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傩文化博物馆展陈与文化传播研究
——以萍乡市石洞口傩文化为例

2020-11-13施健陈光圆尹凡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0年10期
关键词:萍乡面具博物馆

施健,陈光圆,尹凡

(江西财经大学,南昌 330032)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深刻阐明:“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①傩文化作为中国人几千年来传承的古老文化,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优良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傩”起源于中国古代驱鬼逐疫的原始宗教活动仪式,其后演变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用于祈福与逐疫、娱神娱人②。傩文化的传播遍布全国各地,萍乡作为中国傩文化的故土,其所产生的傩文化是其他地区所无法相比的。从原始社会走出来的傩,进入宫廷后,又从宫廷走向田野。从此“傩傩”之声充盈华夏大地,盛行于世。对于石洞口傩的起源,早在20多年前的1993年,在当地《杜氏族谱》中发现“傩从周始”的记载,可以肯定的是,石洞口傩活动始于周代,是在宫廷傩的影响下形成的。萍乡傩作为江西傩的代表,我们必须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它,结合最新的陈列手法,营造出一个符合新时代风貌的傩文化博物馆。

一、萍乡傩文化博物馆区域展陈的新定义

萍乡傩文化博物馆,旨在宣扬中国传统古文化,将区域古文化从村到镇到县到市到省,再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萍乡傩文化博物馆陈列是指博物馆在所处的特定区域环境中,对萍乡傩文化三宝即傩庙、傩面具、傩舞根据其特点以及研究价值、陈列目的等进行划分,进行展示主题、空间布局以及以先进的VR技术设备进行辅助所做的陈列。提取傩文化核心,设计傩文化LOGO,对整个博物馆设计一套完整且系统的VI视觉识别系统,先进行区域化推广傩文化,再慢慢推向全国,最后推向全世界,既响应了国家关于文化复兴的号召,也相应地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随着5G时代即将到来,博物馆的陈列实施要从传统的陈列转向数字化陈列,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才更能吸引人眼球。区域古文化在空间布局上要遵从艺术性和科学性的结合,才能让傩文化博物馆大放异彩。在这个信息多样化的时代,我们要从自己的传统的古文化中汲取新的营养成分,在提升博物馆效益的同时,满足观众的高层次精神需求。

二、萍乡傩文化三宝

(一)傩庙

>图1 石洞口傩神庙

>图2 傩面具

傩庙是傩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基础,也是傩祭活动的举办地。石洞口傩庙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是现存的保存得最好、最完整的傩神庙(图1)。直到近现代出现了倾斜坍塌,后由同济大学设计院帮助傩神庙做了修复方案,里面大的物件都是原始保留的,基本没有动过。傩神庙就整体来说,外观基本保持原汁原味,但是其内部由于图腾崇拜和对神明的信仰,进去庙里面氛围还是较为神秘,但是这种神秘又不同于佛家的寺庙和道家道观的神秘威严,外人可以对傩神庙内的一切进行拍照、记录以及进行考察研究。这就充分证明了,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傩神的认知是客观的,已经褪去了傩的封建迷信的一面,而弘扬了其艺术与科学的一面。明洪武元年,安徽进士杜谷珍奉旨来萍乡任知州,晚年临终前为傩庙撰联三幅:“洞口威严执戈扬盾咸称此地首出,门内赫濯集福迎祥共钦斯神最灵”“以三时逐疫驱邪共仰神功昭炫赫,为四境御灾捍患合崇庙貌肃观瞻”“方相掌坛谴灵感千秋是聪明正直而壹者,季冬徇里党恩周万类有水旱疫疾则祷之”③,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在古时,傩文化是人们驱邪祈福的媒介,是人们在自然界中战胜一些流行病的精神寄托。当地的官员也崇尚用傩神对抗人类无法抵抗的病毒,同时其中出现的傩药方也解救了当时很多身患疾病的普通百姓。庙内石柱:“洞口威严执戈扬盾咸称此地首出,门内赫濯集福迎祥共钦斯神最灵”,从其中“此地首出”可以看出石洞口的傩庙几百年前的起源处是在这里。

直到近代,原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现在的中国傩学研究会顾问薛若琳先生曾两次访问石洞口考察傩文化,并且亲自为傩庙题词“山魂水韵铸傩庙,风转云回祭古神”,充分肯定了石洞口傩是几千年来人们历经兵荒马乱和困苦饥饿时的精神寄托。这庙里供奉了三个傩面具菩萨——三大将军,即大将军唐宏、二将军葛雍、三将军周武,据这边的老人讲,几百年来把这三大将军供奉在傩神庙里,家家户户把这象征驱邪、祈福、许愿的傩神也供奉在家里,也是借对傩神的崇拜转而变成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精神向往。对于现今的傩神庙来说,保存原汁原味固然是好,但是对于傩文化的区域化推广来说,更多的是要添加一些设计的元素在里面,比如庙内可以联系相关的艺术家做一些关于古时跳傩和傩药方救人等情景片段的壁画或画像砖等来丰富庙内的傩文化氛围,使其更有故事性,更能吸引本地以及外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傩庙。

(二)傩面具

傩面具不仅是傩文化的主体,还是傩文化中最有特色的印号。它不仅深深地烙下了历史时代特征,在它有限的空间里,还蕴藏了社会的、宗教的、民俗的、文化的、艺术的等纷繁复杂的内容,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图2)

在漫长的历史中,傩不断地演变和成长,从驱鬼逐疫的萌芽,到除恶、扫邪、看病、求子、祈福、纳吉等多元化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其内容和形式也越来越广,将儒释道各教的观念、信仰、伦理、道德、手段以及民间各种礼仪中的习俗融为一体,成为各种宗教思想兼蓄融会的信仰体系。并逐渐由酬神演变到娱人,涉足于文化领域,由宗教形态演化成“俗文化”形态,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在石洞口古傩面具中有一枚与众不同的傩面具,即“开山”面具,亦称“盘古”,头上长角,阔口獠牙,凶猛异常,意味着盘古开天辟地,驱鬼逐疫,趋吉避凶。十二兽面,用于汉唐时期傩祭活动时的面具,有甲作、雄伯、胇胃、腾简、揽诸、强梁、伯奇、祖明、委随、穷奇、错断、腾根这十二个兽面,根据十二个野兽的头部形状雕刻,对于一些猛兽的崇拜,是我国农耕时期的一个显著特点,他们希望能有像猛兽一样具备超能力的神明来保护他们风调雨顺和国泰民安。宋傩面具形态多样,融入了儒释道中的天神和历史人物等元素创作的傩神面具,如东方将、西方将、南方将、北方将、秦琼、尉迟恭、魏征、温峤、判官、钟馗、土地、土地婆、太子、金花、灶王、银花和四天君和六丁六甲神面具等。宋朝由于统治者实行“安内虚外、重文抑武”的政策,导致国家内忧外患不绝;思想上追求“存天理,灭人欲”,导致国家不断受到周边国家的骚扰,还采取忍辱苟安的对策,使得国家不安定人民不幸福,所以部分人把精神上的希望寄托于盛唐时期的著名武将上,以人喻神,以祈祷国家强盛,人民安居乐业。明清时期的傩主神面具有唐将军唐宏、葛将军葛雍、周将军周武和四天将面具、东西南北四岳神面具、江海河井神面具、稷神面具、四阎魔面具、四城隍面具、四自然神面具、福禄寿喜四星面具、雷神面具、雷神电母面具、八仙面具、医神药圣面具、罗汉面具、龙王虎爷疫鬼面具以及一些历史名人面具等等。傩面具不仅仅表现的是原始的图腾崇拜,还是古时大众为了实现人神交流的一种精神媒介,是人与神间接交流的渠道。直到近现代,以娱神娱人的形式出现,更多的是被戏曲学家关注和研究。在学术上,有法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前来石洞口考察傩文化,其中成果多侧重于戏曲学研究。

(三)傩舞

傩舞,俗称踩傩、仰傩、跳傩、耍傩。石洞口傩舞共数十折,每折傩舞都涵盖着“驱鬼逐疫,降吉纳福”的寓意,且绚丽多姿,被专家们称之为戏剧舞蹈的“活化石”。其中典型案例是:清乾隆四十九年,时任萍乡知县胥绳武,带石洞口傩队衙署驱疫,偕大小官员与傩舞队一起跳傩欢度新春。事后用萍乡方言赋诗(竹枝词)一首:五隅年例扮迎春,忙煞城里城外人,所幸太平有个事,颃(我)随衡(你)去跳傩神。④这个现象表明了当时的官府也比较推崇通过跳傩来驱邪祈福,来达到娱神娱人的效果。孔子迎傩:《论语·乡党》中有一条“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孔子作为我国的文圣人,他也对象征驱疫祈福的傩神表现出了敬重,更可以看出古时傩神在我国人民心中的份量,是无可比拟的。从明代开始,石洞口一直沿袭着宋代宫廷傩祭形式开展傩活动。其中保留了最经典的十节傩舞:《将军亮剑》《太子驱疫》《钟馗驱邪》《雷公电母除妖孽》《二王对笏》《和尚道士观风水》《土地赐福》《福主查疫》《判官捉鬼》等。直到现代,萍乡傩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傩舞培训机构,挑选优秀的傩舞人详细地讲解傩舞知识,用以培养傩舞接班人,延续古人千年的傩舞文化。在2005年的时候,萍乡傩代表江西省在全国傩舞大赛拿到了金奖,这充分肯定了萍乡傩在傩文化中的地位,也彰显了萍乡傩的深厚底蕴。

三、萍乡傩文化博物馆的展示与宣传

(一)萍乡傩文化博物馆的现存问题

笔者亲自去萍乡市石洞口考察了傩文化的代表——傩庙,其中多处建筑为近现代重建,只有傩庙保存至今。傩庙旁边的其他馆存储了一些各个时期的傩面具,傩舞表演的珍贵照片,还有一些国内以及海外学者过来考察的照片,遗憾的是没有进去傩舞培训的空间参观考察。笔者观察到当地领导对于傩文化的推广过于保守。第一,庙里旁边的展厅平时不对外开放;第二,没有针对傩文化做一些相应的宣传广告;第三,没有多媒体展示区域,一些经典的傩舞片段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第四,平时只有一位守庙的老人在傩神庙里上上香,烧烧纸,没有懂普通话的专门介绍傩文化的人员。鉴于以上四点,对于将傩文化推向大众产生了很大的阻力。

(二)对萍乡傩文化博物馆的建议

对于整个傩文化博物馆来说,可将傩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对相应的展厅进行系统的设计,包括展厅的导向设计、室内空间设计、室外景观设计等等,将傩文化元素进行分类整理归纳,放入相应的展厅里。傩庙方面,需降低其神秘气氛,使其更接地气,可以结合跳傩活动的一些场景素材,在庙内进行壁画或者画像砖的系列创作,使傩神庙内变得既有趣且又不失庄严。对于傩面具,第一,把从古至今各个时期的傩面具依次排列展示;第二,傩面具区域设置娱乐场地,游客可以戴上傩面具进行拍照留念等等;第三,可以设置傩面具制作体验区,对于感兴趣的游客,可以让傩艺师傅手把手教学制作傩神面具;第四,可以利用傩面具元素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对于傩舞,第一,在萍乡傩文化博物馆内多设置几处多媒体展示区域;第二,组建几支高质量的傩舞队,去各大商场以及艺术区进行义演,以提升傩舞的区域品牌知名度。

四、未来展望——静态展示和动态展示相结合

所谓静态的展示和动态的展示相结合,即传统展示方式和非传统展示方式相结合,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带给观众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将人文情怀和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是历史的趋势,也是时代的必然。

(一)沉浸式体验

采用当今火爆的VR技术做出跳傩、制作傩雕等片段,让现场观众可以直接参与这些活动,让文化不受时空的制约,让受众可以产生沉浸式体验。例如,笔者曾经去过杭州的良渚文化博物馆,馆内除了用一些传统方式介绍良渚文化内容外,还增加了一些游戏互动环节,比如AR沙盘,还原了5000多年前的历史地貌,孩子们还可以在里面玩玩沙子,是一个亲子活动的好地方;穿越时空小游戏,让人们在玩的过程中还学到了一些历史小知识等等。

(二)互动娱乐性

采用当今的新媒体和VR技术做出傩文化互动娱乐环节,可以设置一些关于傩文化知识的选择题以及雕刻傩面具的场景,在移动终端上让观众点击滑动,完成雕刻;利用遥感技术让观众体验一些跳傩节目;节目设置增加一些动画元素,使观众在互动过程中不会觉得枯燥,增加了游玩的趣味性。对观众产生一种寓教于乐的效果,也充分展现了博物馆的文化教育功能。

(三)文创产品

萍乡傩文化,是我国传统优秀的古文化。随着当今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各类民俗博物馆都开始思考如何把自己的本土文化和当今的设计相结合,设计出独特的文化产品。由于傩文化的产生及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可以借鉴的文化元素颇多,例如傩面具的元素、傩舞的元素等,可以把傩面具的纹饰应用在月饼和一些糕饼上,把历史的记忆融入到当今的食品中,让受众在享受食物美味的同时也感受到当地的文化韵味,把区域文化和独特的食物相结合,打造成独属于江西的一道特色文化产品。此外,如何将傩文化元素与当代设计创新结合起来,是我们当今文创研究人员以及设计师思考的新课题。文创产品是推动区域文化的润滑剂,它可以使区域文化推广得更加迅速,并能更快地深入到广大群众的内心。

(四)艺术沙龙

定期请一些老辈傩艺人或者傩文化学者做一些艺术沙龙,丰富傩文化博物馆活动的同时也能使观众获取更多的傩文化知识,了解傩文化的历史渊源,让后人不仅仅只看到傩面具、傩舞、傩庙这些表面的形式,还能深入地了解傩文化的深层次意义;能够区分清楚傩文化的糟粕与精华,学习傩文化的精华部分,让广大群众能够更加理性和更好地传承我国优良的传统古文化。

五、结语

萍乡傩文化博物馆是中国悠久历史中古文化的宝贵记忆。博物馆作为一个地方的文化象征,又是这个时代社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物质基础满足的情况下,把精力逐渐地转移到精神文化层面,人们在闲暇时间会去博物馆参观和学习,因此,以全新的手法对萍乡傩文化博物馆做出陈列展示是十分合理且必要的。将傩文化和现代科技相结合,产生一种全新的陈列效果是将区域博物馆发扬光大的必要途径。运用新思维和新方法,吸引更多的观众关注博物馆、走进博物馆,对于传承和保护我国传统优秀的古文化有着重大意义。

注释:

①孟荣涛.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内蒙古文化建设[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8(02):49-51.

②曾澜.地方记忆与身份呈现[D].上海:复旦大学,2012.

③王真彦.傩:对一种仪式戏剧的田野调查及其他[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

④ 徐帅.目的论视角下的2016年萍乡旅游资源翻译实践报告[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萍乡面具博物馆
我在萍乡过春节
Spring Festival in Pingxiang 我在萍乡过春节 Fawn Li
用音乐唱响萍乡故事——《萍乡百年原创歌曲精选》新书首发
萍乡春锣的起源和流变
我们摘下面具吧
博物馆
酷酷的面具
面具
面具中的鱼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