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饮食智慧
2020-11-13王族
王族
古人对于美食,喜欢用谚语给予定论。谚语是最短的文学形式,往往能抓住事物最显著的特点,精准地说出其要义。单就有关新疆美食的谚语而言,可圈可点者不胜枚举。譬如“马是男儿的翅膀,饭是人类的营养”“迷路时星星跟月亮一样亮,饥饿时面条跟酥油一样香”“即便活到中午,也要准备晚餐”……
我在新疆近三十年,一直受到美食的暗示、影响和引领,让我先是成为一个饮食方面的模仿者,后又养成了顽固的味觉习惯。新疆的美食背后多有奇事,人们品尝美食时,了解这些故事或历史,一定会被感动,亦会受到启发。
我当兵到新疆的第一个月,跟一位老兵去叶城县办事时,闻到一股烤羊肉的味道。先前在老家不吃羊肉的我,呼吸便有些不适。偏偏老兵中午请我吃的是烤羊肉串和拌面。我举着烤羊肉串的钎子,一块一块,很勉强地咬着吃,可以说是很不得要领。后来吃拌面时,我又把拌菜——辣子炒羊肉当成了下饭菜,一口面一口菜地吃。老兵用陕西话“教训”我,你娃命中注定到了新疆,不会吃新疆饭也要模仿吃,不然咋在新疆待下去?他说的“模仿”二字,从此成了我深入新疆生活的开始。一周后,我从部队翻墙出去,在一家饭馆学着老兵的样子,把拌菜拌进拉条子,第一次像个地道的新疆人一样,吃了一份拌面。
另一事。有一年在阿勒泰的白哈巴,我跟一牧民去了牧场。那天他说,咱们今天只带三把东西,就把中午饭解决了。到了牧场我才知道,他说的三把东西,是一把刀子,一把盐和一把火柴,皆可放在口袋里携带。到了野外,他宰了一只小羊,在溪水中洗净后切块,然后生火开始烤。羊肉烤好后,我们二人在牧场上边吃边聊。他说,羊有四条腿走动,人有这三把东西,到了哪里都不会挨饿。吃完后我想,他制作食物的整个过程,虽只是对古老生存方式的模仿,却产生了令游牧文化彰明较著的效果,这是多么的奇妙啊!
还有一事。南疆的农民劳动到中午,将馕和葡萄带到水渠边,将馕扔向上游,然后开始洗葡萄。等把葡萄洗干净后,被泡软的馕已漂到面前,他们便葡萄就馕吃了起来。因食物而生出的智慧,让我觉得很有意思。等到后来有了机会,我便模仿他们这样吃了一次,觉得自己是在接近一种从容不迫的生活。
更有食物创造奇迹,让这块土地变得颇具神性。人们对库车的小白杏历来有“一颗一口蜜”的赞誉。每年,当库车小白杏成熟后,人们一定要等到其中一顆自行落下,将其吃掉后才能正式开始采摘。那颗第一个落下的小白杏的核会被人们留下来。据说,那样的杏核种出的杏树,会结出更甜的果实。而且,库车人认为,小白杏有独特的治疗怪病的功效。有一年,一个人突然哑声,说不出话,久治不好,非常痛苦。一天,院中杏树落下第一颗小白杏,一老者让他吃下后,他居然又开口说话了。那是一次无意识的模仿,但结果却颇为美妙,让人觉得犹如神在布道。
人被养育和改变,其言辞、语气、观念和行为,都会体现出鲜明的新疆特色。哈萨克族有一句谚语:天天骑的马不乱跑,顿顿吃的饭不会忘。一块土地辽远宽广,对食物的模仿让人或饱口福,或饱眼福。民以食为天,幸福与欢乐皆来自食物,并且滋生出智慧。而一方天地的馈赠、尊重和回报,历来都层出不穷,甚至应接不暇。
选自《食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