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友人帐 缘结空蝉》的叙事策略分析
2020-11-14王雅楠
王雅楠
(廊坊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治愈系”是日本的一种流行文化现象,指能够让人们从疲惫不堪的负面情绪中解脱出来,感到平静、舒畅和欣慰。1999年坂本龙一发表的单曲《ウラBTTB》作为治愈系音乐广受好评,治愈系文化也自此开始在日本流行,并渗透到音乐、小说、动漫、影视等各个领域。其中治愈系动漫是指格调清新,节奏舒缓,能够温暖人心的动漫作品。
《夏目友人帐》是绿川幸创作的漫画,由日本动画公司Brain's Base制作为动画作品。讲述了少年夏目贵志自小能看见妖怪,在继承了外祖母留下的写有妖怪名字的“友人帐”之后,过着被妖怪追逐的日子。不堪其扰的夏目决定将名字归还给妖怪。在归还名字的过程中,他经历了一系列奇幻、悲伤却又温馨动人的故事,逐渐学会了与人、妖怪友好相处。因作品中可爱善良的妖怪形象、温暖动人的情节和抚慰人心的台词,而被誉为治愈系动漫的代表作。
其剧场版《夏目友人帐 缘结空蝉》由大森贵弘执导,于2018年9月29日在日本上映, 2019年3月7日在中国内地上映。影片在延续原著治愈系风格的同时,采用了大篇幅原创编剧的形式,叙事节奏更为积极主动,富于起伏。本文试从叙事主线、主题呈现、叙事时间三个角度评述影片的叙事策略,分析其如何通过分散的小故事表达主题,体现治愈系风格及魅力。
一、娱乐化的叙事主线:猫咪老师分裂为三
“日本电影的传统叙事并不像好莱坞电影那样注重矛盾冲突的激化,是非对立的界限也相对模糊。比起快速的情节推进,日式叙事更加注重的是故事意境的营造”。《夏目友人帐》作为治愈系动漫的代表作,其叙事风格也是以舒缓宁静为特征。其剧场版《缘结空蝉》在延续原作治愈系叙事风格的同时,为了吸引观众,加大了娱乐化因素的比重,以猫咪老师误食妖果分裂为三这一变身情节作为主线,串联起了穗之影和容莉枝的故事、玲子的回忆、夏目的回忆等分散的小单元。
猫咪老师斑的真实身份是一个高级妖怪,最初是为了得到友人帐而与夏目贵志在一起,之后逐渐与夏目成为相依相伴的朋友。在夏目遇到危险时,会变回强大的妖怪保护夏目。因其弯弯的眼睛、憨态可掬的招财猫形象和贪吃的性格深受广大漫画迷的喜爱。影片中,猫咪老师追逐妖怪时沾到身上的种子在一夜之间长成参天大树,并结出了果实。贪吃的猫咪老师吃掉妖果后,次日早晨分裂为三只小猫。这三只小猫到处乱跑,夏目的同学多轨和其中一只小猫来到了容莉枝家中,周围人的记忆也随之改变。
猫咪老师分裂成的三只小猫软萌可爱,画面温馨感人,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影片的治愈系风格。这一变身情节在作为娱乐化因素吸引观众的同时,也成为影片最主要的矛盾冲突,推动了后续情节的发展。夏目为了帮助猫咪老师恢复原形而重回五丁镇展开调查,从而引出了妖怪穗之影和容莉枝之间美好又忧伤的故事,并穿插了夏目的回忆和玲子的回忆。相对于原作中每次都是妖怪主动找到夏目的被动式叙事风格,影片在帮助猫咪老师恢复原形这一目标的带动下,叙事风格更为积极活跃,富于变化。
这一经典的变身情节不仅作为主线串联起了分散的四个小故事,也带动了人物的活动和 “客串”妖怪的登场。猫咪老师一直作为保镖保护夏目,分裂为三只小猫后失去了强大的能力,夏目转变为猫咪老师的守护者;影片开头找到夏目归还名字的妖怪“闷闷坊”,主动为寻找失散的小猫提供线索;曾得到夏目帮助的中级妖怪们,为了将三只小猫合为一体不遗余力;夏目的同学田沼在寻找失散小猫的过程中一直陪伴在夏目身边,给了夏目很多安慰。影片中妖怪们蠢萌搞笑却善良可爱的形象,夏目和猫咪老师及同学日常的相处,都一点一滴地展示了妖与妖、妖与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烘托出了影片的治愈系主题。
二、散文式的主题呈现:记忆与遗忘
《夏目友人帐》原作是单元剧,夏目归还每个妖怪名字的过程,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因此主题呈现并不集中,而是融会贯通在每个单元的细节中。《缘结空蝉》基于原作的特征,采用了“形散神聚”的散文式叙事方式。各个小故事之间情节并不完全连贯统一,互相之间也没有清晰的时间和因果关系,但却贯穿了同一个主题:记忆与遗忘。
在日语中“空蝉”指蝉蜕变后留下的空壳,在佛教中被引申为除去灵魂的“肉身”之意。人与人相遇、相识、相知,共同度过的温馨美好的时光都会积淀在脑海里,形成珍贵的记忆。如果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感情比作肉身,那记忆就是其灵魂。一旦记忆被遗忘,感情是否就如空蝉般,只空留躯壳?影片的名称用哲学般的字眼让人深思记忆与遗忘的关系,四个小故事也围绕记忆与遗忘这一主题展开。
影片的重点——妖怪穗之影和容莉枝的故事中鲜明地呈现了记忆与遗忘的关系。穗之影本是山神的侍者,拥有模仿他人的能力,但因为一次失误而背负着神罚流落人间。他每到一处就会被当作某个一直都在的人,可一旦离开,人们就会遗忘与他相关的一切。对穗之影而言,每次的相处和缘分最终都会变成被遗忘的痛苦,他厌倦了这样的生活,将自己封闭在树洞中,却在倾听女孩容莉枝一次次对着大树倾诉心事的过程中,产生了想要守护她的念头。容莉枝的儿子椋雄去世之后,穗之影不忍看她承受丧子之痛,选择以椋雄的身份陪伴在她身边。母子二人相依为命的八年,成为容莉枝人生中最温柔最美好的谎言。但伴随着夏目的调查,穗之影发现神罚已经转移到树上,并通过妖树果实影响到了猫咪老师和夏目的同学多轨,于是他决定拆穿谎言,离开陪伴了八年的容莉枝。
穗之影离开的场景是整部影片中最唯美忧伤的画面:漫天飞絮如光影般逐渐散去,犹如人的记忆一点点消失。捉妖人将穗之影称为“夺取人记忆的残忍妖怪”,实际上穗之影自己才是一个个故事中最痛苦的人,他对遇见的人们付出真情,但自己离开后,所付出的爱和情谊都会被遗忘。影片《寻梦环游记》曾说,生理上的死亡并不会真正从世界上消失,被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穗之影背负的,正是一次次比生理死亡更痛苦的神罚。记忆作为感情和缘分的结晶,在我们的人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个人都在渴求爱与被爱,被别人记住是自我价值的体现。真正的消亡不是肉体的毁灭,而是记忆的消失。
害怕被遗忘的,不仅只有穗之影。夏目幼时因为灵异能力被视为异类,父母去世后在亲戚家颠沛流离,直到遇见温柔善良的养父母藤原夫妇才有了家和归宿。因为童年的孤独,夏目同样害怕被遗忘,在看到猫咪老师分裂为三进而影响到周围人的记忆时,会梦到养父母忘记自己而吓醒;容莉枝成为剪纸师,是因为遇到玲子后,觉得人的记忆虚无缥缈,需要一个载体去记录;闷闷坊找夏目归还名字,是因为割舍不下对玲子的回忆;穗之影在“友人帐”上写下名字时,就下定决心即使玲子忘记自己,自己也一定要记住玲子。记忆与遗忘这一主题是贯穿影片的思想主线,是凝聚四个小故事的向心力。
穗之影的故事结尾在忧伤之余,也充满了治愈的力量。穗之影离开后,容莉枝脑海中相关的记忆也随之消失,感慨虽然儿子已经去世八年,却觉得他从未离开过。她虽然遗忘了这八年的时光,却在穗之影的陪伴下缓解了丧子之痛,找回了面对生活的勇气。影片在看似分散的一个个小故事中,向我们呈现了记忆与遗忘的关系:人生中会经历无数的相遇与分离,即使相知相处的记忆会随着时间淡去,但每一次的相知相遇,都会温暖我们的心灵,成为鼓舞我们面对生活,继续前进的力量。
三、跨时空叙事:孤独与治愈
电影是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艺术,在叙事时间上,可以通过倒叙、补叙、插叙等方式,打破时间的持续性,通过时间顺序的变化组合,表达曲折复杂的感情和对世界的感觉。《夏目友人帐》原作中,每当归还妖怪的名字时,关于外祖母玲子的记忆就会出现在夏目脑海里,让他对外祖母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情。《缘结空蝉》里继续沿用这一设定,不仅插叙了与玲子有关的回忆,还插叙了夏目和结城的故事。通过跨时空叙事,形成了过去与现在、玲子与夏目两代人的对比,阐述了孤独与治愈的关系。
影片中玲子主要出现在妖怪闷闷坊、穗之影以及容莉枝的回忆里。在妖怪们的记忆中,都是玲子首先提出和他们比赛,并以强大的灵力取胜。但看似强大开朗的玲子,却是因为孤独才开始和妖怪比赛。因为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妖怪,玲子自小被视为异类,被人议论和疏远。她帮容莉枝捡起了铃铛,但容莉枝惊慌失措之下选择了逃跑,玲子只好又开始找妖怪比赛。可玲子不知道,容莉枝惊慌失措并非因为恐惧和排斥,而是源自对她的崇拜和憧憬。小女孩容莉枝眼中,能够看到另一个世界的玲子是那么潇洒帅气,令人神往。这应该是玲子众多经历的一个缩影,在一次次这样的误会中,她放弃了与人的交往,在孤独中开始了与妖怪的比赛。但即使嘴上说“不与人交往也无所谓”,玲子的内心仍然是渴望友情,抱有遗憾的吧。
玲子孤独的形象也照应着夏目。夏目同样因为能看到妖怪而被视为异类,度过了孤独寂寞的童年。直到被善良的藤原夫妇收养,在养父母的关爱感化下,逐渐学会了打开心扉,表达自己。影片中插叙了夏目和结城的故事。结城是夏目的小学同学,在班上同样格格不入被同学排斥。为了得到夏目的友谊,结城谎称自己也能看见妖怪,两个同样孤独的少年逐渐成为朋友。两人相约去森林深处看瀑布,结果夏目看到了象征着人类命运的壮丽瀑布,并听到了妖怪发出的不可碰触瀑布的禁令。结城却只看到了光秃秃的石壁。夏目明白遭到了结城的欺骗,两个少年也自此再无交集。但最终,已经走出童年阴影的夏目选择了和解,对结城说了“谢谢”。感谢结城在自己孤独时的陪伴,也彻底和自己曾经的孤独和解。
两段跨时空的插叙,形成了玲子与夏目两代人的鲜明对比:同样经历了被视为异类的童年,玲子放弃了和人类的交往,选择了孤独;夏目在养父母的关爱和猫咪老师的陪伴下,打开心扉,收获了家人和朋友。影片中不止一次出现夏目和养父母、同学朋友、妖怪相处的温馨画面,这个少年在温柔对待世界的过程中,自己也得到了治愈,不再孤独。如果当年的玲子或容莉枝更勇敢一点,向彼此迈出一步,是不是就可以像夏目一样可以得到友谊和温暖?孤独与治愈,不仅取决于外界和他人,也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勇气和选择。
四、结语:《夏目友人帐 缘结空蝉》的现实意义
《夏目友人帐》作为日本经典的国民动漫,不仅在日本拥有众多的爱好者,我国的中央电视台也曾对其进行专题报道,称之为“治愈神作”。影片通过充满奇幻色彩却又有现实意义的小故事,呈现出一个温馨治愈的童话,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在生活节奏日渐加快的工业化时代,人们远离家乡,独自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中面对激烈的职场竞争。没有朋友,家庭关系也日渐疏远,甚至进入了 “无缘社会”人际关系的萎缩带来了心理上的孤独和寂寞。在现代人的孤独中,我们如何敞开心扉,主动去接触和关爱身边的人?如何在帮助和善待他人的过程中被记住,被治愈,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夏目友人帐 缘结空蝉》让我们在享受温馨治愈的同时,也反省和思考自己的心灵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