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稳”政策背景下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新闻报道框架分析
——以《第一财经日报》为例

2020-11-14

声屏世界 2020年20期
关键词:财经日报贸易战

研究缘起

截至目前,中美两国贸易争端已由原本的贸易摩擦上升为真正意义上的贸易战。中美贸易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贸易逆差,美国政府多次抱怨双方贸易的不平衡问题,并频频采取制裁措施,导致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

在我国2019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六稳”政策三次被提及,“六稳”也即是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这是自2019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下半年经济工作、12月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2020年经济工作之后,年内第三次重提“六稳”,其中“六稳”政策中所包含的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对于当前中美贸易关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凸现了2020年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基调仍将是“稳”字当头。“六稳”政策背景下的“中美贸易战”走向也成为当下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其中尤以财经媒体最为突出。本文试图研究中国财经媒体在“中美贸易战”中的新闻报道框架特征,分析其优势与不足之处,为国内相关报道提出借鉴。

理论基础

框架理论起源于二十世纪中期,最初是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的重要概念,1955年,贝特森在《游戏与幻觉理论》一书中提出了框架的概念。在社会学角度,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认为框架就是人们用来认识和解释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认知结构。学者塔奇曼将框架引入媒介研究中,认为新闻是对真实社会进行建构后的产物。

新闻框架如今被当作是新闻图景建构的基础,其在新闻文本从选择到加工的各个方面扮演着重要作用,在新闻文本的建构中,框架被认为具有选择、诠释和增强现实图景的作用。总之,新闻报道往往离不开新闻框架要素。本文将《第一财经日报》关于“中美贸易战”的相关报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选择性框架,也即如何选择事实进行报道;第二层是凸显性框架,也即如何赋予报道的显著程度;第三层是建构性框架,也即如何组合文本进行建构。

《第一财经日报》中美贸易战报道框架分析

一、选择性框架。新闻报道的选择性框架是指媒体如何对新闻事实进行遴选,从中选取具有新闻价值或宣传价值的稿件,本文通过报道来源和新闻事实方面进行考察。

(一)稿件来源分析。所研究媒体关于“中美贸易战”的报道涉及政治、经济类问题多,稿件专业性和权威性要求较高,本文将稿件来源分为“本报记者”“其他媒体或权威机构”和“专家、学者”三个类别,其占比分别为51.7%、41.2%和7.1%。《第一财经日报》中美贸易战报道稿件来源主要以本报记者和其他相关媒体和权威机构为主,在本报与其他媒体之间达到了良好的平衡性。报道中本报记者占据一半比重以上,说明《第一财经日报》在经济新闻报道中注重稿件消息来源的准确性,比较注重对国内资源的挖掘和权威资料的转载,而少有国外相关学者和政界人士的发声,这也体现了一定的政治倾向性。

(二)新闻事实分析。本文按照所统计的“中美贸易战”相关新闻报道,划分为五种类型,其中包含国家领导人活动或国家政策的出台,也有媒体方面的专访和调研。

相关报道中“媒体调研”和“政策评论”所占比重明显较高,分别占比49.5%和37.9%,其余类目所占比重较少,“政策评论”多能体现媒体对于贸易战深层次原因的分析,而“媒体调研”则体现出媒体对于贸易战相关信息了解和披露的及时性特点。

二、显著性框架。经济新闻作为专业性较强的媒体,将新闻事实安排在有限的版面上,给予不同程度的凸显尤为重要,本文就中美贸易战的报道篇幅与报道数量进行显著性框架分析。

(一)报道数量分析。本文对于2019年8月1日——2019年12月31的109篇关于“中美贸易战”相关报道进行数量上的统计和时间上的划分。其中,8月的数量最多,达到29篇,除9月较低之外,整体数量较为均衡,可见《第一财经日报》关于“中美贸易战”的报道具备较强的持续性,注重对于话题的持续关注和传达。

(二)报道篇幅。根据对所获取样本的整体篇幅分析,依据篇幅长短将其划分为三个档次:1000字以下为短篇报道,1000—3000字为中篇报道,3000字以上为长篇报道,其占比分别为48.2%、48.2%和3.4%。可见,样本以短篇报道和中篇报道为主,有较多的短消息或短评内容,注重消息的即时性和分析性,较少出现篇幅较长的深度报道,体现出经济类媒体对于政策发布功能的偏重以及报纸的市场化倾向。

三、建构性框架。(一)报道主题。根据对所搜集样本的内容分析,可将报道主题划分为三个类别,按照权重程度依次为“事件影响及评论”“战略决策及应对”与“政策发布与解读”,整体而言三者占据权重差距不大。说明媒体能够在传达中美贸易战信息时注重结合最新出台的政策进行解读,分析事件产生的影响,并针对中美贸易中的复杂关系提出建设性建议与应对措施。《第一财经日报》针对中美贸易中的相关事件发表了多篇立场坚定的评论,准确传达出了中方的强硬态度,比如“对贸易战态度坚决解决问题冷静理性”,“外部环境变化不改中国开放节奏”等。这些报道准确分析了中美贸易战中的复杂形势,并理性指出中国能够采取的手段,具备宏观意义上的指导性。

(二)报道体裁。本文将中美贸易战相关报道按照体裁可分为“消息”“社评/评论”“特稿”“专访”四大类别。题材分类集中于消息与评论或社评,各自占据40%以上比重,媒体在传达基本信息的同时注重关于中美贸易战第一时间的短评,内容简短而又观点鲜明。新闻专访与特稿整体所占比重较少,但也能够说明《第一财经日报》能够采用多样题材对“中美贸易战”的重大议题进行专题分析,并注重运用专访获得权威、专业的声音。

结论与启示

通过对《第一财经日报》为时5个月的“中美贸易战”相关报道展现出鲜明的新闻框架特征,结合如今新形势下的国际贸易关系以及“六稳”政策提出后的对外贸易关系调整,为新背景下的媒体国际贸易新闻报道提供了以下思路。

一、本土化定位与国际化视野并重。经济全球化时代,每个国家的媒体都有明确的立场,这种立场要有益于维护本国的最根本利益和最高利益。尤其在涉及国际贸易报道时,绝不能因为判断不清而被海外利益集团所利用,成为别国言论或对立性立场的传声筒。《第一财经日报》在消息来源方面注重本报记者采编以及选取国内相关权威媒体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在国内可读性强,体现出明显的本土化定位。

中国财经报道应注重国际眼光,即对整个经济过程的解释不能孤立地看待,而应当顺应时代浪潮,站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之下进行思考,在新闻报道中应当注重整个产业链之间的关节点,甚至不同产业链在碰撞与磨合之中产生的经济现象,找出“新闻眼”,进行解释、分析与预测。对中国财经媒体而言,如何打破仅关注中国本土经济新闻的局限,进一步开拓国际视野,使得新闻报道更加符合全球化时代的发展,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第一财经日报》在报道视角上则具备了国家化视野,能够就美国以及西欧国家的相关贸易举措分析可能对于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如“中国货币政策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英国脱欧后三大风险:贸易最先受冲击,并波及中美”等,这些报道能够立足当今国际局势变化,分析中国经济政策利弊,能够以国际眼光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阶段性战略应对措施提出建议。

二、指导性与可读性兼顾。经济新闻报道要注重解释和讨论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议题,以影响政策的制定和经济行为的发生。《第一财经日报》报道量呈现与国家政策调整基本吻合,短消息与评论性文章居多,在贸易战过程中多次明确地传达中国对于贸易战的态度,强有力地体现了媒体的政治性把关,具备强大的议题设置能力。

但整体而言,《第一财经日报》涉及内容过于专业,对于“中美贸易战”评论和表态较多,缺乏一些与民众自身关系密切的报道,并且在所研究阶段中对于中方态度的表明相关报道展现出了一定的重复性,一些报道本身缺乏可读性。作为财经报道要力求准确把握每一条财经新闻的民众节点。做到“财经新闻故事化”,改善财经报道过于专业化与枯燥的特点,使新闻报道增添趣味性和人性味,使人感到妙趣横生,过目不忘。

猜你喜欢

财经日报贸易战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财经日历
贸易战是错误的决定
浅谈中美农产品贸易战
“中美贸易战”养猪业可能发生的事
财经阅读时代
灵感日报
灵感日报
对《朝鲜日报》涉藏报道的思考
财经神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