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视化评价:让评价成为促进课程优化的联结

2020-11-11詹国芬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20年10期
关键词:课程优化可视化幼儿

詹国芬

【摘   要】评价是优化课程的有效途径,为了让评价有反馈、看得见,真正助推幼儿发展,教师可以尝试用可视化评价作为评价和课程的联结,解决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表格图示、運动奖章等直观方式进行统计与分析。实践证明,可视化评价能够进一步帮助教师调整教学策略,促进课程优化。同时,可视化评价还能让幼儿和家长看得懂评价,看得见成长的足迹,体会到成长的快乐。

【关键词】幼儿;思维;可视化;课程优化

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方案强调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课程评价始终是幼教课程改革路上的攻坚之战,它伴随着一日课程的每一个环节,是一个系统工程。一直以来,幼儿园课程评价存在虎头蛇尾的现象,如记录了不分析、分析了不反馈、反馈了不跟进等“为评价而评价”的现象。评价缺少载体反馈就无法支持课程优化,从观察、分析到支持课程优化之间出现了断层,评价到课程优化需要一个联结。

可视化评价利用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图、卡、表”记录幼儿的运动过程,再利用图示、表格、视频等直观方式对记录进行统计与分析,从而进一步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育教学,促进幼儿发展。它是一种较客观的评价方式。如图1所示,课程与评价是互证互进的循证机制,从发现到分析,再到支持,最后优化课程,教师能在评价过程中看见不同幼儿的不同水平和同一幼儿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水平,促进课程优化。幼儿也能看得懂评价,看得见自己的成长痕迹,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可视化评价是优化课程的有效支撑,是评价到课程优化的联结。

一、思维导图:呈现思维过程,让课程在对话中优化

思维导图是发展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有效,可以直观形象地帮助学习者呈现思维过程、厘清脉络,帮助学习者主动地解决问题。幼儿观察、发现、解读故事。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对话,记录幼儿的各种想法,通过思维导图进行现场评价,展现幼儿的思维,和幼儿一起评价各种想法的可行性,让幼儿看到同伴的思维过程,从而进行更系统的思考。这一螺旋上升的过程,能逐步推进课程的深度发展。

晨间运动时,幼儿排队从梯子上跳下来。梯子下方有一块木板,幼儿跳在木板上时会发出“嘭”的声音。这一玩法吸引了许多幼儿加入到这一游戏中。然而,该游戏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有的幼儿害怕“跳水”,有时“跳水”的人太多。对此,教师对该活动进行了分析、评价和反馈。跳水台的运动课程评价内容如表1。

解读幼儿的运动故事记录时,教师要站在幼儿的立场分析和斟酌他们的想法以及会遇到的问题。如木板不固定怎么办?梯子不稳怎么办?教师启发幼儿思考、讨论:“可以用钉子固定木板”“可以扶着梯子”……教师把他们输出的想法画成思维导图,让幼儿看见自己的思维过程,其分析过程得到了反馈。在接下来的运动中,幼儿会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这样既解决了原有的问题,又推进了课程的发展。游戏中,有的幼儿害怕“跳水”,对此,幼儿也提出了很多方法。教师将这些方法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出来,如图2。幼儿发现可以为害怕的幼儿加油,也可以陪伴、奖励、安慰他们。那么,如果人太多,太危险怎么办?从图3可以看出,幼儿提出了设置休息区、搭多个跳台、制定运动规则等方式。从思考、讨论到最后呈现的过程不仅推动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也推动了课程的优化。

二、表格图示:呈现活动实况,让课程在追踪中优化

表格图示法指的是用实物记录运动表现,并将运动表现记录在相应的图表中,让幼儿明确做了什么、做得怎样。幼儿自己记录分析调整运动表现,积极参与课程优化,真正成了课程开发的主人。

(一)手环记录——自主评价运动兴趣和动作发展

首先,教师可以在运动区域放置不同颜色的手环或星星,不同的数量和颜色代表不同的难度和区域。如室内运动时可结合幼儿的运动情况给他们戴上手环,室外运动时可在幼儿戴的帽子上贴上星星。完成挑战难度大的任务可得到两个或更多手环、星星。运动结束后,幼儿根据手环或星星的颜色、数量,自主记录运动自我评价表。教师每周进行统计、分析幼儿一周的运动情况(如图4),让幼儿根据统计表进行运动自我评价。最后,教师通过关注、统计数据,分析部分运动项目手环数量少的原因,从而帮助幼儿调整运动情景,优化运动课程。如图5,教师可以看出红色手环(“运球高手”)、绿色手环(“一起来运动”)比较受幼儿的欢迎,而粉色手环(“穿越火线”)数量比较少。根据这一结果,教师及时调整运动场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电子测评——客观评价运动强度、运动密度及动作发展

为了更客观地进行评价,教师尝试用电子手环进一步了解、分析每个幼儿的运动能力及发展情况。通过对幼儿双脚连续跳平衡木进行测评(如图6)可以发现,幼儿的平衡差异较为明显。基于此,教师设置了不同层次的平衡区,提供不同层次的平衡材料,设计多种动作,促进幼儿的协调发展。对于个别能力特别弱的幼儿,教师将在课程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适宜的支持。在一次次的测评、分析中,教师对课程和幼儿个体有了更多的了解,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课程得到了优化和调整。

三、运动奖章:呈现成长足迹,让课程在家园合作中优化

学前阶段幼儿的思维以直观、具象思维为主,科学地进行奖励能让幼儿体会到成就感,对幼儿良好行为的养成起到强化和维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游戏中设置了“达人卡”。每名幼儿在开学时都会收到一张达人卡,包含坚持、勇敢、创新等项目。幼儿园在游戏区设置了多个打卡基地,活动结束后,幼儿及时记录自己的运动情况。发现自己进步后,幼儿可在“达人卡”上印上“进步章”。期末,结合“达人卡”的记录,教师和家长一起评选“勇敢小达人”“升级小达人”“创意小达人”“坚持小达人”。“达人卡”能让家长看见幼儿的成长,及时给予幼儿科学的评价奖励和鼓励,培养幼儿勇敢、坚持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为了让幼儿在家也能坚持运动,教师通过宅家运动记录表的方式,让家长和幼儿利用网络运动课程,用自己的方式一起记录运动时间、运动方式、运动强度等。当音乐提示运动半小时以上时,幼儿会得到相应的“坚持”奖章。由于课堂活动中旋转、侧滚翻等动作的训练不足,教师设计了相关的家庭活动项目,让幼儿自己想出有挑战性的运动,并为他们颁发“创意”奖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合作,激发幼儿对各种运动的兴趣以及挑战不同难度的运动水平的愿望。由此,幼儿在家和在幼儿园都能在运动中获得自我价值感和归属感。

课程就像一棵生长树,课程生长是树干,幼儿成长和教师成长是树枝,幼儿和教师滋润着课程生长,而课程生长反哺幼儿和教师成长。显而易见,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用可视化评价能让教师看见课程优化的证据,了解幼儿的发展轨迹以及当前课程存在的不足,从而调整、优化课程,促使幼儿园课程朝完整、均衡、适宜的方向持续推进,助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江旭琳.在主题探究活动中实施幼儿发展评价的价值与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4(7).

[3]温剑青.发现 理解 支持——指向个性化教育支持的幼儿发展评价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春江街道中心幼儿园311421)

猜你喜欢

课程优化可视化幼儿
数据可视化设计在美妆类APP中的应用
思维可视化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维修工艺与设备课程的优化与创新