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正致远
——以“三正”进一步做好电视时政新闻播音主持工作

2020-11-14

声屏世界 2020年20期
关键词:播音员时政电视新闻

时政新闻传播党和国家政策主张、重要政策和信息,受到观众的普遍关注。作为时政新闻传播的重要一环,播音员主持人在话筒和镜头前,通过有声语言和“副语言”的传播,将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新闻播音员尤其是电视新闻播音员因其特殊性而广受关注。一名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的表现如何,对于一档节目的质量和传播效果有着直接影响,优秀的新闻播音员能够让电视新闻信息更准确、更生动、更有效地传播。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在湖南考察时提出“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守正创新,确保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守正创新,扎扎实实的充满正能量的“正”是完成好光荣使命的保障。

正心——政治过硬不断学习

习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新闻舆论工作者“要牢记社会责任,不断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在构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过程中,时政新闻播音员通过信息传递影响人,是在民众的头脑里做建设,时政新闻播音工作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工作,也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新闻播员主持人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就要求必须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要及时认真学习掌握党的大政方针、最新要求、最新理论。

正基——夯实基础专业专注

一、用声音去打动人。一个合格的电视时政新闻播音员,只有拥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娴熟的表达技巧,才能全神贯注、运用自如地处理好稿件播报的每一个具体细节。电视新闻的配音和画面是相辅相成的,要表达好时政新闻的配音,首先要从内容出发有准确的情感表达,不能只做见字出声的传声筒,明确固定的语体形式,要声音明快、节奏适中、朴实大方、明晰流畅、语句工整。其次,播音员在播报时要把握住声音、情感、节奏、语气变化,处理好几者之间的关系,使声画和谐,向观众传递令人可信的客观事实和政治立场。

电视时政新闻播报的重音和停顿,也是需探索的问题。在播音实践中,重音的选择一般要精不要多,同时要符合语音流变的需要。没有重音的语句使人费解,但一句话中的重音也不宜过多,否则会分散语句目的,使人在理解时难得要领。对句中的关键字进行突出强调,以此来实现语言的目的,取得表情达意的效果,这才是重音的实际效果。停顿就像一首优美的乐曲不能没有休止符一样,是表达时重要的“调味剂”,但停顿多会使电视新闻的播音显得语意不完整、语句不连贯,但少了或不当会使观众的理解产生偏差。美国著名的作家和演说家马克·吐温曾说过:“恰如其分的停顿经常会产生非凡的效果”。巧妙地运用停顿,能使观众更好、更准确地理解电视新闻的信息内容。

二、用非语言符号传递正确的信息。电视是视觉艺术,时政新闻播音员与一举一动,眼神、表情、体态、服饰、化妆等都在无声地传递着信息,会体现出信息的基调,在整个电视时政新闻节目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播音员的服饰发饰体现着节目风格与时代潮流,传达着思想意识。比如,朝鲜和美国的新闻时政播音员一出场,不用开口观众就知道了他们的所属以及他们可能要表达的政治态度。因而电视新闻播音员的服饰应突出清爽明快、有一定的时代感,不能太落伍也不能太时髦,得体大方可以很好地赢得观众的认可,从而增加节目的可信度。

电视时政新闻播音员肢体语言也会给观众以心理的暗示。如果表情太过于丰富夸张,会显得不可信、不庄重,可能就会给新闻的可信度减分;而表情太过于严肃的话,又会显得呆板、生硬,可能会降低新闻的“温度”;坐姿不挺拔,会显得有气无力;太过于笔直的坐姿,可能又会显得高高在上。

在一些特别时政类新闻节目的录制当中,播音员有时不仅仅只是上半身出镜,要求有走动画面全身出镜。这时非语言符号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巧妙运用自身所具有的专长,可以让节目创新出彩。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播音员不光是喊嗓子更要做出样子,要以正能量的言谈举止来影响人、引导人,言行一致,知行合一,怎么说就要怎么做。播音员要从日常播报的时代楷模身上感受精神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升个人修为,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味的人生。

总之,电视新闻播音员的形体动作、表情动作应比生活中要规范些,需要在台下反复对自然形体动作、表情动作的细微之处作调整和修正。只有形体语言运用得好才能做到仪表端庄、落落大方,给观众留下良好的印象。

参照GB/T 5009.5-2016[26],采用凯式定氮法测定不同花生样品脱脂粉中总蛋白含量。将脱脂粉0.1 g,硫酸钾3.0 g,硫酸铜0.5 g和硫酸一起加热,消化后,用0.1 mol·mL-1盐酸标准液进行滴定。每个样品做3次平行,花生的蛋白质转化系数为5.46,计算总蛋白数量,并折算成每100 g鲜花生中的总蛋白含量。

三、理解是基础 感受是关键。电视时政新闻播音员只有准确地对文字稿件进行具体的感受与理解,才能掌握每一篇播出稿件的段落层次、逻辑关系、典型描绘、写作特点等,从而有力地表现出主题,也就是电视新闻稿件的灵魂,使画面语言与文字语言有机地结合。

“理解感受得有多深,表达得就有多好。”没有逻辑感受,就不会有脉络的清晰,就不会抓住“起、承、转、合”的变化;没有形象感受,就不会赋予稿件内容以具体、丰富的色彩,就不会有真切、生动的形象产生。可以说,感受是关键,是由理解到表达的桥梁,只有对稿件进行具体感受,才能使播音员的有声语言充满活力。

播音员一定要注意,形象感受和逻辑感受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它们必须形成为一个整体。不同的人当然感受的层面也不一样,那种完全吻合稿件要求的就是播音员的独特感受了。在播音中播音员要重视自己的独特感受,在这方面允许创造性地去探索、发挥,要杜绝千篇一律。

电视新闻播音员要多深入基层,到各行各业的第一线,了解群众的生活和工作,有了感性经验才能及时把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情满怀激情地报道给观众,让观众感受到你所说的是他们的心里话。

四、把控好“心”和“情”。良好的播音状态能更加准确地表达新闻稿件内涵,将稿件演绎得更加生动形象。时政新闻播音员代表的是主流媒体的形象和声音,面对的是千万的电视观众。因此,时政新闻播音员,无论是声音还是形象都应是健康的、积极的,一坐到演播台上就必须抛开一切消极、负面的情绪,全身心投入,传递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播音状态包括心理状态和情感状态。播音员的任务就是将语言文字变成有目的、有对象、有态度、有感情的有声语言传达给受众。因此,播音员的心理状态与情感都影响到对文字稿件的表达。当电视新闻播音员开始对稿件分析、理解时,就开始了一系列连续而流动的心理活动。与此同时,播音员也进入了一种状态,即播音心理状态。播音员要有更强的代入感,能够把自己充分融入稿件当中,与电视观众达成一定的“心理默契”,把握好电视观众的心理状态很重要。

获得了正确的心理状态后,还要把握好电视新闻播报时的情感。电视新闻播音员经常会报道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及其事迹,如何达好表现好,这里面就涉及到很多情感表达。如果播音员的感情世界贫乏,就犹如缺少动力系统的机车,寸步难行,这样的播音必定是空虚、苍白、僵死、麻木、淡而无味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通过稿件文字内涵的解读引起情感刺激,激活身心,找到与观众心声合拍的播音情感,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叩响观众的心扉。情感是播音创作的动力源泉,是播好电视新闻的出发点,它可以激发电视新闻播音员丰富的想象力,使其与画面情感统一,体现出电视新闻固有的本质特点,从而更为贴近观众和更容易为观众所接受,所以电视新闻播音员一定要高度重视自己情感的调动。

正向——传承创新把握风格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创新,无未来。时政新闻的要求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在不断的变化,在新时代,播音主持工作需要不断地创新。笔者认为,这个创新是基于传承的基础上把握正确的方向的创新。随着技术创新、新闻事业的加速发展,新闻播音事业也进入高速发展、科学发展的时代。同时,网络、手机等多媒体的兴起,给新闻播音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时政新闻播音主持的创新,首先应该踩准时代的节拍,要符合时代的步伐、符合时代的审美,其次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两者相合才是正确的创新方向。电视时政新闻播音近几年有一些显著的变化,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气息也突显了风格。

一、节奏明快,更具生机。“播”是广播电视新闻最基本、最重要、最普遍的播报方式,曾经很长一段时期,广播电视新闻播音一直沿用的是“新华体”。“新华体”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慢”,讲究一板一眼。作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新华体”有着其存在的合理性。而现在,有的新闻播音员播报速度甚至加快到了300字以上。语速的加快,无疑给新闻的编排增加了更多空间,增大了新闻节目的信息量。明快的节奏也使节目更具生机和时代气息。

二、播中有说,亲近温暖。单一的“播”给人一种亲切不足、高高在上的感觉,而且语势节奏有些刻板,加上新闻内容的说教性,往往显得与人相去甚远。随着时代的变迁,新闻播音员的播报方式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开始慢慢放下身段,改变“高嗓门儿”的播报方式,声音变得更加平和,不甩不唱,是一种直面观众的心态,并在严肃、刻板的“播”中加入“拉家常”式的“说”,将稿件当中相对晦涩难理解的书面语尽量用更口语化的方式叙述出来,淡化播音腔,给观众一种亲切感,增加新闻报道的“人情味”。比如听《新闻联播》海霞的播音就像在听邻居大姐说家长里短,特别亲近、温暖,这使她播报的对象感也更加精准。

三、态度鲜明,生动有力。以中央台《新闻联播》的国际锐评为例,国际锐评的“锐”体现在鲜明的观点立场、强烈的思想主张,也包括鲜活生动的语言风格、爱憎分明的感情色彩,央视的新闻联播的主播们把国际锐评的“锐”气表达得淋漓尽致。铿锵有力的播报,态度鲜明、义正词严,用声以刚为主,一实到底,重音突出,节奏从容,引来观众一片叫好声。

在《美国是全球合作发展的绊脚石》的国际锐评中,“羡慕嫉妒恨”“怨妇心态”等词一个一个往外蹦,时政新闻的鲜活播报让节目变得生动而有力,获得网民的一致好评。很多网民纷纷评论说,《新闻联播》应该高大上的时候绝不低姿态,而该接地气的时候也绝不端架子,为节目点赞。

对于电视时政播音员来说,业务风格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永恒的,一天天一年年的累积可能也不会十分明确,甚至很多时候,经历了很多黑暗和迷茫,但慢慢地会看到一个光亮,终而可以找到明确方向。

数据表明,在国家重大事件发生时,广播电视依旧是大众关注度最高的媒体,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期间,新闻类节目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需求,收视率涨幅最大。其中,湖北卫视晚间新闻在此期间收视率整体提升531%,收看用户数提升906%。播音员尤其是身处新闻一线的播音员要充分意识到,只有使视野、观念、能力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新闻素养、语言表达技巧和对新闻节目整体的综合驾驭能力,通过不断努力正心、正基、正向,就能更好地、理直气壮地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江西声音,为坚守好主流媒体新闻宣传舆论阵地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播音员时政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论播音员主持人的新闻敏感性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时政
时政
做人民欢迎的中用的播音员
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创造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技术初探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