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韩国犯罪题材影片的文化根源与现实书写
2020-11-14蒋丽
蒋 丽
(陕西理工大学 文学院, 陕西 汉中 723000)
犯罪题材影片首次以一股潮流登上韩国电影史的舞台,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犯罪题材影片能在这一时期涌现且赢得不俗的票房成绩,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这一时期被称为韩国电影的“中兴时期”或“繁荣时期”。“朝鲜战争之后,为复兴电影产业,从1954年至1962年2月实行‘对于国产映画入场免税措施’和‘差等课税’的政策”,为处于困境的韩国电影工业提供政策支持。此外,60年代始,电影成为大众娱乐的主要形式,电影类型逐步多样化,艺术表现手段更为丰富。
犯罪题材影片第二次引发韩国国内观看潮是在1990年代末期。姜帝圭执导的《生死谍变》以大片模式投入电影市场,并以620万的观影人次打破《泰坦尼克号》在韩国本土的票房纪录,缔造了新一轮票房神话。模仿好莱坞工业模式制作的本土电影获得成功后,韩国电影人看到了此类型电影成功的巨大可能性,犯罪题材影片逐步成为韩国电影制作的重要类型,也是韩国电影对外传播最有竞争力的类型之一。
新世纪后,韩国犯罪题材影片开始在国际电影节上大放异彩。奉俊昊执导的《杀人回忆》《母亲》《寄生虫》,朴赞郁执导的《老男孩》《亲切的金子》,金基德执导的《漂流欲室》《坏小子》《空房间》等影片在各大国际电影节备受关注,也成为广大影迷心中的经典。
一、当代韩国犯罪题材影片的现状
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韩国犯罪题材影片在类型上的杂糅状态愈加明显,犯罪、悬疑、喜剧等类型混合交织。特别是犯罪喜剧类型,近两年开始崭露头角。如《极限职业》《女警》《侦探2》《钱袋》《检察官外传》等。喜剧弱化了犯罪悬疑影片的紧张感,肢体和言语的笑料让抓捕罪犯呈现出轻松欢快的效果。原本严肃的警察成了制造快乐的喜剧人,凶恶的歹徒也因滑稽的动作变得笨拙。高大伟岸形象的警察变成社会上人人可见的普通人,其嬉笑怒骂、情绪爆发,也体现了警察外衣下小人物生活工作的不易。
影片中人物的定型化模式开始动摇,恶与善的界限逐渐模糊。《恶人传》是最好的例证。黑社会头目和青年警察互相合作抓捕杀人犯的事件中,黑社会老大,在保留犯罪斗殴、违法的典型恶势力行为时,也展现了善良的一面。他把伞让给淋雨的中学生,警察遇到困难时及时救助,得知变态杀人狂杀害自己帮助过的中学生后,愤怒、自责的情绪让人忘记他黑恶势力的身份。警察,也不再是性格单一的人物。影片中的青年警察,为了威胁黑社会老大,偷偷录音。为了尽快铲除变态杀人狂,与自己身份对立的黑社会成为合作伙伴。剧中青年警察的上司,和黑社会老大有金钱利益联结。警察在违法的边缘进出,这早已颠覆传统正面形象给人的印象。正义、惩奸除恶的标签在黑社会老大和警察身上都完全符合,差别仅仅是这行为的动因。警察是出于责任和义务以及正义的情感。黑社会头目是为了报复变态杀人狂砍伤自己以及杀害“兄弟”。警察和违法者开始合作破案成为近年来韩国犯罪题材影片的典型特征。
犯罪、悬疑、动作依旧是当下韩国犯罪题材影片的主要类型。《姐姐》《愤怒的黄牛》《毒战》《恐怖直播》《暗杀》《金南福杀人事件始末》《绝密跟踪》《局内人》《盲证》《坏血》《蒙太奇》等都是该混合类型的典型代表。相比犯罪喜剧,此种类型多与政治事件、真实社会事件、个人复仇相联系,诉说着个人、社会、民族的不满与无奈。
二、当代韩国犯罪题材影片的文化根源
韩国犯罪题材影片中宣泄的悲凉、不满、绝望及悲剧,都来源于韩国本民族因历史原因生成的“恨”。韩国历史是一部国家和人民的反抗史。由于地理因素,韩国被中国、日本、俄罗斯三个大国环绕,从古代宗主国到近代被日本殖民统治,韩国一直被大国掌控,从未独立。朝鲜战争的爆发,将朝鲜半岛一分为二,因意识形态不同分裂而成的朝鲜和韩国,虽然同宗同族,但仇恨的种子就此种下。独立后的韩国,国内政治并不太平,从1950年代到1980年代末,军政府独裁统治了韩国近四十年。独裁政府压迫民众,民不聊生,反抗运动从不停歇。直到1988年全斗焕下台,韩国才正式开启民主化时期。
在压迫中成长的一代代韩国民众,生成了独特的为韩民族所独有的“恨”文化。“它与民众对人生、死亡和宇宙的世界观本质上错综复杂地联系在一起。民众就是生活在恨中的人……尤其是由于父母、朋友、同胞、殖民统治者、占领军、以前的政府和在关键时刻未能表现诚意的人的不公正行为而产生的情感。”恨一直是韩国电影表现的中心主题。积极的个人意识的“恨”会以复仇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朴赞郁执导的《亲切的金子》,主人公有意识地报复曾经给予他们痛苦的人。但当侵犯他们的人太过强大而不能报复的时候,积极的个人意识会变成消极的自我压抑、自我封闭,放弃自我,例如李沧东执导的《薄荷糖》。消极的个人意识的“恨”往往带有报复社会的行为。比如影片《恐怖直播》。集体意识的“恨”通常以积极的街头抗议、反抗运动、革命等形式出现。往往是民众对政府压迫和不公政策的愤怒。例如影片《出租车司机》《辩护人》《1987》等表现韩国政治运动的影片。
这些“恨”是韩国民族电影诞生的摇篮。“恨”最能在犯罪、动作、惊悚、悬疑类型的影片中放大。
三、当代韩国犯罪题材影片的现实书写
当代韩国的犯罪题材影片主要是对社会的关照和人性的批判与反思的现实书写。人性之间的冲突、矛盾以及“恨”的情绪,通过极端形式表现出来放大、让人窒息。
(一)关照社会
1960年代的犯罪题材影片,即惊悚动作片。代表作有《下女》(1960)、《没有激情地杀人》(1960)、《电话谋杀案》(1962)等。这类影片主要描述案件发生后,警察追击罪犯的整个过程,及围绕犯罪者内部间的背叛和阴谋,当警察逮捕犯罪者后,两者间的心理战成为主要表现内容。
1990年代末至新世纪第一个十年,是韩国电影转型的重要时期。一批新晋导演开始执导长片。奉俊昊的《杀人回忆》、朴赞郁的《老男孩》等犯罪题材影片不仅在韩国本土赢得不俗的票房成绩,更在国际电影节获得一众肯定。“对于这些制作费适中、制作精良、票房成功且得到舆论界好评的作品需要一个指称。电影杂志一般把其称之为‘优质电影’。”“优质电影”取代大片成为新的电影制作模式。它既吸取了类型电影的典型模式,同时又兼顾了制作者的个人艺术取向和风格意识。其中,金基德、朴赞郁、奉俊昊及李沧东的作品,犯罪题材是他们最常应用的类型,他们关照社会的意识最为突出。
奉俊昊的《杀人回忆》(2003),取材于韩国本土真实杀人事件。影片的主要事件就是两位警察查案追凶的过程,但最终并未找到真凶。影片焦点并不在于案件侦查过程的曲折复杂,探明真相也不是影片的终极意义。影片最后宋康昊凝视镜头,眼神坚定有威慑力,他在无声地审判真凶。追凶的过程是两位主人公信仰破灭的过程,也是当时整个韩国社会的缩影。而真实事件发生时间是在1980年代末,那是韩国最后一个独裁统治时期。专制社会下,小人物人微言轻,影片也反映了警察为了结案,可以刑讯逼供、诱供,甚至以智障人士顶案。犯罪行为除了凶手本身的变态心理外,跟社会大环境密不可分。
2010年代,最受关注的犯罪题材影片非奉俊昊的《寄生虫》莫属。这部略带荒诞的剧情片,无时无刻不在关照韩国社会现实。影片关注的首要问题,是贫富差距。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韩国国家濒临破产,政府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但必须接受苛刻的条例,经济结构的调整加速了韩国社会的贫富差距。穷人家庭居住的地下室,富人家庭居住的豪华别墅。穷人家庭子女无法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富人家庭子女却可以请家庭教师。贫富差距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扭曲人的心理。穷人家庭通过欺骗换取富人家庭的信任,一家四口靠伪装进入富人家赚钱,甚至想取代他们成为新主人,但最终幻想被打破。影片最后宋康昊无法忍受富人家男主人的“羞辱”,愤而杀死他。这种“恨”的情绪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通过极端形式表现出来,是现实最沉痛的表现。
(二)人性的批判与反思
对人性探讨思考最丰富的导演要数金基德。他早期影片阴郁沉重,关注都是边缘人物的心理变化,通常以犯罪题材呈现。《春夏秋冬又一春》(2003),用四季比拟人类欲望的四种变化形态。春天,欲望萌发;夏天,欲望放纵;秋天,欲望下的爱与恨;冬天,欲望的衰败及人的毁灭与救赎。影片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轻的沙弥。一天,寺院里来了两位年轻的女子,年轻的沙弥对女子动心,继而两人沉迷于鱼水之欢。被老和尚发现后,小和尚向师傅袒露真心后追随女子踏入红尘。进入城市生活后,小沙弥和妻子感情出现裂痕,一怒之下杀死妻子,逃往寺庙。在寺庙,老师傅诵经、抄经,点化小沙弥,警察随后带走了小沙弥。几年的牢狱生活后,小沙弥人到中年又回到寺庙,此时老和尚已圆寂,他也收养了一个弃婴。弃婴暗示着人类欲望又将回到原点,生生不息的欲望就像四季轮回,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感悟何为人性。这部带有佛教色彩的哲学影片,借助犯罪元素,完整地展现了人类欲望的发生、发展、变化及消弭。人类的罪恶就在于,既然归顺于一种制度、规矩中,却无法遏制打破这种规矩的欲望。只有经历过才能学会真正放下执念,归于平和。
《恐怖直播》故事发生在密闭的直播间,男主播尹英华刚从电视台被降职到广播间,正是失意之时。忽然接到恐怖分子的电话,要直播炸毁马浦大桥。尹英华感到这是自己人生重回巅峰的关键,遂与恐怖分子周旋。随着事件的发展和不可测,尹英华开始觉醒,他跳脱出个人欲望,而关心起造成恐怖事件出现的社会、政府等国家层面的原因,开始真正担负起新闻人关心社会,向民众传递真正声音的责任。尹英华和恐怖分子的欲望都建立在“恨”的基础上。两者之间的宣泄也大相径庭,尹英华带有一丝积极的意味去将恨转化为让自己成功的动因。而恐怖分子的恨则是一种没有办法的放手一搏,消极、悲观、与他人共沉沦,报复社会的意味十分明显。
当代韩国犯罪题材影片,在“恨”的民族情绪里,通过不同类型互相杂糅,或隐或现地展示出来。从“动作惊悚”到“韩国大片”再到“优质电影”,韩国犯罪题材影片,制作模式越发成熟,作者意识不断涌现。《寄生虫》的出现,是韩国“优质电影”成熟及成功的典型范例。这类题材的影片对现实的关照早已从单纯的取材真实事件到深入挖掘社会现实层面。近年,中国犯罪题材影片也开始受到关注,许可以从韩国电影中汲取经验,把中国的犯罪题材影片提升到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