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中媒体隐喻投射研究
2020-11-14刘秋
刘 秋
(长春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一、屌丝与英雄
剧情片《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讲述了一个拯救了太多人性命的屌丝逆袭成英雄,后又被当作嫌疑犯调查再被证明清白的故事。影片没有使用好莱坞式的炫酷开场来吸引眼球;反之,影片的开始平淡无奇,它简单明了地描述了一个肥胖、工作认真坚持原则却又有点不会变通的屌丝形象。影片一开始,当他被人抓到“偷听”时,他紧张地开始解释强调“我不是故意的,没人教我那样做”,对话全程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但当谈到自己的工作时,他的腰板挺直了,眼里充满着自信的光辉,因为他完美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他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赢得了律师沃森的好感,却也让他丢掉了皮埃蒙特学院保安的工作,这也为后面他坚持检查“包裹”的敬业态度埋下了伏笔。这个有点笨又有点天真的理查德一直以能成为执法人员回到执法系统为梦想,因为他“相信保护人民”的理念,为此,他每晚都学习刑法典,坚信“法制”治国,却被校长当作神经病解雇了——当然,如果有一天一个看起来有点偏执人格的人拿出一个小本本告诉你他把你说的话都记下来了,你也会认为他有问题的。影片中,他坚持做好每一份工作,期望“他们会给他一份警察工作”。但是,事实证明他做梦都想成为的“执法英雄”后来却成为污蔑他的恶魔,这多么具有讽刺意味。在后来的奥运会安保工作中,他用他的执着和认真态度及时做出预警“保护了人民”,让伤亡降到了最低。虽然这样的他有点不符合好莱坞式的英雄形象,根据你的“经验”他应该高大、帅气又充满幽默感,但是,这样的他真的救了很多人。
接下来就是美国英雄的时间。屌丝一夜逆袭,收到了来自媒体和民众的广泛赞誉,成为拯救世界的英雄。各种采访、出书甚至开始实现他的“执法工作”梦想,这个美国梦刚刚开始,就被别人叫醒了。他被学院负责人举报“有点偏执,责罚学生”,似乎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别人看到他,获得认同。这一质疑打开了联邦调查局探员的思虑,是啊,这个屌丝符合英雄的形象吗?他笨拙且肥胖,这么大还和母亲住在一起,做好事求回报——“采访中暗示要回到执法系统”,还曾经因“冒充警察被捕”,几年不交税,持有能铺满一床的枪支,买过空手榴弹,还曾制作过土炸药,甚至有点像同性恋。这样一个卑微的小人物、社会底层的小屌丝没有付出任何代价就成为英雄啦?他怎么会那么巧站在那个位置?别人都受伤了,他怎么什么事都没有?我想如果影片的叙述不是以朱维尔为视角的话,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也会怀疑,更不用说那些“聪明”的探员了。在理查德被质疑过程中,他努力配合联邦调查局的工作,即使是被搜查的时候,也表示“如果你们需要什么帮忙,我可以帮忙”,并且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当他妈妈怀疑是否有必要把她的特百惠和她看孩子用的迪士尼录影带也拿走时,他试图解释说“引爆者用特百惠装的钉子”和“我想他们想看看你的录影带上录没录什么政治声明”,他帮助这些联邦调查局辩护是因为他误会他们是要证明其清白,事实上他们是要有罪推定。
是的,这个让观众恨铁不成钢、用时下流行网络语言描述为“蠢萌”的屌丝,这个“纯真”得让律师和他的母亲都无能为力的大男孩终于在最后对“执法部门”绝望了。他的所有配合都是天真地认为自己也曾经是“执法人员”,他要比其他普通人更了解也支持执法的程序,但是,最终他明白了联邦调查局是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仅仅认为他符合“单独作案爆炸者的形象”展开一系列的调查。这个调查让他们的生活备受困扰,也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在错误的人身上。他可以忍受被跟踪被调查,但是他更关心如果真的罪犯又杀人怎么办。他在意自己一个保安只是在做自己的本职工作,他救了一些人,如果他被怀疑了,那么,“下一次,某个保安看到一个可疑的包裹,他还会上报吗?毕竟他不想成为下一个理查德·朱维尔”。在被如此折辱后,仍能考虑此事对别人的影响而不是自己的得与失,这才是真正的英雄带着人性的光辉。
二、新闻媒体娱乐化与隐喻
那么,新闻媒体在整个案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尼尔认为媒体传递的信息为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判断尺度,也就是说,媒体引导了人们对事件的认知。看那些走在T台上聚焦着所有目光的完美身材,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减肥是女人毕生的事业了,因为,媒体告诉我们模特才是标准。在生活中,我们太多的知识和信息都是来自媒体。可以说,媒体设定了标准,媒体制造了隐喻。而我们也善于利用隐喻去理解世界。在本部影片中,以女记者凯西为代表的新闻媒体在整个案件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因为,对朱维尔的正式调查正是从女记者的报道开始的,而这个新闻线索是女记者利用身体换来的。还记得她在爆炸后祈求上帝“要让我先于其他人发现罪犯,但愿他成为一个值得写的人”。在她的认知中,事件真相远没有她个人的“野心与成功”重要。如她所愿,谢天谢地,这是个“值得写的人”。一个不满足公众对英雄期望的屌丝变成了英雄,继而又反转成为一个为了获得大众关注度的罪犯。在他们的报道中,曾经在执法部门工作的朱维尔符合单独作案爆炸者形象:这是一个沮丧的白人,还曾是警官或者军人或者幻想成为英雄的警官,因爆炸成为名人。这一报道确实也让记者凯西备受关注,迎来了“英雄”归来般的赞扬和掌声。紧随其后,各地新闻媒体争相报道,给朱维尔贴上了无数的标签来吸引更高的关注度:“穷屌丝”“南方白人”“恐怖分子”“圣人还是野蛮人”“英雄还是恶棍”等。在美国,“南方白人”或者“白色垃圾”的隐喻是对美国南方乡村地区白人的蔑称。它暗示着游离在社会边缘、社会底层的人士,他们一般是罪犯、缺少社会公德、贫穷、教育匮乏、愤世嫉俗等的代名词。总之,是被主流社会摒弃的“穷屌丝”。这样卑微、笨拙的人,能够发现危险吗?能够拯救大众吗?他没有一点符合英雄的形象,反而处处可以和一个罪犯的形象相匹配。
在本片中,新闻媒体对大众的影响并没有完全被揭示,我们只从围观的民众和朱维尔妈妈的控诉中获得一二。但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媒体甚至可以扮演上帝的角色,媒体让你是英雄只需要一个标题,让你一无所有也只用了一个标题。可怕的是,媒体对于民众的舆论引导是不可估量的。
三、一点反思
新闻媒体报道的基础是什么?是事实而不是故事。《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中,固然第一个给出错误引导的亚特兰大宪章报有其应该承担的责任,但是后来跟进的各种新闻媒体,在没有调查事实的情况下就跟风报道,我们就要问问新闻媒体报道的责任是什么了。新闻媒体的责任是什么?他们最基本的责任是让民众有知情权,当一种生活常规被打破的时候,会产生一种信息真空,媒体的作用就是填补这种真空,让民众能够了解事情的发生过程和真相。而媒体不能利用这个真空牟利,或者人为创造信息真空来获得收益。显然,影片中的媒体是把对英雄的“颂歌”变成英雄的“哀歌”的原因之一。新闻媒体的第二个责任是监督权。在案件存在很明显的疑点的时候,新闻媒体应该行使其权利督促其他部门公正、公开处理案件,而不是如同在《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中,媒体为了跟风把所谓的“可写性”和“娱乐性”当作报道的标准,形成新闻轰动性,造成舆论声势,让当事人承受双倍的压力。假设我们把当时的案件再延伸到当下,以现在复杂的媒体组成,那又会发生什么呢?
事实上,书写的媒体,如报纸和杂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公众保持理智思维,毕竟阅读是需要思考的,尤其纸质媒体受其自身条件限制,不能够充分利用画面与声音,去全面展现事件。时代终究会进步,女记者早就做出“电视媒体必将取代报纸媒体”的预言与判断,因为电视媒体更具有娱乐性,更加大众化,而且,它对受众的知识层次和时间都要求不高,毕竟不是谁都有时间、精力去阅读。另外,在当下这个泛娱乐化的年代,阅读和思考是个多么奢侈的东西。从1996年看,电视媒体会取代报纸媒体,我想他们不会想到现下的微媒体是如何吸引住民众的注意力的。因此,如果朱维尔的事件是发生在现下的年代,一旦主流媒体为了流量,误导了民众,那么这个事件带给朱维尔的伤害是几何级数的,事件的影响时间和强度也是非常深远的。如果媒体暗示他是个“白色垃圾”,民众会如何反应呢?在泛娱乐化的今天,每个人都在某种程度上拥有了话语权,有人也称呼这些人为“键盘侠”,他们擅长从点分析到面,从偏概括到全,利用自己从媒体报道中获得的“经验和文化”表达自己的“自以为是”。想象一下,“胖胖的、有点木讷、有不良历史”的妈宝男朱维尔出现在媒体前面,民众不需要思考,只要凭借“经验”就可以判断他就是个为了刷存在感而自我表现的可怜虫。随之而来的网络霸凌不是谁都能承受的。如果你从网络渠道获得了这部影片的观看权,当你打开弹幕的时候,你就知道这部影片有多成功了。尤其是在朱维尔配合联邦调查员去取证的过程,他被全能的“网民”贴上了很多标签“这样的人被怀疑是有原因的”“他会被自己蠢死”“律师为什么要帮这样的人”,总之,观众是带着自己所谓的“经验和文化”评判着朱维尔,充当着上帝的角色。当朱维尔为自己辩护的时候,弹幕又开始给他发“好人卡”,因为他在意的不是个人的得失,而是这件事对民众的暗示是什么。电影带来的思辨这时也达到了高潮,没有受伤就不能是英雄了吗?做了好事难道会成为下一个“理查德·朱维尔”吗?虽然,随后他获得了清白,但是事件对民众的影响会消失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大众已经从媒体报道的整个事件中积累了新的“经验与文化”:做好事前一定要思考一下,你能自证清白吗?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总之,媒体在民众中的话语权制造了隐喻,如果媒体单纯从流量和经济效益角度考虑去取悦民众,那么它产生的“经验和文化”就是“傲慢与偏见”。反思一下,严肃的新闻事件不应该成为媒体甚至是全民的狂欢,“过把瘾就死”不应该成为社会发展的常态,媒体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而不是变成迎合民众不同趣味的工具。影片的最后,女记者发现了朱维尔不能作案的证据,也为自己的过失流下了眼泪,但是,伤害已经造成,很多时候事件的发展是不可逆的,但愿,我们不会“娱乐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