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土”语义拓展下转喻和隐喻的互动研究
2020-11-12张勤
张 勤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苏州 215006)
国内关于隐转喻互动的研究相对较少,而这少有的研究中多侧重对这一互动的描写性分析,缺少实证性研究。虽然贾冬梅,蓝纯(2013)基于“土”的语料揭示了其背后的概念隐喻和转喻,但是她们对“土”的认识还不全面,且忽略了概念隐喻和转喻的互动关系[1](P24)。针对这一研究局限,本文检索语素“土”参构的词语[2],在语料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土”的意义拓展体系,并尝试揭示其背后隐藏的隐喻和转喻互动关系。本文并不讨论隐喻和转喻谁更基础的地位,也不探讨隐喻和转喻互动的本质是什么,而仅从“土”意义扩展的考察中看隐喻和转喻的互动关系,即两者在“土”意义拓展的过程中大致是始于何种认知方式以及发展趋势。
一、语料来源
本研究以定性分析为主。语料主要来源于“北京语言大学语料库中心(BCC)”,同时在汉辞网以“土”为关键词检索所有相关词语、成语。在语料检索过程中全部人工筛选非“土”本义的语例。“北京语言大学语料库中心(BCC)”是一种在线语料库,它不仅有现代汉语语料,古代汉语语料也囊括其中。其中就现汉汉语语料来说包含多个语体,如,新闻、文学、科技等,语料来源极其丰富。该语料库多角度的记录了现代汉语的使用情况,为研究“土”的语义拓展提供了较全面的语料[3]。
二、“土”的隐喻和转喻
本文的研究对象“土”本义指自然界中存在的土壤、泥土,而到现在广泛使用的与“土”相关的词语中,即本文所有的语例中可以发现表具象的土壤、泥土的意义已经逐渐消退。这正是人们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了“土”的众多引申义。而在引申义与本义之间则是通过隐喻或转喻或隐转喻的方式实现连接,其连接关系大致为:从没有范围界定的土壤、泥土这一原型概念到有一定模糊范围界限的一片区域、一定地区以及聚居地,然后由有明确范围界限的“国土,领土”延伸到有某种地域色彩的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
(一)“土”与自然。自然,广义上来说指这个浩瀚宇宙中的一切变幻多样的存在物,范畴极其广阔,尤其包括人类社会。而狭义上仅用来指称整个物质世界,是与人类社会区别开来的。而本研究将自然的范围限定在自然环境和物质世界中的的物质两大层面,就物质而言具体指向土壤和土地。
1.“土”与自然环境。“风土”借代自然环境,风、土作为体现自然环境特征的一部分代指整体,即自然环境,毫无疑问这是转喻的。例如:
(1)中途每到一地,还要对当地风土人情、物产经济进行一番考察。(刘玉民 骚动之秋)
例(1)中的“风土人情”指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和风俗、礼节、习惯的总称。
(2)插队的生活是艰苦的,吃不饱,水土不服,很多人得了病。(王小波 沉默的大多数)
(3)村里家家生的女儿都清丽貌美,所谓水土养人,想来想去,都归因于喝了这井水。
“土”和“水”结合共同指向某地的气候条件,更确切的来说,环境状况象征人的身体状况[4](501)。一方面,“水土”作为源域通过转喻的方式过渡到目标域气候的理解上,某地的水土质量会影响当地的气候状况,而气候也会影响水土状况。另一方面,水土状况和气候状况之间存在一定的隐喻性,即环境状况象征人的健康状况,而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其部分要素,如空气质量、相对湿度以及温度等等影响环境的稳定,进而我们可以理解到影响环境的要素对人的健康发展的影响。而例(2)中的“不服水土”则是人的健康与气候不相适应的体现,指身体与环境产生不良反应。相反例(3)中的“水土养人”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演变而来,就它的表层含义而言,即某地的环境很适宜人的生活,是两者相协调的体现。因此“土”具有双重属性,即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兼具隐喻和转喻两种方式,同样可以说是“基于转喻的隐喻”(Taylor,1995)[5](P99),或者说是Goossens(1995)的隐转喻观的体现[6](P164)。
2.“土”与物质(土壤、土地)。
(1)“土”代土的物质特征。
首先“土”作为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人们出于惯性对它的观察始于外观。经语料分析发现“土”语义拓展主要受到“土”的颜色及质地的影响。就“土”的颜色来说,虽然中国有除黄土外的其他土壤类型,但是因黄土分布最为广泛,使得黄色成为人们心中“土”的色彩。便产生了用“土”代土的物质特征“黄色”的语义。例如:
(4)“鸾,瑞鸟,一曰鸡趣。首翼赤曰丹凤,青曰羽翔,白曰化翼,元曰阴翥,黄曰土符。(周师旷《禽经》)
例(4)中的“土”指黄色,“土符”指首翼均为黄色的鸾鸟。
(2)“土”喻指鸦片。由此可以看出“土”喻指具有土的特征的事物或现象,例如:
(5)“土來金去芙蓉膏,絲輕帛賤羽毛布。”(张际亮《送云麓观察督粮粤东》)
(6)这样,麦其土司一家出现在客人面前时脸上总是红红地闪着油光,与客人们因为路途劳累和寒冷而灰头土脸形成鲜明对照。(阿来 尘埃落定)
例(5)中的“土”指鸦片,同样也被称作“芙蓉膏”。“土”指未经熬制的鸦片,生鸦片是乳白色汁液经自然风干凝聚成粘稠的膏状物,有的程褐色,有的呈黑色,整体颜色以及状态跟土相似。用“土”指代鸦片的原因可能就在于此。例(6)中的“土”喻指人们消沉,没有精神,甚至略带病态的状况。由土死灰色的颜色,我们可以联想到人在精神不佳时的面容状态,因此这一隐喻性语义拓展便不难理解。
(3)“土”喻指粗糙、不高雅、微贱。就“土”的质地而言,它是有颗粒感的给人粗糙的感觉。因此“土”有粗糙、不高雅,微贱之意,例如:
(7)“土纸不可以作文书,皆令用藤角纸。”(晋 范宁《文书教》)
(8)“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
例(7)中的“土纸”指古代的一种粗纸。土有颗粒感,质地不精细,而量多又随处可见,这大概是古人用“土”隐粗糙、不高雅,以及微贱事物的原因。例(8)中的“土芥”即泥土草芥,指微贱的东西,无足轻重。
(4)“土”代土制品。其次,烧土制品在古代作为重要的手工业对我国历史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这项技艺甚至在世界历史上都有特殊的地位。因此人们用“土”作为构成某物体的材料借指该物体本身,例如:
(9)危楼原址正在破土动工,大兴土木。(李国文 危楼记事)
(10)“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列子·汤问《伯牙绝弦》)
(11)“殉葬不仁,臣请易以土偶。”(日本国志)
例(9)中的“大兴土木”大规模兴建土木工程,多指盖房子。例(10)这句诗讲的是伯牙再次拜访子期,但见到的只是一座孤坟,使其黯然神伤。“一杯土”本义为一捧之土,这里“一抔土”就转指“坟墓”。例(11)中的“土偶”指泥土塑成的偶像。以上都是用局部借代整体,是转喻的体现。
从例(4-8)可以看出“土”的语义变化经历了从概念转喻“土代土的物质特征”到概念隐喻“土指鸦片”、“土喻指病态之人”以及“土指粗糙、不高雅、卑微之物”,即“具有土的物质特征是土”的跨越。
(5)“土”代一定范围的土地或地域。我们还发现有很多用“土”代一定范围的土地,并进一步指代一定的地域的现象,例如:
(12)国文学艺术家都热烈响应这一伟大号召,勇敢坚决投入革命洪炉中,参加土改、三反五反、抗美援朝、思想改造等等轰轰烈烈运动中。(沈从文 悼勒以)
(13)在事关国家利益的问题上,他们总是抓住要害的东西,绝不轻易退让,寸土必争。(文汇报 2002)
(14)“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其本质就是防御型的本土作战、自卫作战。(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2)
(15)“盖自异域之教流入中土,有回回教者,其始祖不知何代姓氏,乐此邱而藏焉。”(晋江县志道光本)
例(12)中的“土改”是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土地制度的变革,其内容就是更加公平地分配农村的土地,这里“土”就借代土地。例(13)中的“寸土必争”指即使是一点点土地,也要和敌人争夺。这里“土”同样是借代土地,此时“土”语义的拓展通过修饰“土”的特殊类别的形容词“寸”(中国的长度单位)同样可以看出其中蕴含的转喻。以上转喻都属于构成某物体的材料代该物体的类别。例(14)中的“本土”指国家领土中最大最主要的一块。例(15)中的“中土”指中原地带。
从例(9-15)我们可以发现,其实不论是用“土”指代土制品还是一定的土地或地域都可以算做是用作为构成某物体的材料借指该物体本身。
(6)一定地域内的事物或现象是“土”。而进一步的语料也显示出从概念转喻“土代一定范围的土地及一定的地域”到概念转喻“一定地域内的事物或现象是“土”的跨越,例如:
(16)“其以土物来市者,官给钞酬其值。”
(17)“各循土俗、乐业遂生。”(清实录康熙朝实录)
(18)不少地方或单位,都有各自制定的这样那样的“规定”、“要求”,人称“土政策 ”。 (人民日报 2001)
例(16)中的”土物”指某地特有的著名物产。例(17)中的”土俗”指某地的习俗。例(18)中的”土政策”指地方上或小团体内部自己搞的一套规定。
(7)世界是“土”。最后用“土”喻指世界(最广阔的地域却又没有边界)。
(19)至心念佛,必得往生西方净土。
例(19)中的“西方净土”是佛教语。指西方之极乐世界,净土指清净的地方,没有污染的庄严世界。在这里“土”首先是转喻土地再喻指世界。
(二)“土”与人。
1.一定地域内的人是“土”。
(20)悲剧不断上演,同当地土著人的斗争要了殖民者中们一半的性命,另一半则在在饥寒交迫中倒毙。(斯蒂芬·茨威格 群星闪耀)
(21)我是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中国在重生,我不能在这样时刻走开。(萧乾 往事三瞥)
(22)他是乡里的土皇帝,你是这里的县太爷,两个人的交易,你知,他知,万无一失。(孙力、余小惠 都市风流)
例(20)中的“土著”指一个地方的原始居民。例(21)中的“土生土长”指一个人自小到大都在当地生长。例(22)中的“土皇帝”指占据一方有势力的人物,有贬义,也泛指称霸一方的坏人。
2.不合潮流的人或事物是“土”。
(23)“像我这样一向老是土头土脑,傻里傻气的,哪儿配过城市生活哪?难道你还看不出我这种乡下样子吗?”
例(23)中的“土头土脑”一方面指人的穿着不够新潮,另一方面指人的行为、举止还是落后的老一套。
3.“土”是力量
(24)“捧土以塞孟津,多见其不知量也。”《后汉书·朱浮传》
例(24)中的“捧土”喻指人不自量力。这是力量是实体,即“土”的隐喻。“土”表面指其本意“土壤”,形容土的整体质量小。实则通过量级形容词“捧”(用于计算两手捧承物品的单位)的修饰,即“手”充当容器使“土”喻指的“力量”量化,表示力量微小。或反用“捧土”,如:
(25)“精卫衔石心已尽,孟津捧土谁能壅!”(清唐孙华《过淮阴见数百人舁之置城下》)
例(25)中的“捧土”就比喻以微弱的力量与自然斗争。
(三)“土”与社会。“万物生于土”,土壤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富含养分能生长植物以支撑人类的存活。土壤与植物之间其实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土壤供给植物‘生存’、‘成长’的基础,植物保护、守候着土壤。他们的关系可用人类和文化的关系来类比。人生活在文化之中,受文化的熏陶和塑造,在优秀文化的影响下进步和发展。而反过来人们在继承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同时,不断摈弃落后文化而创造先进文化。正如雪漠所说:“一个人扎根的土壤,就是他生长的土地上的文化”。
(26)凡尔纳是科学知识的热情传播者,他用那支辛勤的笔翻耕了科学知识的大片土壤——不是浅翻,而是深耕。(人民日报,1978)
(27)应当说,李宁之花越开越艳,是因为它还深深根植于肥沃的民族土壤里。(人民日报,1998)
例(26)中一个人所具备的科学素养被凡尔纳隐喻为支撑其小说创作的“土壤”。而这片“土壤”是广阔的也意味着对科学知识的学习是永无止境,因此需要深耕以启发创作。例(27)中李宁广告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广告设计中中国元素的融入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浓缩)被隐喻为促进该品牌发展的“土壤”。
通过以上对概念“土”语义拓展的分析,我们可做下表对其加以总结:
表1 “土”的语义拓展体系
三、结语
本文基于隐喻和转喻处在认知连续体的角度出发以概念“土”为依据考虑两者的互动关系,这一互动就体现在概念“土”的语义拓展可以说是从转喻开始走向隐喻的。首先,在自然环境层面从转指气候条件到喻指人的健康状况;其次,在物质,即土壤和土地层面分别从转喻“土的物质特征代土”向隐喻“具有土的物质特征是土”跨越,以及从转喻“土指代一定范围的土地或地域”过渡到隐喻“一定地域内的事物或现象是土”;最后,“土”在人与社会层面的语义拓展完全是隐喻性的。这一发现与之前研究这一互动关系的学者的观点相一致,即语义的拓展是由转喻走向隐喻的。由于“北京语言大学语料库中心(BCC)”中关于“土”的检索条数量庞大且就指“土”本义的大量掺杂其中,因此很难做到定性与定量并行。但仍希望本研究对“土”语义拓展的讨论能够为转隐喻关系的研究做出微薄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