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美学语境下的“艺术乡建”路径研究

2020-11-13陈宇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0年10期
关键词:乡土美学村民

陈宇

(三峡大学 艺术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近年来,随着国家力推的“乡村振兴”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业内也推出了崭新的乡村振兴理念——“艺术乡建”;该理念一经提出,备受推崇。“艺术乡建”的字面意思即是在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强调艺术设计的介入。由于设计的本质,“艺术乡建”既不同于专家倡导的纯粹的“历史文化保护”,也不同于重在资本开发的“乡村旅游”;它强调建设一种以村民为本的可持续性乡土环境。乡村美学在现代化的乡村建设环境中,旨在关注乡村中的人“非美”的生存状态,站在生存本体论与审美价值论的高度,囊括出美丽乡村建设与村民生存状态之间的关系。因此,作者从乡村美学的视角研究“艺术乡建”,企图以美学指导美丽乡村建设发展。

一、乡村美学:生存本体论与审美价值论共存

(一)乡村的基本属性与美的产生

1.乡土性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①,《乡土中国》的作者费孝通认为“乡土”的核心意义为农村、乡村,即从总体上看去,中国社会结构是农村性、乡村性的。文章提到的乡土性与农村性、乡村性是相通的。“乡土性”的“土”字诠释了农民根植于土地的基本特征,农耕则是乡下人最普通的谋生方式。农民在农耕劳作中形成了自身的审美,他们更关心如何利用自然规律解决生存问题,如梯田、水田、草原等景观经过历史的沉淀与人为改造,既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又如基于风水学原理的“依山傍水”“得水藏风”之说、“柳树环抱的农家小院”“红砖青瓦的房舍”……体现了乡村所具有的一种既古老又现代的美学特性。

2.自适性

这里的自适性有两类意涵,第一类指乡村这种社会模式经过千百年的锤炼与洗礼,已经形成自身特殊的存在形式。从空间与时间来看,乡村是多维的、历史的、文化的、生态的,也是村民安身立命之地。具体来说,不同范畴的结合可以构成不同内涵的乡村空间,空间内所包含的山、水、林、田、人等构成了一个以村落为主体的生态生活系统,而每个村落都有自己的历史,短则上百年,长则上千年。此外,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越明显,村与村之间的邻里文化、祭祀文化、嫁娶文化等也会有所不同。第二类指乡村社会中的人的自适性与“自适之情”。农民作为乡村环境的主体,无时无刻不在感知乡村内所有的美与“非美”的存在。如麦畦、秧禾等美景背后的生存需求,又或是因为以农为生而与生俱来的“土气”,这让村民适应了“粘”在土地上的生活,也让他们觉得眼前的庄稼之景便是心中所求美景。

>图1 “艺术乡建”(作者自制)

>图2 浙江文村(图片来源于百度)

3.个性

本文所说的个性也可理解为乡村的“无个性”特征。有赖于泥土的生活让村民像植物一样落地生根,这些生了根的庄稼人可以从容地摸熟每个人的生活,从熟悉到信任,如“听声识人”。“我们大家都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①——这类话在乡村社会中不足为奇,却成为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乡村社会与现代社会不同,在这个熟悉的环境中我们可以得到从心而不逾矩的自由。这种内化于心的行为习惯,可以说是“无个性”的,而这恰恰体现了乡村的独特之处。

(二)乡村美学的精神寄寓

乡村的价值与意义不仅仅是城市赖以发展的原动力,更重要的是,乡村还是人类最坚实的精神家园,是人类在其发展的任何阶段都可以获得喘息、宁静和超脱的机会②。因为中国社会的数千年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国人带着或多或少的乡土情结,人们对于乡村有着特殊情怀。所谓“落叶归根”“入土为安”,都表达了人们对生命始于泥土,最终回归泥土的普遍愿望。对于背井离乡的人来说,乡村美学则是他们的乡愁以及渴望回归家园的美好寄托。

二、乡村美学付诸“艺术乡建”实践的路径

如果将乡村本体、乡民本位、生存本真、文化本色、诗意本质、生态本源这几个方面作为进行乡村建设的参照体,那么“回归”则是贯穿乡建始终的核心线索。作者尽量用简洁的语言将乡村美学的特性阐述清楚,以期将美学作为乡村建设的指导理论,使“艺术乡建”之路有迹可循。

(一)乡村建设过程中的艺术介入

当代艺术家们在乡村中的成功创作实践,正是国内“艺术乡建”大潮的伊始。如桐庐、余村等案例的成功实践,让公众真正意识到艺术手段与美丽乡村无限耦合的可能。艺术介入乡村,有利于激发乡村经济活力;有利于乡村生态资源的挖掘;有利于人、自然、历史文化三方面实现最大限度的平衡。

作者从人文与自然方面分析乡村现存状况,总结出乡建过程中无法绕开的重点,提出“艺术乡建”的核心是在尊重本体的基础上实行艺术介入。并从人、自然、历史文化三大方面出发,阐述自己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孔之见。(图1)

(二)巧借历史文化资源,塑造静水流深之美

乡村之美,美在历史文化底蕴。历史文化资源是乡村重要的局部组成。这些有形或是无形的资源,都能为我们所用,此方面也是乡建中“艺术性”最容易表露且容易说服别人的部分。

1.建筑风格延续

建筑作为乡村中的审美主体,它既是历史的沉淀,也是乡村变迁的“见证者”。建筑风格是乡村美学的直接表达方式之一,它体现的不仅是一个村落的历史文化,也是该地地域特色的直观体现。乡村建筑传达出的信息能够加强人们对于村落的认知感,增强村民的归属感,即产生“家”的感觉。著名建筑设计师王澍的乡村建筑设计——浙江文村(图2),远远的看去毫不突兀,走进可以发现这些新建的建筑物分明是一种全新的设计,一种融入周围环境的全新审美体验。这是设计师遵循当地建筑风格的成果,也是艺术介入乡村的成功,在探索乡村建筑新形式的同时,激活了乡村的内生动力,也为乡村美学画上精彩一笔。

2.乡村元素捕捉

由于农业生产、乡村生活的特殊性,村民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形成并构架了自身的道德情感、风俗习惯、理想追求、生活心理等,即表现为民风民俗、行为准则、物质生活、特殊审美等,这些都是乡村元素的由来,乡村元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乡村村民的生活方式、物质追求、审美特点以及赖以生存的精神依托的外显。在人们的记忆里,乡村是安详、恬淡的象征,这些美好的印象都是通过乡村元素传递,通过历史的积淀,这些所见之物、所到之处都成了乡村的代名词。

绝大数人提及乡村时自然而然会想到“土气”,这份“土气”在设计师眼里却是乡村生活的趣味性表现。乡村的土气一方面是由于庄稼人的不流动性而产生的,另一方面则与乡村元素有很大关系。在现代社会看来,乡村中的很多元素都是“不合理”的存在,如泥巴路、鸡窝鸭舍等,这些都是美丽乡村建设中需要“整改”的地方,如此形成了现代乡村千篇一律的局面。殊不知,这些看似杂乱的元素有着内在秩序,也是乡村有别于城市的重要线索。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的时候,可以将这些“非美”的元素进行利用,实现创造性改造,而非取缔。

3.风水文化传承

风水学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乡村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导着乡村布局与民居建造。“背山面水”的风水观给我们所向往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美丽乡村愿景提出了具体实施办法。古人们总结的风水经验通过代代相传,体现在乡村的科学布局与合理构造上,由此展现出乡村的和谐之美。

(三)乡村、生态齐振兴,塑造浑然天成之美

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既是达到乡村振兴的结果也是借此恢复生态,使乡村与生态环境形成“美美与共”“和合共生”的和谐相处模式。如果将乡村视为一个生态系统,那么乡村美学即为生态美学的一个分支。生态美学既强调生态保护的实践性,突出美学的目的性;又强调人与自然互为主体。因此在乡建过程中,人们可以模仿自然而高于自然,寻求一种自然朴素之美,但首要前提是尊重自然、回归生态,对自然生态不做过多干涉,避免画蛇添足。

(四)收集“无意识行为”,塑造人文关怀之美

此处所言“人文关怀之美”则是从生存本体与审美价值两方面出发。“无意识行为”是人类发展千百年的产物,行为的主体即人,指的是人的潜意识行为所披露的日常生活习惯。在乡建之际,应以村民为中心进行设计探索。从生存层面上看,养家糊口是村民的普遍需求。同时,在“缩小城乡差距”“吸引返乡”“避免空心村”等一堆现代化建设语境中,可以看到人们对于乡村振兴内容的迫切需求。但是目前乡村旅游项目盲目开发,农家乐一夜兴起,这些只让村庄看到了短期效益,却无法将这种经济与美可持续发展下去。而从审美层面来说,村民的生活常态即可作为乡村设计的参考。如设计师可以根据乡间被踩出的无规则小路选择半硬化道路,这并不破坏美感也解决了村民对于泥泞小路的烦恼,同时丰富了乡村景观的层次性。池塘旁的矮树墩多了个棋牌桌,废弃的碾盘竟是花坛,屋前弯了腰的老树多了个秋千……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却牵动着村民的一举一动。

乡村之美应借助优美的自然景观与厚重的历史文化体现以人为本的关怀之美,使人们满怀乡愁的来到乡村,酒足饭饱之后有时间躺在农家小院中瞭望星空,手里的蒲扇让微风徐来,膝上的猫咪时不时伸个懒腰,呼吸着乡间空气,感受着乡土气息,寻一份“洒脱”,保留一份记忆,释放乡愁,使精神世界得到寄托。

三、总结

建设美丽乡村既要漂亮的面子也要殷实的里子。如果说“艺术乡建”是华丽的面子,乡村美学则是那光洁厚实的里子。以乡村美学指导“艺术乡建”,无疑是内外兼修之举。守护乡土气息,重续乡土文脉,才能激活乡村活力。艺术介入乡村,便是以生态景观、文化与历史为基础,循着“艺术介入—文化振兴—设计认同唤醒—村内动力激活—乡村之美彰显”的路径进行的大胆尝试。

注释: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09-14.

②郭昭第.乡村美学的精神寄寓和想象重构[J].美与时代(下),2018(07):17-23.

猜你喜欢

乡土美学村民
盘中的意式美学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外婆的美学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