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三月三》:主旋律叙事与民族发声
2020-11-14梁晗昱
梁晗昱
(南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又是一年三月三》是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献礼片,该片先后荣获了第26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少数民族电影工程优秀剧本奖、2018中国国际青年电影展特别推荐奖和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民族类“金杉叶”优秀影片奖。该电影以精准扶贫为背景,以一个曾经在边境小村庄插队的干部为线索,讲述了一个人、一类人和一村人为家乡建设努力的故事,展现了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的主题,宣扬了人民干部不忘初心为民办实事的主旋律。作为民族电影,《又是一年三月三》也以镜头呈现了广西秀美的山川和哼朴的民俗民风,以诗意的民族语言将刚性的主旋律叙事化为温情,娓娓道来。
一、不忘初心:39年不变的眷恋
主旋律电影要如何讲好一个故事,从何种角度入手方能杜绝生硬呢?《又是一年三月三》围绕“一个人、一个村、一段记忆、一个心愿”,完成了对一个干部“不忘初心”和“实践初心”的形象树立,实现了主旋律电影“导向性”“开放性”和“大众教化性”的讲述模式。
黄永华,自治区扶贫干部,39年前曾是南山村的插队知青,39年后再回南山,除了工作,更是为了39年不变的初心。作为线索人物,电影通过黄永华的回忆,以回闪镜头交代了这位老干部“初心”之缘起。
南山是黄永华等人下放学习的地方,挥洒热血的地方,也是他最原初的朦胧美好感情发生的地方。39年前的南山偏僻、贫困,因为喀斯特地形的石漠化造成该地区极度缺水,生产生活用水的供给只能由黄永华他们每天得赶上20多里的山路到三叠瀑布去挑水。为了改善南山村缺水的状况,更为了时代发展的需要,饮水挖渠成了当时村里人最重要也是最期待完成的工作。艰苦的环境下,黄永华以他的勤劳吃苦、敢于担当和富有正义感,吸引了当地女孩农杜鹃的注意,朦胧的情感在两个人之间弥漫。为了保护杜鹃,黄永华误伤指导员而遭到处分,紧要关头,队友莫大山为他顶罪,让他得以回城学习深造。杜鹃和莫大山,成了黄永华离开后最为牵挂和亏欠的两个人,而离开之时尚未打通的引水渠,更是成为他之后39年忘不了的心结。39年后再回南山,身份变了,使命未变。多年之后当黄永华再次踏上南山的土地,青山绿水依旧,封闭的环境和干旱的土地依旧,于是他毅然决定再次开山挖渠,一定要把水引到南山。
在黄永华的扶贫经历和插队回忆的穿插中,是一个人民干部不忘初心为民谋幸福的坚定信念。在“不忘初心”的主旋律叙事上,电影采用的是“时代缝合”策略,通过一个主人公不同时期在同一个地点的经历,构建出一个同心圆式的情节模式,即两段故事都围绕一个中心展开。这种同心圆模式的设立,从电影美学上看,巩固了影片整体性,突出了主旋律主题。同心圆模式的运转,其背后勾连的是人物所经历“时代”的厚重沉淀,以及岁月斗转中不变的初心和原点,如果没有黄永华对39年前插队经历的回忆,那39年后南山扶贫则显得单薄而偏于形式。影片中黄永华也多次提到青年时代南山的经历是他多年生活的不能磨灭的记忆,而南山缺水的状况也是他的一个心结,这些处理也是对初心和原点的强化。
“时代缝合”是同心圆模式得以顺利运转的手段,“时代”的线性逻辑成为表意符号被运用到电影叙事中也是近些年主旋律电影的常用手法。通过“时代”和“当代”的对比,使得时间的磨砺和当下的成就对比鲜明,进而为主旋律的叙事营造开阔空间。通过回忆,缝合两个时代,让主人公在流逝的时光中不断回顾自我,强化生命中不可抹去的痕迹,从而实现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和肯定。正如德里达所言,“记忆……是人们能够将其与现在的现在或将来,并构成现在的在场”。可见,通过时代缝合,此时的发生才具备意义,而不被独立为一种孤立的存在。黄永华再回南山,实际上也是将多年来记忆中南山村、南山人和南山事从印象带回现实的过程,也是多年间黄永华对自己理想信念的一个交代。“时代缝合”最重要的是信念在时间的呈现,也便是对“初心”最艰巨的考验。在《又是一年三月三》的首发预告片中,也以39年为引子,将影片第一基调定为“心系故地带志归”,突出了时光流转初心不变的情感基调。
作为献礼片的《又是一年三月三》,选择了“一个人和一个村”为切入点,以小见大宣扬了人民干部不忘初心为民办实事的主旋律。影片以20世纪70年代知青黄永华“要为南山通渠引水”和新时期第一书记黄永华“实现南山通渠引水”前后呼应,实实在在讲述了一个“不忘初心”的故事。
二、壮乡风土:民族生态的诗意呈现
如果说《又是一年三月三》的主体构架是围绕“一个人、一个村、一段记忆、一个心愿”主旋律叙事,那么,这部电影在细节上则处处展现着壮乡的风土,服务着自治区献礼片的需要。
首先是电影名。影片名字直接将壮乡最重要的文化符号呈现出来。三月三是壮族最重要的节日,传说这一天是壮族的始祖布罗陀的生日,因此三月三也成了壮族人民祭拜祖先的日子。电影在一开头就交代了南山村主任农香竹之所以不能亲自去接黄永华书记,正是因为这一天是三月三,她不但要祭拜母亲,村里还有大小活动需要她操心,而黄书记也对此表示了理解。三月三之重要,在壮族社会可见一斑。在三月三这一天,身在异乡的壮族人也一定要回到家乡同家人团圆、祭祖,而三月三一过,人们又回到劳动生产的日常生活中,所以电影中才有了节日结束后,男人们集体外出打工的一幕。三月三之于壮乡人,犹如生活的原点,从这里出发,又回到这里,是壮族社会的精神生活寄托。电影将三月三这个意象提炼为影片名字,有一种对壮族社会年复一年岁月流转的回望和期待,也是对壮族重要文化符号的致敬。
其次是壮乡风俗呈现。影片最后的一个小高潮,因修渠引水会淹没农香竹母亲的坟墓,这让黄永华和农香竹陷入了两难境地,于是引出了“迁坟”这个矛盾冲突。壮族的丧葬风俗异于汉族,二次下葬在壮族地区普遍存在。据《墨子·节葬下》记载“楚之南,有炎人国者,其亲戚死,朽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乃成为孝子”,可见生活在南方的种群,其丧葬风俗是以孝为本的。实现“朽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的方法,就是人死之后下葬,一般在五年后挖出,若肉身均已腐化,则拾其骸骨殓入陶罐,另找一处重新下葬。二次下葬在壮族家族中是大事,若未满时岁而重殓死者,是为后人的极大不孝,所以当农香竹得知修渠引水需要提前为母亲迁坟的时候,才会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也才会遭到父亲坚决的反对。而当农香竹的父亲终于同意提前迁坟并与黄永华说开一切后,电影着重刻画了一个场景——全村人带着五色糯米饭来参加香竹母亲的迁坟仪式,将五色糯米饭围满了坟头。只有在最重要的场合,壮族人才会制作五色糯米饭招待客人或者祭祀祖先,而五色糯米饭也是壮族三月三期间最具特色的民族饮食。电影镜头用俯视全景镜头给了围满五色糯米饭的坟头一个特写,一碗碗鲜艳的糯米饭仿佛一朵朵盛开的杜鹃花,似乎预示了水渠打通后南山人怒放的新生。
再次是演员造型。黑色和蓝色的布料,是壮族制作衣衫最常见的两种颜色,而斜襟或对襟绣花也是壮族服饰最有特色的衣服款式。在影片中,可以看到农香竹和南山村的村民都身着民族服饰,即使是70年代的回忆镜头,也以民族服饰的着装区分了当地村民和下放劳动的知识青年,这一细节值得肯定。虽然现在在广西壮族的聚居地,民族服饰的穿着并未像影片中展现的那样普遍,一般只有在节庆的时候才会穿上本民族的服装。但电影的这种处理,正体现出其诗意特征,即将非日常生活的元素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与现实生活形成对比,表现出艺术创作对原始民族气息的追求和向往,向观众展示了一个民族的人文风情。
最后是广西风光的展现。这部影片拍摄于广西边境的靖西市,这里素有“小桂林”之称,喀斯特地形也尤为突出。电影在营造山区环境时,多有喀斯特峰林、峰丛的秀美,瀑布溪流的清新,树木的葱郁、瓦房的质朴,无不如诗画一般。
总体而言,《又是一年三月三》通过各种细节,很好地将诗意的民族生态和诗性的理想追求融入主旋律的表述中,给硬朗的叙事添入了柔美的气息,使民族符号的展示突出又不突兀。
三、时代交响:共同信念与民族性的共响
以主旋律为叙事主题,以时代穿插为叙事手段,以民族为叙事风格,是《又是一年三月三》作为民族献礼电影的主要特点。
在中国电影界,冠以“民族”符号的电影以表现少数民族风情文化、讲述少数民族历史和生活故事的电影为主。这些电影通过民族性格和民族特色的呈现,很好地为大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少数民族的窗口,但有学者指出,在制作和传播效果上,民族电影“发挥的丰富人类文化多样性、推进民族平等团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各民族的国家认同意识等重要功能未能很好地实现”。如何让民族在电影中更好实现其社会价值功能,如何让民族更好发声,如何让主旋律的社会价值与民族发声共响,《又是一年三月三》是为一个成功的例子。
首先,在价值认同方面,影片突出了不同时代背景下壮汉民族共同奋斗的民族团结主题。如果说黄永华39年不变的初心是政治理想的宣传,那么知青、干部和村民之间的互动则是民族共进的价值意识。这里面有农香竹对黄永华工作的支持,也有女人们对养蜂人和村干部的信任,而这些都源自大家对建设南山的共同信念。影片为表现这种民族共进,没有一句口号式的台词,而是通过不同村民对外来的黄永华和养蜂人态度的转变加以实现,这种表现方式更为自然,也使得民族团结的主题呈现更有层次。
其次,在“民族性”的处理上,《又是一年三月三》大胆突破传统民族电影的界限,以民族特性服务主题叙事。传统意义上的民族电影在故事层面,往往以特定民族作为叙事对象,重点在于民族文化、民族价值和民族特性的表现,与时代和民族外世界互动相对较少,叙事聚焦于民族群体内部。而在《又是一年三月三》中,在保留了浓厚的壮乡风土特色的前提下,让民族文化和民族特征服务于主旋律叙事,让人民干部深入到壮族社会,与壮族民众直接产生联系,通过民族内外人物的联动,在讲故事的同时彰显民族特色,完成跨民族的叙事。例如前文提到的各种细节,都是对壮乡风土的直接呈现。再如回忆镜头里,青年黄永华和壮族女孩农杜鹃之间朦胧的情愫中,出现的绣球,是壮族青年男女的定情信物,也是现代壮族最著名的民族符号之一。可以说,通过细节,这部影片处处都有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风土人情,实现了民族电影表现民族文化、民族价值和民族特征的目的,使民族性得以发声。
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献礼片,《又是一年三月三》既遵循了传统民族地区献礼片表现民族特色的要求,又能抓住时代特色完成流畅的主旋律谱写,实现了主旋律叙事与民族发声的共响,不失为一次成功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