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和激素分泌的调控者——人际关系
2020-11-11黎静
黎静
曾经有这样一个真实案例:一位名叫琼妮·辛普森的美国女性因心脏病发作引起剧烈胸痛并伴有胸闷感和濒死感,被送往当地急救中心,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医生将导管插入辛普森的心脏中,试图找到被阻塞的动脉并用支架将其撑开时,却惊奇地发现辛普森的动脉“晶莹剔透”,完全没有被阻塞的迹象。
于是,医生转换治疗思路,询问辛普森是否正承受某种巨大的压力。果然,辛普森称自己正处于家庭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下,而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她挚爱的宠物狗在她发病的前一天因病死去。她实在难以承受这件事在情感上带给她的痛苦。医生判断,此事影响了辛普森的心肌功能,并且几乎要了她的命。
心碎综合征是由让人极度紧张的事件引起的,可导致左心室膨胀,表现为严重但持续时间较短的心力衰竭。
不妨将辛普森的遭遇简单描述为情感上的打击引起生理上的病痛。2005年的一项研究证实,在某些情况下,压力激素的猛烈升高会使心脏受到“惊吓”,继而引发类似于心脏病发作时的症状,这就是“心碎综合征”。或许,精神压力引发急性生理病症听上去并不怎么现实,但辛普森的案例证实“心碎综合征”真实存在。“心碎综合征”虽然表现在生理上,但它其实反映的是内心活动和精神压力。人体受外部世界影响而产生的生理反应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强烈。这些反应也不全是负面的,当与爱和社会联系有关的激素“点亮”我们的神经系统时,犹如为健康注射一剂“兴奋剂”,其结果深入人体,甚至影响心跳。
激素通路
当我们体验到爱的感觉或与社会积极地产生联系时,我们的大脑会释放一种由激素和其他化学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吸引力、浪漫的爱情和积极的社会联系的产生都与某些特定的激素混合物有关,其中大多数是多巴胺、睾丸酮、雌激素、血管加压素和催产素这些物质的某种组合。那么,是什么决定是否生成这些组合物质呢?
人体内最强大的神经网络由迷走神经组成。迷走神经分布于身体各处,从颅底脑干穿出,紧接着深入颈部,并在颈动脉附近向下延伸至心脏等器官,在那里对心跳、肺功能和消化系统以及其他重要生理系统进行调节。
在一天中,大脑将通过迷走神经与身体各部位进行数百万次信号传递。整个迷走神经可按信息传递的目标对象分为两部分,其中将信息传递给大脑的部分占80%,剩下20%则将信息传递给身体。这是一个快速、动态的系统,可让心跳、呼吸、消化、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不断调整并响应从大脑传出的所有信号。
情绪将迷走神经作为连接绳,以神经信号和激素的形式不断地影响着我们的身体。我们多长时间会使用一次“直觉”“心碎”或“小鹿乱撞”等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们在身体的不同部位感受到不同的情绪是有充分理由的:我们的心脏、肠道和胃中有大量的神经感受器。当我们感受到“爱”和“联系”时,迷走神经就会被积极的信号点燃。
微时刻 作用大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心理学家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致力于研究迷走神经与社会联系之间的关联已超过20年。她的研究表明,与周围的人进行积极互动或类似于“坠入爱河”的微时刻是加强神经通路的关键。如果你愿意,那么你每天都能创造这样的微时刻,比如与你的配偶和孩子互动,甚至是与你经常光顾的咖啡店店员互动。
弗雷德里克森认为,从文化角度看,我们低估了这些稍纵即逝的时刻。她认为,爱是一系列“积极共鸣的微瞬间”,我们在生活中一遍又一遍地经历这些瞬间。例如,在公共汽车站,我们可能和一个也在等车的陌生人只产生一次这样的共鸣。或者,与我们的伴侣在一生中产生一百万次共鸣。
在一个冬天,当弗雷德里克森观察人行道时,她仔细打量着一个又一个原本无法吸引她注意的路人。她与其中一个推着婴儿车的老年妇女交谈起来。她们谈到了孩子、家庭和育儿生活,弗雷德里克森不禁回忆起了自己的孩子们小时候的情况,以及当时带孩子的困难和快乐。她说:“这些时刻比我们意识到的更重要。”在和这位老奶奶交谈时,弗雷德里克森甚至没有记住她的名字,而只是全神贯注于她们的谈话,大笑着,与对方的目光接触。当两人最终告别时,她们一同走过的那一段漫长而寒冷的路程似乎也变得短暂且温暖。弗雷德里克森意识到,在那次对话中,她真正体验到了与某人亲密接触的时刻,这“锻炼”了她的迷走神经,就像跑步能锻炼腿部和心脏肌肉一样。
迷走神经分布于身体各处,执行大脑对心跳、肺功能和消化系统以及其他重要生理系统的调节。
“慈爱冥想”
我们可能会认为与配偶分享的爱是最重要的爱。在某些方面(如社会、文化层面)的确如此。但是,当涉及我们的生理系统和健康时,无论是与配偶、朋友還是与刚刚遇到的出租车司机之间任何短暂、积极的互动都可能同样重要,并且承载着相同的意义。
在弗雷德里克森主持过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从一群志愿者中随机挑选出一些人来参加为期六周的“慈爱冥想”课程,这门课程旨在训练参与者培养对自己和他人的爱、同情和善意。然后,参与者被要求在家里练习他们学到的冥想方法,练习时间和持续时间随意。参与者被要求每天都向研究人员报告自己冥想的实践情况和当天自己的社交情况。
研究人员在研究前后测试了参与者的迷走神经张力。他们发现,当参与者的积极情绪通过“慈爱冥想”增强时,其社交活动也增多。随着社交活动增多,迷走神经张力也加强了。研究开始时参与者的迷走神经张力越高,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它得到的加强也越多。但是,当停止与他人互动后,人际关系良好者的迷走神经张力可能还会增加,而那些花费大量时间独处者的迷走神经张力则会下降。
孤独流行病
2016年,一个对28项研究的回顾表明,如果切断一个人的社交活动,那么结果可能会是致命的。研究人员查看了超过18万名孤独(对社会关系不满)或社交孤立(几乎没有社会联系)的成年人的数据,发现那些孤独、社交孤立或两者兼具者比拥有正常社会关系的人心脏病发作的风险高29%,中风风险高32%。同时,这些与社会联系较少的人也表现出睡眠紊乱、免疫力下降、更易感染炎症和应激激素水平的大大提高。
当今受到孤独困扰的人数是惊人的。在美国,65岁以上的人中有1/3过着独居生活,居住在曼哈顿的160万人中有一半以上是独居者。在英国,社会学家发现在过去十年里独居人数显著增加:2001~2011年,独居人数增加60万人,增幅为10%。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约翰·卡奇奥波在2018年去世前,已经对孤独进行了20多年的研究。在其中一项研究中,他发现孤独或社交孤立的人不仅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高于普通人,而且患癌症的风险也更高。他在2015年的一项研究中观察到,孤独个体的免疫系统细胞发生了改变,甚至影响了他们的基因表达。
换句话说,与那些更多真正接触社会的人相比,孤独者免疫系统细胞的行为方式发生了显著改变。把外界事物更多视为威胁的那些孤独者的免疫系统细胞变得更脆弱。这就意味着将有更多的免疫细胞在体内不断循环,寻找战斗目标。
卡奇奥波的研究还发现,孤独具有传染性和遗传性。一个孤独的人不与他人互动或进行眼神交流,而由此造成的基因表達的变化可遗传给后代。孤独的确是一种流行病,平均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受到孤独影响,而孤独导致早死的风险也会增加20%。
虽然不同的人对于爱和社会关系的渴求程度不同,但专家们一致认为:与他人进行良好的社交和互动能够让我们更快乐、更健康、更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