设计的变化可以让观众理解翻译随行的存在,从而更好地交代采访现场的情况,更便于观众理解纪录片采访的进行状态。
叙事学意义上的听点
没有传声器听点的声音,如旁白、独白、无源音乐和表现化音响等处于非叙事时空。有源音响处于叙事时空中,比如纪录片中来往的车辆声、树林中的鸟叫声等。无源音响并不来自叙事时空,是没有声源的。
听点的设计应该与叙事学相结合,在《浩劫》中,为保证纪录片的叙事更加流畅,无源音响的应用远少于有源音响。这一点可能与导演的意图有关,也可能与后期剪辑有关。
总结
听点的设计对于一部影片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创作前期,导演与听点设计人员要预先设计方案,尤其对于纪录片来说,如何在不可控因素下完成创作的初心,是非常重要的。在后期制作中,也要根据素材最大程度地保留影片真实性,更好地完成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