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时代背景下网络选秀综艺节目的内涵发展

2020-11-14

声屏世界 2020年21期
关键词:综艺偶像内涵

网络选秀综艺节目现状

近年来,网络选秀逐渐成为网络综艺的主力节目类型。2020年,《乘风破浪的姐姐》《这!就是街舞》等节目的上线,更是将网络选秀综艺推向了高潮,选秀综艺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偶像练习生》是我国首档偶像男团选秀竞演类节目,其于2018年1月在爱奇艺上线,节目第一个小时的播放量就突破了1亿次。同年2月24日,优酷上线的《这!就是街舞》,其网络热度同样火爆。除了这几档节目外,各平台也陆续上映《热血街舞团》《创造101》《明日之子》等大量选秀类网络综艺,都取得了极高的人气和播放量。

国内网络选秀综艺节目的可取优势

参与对象极具多样和广度。国内早期选秀节目的辐射对象主要是普通素人,草根文化是当时节目创作的主要出发点,其目的是为了给每一个有偶像梦想的普通人展现自己的机会与平台,这个出发点在当时也获得了广大观众的认可与支持。然而,随着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明星、偶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既要有吸引人的外表,又要有扎实过硬的专业本领,于是参与选秀的人员中开始出现一些具备专业素养的选手,比如《中国好声音》等音乐选秀节目中就有大量具有音乐院校学习背景的学生甚至专业歌手。此外,除了个人选秀,以团体出道为打造目标的选秀节目近年来也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团体人数多,风格更加多变,反而使节目对参与对象有了更广的选择性,例如《乘风破浪的姐姐》《创造101》《青春有你》等节目应运而生。其中,《乘风破浪的姐姐》更是邀请宁静等已经出道多年且在自身专业领域获得突出成绩的艺人参与比赛,完全打破了选秀只能由素人参与的传统印象与定义,极大丰富了节目参与对象的多样性和广度,值得借鉴。

节目立意深刻,呈现内涵式发展态势。上文提到,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升了人们对于节目内涵与立意的关注度和评判力。相应地,一些选秀节目在创作时,结合当前社会热点,不断赋予节目深刻内涵,在带给观众优质视觉效果的同时,也留有对社会发展的有利思考。以《乘风破浪的姐姐》为例,该节目将节目主体划定为30岁以上已经出道的女性偶像、明星,通过对其专业能力的再创新、再培养,记录训练过程中各个女学员的心路历程。她们有的是演员、有的是歌手、有的是主持人,彼此间年纪也有差异,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的感悟,给观众的交流感知是深刻的。同时,节目打造大龄女艺人突破舒适区再出发这一突出主题,对于激励广大观众,特别是女性观众直面年龄、敢于追梦这一立意,引人深思。

节目展现内容呈现多元化、多维度特点。除了打造个人偶像,团体式选秀模式近年来也开始出现并快速发展。首先,选秀对于参赛人员的要求愈发严格,不单要求具有某一方面的才艺,而且唱跳俱佳。这使选秀节目在呈现舞台表演时有了更加多样化的内容,音乐剧、合唱、乐队等形式都可以呈现,极大丰富了节目表演形式,增添了节目的感知度和影响力。其次,除了舞台呈现,节目也会详细记录舞台之外各个参赛成员的日常生活和训练过程,通过后期剪辑与处理,给予观众真实的感受,使节目呈现更具层次感,也更容易使观众产生代入感。

节目原创性愈发突出。网络选秀综艺节目在发展初期往往是引进国外某些知名节目版权,在此基础上进行稍加修改而来,其节目原创性不显著,比如此前十分火爆的《中国好声音》,其形式就是来源于荷兰某一综艺节目;再如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系列,则是引进于韩国同名综艺节目。这些节目虽然在国内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度和极高的收视率,也跟上了国际发展形势,但其原创性仍然不足,缺乏创新性。而近年来如《乘风破浪的姐姐》节目的出现则彰显了国内网络选秀综艺的原创性,该节目打破了大众对于偶像在年龄、性别上的限制,具有颠覆性,而且能发挥一定的社会效应,引导大众正面、积极地面对生活和自身发展,这一点十分可贵。

网络选秀综艺节目的创新策略与内涵发展

保持创新意识,不断推动节目创新。当前,虽然出现了一些如《乘风破浪的姐姐》等具有较强创新性的节目,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网络选秀综艺的创新氛围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主流视频平台在网络综艺方面的投入巨大,竞争也更加激烈,选题“撞车”的情况仍时有发生。有的节目不在自主创新上下功夫,而是寄希望于走模仿成功节目模式的捷径。很多中国综艺节目界即使购买了节目版权,也只是将原版节目中的游戏环节直接拿来套用,很少进行创新,这也就失去了初衷。引进版权的目的是在学习国外节目的过程中提高自己,而现在这些综艺节目更多被用来赢利,而不是发展自身。所以,直接将国外已成功的内容拿来复制,而没有进行二次创作,会脱离我国综艺发展的现状,原版的“影子”难以消失,让中国网友直呼尴尬。电视综艺的同类节目扎堆出现,同质化、抄袭等问题在网络综艺中已显露端倪。同样类型的节目在不同时间段同期播出,甚至有些登台的人在多档节目出现,造成受众审美疲劳。

在全球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引进海外节目并无不妥,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国悠久历史所孕育的文化理念、社会观念以及道德体系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存在很大差异,因此结合我们本身文化特色对节目进行创作是必要的,也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优质节目优势的沿袭是可取的,但我们必须明白时代在不断变化,一成不变的风格和内容最终会被时代所抛弃。因此,网络选秀综艺的发展必须拓宽眼界,敢于创新,扎根于中国土地,充分依靠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目。

充分依靠中国传统文化,提升节目内涵。当前一些网络选秀综艺过度窄化受众的需求,一味追求、放大节目的娱乐性,忽视应有的内涵价值。单调浅显的娱乐性缺乏人文内涵与文化深度,在观看之后很难引起观众的反思与回味,造成“看过就忘”的低存在感现象。追求节目人文关怀和精神内涵是未来网络选秀综艺节目发展的主流趋势。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我国的传统文化无疑是一块瑰宝,如此优质的文化内涵,为何不用在节目的创作和设计之中?将传统文化搬送至舞台上,赋予选秀综艺节目以文化的丰富内涵,一方面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也提升了节目的精神内涵,使娱乐性与文化传播相互协调,成为优秀的综艺节目。年轻一代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成长,网络综艺节目的内容对其价值观念的形成和文化涵养的提升有着不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网络选秀综艺不应只将流量与关注度作为追求和动力,应在价值传递方面树立和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作精神文化的引领者。

培养综艺人才,形成成熟完善的节目制作体系。主持人对于一档节目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综艺主持人通过自身的才艺展示及个人语言、性格等方面的个性表现来活跃节目氛围,增强节目娱乐性。选秀综艺节目的主持人需要引领好节目走向,掌控整场节目的节奏。国内有很多优秀的综艺主持人,例如坚持了16年的《快乐大本营》的主持人何炅,在《偶像来了》和《向往的生活》中也发挥着引导节目发展的作用;还有《天天向上》的主持人汪涵,在《火星情报局》和《我们来了》,特别是在《我是歌手》总决赛完美的救场发挥,更加令人印象深刻;此外,薛之谦在《火星情报局》《我去上学了》中的发挥,大张伟在《天天向上》《百变大咖秀》中的临场发挥,以及贾乃亮在《爸爸回来了》《大牌对王牌》中的表现,都体现了综艺人的专业素养。另外,节目的制作人应该在节目录制时保持对进程的控制,及时对主持人做出指示。最后,还应该在剪辑和特效方面多下功夫,增添节目的趣味性。

综上,网络视频公司要加大对市场调查的重视程度,自我探索并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节目编排、制作模式,并应用于网络选秀综艺节目的制作中,同时做好数据收集、分析、整合等工作,为节目的定位提供更科学、可靠的依据。重视对传统选秀综艺节目成功案例的分析和借鉴,推动节目的发展,并在创作网络选秀综艺节目时找准综艺娱乐与文化内涵因素的结合点。

结语

当前网络选秀综艺节目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受众多因素和机遇的融合推动而产生的。但我们不仅要看到成绩,还要看到不足和潜藏的风险。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综艺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只有不断分析、研究其发展中的不足和风险,才能积蓄预知其发展趋势的力量。中国选秀综艺节目发展较晚,但前景广阔。随着国内相关从业人员的不断摸索与学习,中国选秀综艺节目会完成从“引进来”向“走出去”的过渡,走进一个更加繁荣的时期。

猜你喜欢

综艺偶像内涵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偶像报
挖掘习题的内涵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高而不冷”的文化慢综艺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看网络自制综艺的崛起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我的偶像
孙红雷:我不是综艺咖,还是要好好演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