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与越王勾践有何关系
2020-11-12
中外文摘 2020年1期
鱼腥草古称蕺( jí )菜。在浙江绍兴有一座蕺山,相传因蕺菜满山而得名。王十朋在《会稽志》中说:“蕺山在府西六里,越王采蕺于此。”清悔堂老人的《越中杂识》“蕺山”条载:“在卧龙山东北三里,产蕺。晋王羲之宅在焉,后舍为戒珠寺,故又名王家山。”
当年,越败于吴,勾践做了吴王夫差的俘虏,后被赦,回到越国后便卧薪尝胆以图强。当时,越国正遇上了罕见的荒年,越王便亲自在山上寻找野菜度荒,在蕺山上发现了长得茂密且可以食用的蕺菜,便向百姓推广。后来,越国百姓依靠这种有着鱼腥味的蕺菜度过了荒年。蕺菜在民间便俗称为鱼腥草。
鱼腥草喜欢生长在潮湿的地方,尤其临水的溪边,丛生,如生长在背阴一面,则会蔓生开去,“叶如荞麦而肥”,乡人也有叫“野荞麦”的。鱼腥草食法颇多,常见的是凉拌或清炒。
鱼腥味其实是一种清香,嚼起来满嘴清香缭绕,半日不绝,是别的菜蔬所无法比拟的。浓烈的鱼腥味还有独特的驱秽功能,激浊扬清,能够清洁气息。
便又要说到吴越春秋。说的是当年勾践被囚吴时,患了口臭病,大夫范蠡便让身边的侍从大嚼蕺菜,凭很烈的鱼腥味以解越王的口臭。对此,东汉赵晔的《吴越春秋》有载:“越王从尝粪恶之后,遂病口臭。范蠡乃令左右皆食岑草以乱其气。”岑草便是鱼腥草,《会稽赋》载:“岑草,蕺也,菜名。”清悔堂老人《越中杂识》也有这样的记载:“越王尝吴王秽后,遂病口臭,乃采蕺食之,以乱其气。”看来鱼腥草与勾践渊源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