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融合视角下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探索
——以《了不起的长城》为例

2020-11-14

声屏世界 2020年20期
关键词:长城电视节目媒介

2020年年初,全球第一档以长城文化体验为主题的户外真人秀《了不起的长城》在北京卫视一经播出便受到了大众的关注。近几年来文化类节目层出不穷,从《国家宝藏》到《上新了故宫》等一系列综艺的推出都使文化类电视节目渐渐占据受众市场。随着信息传播的成本大幅降低,传统媒体的生命力也在明显减弱,传统媒体的转型则显得尤为重要,媒体融合也变得势不可挡。

《了不起的长城》以“文化为魂、综艺为体、情景游戏为手段”的创新节目方式,为媒介融合时代文化类电视节目的转型提供了范例。通过探索《了不起的长城》的成功经验与可借鉴之处,更能进一步找到提升融媒体时代下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可行之处。

媒介融合下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发展背景

近几年国内电视节目的全方位发展,电视节目的多样性内容在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在对他们的价值观产生耳濡目染的影响。尤其是盲目娱乐主义和无用信息的过度泛滥更是使一部分电视节目内容低俗、没有价值、文化内涵越来越低。随着节目受众的年龄层的扩大及他们的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些“快餐”节目显然无法满足要求。自2017年开始央视推出了一系列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旨的电视节目让大众眼前一新,文化类节目便自此走进人们的视线。同时,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改革创新,人们已经认识到传统媒体已经难以满足当代人对信息社会的需求与期望,在此情况下我国积极推动了传统媒介向信息化、移动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电视节目创作者及文艺工作者以新兴媒体为平台,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充满魅力却尚未被人们熟知的无价之宝以全新的呈现形式展现给大众。通过构建起一个全新的媒体传播系统积极发掘和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给受众灌输清醒的民族意识和坚定的民族自信,以此来满足广大受众的精神需要。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打造的文化类电视节目不仅代表着我国的传播实力,更是有利于推动全社会的传媒发展进步。

媒介融合下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发展

在新兴媒体发展逐渐壮大的过程中,媒体融合使得传媒行业的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也使得文化类电视节目在变化多端的发展浪潮中寻找到自己的合理定位成为最大的考验。如何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改变以往单调的传播模式同时塑造节目品牌,别出心裁“稳中求变”,成为此类节目发展的重点。《了不起的长城》作为今年年初刚推出的大型文化类电视节目,无论节目形式或是内容都区别于此前的文化类电视节目,在传承与创新的尝试上开辟出了不同寻常的路径。

立足主题:坚持“内容为王”。在如今媒介融合的时代,社会的信息资源处于共享状态,各大媒体想要在信息选择繁杂的前提下寻找出路,就必然要对节目内容的选择与制作下功夫。在节目制作前,节目组首先要通过分析受众的观看习惯、所处的年龄段、满意度等来对节目选题进行创新深入思考。其次,节目组要注重对于选题的深度和广度发掘,着重提高节目内容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找准自身节目定位,坚持以“内容为王”,打造优质节目。近年来,《上新了故宫》《国家宝藏》等一系列文化类电视节目逐渐走进大众视野,让中国传统文化再次被人们重视,传统IP如故宫、天坛、颐和园等纷纷通过电视节目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想要在此类节目的基础上达到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先在内容上引人注目。

《了不起的长城》作为全球首档长城文化体验类电视节目,导演组在谈及到制作此节目主题初衷时就提到:“在外国人眼中,皇宫文化并不是中国独有的,但长城不仅是中国人民更是全世界人类的智慧结晶”。“走四万里中国长城,学五千年中华文化”作为此节目的标语也侧面概括出节目传播的主体和立意。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人们心目中已升华为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和意志,是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和爱国热情的象征。可是,在如今社会大众的印象中对于长城只有比较传统的了解,并未能对其历史了如指掌。北京卫视正是抓住这个关键,决定以长城为核心IP,整个节目都在长城上实地录制,以“用老百姓都能看懂的方式传递长城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为节目初心,诠释好“长城”作为发言工具的重要价值。为了在节目拍摄上达到切实传播的效果,前期工作更是要准备到位,导演组在拍摄前特地对长城进行两个月的踩点并联系上了“中国长城学会”——唯一一家以研究宣传和保护长城文化为主的国家一级社团组织,对节目进行指导和支持,保证节目内容的准确性及丰富性,提高整个节目的水准。

推陈出新:新形式反映好中国风采。在媒体融合时代,每一档电视节目的制作都不会仅仅以一种单一的类型,而是要以不同类型进行配合。而文化类电视节目更加强调“文化”内容,特别提出中华传统文化在节目中的体现和传播,这就要求在节目制作中需要将内容与媒介时代融合的发展相结合,以新形式来反映出专属的中国风采。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想要运用电视化的手段进行全方位的呈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想要在媒介融合下全方位呈现历史,节目除了要有深刻主题之外,还要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节目形式让观众寓教于乐,看完后能够静下心来思考和探讨。

《了不起的长城》为了避免与以往的文化类电视节目形式相类似,减少重合感,避免生硬的传统说教,节目组采用“文化为魂、综艺为体、情景游戏为手段”的“三加模式”让受众真正地了解长城背后的历史故事,尤其是年轻一辈的受众,同时也能让全国人民甚至是全世界都感兴趣。节目在长城实地拍摄的基础上,加入长城历史问答、各种的游戏配置、竞技手段、情景式真人秀等有趣的环节,完美地将长城文化融入到游戏竞争中。节目以嘉宾通过游戏竞争的方式进行长城文化宣传,将每一期节目都设在不同地域的长城,以此将不同长城背后的故事展现给观众。最值得提及的一点是《了不起的长城》在文化类节目的底色上又多了几分户外真人秀的色彩,两者相结合是此类节目的创新之举。得益于此节目形式的创新尝试,长城的历史故事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得以展现,既避免呆板说教,又避免低级庸俗。让知识点自然输出,成为此节目一大亮点。

积极传播:“上下联动”引发文化浪潮。随着前期一系列文化类电视节目的播出,它们所呈现出的传统文化热度和传递出的深厚历史底蕴激发出大众关注传统文化的热情,也引发出线上线下的激烈讨论。在媒体融合的现状下,线上各媒体的联合宣传,互联网络的积极推广,相关短视频网站的热门话题讨论,大型主流媒体的报道等都能引发大众从全新的角度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新关注。线下相应推出的文化类产品等都会对大众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有一定帮助。

一方面,《了不起的长城》里所内涵的历史文化除了会在每周固定时间与北京卫视央视频等的主要媒体进行播放之外,还在优酷或者芒果TV上等视频平台上进行重播。各种网络社交软件的热门话题如“了不起的长城小名大公开”的讨论,实现了受众与节目的实时互动,扩大了信息传播的渠道。而节目嘉宾也会通过微博等社交平台进行宣传。其中《了不起的长城》微博账号还会在每周节目播出前进行上一周节目长城知识点的回顾,更好地在节目之外与观众进行互动。节目还预计在法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主流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有利于将节目中的长城文化推向全世界。

另一方面,节目播出也引发线下长城之旅“文化游”的热潮。长城凭借其自身独有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优势,再加上节目中探讨出长城背后的历史故事,成为文化旅游热的主要景点。不同于其他类型的靠综艺节目走红的景点,文化类节目激起的寻找历史的欲望使大众更愿意深入其中,探寻中华传统文化的来源。结合2020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真正实现了重大突破,文件提出:“要保护好历史文化名镇(村)、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文化遗产、古树名木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之年。”人们在探寻中华传统文化来源的同时,文化类节目也在主动探索节目外的价值。

启示与总结

作为文化类电视节目,《了不起的长城》选材新颖,敢于选取长城作为主题,利用媒体融合的态势,在节目设计上还是节目形式上都为文化类电视节目提供了创新方向。但在此基础上,节目也给人们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总之,文化类电视节目在媒体融合时代的创新转型和发展中需要找到自身节目的准确定位,在满足受众的观看需求的同时还应坚持传播历史文化的信念,把电视节目带有的综艺感、趣味感和话题性与传统文化的优秀特质、当代价值和精神追求相结合,通过电视节目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合理发掘,继承传统、创新传统,提高受众对传统文化的高度认识,实现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持续发展。

在媒体融合的趋势下,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新媒体平台的简单合作,同时还应主动利用各媒介整合优势对当下信息资源进行共享,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表达,尽力发挥文化类电视节目对传统文化的输出和传播作用,提高文化类电视节目的认知度和公信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出一批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育人心的文化节目。

注释:

①360百科.了不起的长城 https://baike.so.com/doc/29083871-30563182.html

②专访曹志高:《了不起的长城》点燃国潮文化,让世界读懂“长城”[EB/OL].https://www.sohu.com/a/352178164_29583 3,2019-11-07

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20-02/05/content_54748 84.htm,2020-02-05.

猜你喜欢

长城电视节目媒介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下)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上)
守护长城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