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广播节目主持人表达方式的个性化

2020-11-14

声屏世界 2020年21期
关键词:广播节目主播主持人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和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广播媒体在迎来发展的第二个春天的同时也伴随着新的挑战。当前,广播节目的同质化以及广播节目主持人风格的单一化问题凸显,广播节目已无法满足广大听众日益多样化的需求。要从众多同质化的节目中脱颖而出,主持人自身不仅需要具备较为扎实的基本功,还要兼备良好的个性化表达方式,打造特色节目。所以,在广播节目中,主持人的个性化表达方式尤为重要,并且只有将其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与节目特色有机结合,才能在日渐激烈的全媒体领域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广播节目主持人个性化表达方式的重要性

有利于打造精品节目,提高节目的可听性。现阶段广播节目竞争十分激烈,节目的可听性不仅与内容选择以及模块设置有关,而且取决于主持人的表达方式、语言风格及个性化特色。随着融媒体改革的不断深入,主持人也不再只是饰演单一的角色,许多主持人负责电视和广播甚至新媒体三个业务。虽然主持人资源得到了充分运用,但并不是所有主持人都具备广播节目所需的即兴表达、快速反应等职业素养,在这样的背景下打造出来的广播节目,就是电视节目的“音频版”,不论节目制作得如何精良,也不能算得上精品。广播节目缺少画面,如果没有个性化的表达弥补这个空缺,就不能使节目饱满,引起受众共鸣。因此,广播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表达方式将直接影响到广播节目的质量。

有利于树立主持人的鲜明形象“养成”专属受众。广播节目的传播载体以声音为主,没有视觉的辅助,单凭声音打动人是一项比较困难的工作。正因如此,广播节目主持人应该培养适合自己节目风格的个性化表达方式,个性的语言表达能够给受众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在此基础上,广播节目主持人一定要对事物具有独特的见解和认识。比如浙江广播电台新闻栏目《方雨大搜索》主持人方雨因对新闻的个性化解读和评论,使她成为受众的意见领袖,从而让受众记住她,欣赏她,甚至习惯了听她的节目。主持人只有树立自己鲜明的形象,拥有众多忠实、专属受众,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积极应对AI主播带来的“危机”。在2018年11月7日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AI合成主播”正式亮相。通过语音合成、唇形合成、表情合成以及深度学习等技术,克隆出和真人主播一样具有播报能力的“AI合成主播”。“AI合成主播”有很多优点:一是播报准确度高,语音识别系统的辨识精确度超过98%;二是任何场景下都能够正常报道,既可以开启“虚拟场景+虚拟人”的模式,也可形成“真实场景+虚拟人”的模式;三是学习能力强,利用大数据,学习文字语义中的情绪表达。

有人会觉得,“AI合成主播”理性有余感性不足,并且无法即兴创造,且成本昂贵,不能在短时间内普及。但是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提升自身能力才是应对“危机”的应有之策。那么怎样才能积极应对“AI合成主播”带来的取代危机呢?根据科学家的研究,难以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技能主要有社交智慧、创造力、感知和操作能力。这三点结合到广播节目中,印证了主持人个性化表达的重要性。

首先,社交智慧指的是洞察能力、谈判能力、同情心等,简单来说就是和人打交道的能力。比如在《我的汽车有话说》节目中,主持人于虎就具备一定的社交智慧,他言辞犀利、分析到位,能够帮助受众维权、解决难题。节目凭借主持人的个性化表达,令人信服,让人敬畏,使节目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其次,创造力包括原创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比如《全球流行音乐金榜》主持人文超,每期都需要对歌单上的歌曲进行鉴赏评论,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再用他自己的方式传达给受众,这也是个性化的一种体现。

最后,感知和操作能力指的是灵敏度、协调操作能力和应付复杂工作环境的能力。比如情感类节目,复杂的工作环境不单是指客观环境,也指代受众复杂的情绪。主持人需要灵敏感知,及时调节,梳理问题,给出建议,这些都是主持人从自身阅历和能力体现出来的个性化表达。

在AI等新科技带来的“危机”中,广播节目主持人应保持自身的个性化元素,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和新科技武装自己,变被动淘汰为积极应对。

广播节目主持人个性化表达方式

风趣幽默型。上海动感101《音乐早餐》是一个老牌节目,主持人晓君和小畅的主持风格风趣幽默、古灵精怪,特别接地气。在“Happy morning call”板块里,主持人根据脚本给目标听众打电话,整蛊听众,运用不同的声音和语气扮演各种角色,既别具特色又能让其他听众在紧张的早高峰时段得到精神上的放松。

意见领袖型。《我的汽车有话说》主持人于虎算得上是意见领袖型主持人的代表人物。在节目中,作为受众、车行、保险公司的无利害关系第四方,他能够知悉受众的诉求,一针见血地找出问题所在,并给出让人信服的建议。他的声音低沉稳重、节奏张弛有度,给人一种权威、可信赖的感受。除了他本身的业务能力外,个性化的表达方式让他从同质化的节目主持人中脱颖而出。

灵动知性型。“浙江之声”主持人方雨的主持风格灵动知性,她主持过访谈、娱乐等多种类别的节目,并且在不同类型节目的磨砺中,逐渐成为“说新闻”的行家里手。她的节目《方雨大搜索》以温情知性的表达方式,赢得了各类受众群体的喜爱。

现阶段广播节目主持人表达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基本功不扎实,情感表达不到位,难以与受众共情。有部分广播节目的主持人存在着情感表达不到位以及情绪运用不当的情况。他们在长期的工作中逐渐忘了备稿的重要性,忽视基本功的巩固练习,随意性强。甚至有个别地区的广播节目主持人,仅仅通过简单的培训后,便直接上岗,缺乏较为系统和规范的培训,不能很好地表达节目内容。

学习力不强,视野不够开阔,难以与时代接轨。部分广播节目主持人每天的节目内容缺乏新意,表达方式趋向固定,保持在“舒适圈”。因此,广播节目主持人要多听多看其他优秀节目,及时了解最新社会热点,拓宽自己的视野,运用新媒体等最新媒介渠道带给受众耳目一新的收听体验。

模仿他人浮于表面,生搬硬套,难以与节目融合。目前,广播节目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同一个市区不同的频道都会有类似的节目。部分广播节目主持人为了脱颖而出,选择模仿一些“大咖”的主持方式,却忽视了自身的特色和当地的文化氛围。亦有部分主持人对节目有刻板印象,比如做调解类节目就是要“强硬”,做情感类节目就是要“骂醒”受众,这种生搬硬套的方式有东施效颦之嫌,既没有自己的特色又难以与自己的节目“融洽相处”。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表达方式养成策略

夯实基础,温故知新。一个优秀的广播节目主持人必须是内外兼修的,除了个性的表达方式外,深厚的基本功也必不可少。新入职的广播节目主持人在个性化表达方式的构建和培养过程中,一定不要急于求成,要在不断实践中完善和强化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从最基本的发声练习,到每个字的发音练习,再到每篇文章的情感表达,日复一日的练习,才能为自己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资深主持人也要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丰富自己各方面的相关知识,不断增强自身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塑造无可取代的个性化表达。

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成为一名优秀的广播节目主持人,需要具备较为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能够充分了解当地文化和受众需求,并基于此量身定做一个既符合当地特色又能充分发挥自身个性的受众喜闻乐见的节目。

海纳百川,择善而从。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与进步,能否运用好新媒体技术和传播渠道,对广播节目主持人个性化表达方式的养成和构建至关重要。蜻蜓FM、微信公众号和抖音等平台为广播节目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受众范围扩大,这也就要求主持人的个性化表达不能只停留在语言表达层面,更应契合不同平台、不同受众的需求。例如吉林交通广播《疯狂的匣子》,就充分运用抖音平台,将节目的精彩片段以小视频的方式播出,让受众感受到主持人个性表达的魅力。

结语

在当前多种传播渠道与智能科技交互发展的时代,影响广播节目质量的因素不胜枚举,但是广播节目主持人作为节目的灵魂和主导者,其个性化表达方式仍旧是节目可听性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广播节目主持人要从自身出发,学而不厌、博采众长,为自己的个性化表达方式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为我国广播媒体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广播节目主播主持人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第一次做小主播
论微博、微信在广播节目中的作用
我是小主播
广播节目创优策划探析
我是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