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网络新闻报道分析

2020-11-14

声屏世界 2020年21期
关键词:网络新闻突发性新闻媒体

互联网的发展促使新闻报道的途径呈现多元化特点,同时也提升了对新闻进行实时报道的效果,满足了受众在第一时间了解事件发生原委的需求,充分展现出网络新闻媒体特有的优势。突发性公共事件一旦通过网络爆发在受众视野当中,就要通过网络媒体本身的传播广泛、便捷的优势,对事件发展进行实时跟踪,公正、客观地进行报道,发挥良好的舆论导向作用,端正受众的认知,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

突发性公共事件的主要含义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突发性公共事件则主要指的是,在非常短暂的时间当中,在人们毫无防备的情况之下,人员、事件、环境等产生瞬间的变动。例如重大自然灾害、瘟疫、公共安全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等等。突发性事件的出现很容易会受到受众的关注,因为其发生比较突然,而且出乎人类的意料,因此,在较短的时间内就会引发受众的关注,进而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以及震撼力。突发性事件报道对社会稳定、和谐具有很大影响。由此,在报道过程中应对报道尺度进行严格把控,这就需要记者具有非常成熟、理性的思想,进而合理、有度地掌控新闻报道。

突发性公共事件报道中运用网络新闻媒体的重要性

通过报道的时效性与权威性提升社会的安定性。突发性公共事件与人们的切身利益有很大的关联性,由此,每当突发性事件爆发之后,社会大众就会产生非常强烈的获取信息的心理意愿,也会从不同途径和渠道对相关信息内容进行搜索。互联网信息技术所表现出来的开放性、共享性和自主性在获取信息的渠道上有很大优势,但受众在对这些信息进行获取的时候很难确定这些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一些不真实的报道便会在此时产生迷惑效应,进而掩盖事件当中最真实的内容,导致受众对获取的信息产生误解,甚至会有别有用心的人趁虚而入,导致恐慌事件的发生,也会致使整个社会秩序被打破。网络新闻媒体作为突发性公共事件的重要窗口,需要采用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引导受众的舆论走向,依照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突发性公共事件进行客观、权威的信息报道,进而稳定民心。还可以与政府部门协调,更有效地处理公众突发性公共事件。

以客观公正净化新闻媒体报道环境。在网络新闻报道中,对突发性公共事件予以客观报道,可以不断优化报道环境与报道风气。网络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中担当着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历史使命。针对媒体工作人员在新闻工作过程当中需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要报道突发性公共事件最本质的内容;坚持把“四力”作为重要导向,深入到公共事件当中;依托良好的责任与担当,对整个突发事件进行客观和真实的报道。

依法进行新闻报道,提升信息公信力。突发性公共事件与大众生活紧密相连,由此,新闻媒体需要在获取相应资格之后才可以对新闻信息进行传播,虽然这会导致新闻信息传播存在时间差,但是能够进一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利用网络新闻手段对突发性公共事件进行报道的时候,同样需要通过科学的验证和相关的审核手段把控新闻内容的真实性。要依照相关法律来披露突发性公共事件内容,保证受众能够了解突发事件发展的状态,从而做出判断,提升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突发性公共事件采用网络新闻报道的主要策略

网络新闻媒体可以说是突发性公共事件以最真实面貌暴露于公众视野的核心载体,同时也是与政府部门开展后期“应急处理”“调动资源”的重要途径,对舆论导向、解决突发性公共事件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有担当的网络新闻媒体,需要秉承正确的价值观及舆论导向,以专业化的技术和能力,真正担起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以下主要以2019年四川宜宾地震这一突发事件为例,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政府部门结合的具体策略。

报道及时,迅速抢占信息制高点。“新”是网络新闻报道最强有力的优势,在特殊的历史发展时期,要让受众准确、及时地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演变状态等,就需要新闻媒体机构紧跟事件发展动态,获得实时变化的一手信息,快速将这些信息传播出去,满足受众的迫切需求。

根据宜宾政府前期针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的应对的相关信息可以了解到,公众对事件的关注焦点主要是事件的客观真实性、问题的解决方案等。网络新闻媒体报道是社会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关键时刻对事件信息的播报绝不能出现失语的情况或虚假的内容,而应该在事件发酵过程中起到预警、解释、引导的重要作用。不仅要缓解社会大众的不良情绪,更要调动各方力量共同解决困难。宜宾地震灾害发生之后,抗震救灾工作快速开展,许多媒体机构在这时候迅速集结起来。据相关资料和数据显示,不到20分钟,已有多家网络新闻媒体到达现场,如央视新闻、澎湃新闻以及人民日报等,都通过网络平台对事件进行及时报道。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对地震灾害信息进行实时报道,有序地说明震级、人员伤亡、官方救援、余震预测等,并进行追踪与报道,抢占信息的制高点,发布最新、最真实和最权威的资讯,发挥社会大众的力量,推动灾害事件得到有效的解决。

坚持媒体理性,促进社会和谐。首先,新闻报道要以正面报道为主,弘扬社会正气,传播正确的价值理念,进一步挖掘新闻的内涵、品质,对受众产生教育意义,促进社会和谐。

其次,转变和创新新闻报道形式,提升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APP进行宣传,并对突发性公共事件进行追踪报道。

再次,要顺应受众心声,尊重民意。网络新闻媒体要与公众意愿相联系,满足基层群众的不同需求,提升网络媒体在大众中的影响力和地位。

最后,网络新闻媒体报道需要顾全大局,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真正担负起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重要历史使命。依托群众需求,当好政府的“耳朵”和“眼睛”,做好群众利益诉求的“嘴巴”,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考虑。

结语

利用网络媒体对突发性公共事件进行报道,具有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的特点,而且还能够通过树立典型榜样,起到凝聚民族精神、激发爱国情怀、汇集民意的重要作用。面对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网络新闻媒体报道更应当以科学的发展观作为重要引导,切实地围绕事件的中心,服务于大局,真正做到正面对突发性公共事件进行宣传,引导社会舆论,促进其朝着科学的方向发展,也能够更有效地构建出和谐社会。

猜你喜欢

网络新闻突发性新闻媒体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网络新闻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及影响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
新常态下的新闻媒体人
采写网络新闻要成为“多面手”
网络新闻的交互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