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视听媒体新形态与数字媒体高等教育专业改革研究

2020-11-14

现代电影技术 2020年2期
关键词:层面数字院校

(1.上海大学 上海电影学院,上海 200444;2.北京电影学院 声音学院,北京 100088)

1 鉴史尝新:数字媒体的演变与人才需求的几个不同层面

艺术自伴随人类社会诞生发展以来,经历了多种形态的演变,从传统艺术到现代艺术,从时间、空间艺术到时空艺术,从现场艺术到传媒艺术。电影作为唯一有历史记载诞生日期的艺术形态结合了视觉和听觉的感官感受,利用光、电、声表现物理现实世界的再现,在此之上艺术家利用叙事和造型两种手法塑造视听形象,表现事物过程,展现其对人与人性的认识和交流及批判的态度。

电影是基于工业革命的产物,这是一点非常特殊的、与其他传统艺术不同的特征。电影的摄制需要用到机器,电影艺术家必须掌握当时最高科技的物理、化学科学知识。因此,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必须具备专业性,也就是既要懂得摄影、录音所需要的光学、声学、机械及化学科技,也要具备文学、美术、音乐、戏剧、舞蹈以及建筑等传统艺术的技艺和实际创作能力。这两部分能力,艺术水平和技术知识兼备的目标要求决定了电影人才的教育及培养模式必须是多学科交叉进行的客观规律。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电子技术蓬勃发展,电视广播的出现更加促进了社会生活对于视听内容人才的需要,刺激了作为内容而展现在公众面前的电影电视各个行业发展,专业的细化则必然进入精细分工模式,早期电影创作中既作为摄影师又作为放映师或者一人兼数职的模式会影响创作效率及创作精细度,为此,分专业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就必然在高等教育阶段完善。

二十世纪末,数字技术逐渐走入电影,从而带动了数字媒体视听内容的创作与传播模式发展。数字技术不但可以解决材质噪点、噪波的传输和累积,计算机还参与电影的编辑剪辑,画面和声音记载媒体从化学胶片变为数字式磁性、光学载体,因此计算机可以作为辅助手段方便艺术家的创作工作,免去大量的手动整理物理胶片及模拟式磁带的劳动。借助计算机软件,还可以修整原始记录的噪点、噪声,通过软件模仿画板画笔、乐器进行深度的、非现实存在的时空,创造新的形象和音色,拓展了艺术表现力。这种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艺术创作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最初的形态目前已经十分普及,大到国家层面的电视台、电影公司,小到街边的照相馆、复印店都可以接收当前高校数字媒体专业培养的人才。

进入二十一世纪,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媒体的形态,个人工作、生活与娱乐都离不开互联网的参与,数字媒体专业仅培养软件操作的人才不能够完全适应网络时代的从业人员技能匹配和行业需要。由于网路传输和网站的出现,能够进行网络内容视听艺术设计的技能成为了数字媒体人力资源标配的标签。各个高校不分背景和层次,在数字媒体软件操作领域同质化的培养其实殊途同归都要面对行业的审核。通过网络,“主播” “网红”这种新的职业形态逐渐在挑战艺术表演领域和传媒主持这种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初音未来”等数字媒体领域内“虚拟人”反而成为了现实世界的明星。青年一代巨大的“御宅族”和“Cosplay”角色扮演同好群体是当今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提供适合的、正确的、积极的视听数字内容产品是面对这个群体的必然选择,也是对数字媒体专业视听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2007年苹果公司发布了使用iOS系统的iPhone手机,谷歌公司也同时发布了使用安卓系统的智能手机,数字媒体进入了第三层面的移动媒体时代。随时可以看视频、听音乐、玩游戏的智能移动终端普及到每个人,微博、短视频、社交App、在线各种实用功能的App的出现更加拓展了数字媒体教育的目标人才范畴,能够及时面对这个时代的数字媒体人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例如今日头条和西瓜视频的母公司字节跳动经历了7年发展,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走到如今上市前的阶段,今日头条App通过海量信息采集、深度数据挖掘和用户行为分析,为用户智能推荐个性化信息,从而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新闻阅读模式。字节跳动在经过Pre-IPO30亿美元融资后,其最新估值达到760亿美元,因而超过Uber成为全球最大的独角兽企业。短视频领域抖音的国际版TikTok在2018年10月成为美国月度下载量最高的App,也是2018年度日本苹果商店App下载精选榜单第一。移动媒体时代中国国内的内容制作公司实力不容小觑,北京市海淀区中航广场的字节跳动公司总部,每天前来应聘的青年人群体熙熙攘攘络绎不绝。数字媒体内容公司同时也是巨大的人力密集型实体,可以吸收大量的经过高水平知识教育的劳动力就业,因此数字媒体高等教育专业的改革方向不仅要面对第一层面艺术领域计算机软件操作者的培养,更要大胆地面对第二层面网络传媒视听内容和第三层面移动互联网各类视听传媒App应用的人才需求。

2015年,国务院提出“互联网+”的概念,即互联网+传统行业,在深度融合的情况下给传统行业植入互联网思维的基因是中国产业转型的必然选择。互联网思维及时地呼应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需要,为未来中国数字媒体人才培养与专业改革发展提出了目标。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5G网络、虚拟现实和区块链技术,新一代的物联网社会模型其实已经清晰地展现在了具备敏锐观察力和有准备的企事业单位人员的头脑中,参与国际化分工与竞争必不可免,这是第四层面的“互联网+”背景下视听媒体新形态对未来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客观前瞻。

由此,观察思考可以发现数字化的不同阶段呈现的数字媒体视听形态,包含了4个层面。分别是:

第一层面,艺术领域计算机软件辅助操作者;

第二层面,网络传媒视听内容创作传播者;

第三层面,移动互联网各类视听传媒App应用的开发编创人才;

第四层面,“互联网+”模式下具备新型互联网思维的产业开拓者。

2 全向而行:数字媒体专业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改革

中国的数字媒体专业起步于2003年前后,在数字媒体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中,可以发现有很多同名、同方向的专业,但是母体院校却五花八门,大致可以分为专业院校与综合院校两大类。专业院校也就是指具备艺术、传媒、通信、网络等专业的传统高校或学院,综合院校则可以认为母体院校在形成之初并无目前数字媒体专业所涉及到的业务,而是在社会发展之中逐渐接触和形成的目前所建设的专业。无论专业院校还是综合院校,目前都担负着培养数字传媒专业人才的责任,具体学科建设、发展步骤上都要面对当今中国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

数字媒体专业也是跨专业的边缘学科,在专业院校内也涉及到边缘性远近的关系。例如北京电影学院创办于1950年,前身是中央文化部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主要学科在电影表演及编剧方向,艺术类文科专业居多。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以孙明经教授为首的南京金陵大学电影播音专修科,以陈汀声教授为首的苏南文化教育学院电化教育专修科,以钱家骏、范敬祥教授为首的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动画专修科的师生连同三校的教学设备,调入中央电影局电影学校,之后,北京电影学院才有了具备技术特征的、培养电影摄影人才的摄影专修科。1956年,北京电影学校改制为北京电影学院,同时建立了电影摄影系。1960年,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成立。之后北京电影学院按上级指示,将已设立的录音系并入到新成立的北京电影工程学院中。不久北京电影工程学院撤销建制,录音系又转回到了北京电影学院,但更名为“电影工程系”。下属的“电声专修科”成为了培养中国电影录音专业人才的重要平台。北京电影学院于2003年3月成立了数字媒体技术研究所,致力于电影高新技术的研究和该领域研究生的培养工作;2005年,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影视技术系,承担了电影高新技术领域的本科生培养工作。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起步较晚,于2013年底开始筹建,2017年正式招收本科生,201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由此可见,北京电影学院的理工类专业大多数历史不超过20年。北京邮电大学的前身是北京邮电学院,创建于1955年,主要涉及邮政和电报电话,继承苏联体系的专业学院模式,与艺术类学科没有瓜葛,文科及艺术类学科的成立也不会超过20年。这20年的差距与当时传媒艺术行业历史演变息息相关,正是因为电影走进了数字化的第一层面,通讯也面对着互联网带来的变革,因此对于两所学校而言数字媒体专业都是其边缘学科,侧重点必然与学校的专业领域及发展历史有所挂钩。随着行业的发展,边缘学科有可能成为主流,因此邮政和语音业务逐步让位于利用网络的新专业领域,从而完成互联网思维与产业关系的转型。

除了专业院校与综合院校、边缘学科之外,数字媒体专业在各个学校还要面对学术型、专业型与应用型高等教育的抉择:学术型以培养数字媒体领域高级架构的建设人才为主,不必纠结于具体的项目如何实现,这需要高校拥有强大的学术关系网络和产业业务脉络,可以高屋建瓴地提出问题指示行业前景;专业型以培养行业高级专门人才为主,作者认为主要是在人才原有的基础能力之上进一步提高其专业业务能力,例如播音主持表演专业,在生源原有的良好表达表演及语言发音能力之上选拔人才,深度培养“声、台、形、表”等业务,努力培养超越“主播” “网红”等业余人员的个人魅力,为数字传媒和视听内容传播提供良好的亲和力;应用型以培养普通素质的高水平熟练从业人员,满足各类企事业单位基本岗位的人才需求。具体到何种院校适用何种类型,这是由学校所掌握的教育资源、师资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所决定的,但是无论属于哪种形态,都必须面对第四层面,也就是“互联网+”模式下具备新型互联网思维的产业开拓者的培养命题。

综上所述,数字媒体专业高校有着共同的任务,在学科建设和具体执行层面会出现边缘性与传统性主流学科的强弱差异区别,这种区别也是正常合理的现象,没有必要都使用同样的标准,能够最大化地展现原有传统行业的特色才是重点。目标在学术型的院校力求培养精英,专业型的院校力求培养特色人才,应用型的院校培养普适高级人才,从而差异化地完成业内对数字媒体视听人才各类能力的培养要求。这也可以看作为数字媒体专业展现的3个不同角度。

3 异军突起:数字媒体专业当前的契机与目标

通过电影与电视产业在上世纪相爱相杀的纠缠关系,从业者和观众其实不难发现电影与电视有其各自的媒介特色和表现强项,从而可以展开媒体内容创作的互补有序竞争和目标协调发展。这点广播与电视之间的关系就很好地体现了扬长避短的发展规划,给予人们相当多的启示。数字媒体带给了高等教育工作者和媒体从业人员新的契机,各种媒介和从业人员可以在其擅长的领域各自发挥优势而不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按照一种模式竞争。因此,在3个维度上深挖资源,占领战略意义上的行业高度就显得非常有必要。目前产业内尚待开发的领域比比皆是,掌控先机则显得十分重要。

3.1 本土化内容创作与国际化内容创作

通过分析当前数字媒体行业的形态变化以及产业结构,数字媒体专业从业人员的工作前景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也就是本土化内容创作与国际化内容创作。内容创作包含4个层面针对多种行业需要的情景,例如电影电视、广告、建筑及景观设计、工业设计、游戏、服务可视化模拟、虚拟现实等,甚至可以深入到物理或科技工程、医疗生物等基础研究之中,想象力所能及可能性就存在,数字媒体专业前景非常可观。但是,正如同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平原有山地一样,不同领域、不同时期也存在着差异和多样性。因此,向内本土化目标培养人才和向外国际化培养人才就变得十分的突出。近年来,国际知名院校来华合作办学、留学访学、私立教育办学等多种形态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各类院校及社会办学机构之间的专业竞争压力。因此,以高等院校新兴边缘学科为代表的数字媒体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吸引优质生源、优质师资、优质行业伙伴和优质各类专业项目就变得非常迫切,一旦进入优质资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带动专业的产学研协调发展则成为了必然。由此可见类似今日头条、抖音等新生具备“互联网+”基因的公司会在本土化内容创作与国际化内容创作两方面开拓用人需求及相应的专业合作。类似腾讯、百度等以本土化内容创作为主的公司则也需要将国外先进的、流行的、高誉度的“互联网+”新兴的数字媒体形态落地到境内复制与推广。如果高校数字媒体专业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与丰富的公关资源,则可以审时度势地展开相关领域研究与合作,最终在人才培养层面落实有的放矢的、切合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过程。

看照片Pinterest,听音乐iTunes,看剧Netflix奈飞,玩游戏Steam平台,买App到苹果商店、谷歌商店,纵观国外数字媒体行业,内容支撑产业链良性发展的模式,这种模式肯定是跨区域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给国内制作者融入当前数字媒体专业国际化的契机。这种模式避免了重资产传统行业的累积和缓慢成长,参与到其中之后,各类跨区域的营收回报收入就会产生滚雪球效应,为此行业与教育的切入点必须要瞄准海外市场的变化。紧跟行业新闻热点、加强外语教学、专业课外语讲授则非常重要。

3.2 国家与地方层面的竞争合作

数字媒体高等教育专业还面临着国家与地方层面的角色设置。国内不少地区都提出了基于地方经济发展的规划,在此之内数字媒体专业及行业扮演着重要的任务,各地对招商引人都有竞争的趋势,优秀的美术设计师甚至比初级的软件开发人员更受青睐。成都市在几年前兴办了天府软件园,用各类优惠政策吸引中小互联网创业产业立足当下展开业务。贵州省则引入了大数据产业,云上贵州等服务有效地利用了当地能源与地理条件,廉价的人力资源适合院校展开应用型的普适高级人才培养,可以与北京、上海、深圳甚至国外的公司形成合作分工和差异化服务,承接较为繁重的人力密集型数字媒体专业内容制作。南昌市近年来把虚拟现实VR作为未来重点发展的产业,在已有重工业例如飞机、汽车等行业的虚拟呈现与生产力转轨方面做足功夫,给予在南昌的院校开设虚拟现实专业的优惠政策。因此,切合实地需要与支持当地产业的数字媒体专业高等教育就是最为合适的目标体系。

3.3 国际化分工与合作

当今社会互联网把地球连接成了一座24小时永不熄灯的大城市,国际化分工与合作是这种全球化经济模式下的必然选择。各所高校都是这个城市的一个节点,找到适合所处环境的发展模式和能在网上分工合作的模式是不同高校数字媒体高等教育专业的发展契机。各个高校数字媒体专业改革研究可以根据自身的状况立足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网络、虚拟现实、区块链技术、物联网、星链等切入点,最终展现的还将是返璞归真的视觉和听觉需求。

4 结语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归整,数字媒体专业当前的契机与目标大致可以分为以上3个维度。不难发现,数字媒体专业基础课程应该挖掘学生个人的潜能,在基于普适化的计算机辅助视听媒体新形态4个层面、3个不同角度、3个维度上深挖资源,开展独到的专业课、高级专业课以及项目实践,完成学科创新改革的任务,为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文化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层面数字院校
江阴市三个层面构建一体化治理重大事故隐患机制
答数字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数字看G20
高三化学复习的四个“层面”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成双成对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