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外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
2020-11-13郑绍丹
马 蕾,郑绍丹
(河南工业大学 设计艺术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产业兴旺”作为总要求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产业对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从脱贫攻坚战到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均被视为物质基础。品牌作为产业基础单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正在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当前涌现出的一批彰显地域特色、体现乡村气息、承载乡村价值、适应现代需要的乡村产业品牌,有效推动了农业纵向延伸、横向拓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1]。然而,由于国内农产品品牌意识形成较晚,农产品品牌建设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2],相对落后于国外水平。日本早在1979年便开始“一村一品”运动,强化品牌定位,完善品牌认证制度并利用专业品牌机构进行专业规划[3];法国于1936年开始建立原产地控制命名管理系统,对葡萄酒生产各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管[4];美国注重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优化,同时依靠精炼的流通渠道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2]。刘春香[5]、林素娟[6]认为,我国与国外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差距主要集中在观念意识、标准化强度和农业科技等方面。
目前罕有学者从献计量学角度对农产品品牌建设进行可视化分析,而以知识图谱为基础的可视化分析是挖掘特定研究领域的有效手段,能够直观反映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趋势。本文旨在采用文献计量学及其可视化方法,以国内外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领域核心文献为样本,对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的文献量、发文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聚类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从多角度审视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的现状、热点和趋势,以期为更加深入开展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参考。
一、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本文使用的中文文献数据以CNKI数据库为来源,该数据库收录了大量对学科研究产生重大影响的文献,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及可靠性。 以关键词、主题、篇名词频包含“农产品品牌”为检索条件,以CSSCI、核心期刊为检索来源,排除无关研究领域文章,时间跨度为2010-2019年,此时间段国民品牌意识迅速提高,涉及品牌建设的研究日益增长,具有较高研究价值,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 508篇。使用的外文文献数据以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的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为来源,以“TS=(agri* and brand) OR TI=(agri* and brand)”为检索条件,文献类型主要为论文 (article)和综述 (review),时间跨度为2010-2019年,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 984篇。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计量学与知识图谱对国内外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与比较。其中,文献计量学已经成为情报学的特殊研究方法[7];知识图谱是在文献计量学与信息化、可视化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种情报数据分析方法,将知识载体特征进行可视化的关联模型构建,直观反映学科研究热点及趋势,以图结构的方式进行表示,因其强大便捷的功能与表述的清晰性而得到迅速发展与广泛使用[8]。当前知识图谱研究方法主要基于CiteSpace、Sati等软件工具实施,其中CiteSpace是现代科学知识图谱信息可视化应用方面运用最广泛的工具,因为它独具可以实时搜集不同时间节点文献数据的功能而备受学术界欢迎。本研究主要以CiteSpace为常用工具进行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可视化分析。从数据及图谱的角度揭示出农产品品牌建设领域科学合作及演化趋势。
二、国内外农产品品牌研究宏观计量分析
1.文献量分析
文献的年度发文量能真实反映研究领域在各时间段的研究热度,为学科发展阶段做出直观评价。从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文献量的年度分布(图1)可以看出,国内外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热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发展趋势和阶段特征有所不同。
图1 国内外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发文年份分布
国内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初步探索阶段(2010-2011年),每年平均文献发表数量约为137篇,方差为61,每年文献发表数量的离散程度较小,研究热度平稳。第二:加速追赶阶段(2012-2017年),每年文献发表数量从126篇增至383篇,年均增长51.4篇;其中出现两次加速追赶阶段,第一次加速追赶阶段为2012-2014年,并于2014年达到峰值268篇,分析发现,2013、2014年中央出台的“一号文件”均将农业农村问题视为重点,从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农村土地改革、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等方面均做出了发展战略指导;第二次加速追赶阶段为2015-2017年,并于2017年达到峰值383篇,分析发现,2017年习总书记在十九大会议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将农业农村问题放诸国家战略层面,使得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领域达到空前热度。第三:稳步上升阶段(2018年至今),2018年研究热度相较2017年略有下降,但根据图1中线性趋势来看,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热度呈现稳步上升的发展趋势。
国外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平稳保持阶段(2010-2013年),每年平均文献发表数量约为222篇,年均增长3.7篇,增长速度缓慢;第二:稳健发展阶段(2014年至今),每年平均文献发表数量约为346篇,年均增长29.8篇。
可以看出,国内外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发展阶段明显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①国内发展阶段较国外更为复杂,发展进程相对不平稳,但国内研究热度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
②前期国内研究热度明显低于国外,但在国内第二阶段中,发文数量几乎与国外持平,后发优势明显。
③研究热度上,国内受到政府政策影响较大,尤其体现在第二阶段中,受国家政策的影响,研究热度出现两次快速增长;相反,国外研究热度增长速率较为稳定。
2.作者及机构分析
发文数量是评定作者对该领域研究关注度及研究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将国内外发文量排名前十的作者进行统计(表1)。国内2 508篇文献涉及作者4 929名,平均每篇文献1.97名作者。根据普莱斯定律[9]可知,m(1)m为普莱斯定律假定数,普莱斯根据洛氏定律,经数理推导得出:m≈0.749(nmax 1/2)。≈2.70,即发文量达3篇及以上即为高产作者,统计得知高产作者144名,约占总人数的2.92%。其中发文量最多的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孔祥智教授,发文量13篇,于2013年发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产生原因与治理措施》为该领域首篇研究文献,主要研究农产品品牌建设品质安全方面的问题;于2016年发表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政策建议》是其被引量最高的文献,被引量高达416,主要研究农产品品牌建设政策引领方面的问题。发文量11篇的姜长云教授主要研究农产品品牌创新发展模式方面的问题,先后探究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模式[10]以及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兴品牌建设模式[11]。
表1 国内外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发文量排名前十的作者统计
国外2 984篇文献涉及作者12 891名,平均每篇文献4.32名作者,根据普莱斯定律,计算出m≈2.996,表明发文量为3篇及以上的即为高产作者,统计得出国外该领域高产作者为178名,占比1.37%。其中发文量16篇的Sparks DL为最高产作者。比较发现,第一,国外该领域涉及作者为国内作者的2.62倍,平均每篇文献涉及作者为国内作者的2.19倍,合作网络更为紧密;第二,国外高产作者占比略低于国内,且国外最高产作者发文量高于国内,第十名高产作者发文量低于国内,表明该研究领域国内学者发文量比重略高于国外学者。
考察研究国内外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机构情况如表2所示,国内2 508篇文献涉及机构215所,平均每所机构发文11.67篇,根据普莱斯定律,得到m≈4.27,即发文量达5篇及以上即为高产机构,统计得知高产机构32所,占比14.88%。发文量前十名机构大多集中在农业类高校,其中中国农业大学发文总量达到32篇,居国内机构之首,远高于其他机构50%;南京农业大学起步最晚,于2015年首次进入该研究领域,到2019年为止发文总量达到15篇,平均年增长率11.33%,在国内发文量前十名机构中增长幅度处于领先水平。
国外2 984篇文献涉及机构387所,平均每所机构发文7.71篇,根据普莱斯定律,计算可知m≈5.61,发文量达到6篇即为高产机构,统计得到97所高产机构,占比25.06%。发文量最多的前十所机构中,位于欧洲地区的机构有6所,中国地区2所(分别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美国地区2所;2010年后进入该研究领域的机构仅占10%。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INRA(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近十年来发文量达56篇,远高于国内机构。
表2 国内外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发文量排名前十机构
3.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相关热点时事及影响
根据前文国内对于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文献量、作者及机构的宏观分析,发现全球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呈现时间上研究热度逐渐上涨,空间上研究团体逐渐壮大的趋势。农产品品牌建设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搜集整理了2010-2019年国内外与农产品品牌建设相关的热点时事,结合前文进行交叉分析(图2)。研究发现,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的文献激增及拐点以及研究团体的范围与政策颁布、市场信号、经济社会均有较大联系。
图2 国内外近十年农产品品牌建设热点时事统计
国内农产品品牌建设方面,2013年以前,国内农产品品牌建设领域沉着积累,在2013年开始了加速追赶的上升期。2010年原农业部发布《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品牌工作的通知》后,国内对于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领域开始关注,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CARD农业品牌研究中心正式开始为农产品品牌建设储备智囊团;2011年冷链物流的逐渐兴起为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农产品品质提供有效保障;2012年互联网浪潮引爆褚橙品牌并开创了以“三只松鼠”为引领的B2C销售模式,为农产品品牌建设扩展实施路径。2013年,国内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首次激增,同时全球出口额首次突破八千万美元大关。2014年,原农业部发布《中国农产品品牌发展研究报告》,重点强调农产品品牌化重要性,并将其列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研究热度持续上升。2015年,农村互联网建设的突破性进展及拼多多的成立,为第二阶段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的快速追赶提供发展环境保证。2016年,原农业部开展农产品加工业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开始着重关注农业第二产业的发展质量,提高对农产品的加工要求,同时,网络直播平台的兴起为农产品销售提供可靠渠道,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开始了第二次快速追赶。2017年是农产品品牌建设里程碑的一年,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使“三农”问题进入国家战略层面,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热度也在这一年达到峰值。2018年,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同时,主打“从田园到餐桌”的拼多多以653亿元订单成为我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之一,表明国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愈加强烈,对于农产品品质的要求逐渐提高。2019年,质量兴农战略规划开始实施,政府牵头促进农产品品质提升,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热度呈现稳步上升态势。
国外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方面,对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较有影响力的事件集中在美国以及以法国、丹麦为首的欧洲地区。2010年,美国已经有半数以上农场进驻亚马逊等网络平台进行网络销售,“互联网+”农业起步较早。2014年,法国通过未来农业法,首次使推广生态农业进入法律,充分说明法国对于建设优质生态农业的强大决心,此后,国外农产品品牌建设由平稳保持阶段进入缓慢增长阶段。2019年,丹麦政府加强新型农业人才培养,遴选2 025名优秀农业生产者进行新式精英教育,提高农业生产主体素质力量。
综上而言,国内宏观调控效果较好,结合上述学术界研究及实际调研结果,表明国内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仍落后于国外,但追赶势头迅猛。国外已经基本完成农产品品牌从数量发展到质量发展的过渡阶段,目前着重对于完善农业转型发展以及农业人才培养,而我国正在面临农产品品牌从粗犷型转为提质型的过渡阶段,面临的困境与挑战较多,但同时也具有更多的可能性。
三、研究热点分析
1.研究主题识别
文献内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及中心性可以有效识别该领域研究主题,统计2010-2019年中国内外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领域出现频次最高的前15个关键词,如表3所示。国内主要的有“农产品” “农民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电子商务”“特色农产品”“农业产业化”等,其中“农产品”中心性为0.51,明确体现了“农产品”是国内重要的研究主题;“乡村振兴”出现最晚,于2018年迅速成为学者研究重点。国外主要的有“agriculture”“sustain”“food security”“organic agriculture”“climate change”等。分析可知:
表3 国内外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中频次排名前15的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产品品牌发展重要的组织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小农户为主体,以农户利益为先的互助性经济组织[12],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力量[13]。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开始实施,国家大力推进合作社建设发展。截至2019年底,全国在工商系统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20.1万家,辐射带动全国近一半的农户,主营业务逐步从传统种养业向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扩展。2019年,11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的若干意见》,强调以农民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引导,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提高服务带动能力。
现代农业是推进农产品品牌发展的有效路径。国内当前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阶段[14],2017年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最终目标即是全面实现现代农业。现代农业要求农村主体具备较高知识素养,进行科学系统的种植作业,农机农资加强技术创新,基层农业组织管理信息化,农产品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由此可见,培育农产品品牌是实现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15],现代农业是农产品品牌良性发展的有效实现路径。
电子商务是加快农产品品牌发展的有力抓手。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进农村的逐步深入,农村电商蓬勃发展,为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及发展提供“肥沃土壤”。农产品因其特殊的地域及时节限制,在流通过程中存在较大困难,电子商务有效建立了农户与消费者之间的连接桥梁,加快解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解决农产品上行难题,为农产品推广打造快捷的传播通道[16]。因此,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独特优势是加快农产品发展的重要实现渠道。
深挖农产品特色是农产品品牌取得长足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确保质量安全的基础上强化农产品差异化是取得市场先机的有效方法,深挖农产品背后特有的地域文化、民俗文化、乡土文化等有利于为农产品树立特点鲜明的产品标签,提高农产品宣传推广效率,有利于快速扩展农产品市场覆盖面。
2.研究热点分析
研究热点是某一时间段内该研究领域的关注重点,通过研究热点的分析,可以准确把握特定时间段内该领域主要的研究方向。文献中能充分体现研究热点的部分为关键词,文献中的关键词具有概括全文主要研究内容的功能,因此,对关键词进行统计及聚类分析,可以明确了解某一时间段内该领域重要的研究热点。
(1)国内农产品品牌研究热点聚类。本文将来自CNKI数据库的2 508篇文献导入到CiteSpace中,时间节点选择为2010-2019年,设计节点类型为“Keyword”,利用Pathfinder功能对关键词进行数据修剪,以得到更清晰的关键词结构特征,剔除无意义关键词后根据系统算法进行聚类,所得聚类结果中,Q=0.821(大于0.3),S=0.526(大于0.5),因此该聚类是显著且合理的,之后选择“Cluster Explorer”将聚类结果以表格形式展示,可以清晰展示出各聚类轮廓值及所包含的关键词,选取节点数量高于20的聚类标签进行分析,并将每一聚类标签内词频最高的5个关键词进行展示,所得结果如表4。
表4 国内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文献聚类群分析
(2)国外农产品品牌研究热点聚类。将检索出的2 984篇来源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文献全部导入到CiteSpace中,共形成8个聚类,该聚类结果中,Q值=0.736(大于0.3),S=0.904(大于0.5),因此该聚类是显著且合理的。选取节点数量高于20的聚类标签进行分析,并将每一聚类标签内5个词频较高关键词进行展示,所得结果如表5。
表5 国外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文献聚类群分析
(3)农产品品牌研究热点分析。通过对国内外农产品品牌研究进行聚类对比,发现国内外该领域研究关注度存在一定相似之处,国内外均热衷于探索传统种养农业转型道路、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式等。相较于国内,国外更加关注农业技术创新研究,研究方向逐渐向食品经济及生物经济转移。
根据分析,国内学者对农产品品牌研究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
①提高农产品品牌相关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科学化。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随着政策及社会资本向农村的倾斜,各地涌现出一批农产品龙头企业及优质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产品品牌的培育提供了主体优势。孔祥智等人认为农产品相关企业及组织围绕农业再生产各环节进行有机结合,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科学性和高效性[17]。赵晓飞等人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合作社规模直接影响着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的渠道关系,当合作社规模到达一定合理区间,二者间渠道关系将会处于更稳定状态[18],为农产品顺利流通奠定基础。相关研究表明,科学的管理模式及组织架构有助于农产品品牌的长远发展。
②深入推进传统种养业转型发展,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我国农业已经到了由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折点,并逐步深入探索农业转型方向,打造新时代农产品品牌。此方面又细分为两个转型方向。
第一,依靠区位优势条件,通过对特色农产品的升级强化区域品牌建设。我国地域辽阔,地理标志农产品优势显著。2017年,国家发改委、原农业部、国家林业局联合印发了《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纲要》,计划到2020年,创建并认定300个左右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目前我国对于区域品牌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干经天等人率先提出区域品牌概念,并对其内涵意义进行探索[19]。胡正明深入梳理了区域品牌的形成与成长路径,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即:区域农产品激发产业集群,从而形成农产品区域品牌并使其茁壮成长的路径[20]。王文龙深刻剖析了影响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的四点因素,即:自然环境、农产品流通成本、农产品质量监管水平、消费主体观念变化[21]。以上研究明确了区域品牌发展的巨大前景。
第二,以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加快农产品品牌转型发展。作为农业大国,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是首要问题[22]。在增长产业链方面,国内于2009年由中粮集团提出“全产业链战略”,周琼[23]、韩喜艳[24]认为全产业链是企业以达到“1+1>2”的聚力效应为目的,以融合上下游资源为手段的纵向一体化。在拓宽产业链方面,日本“第六产业”战略对我国产业融合战略方向带来重要启示[25]。2016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到2020年要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目前,我国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一定进展,王昕坤[26]、孟秋菊[27]等对产业融合的内涵进行了大量的分析梳理,苏毅清[28]、王兴国[29]等对产业融合的理论及政策进行解读,成德宁等[30]、赵趁[31]、李洁[32]等探索了农村产业融合的方法及实现路径。为进一步探索并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及打造新时代农产品品牌奠定扎实基础。
国外学者对于农产品品牌研究主要集中在2个方面:
①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国外学者对品牌核心技术的研究相当重视,对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研究围绕管理学、营销学、社会学等领域,在环境工程、生态学、生物技术学等领域均有开展。第一,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现代化农业中农产品种植及相关技术研究,Van Cauwenbergh等[33]构建了农业系统可持续性的分级框架,将农业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量化,有助于直观的反映各地区农业可持续性发展水平;Simon-Delso等[34]、Kah等[35]、Popp等[36]对种植环节中农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剖析了农药与粮食安全的有机连接,并提出纳米农药将是未来研究热点;Ludmila等[37]、Singh等[38]对农产品生长所需的微生物进行探索,致力于攀登可持续农业与环境发展的新维度;第二,农产品废弃物价值转化的研究,Mirabella等[39]梳理了农产品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再利用途径,Kocar Gunnur等[40]对农产品废弃物作为生物燃料的研究进行梳理,以上均为我国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借鉴。
②注重生态环境的有机农业品牌探索。有机农业是当前学界的研究热潮,根据《2018年世界有机农业概况与趋势预测》统计,目前,全球范围内大洋洲拥有面积最大的有机农地,占比47%,其中澳大利亚是有机农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中国位居第三。澳大利亚在培训小农场主掌握进行有机认证方法及有机农产品出口等方面均取得一定成效[41]。同时,澳学者通过分析农民从传统农业向有机农业持续转型的经验,提出了未来有机农业的可能模式——气候智能型再生农业[42],为未来农业发展方向提供更多可能。
四、研究趋势分析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国内外农产品品牌研究趋势,对该研究领域内文献关键词进行突变图谱分析。突变词指在某一较短时间段内词频骤增的关键词。对于突变词的分析可以有效识别研究领域的研究前沿,可以从突变持续时间以及突变强度两方面直观展现研究领域的研究趋势。
1.国内农产品品牌研究关键词突变图谱
在Citespace中将国内关键词共现后,选择“Burstness”将关键词进行突变分析,得到10个国内农产品品牌研究突变较强的关键词,如图3所示。由图可见,“企业管理”“质量安全”“农民合作社”突变持续时间较长,均为5年,持续时间分别为:2010-2014年、2011-2015年及2015年至今。在同一持续时间2011-2014年,共有5个突变关键词,分别为“农民收入”“龙头企业”“农产品出口”“优化”“农产品物流”,其中“农产品出口”在关键词中突变强度最高。2013-2016年同时有两个突变关键词,分别为“农业发展方式”及“农业现代化”。可知,2010-2015年,学者将研究重点放于涉农企业的科学管理、农产品质量监管、农产品流通及出口方面的研究。从2013年开始,学者将研究重点逐渐转向以农业现代化为目标的发展方式研究,在此过程中,愈发关注到农民合作社对于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产品品牌发展的重要性,未来农民合作社依旧是农产品品牌研究领域的重要一环。
图3 2010-2019年国内农产品品牌研究关键词突变强度前十名
2.国外农产品品牌研究关键词突变图谱
将文献关键词共现后进行突变分析,在CiteSpace中运行结束后得到以下结果,如图4所示,共得到10个突变较强的关键词。其中“environment”及“nitrous oxide”突变持续时间最长,持续时间分别为2010—2014年、2011—2015年。“biofuel”突变强度最高,持续时间为2012—2015年。2014—2017年出现的“fertilizer”及“yield”表明农产品高质高产以及农资技术创新仍会是未来研究重点。
图4 2010-2019年国外农产品品牌研究关键词突变强度前十名
3.农产品品牌研究趋势分析
综合以上国内外关键词突变图谱,分析可知,未来农产品品牌研究重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加强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带动农民增收。农民收入是衡量农村经济水平以及农民生活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借助品牌力量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是今后农业发展的必然。更重要的是,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可以辐射周边农村,提高周边农村就业机会,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②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激发农村内生动力。习近平强调“扶贫必先扶智”,农民作为农村的主体,也是农村建设中的最终受益人。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村主体进行品牌意识培育,在农村培养新型农产品品牌建设相关人才,大力激发农民自我效能感,集中力量建设优势品牌。
③提升农业配套产业建设水平,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供基础保障。物流、包装等配套基础环节的建设是提升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的前提,良好的物流、包装体系能大幅减少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损坏率,从而降低流通成本,为农产品增加更大的市场竞争力。
④坚持生态文明为引领,提高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道路。面对全世界资源相对匮乏的现实生态环境以及我国农业发展要求的变化[43],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可持续发展方面,国内外学者从生物学、生态学、农学、经济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依据废弃物处理能力以及资源承载能力的生产方式绿色化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44];高质量发展方面,学者认为不仅局限于农产品品质的提升。提高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只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步,同时还包括发展效率的提高、发展动力的转换等[45],高质量、高水平的农产品是打破农产品出口壁垒的重要力量。
⑤继续推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全方位拓展农业产业链。目前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一定进展,“互联网+”农业是农业产业融合探索的第一步[46],但是当前农业产业融合仍面临众多的机遇与挑战。推进农业产业融合,是将农业产业链纵横向扩展的重要方法,未来研究重点将会放在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等的融合发展[47]。
五、结论与展望
首先,从作者及研究机构来看,农产品品牌建设一直以来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近年来研究总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主要研究团体以高校科研人员为主,孔祥智、姜长云、陈通等学者实现了较为显著研究成果,国外总体偏向生物技术、生态环境、绿色生产技术等实践研究,以政府为支撑的农业科学院是主要的研究团体。
其次,通过关键词聚类分析,发现国内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的主要内容为组织管理、模式探索、实现路径三个方面,国外更加倾向于实现路径及实施方法上的研究。国内外对于当前农业的发展目标均为农业现代化,但在实施进度上,国内研究水平与国外呈现一定差距,国外学者已经将发展生物经济作为未来农产品品牌建设重要的支撑力量。
最后,从关键词突变图谱中发现,随着国际大环境对农业及生态的重视程度提升,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研究也愈发深入,信息化、集群化、持续性等新型视角也正在被引入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研究领域。
综上而言,在国家政策倾斜及国民品牌意识迅猛增长的基础上,农产品品牌建设具备良好的现实基础。但目前农产品品牌建设仍面临严峻挑战,农业产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资源整合力度不足、农机农资科技化程度不高、农产品质量管控体系不规范等仍是重要制约因素。在今后国内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方面,应广泛借鉴国外优秀经验,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进行高效转化。总体来说,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目前在研究广度和研究深度上均取得一定成效,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及良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