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融合:为一带一路保驾护航

2020-11-13赵欣

企业文明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中央一带融合

赵欣

“一带一路”是一条经济贸易之路,更是一条文化融合之路。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文化融合为世界各国长期合作、共同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七年,中央企业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在这份成绩单的背后,不仅有中央企业在经济贸易上的披荆斩棘、攻坚克难,还有中央企业以文化融合化解文化冲突的兼收并蓄、互鉴共进。可以说,“一带一路”要行稳致远、持续发展,离不开文化融合的保驾护航。

共建一带一路需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精神基础。“一带一路”的倡导者是中国,但“一带一路”建设绝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唱。中央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面对文化差异、意识形态等冲突,坚定文化自信,构建跨文化条件下的企业管理体系,是化解矛盾冲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精神动力。在收购希腊码头时,中远海运在当地遇到了许多阻碍,但管理团队始终坚持本土化运作和人本化理念,为希腊员工带去了增加就业岗位、提供“免费午餐”等一系列“中国式温情”,最终实现了当地员工的“爱厂如家”。

共建一带一路需要促进文化互鉴。文化互鉴是人类历史当行之道,更毋庸置疑其积极意义。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化互鉴,是文化繁荣、经济发展的时代标签。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根本遵循,切实扎根当地,在尊重、学习、交流、融合中创新管理模式,切实助力合作方经济发展是中国企业的价值追求。在以色列,中铁电气化局针对当地不同民族不同风俗不同标准的情况,以包容接纳的积极态度,以国际化的视野管理企业,推动项目顺利实施,有效带动了属地就业,赢得了以色列各界的广泛尊重。在巴基斯坦,中国电建面对当地雇员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差异,表现出了最大程度的尊重,将属地化经营扎根到实处,受到了当地主流媒体的高度赞誉。

共建一带一路需要实现文化共赢。履行好社会责任是合作共赢必不可少的内容。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始终重视所在国关切,把企业发展与当地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认真履行社会责任,是推动协调发展、共享文化成果的重要途径。在柬埔寨,中国华电集团结合自身业务,围绕所在国实际情况,针对消除贫困、优质教育等可持续发展目标,创造性地实施了“点亮未来”项目,树立了中国华电开放合作的企业形象。在缅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在项目建设期,每年拿出100万美元用于当地社区建设,在项目生产期,每年拿出2%净利润作为社区发展基金,持续提升当地民生水平。在非洲,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央企开展的技术专业培训,大大提高了当地人才的技术水平。

共建一带一路需要打造文化品牌。“做得好”是“说得好”的重要基础,“说得好”是“做得更好”的助推器。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坚持用当地人听得懂的语言、听得进的故事、愿意听的方式进行跨文化传播,是打造央企文化品牌,构建中国海外形象重要一环。在澳大利亚,中国中车集团从当地建设者的角度出发,实施区域化、精准化的“一国一策”传播方案,以讲述企业故事打造文化品牌、以传递中国声音构建中国海外形象。在印尼,国家能源集团以发生在南苏电厂的真实故事为原型,创作了电影《爱在零维度》,生动展现了中央企业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国门,融入当地,实现民心相通的过程。电影上映以来获得广泛好评,成为推进中国与印尼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文化融合,是“一带一路”建设中各国经济贸易合作的“软”支撑。中央企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排头兵,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力军。在建设“一带一路”的進程中,中央企业应当坚持文化先行,树立文化引领经济的高度自觉,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共生和相互融合,使“一带一路”成为走向和平、发展、共赢的大道通途。要让文化融合成为衔接中国梦与沿线国家梦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为各国人民带去繁荣发展的美好希望和光明前景,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谱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融合新篇章。

猜你喜欢

中央一带融合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定了!中央收储冻猪肉2万吨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防止“带病提拔”,中央放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